多排螺旋CT肠梗阻的诊断价值

2019-02-25 01:00缪炬伟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11期
关键词:内腔肠梗阻符合率

缪炬伟

(宜兴市第二人民医院放射科 江苏 宜兴 214221)

肠梗阻属于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类急腹症,遵照病因可将其分为动力性肠梗阻、机械性肠梗阻与血运性肠梗阻。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不一,但均存在肠溶物无法顺利通过肠腔的情况[1]。最近几年,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多排螺旋CT技术得到普及,被广泛用于疾病的诊断工作中,其凭借操作简单、分辨率高、方便快捷、准确度好等优势深受医师及患者的认可与好评。本文以2016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53例肠梗阻患者为例,探究多排螺旋CT的诊断效果,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53例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包括男性30例,女性23例,患者最小年龄18岁,最大年龄75岁,平均年龄(50.5±1.3)岁,发病时间短则7小时,长则4日,平均发病时间(2.1±0.3)日。其中11例患者感觉腹胀,22例患者感觉腹痛,15例患者出现呕吐情况,所有患者均出现肛门停止排气及排便情况。

1.2 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全体患者均表现出肠梗阻等临床症状;(2)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1)排除合并其他系统疾病的患者;(2)排除患严重精神方面疾病的患者。

1.3 方法

全体患者均接受多排螺旋CT检查诊断,结合患者临床症状表现、耐受力等因素,考虑其肠内可能存有大量气体、液体,实施胃肠减压前,并未要求患者口服造影剂。选择64排飞利浦CT为本次检查设备,设定管电压参数120kV,管电流参数250mAs,层厚参数设定为3.0mm,螺距参数设定为1.0,准直参数设定为64mm×0.6mm。协助患者调整体位至平卧仰卧位,由患者膈顶向下至耻骨联合下缘。完成平扫后通过多平面重建肠管追踪法判断梗阻位置、梗阻原因。同时结合患者情况,辅以增强扫描,以高压注射器延患者肘静脉向内注入100ml碘海醇造影,过程中注意控制注射速率,一般为3ml/s。

1.4 观察指标

以临床诊断为金标准,比较多排螺旋CT的准确率,判断其梗阻位置、梗阻原因符合率。

1.5 统计学分析

以SPSS22.0专业统计软件对本次诊断结果进行分析,以卡方值为标准检验计数资料,以P值为标准检验数据间差异性,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多排螺旋CT诊断准确率

本次患者经CT平扫后8例患者接受增强扫描,53例患者经多排螺旋CT诊断后均判定为肠梗阻情况,诊断准确率100.00%,与临床诊断结果相比无明显差异(χ2=0.00,P>0.05)。

2.2 多排螺旋CT判断梗阻位置符合率

此次53例患者经临床诊断,29例患者为小肠梗阻,其中20例患者为高位梗阻,9例患者为低位梗阻;24例患者为结肠梗阻,其中9例患者为乙状结肠梗阻,11例患者为升结肠梗阻,4例患者为降结肠梗阻。经64排螺旋CT检查,27例患者为小肠梗阻,其中19例患者为高位梗阻,8例患者为低位梗阻;26例患者为结肠梗阻,其中10例患者为乙状结肠梗阻,12例患者为升结肠梗阻,4例患者为降结肠梗阻,总梗阻位置符合率为93.10%。与临床诊断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

2.3 多排螺旋CT判断梗阻原因符合率

此次53例患者经临床诊断,29例小肠梗阻患者病因在于:14例患者为肠粘连情况,6例患者为肠套叠情况,2例患者为肠粪石情况,7例患者为腹股沟疝情况。24例结肠梗阻患者病因在于恶性肿瘤所致。经64排螺旋CT检查,13例患者为肠粘连情况,7例患者为肠套叠情况,3例患者为肠粪石情况,3例患者为腹股沟疝情况,27例患者因恶性肿瘤所致。总梗阻原因符合率89.66%。与临床诊断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

3 讨论

肠梗阻指的是肠道内各种内容物的通过产生障碍的病症的统称,在临床上是发生率较高的急腹症之一[2]。依照分类标准的不同,肠梗阻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根据发生梗阻的位置不同,可将肠梗阻分为高位型和低位型两种;如根据发生原因不同,则可分为机械性、血运性、动力性三种。该类疾病的病情发展速度较快,如未及时正确诊断,很容易导致患者体内水分、酸碱度、电解质等平衡严重失调,加之累积各脏器功能,就会引发患者死亡。因此,临床上对于肠梗阻快速诊断的重视度极高。

3.1 肠梗阻诊断标准

如患者的小肠肠道内腔扩张,且直径明显超过2.5cm,同时肠道内腔中可见明显的气液平,或者完全被肠内液体所充满,梗阻部位的远端肠道明显具有塌陷现象,则视为小肠梗阻。如患者的结肠近端内腔发生扩张,且直径明显超过6cm,同时肠道内强中可见明显的气液平现象,则视为结肠梗阻[3]。

3.2 肠梗阻部位的诊断

在临床诊断肠梗阻的部位时,通常采用CT扫描的方式,观察肠道的形态,根据其扩张或萎缩的移行区域对病灶部位进行判断。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见,每个人的空场、回肠的解剖学结构存在一定的差异,如肠梗阻的位置在空肠,则CT扫描下可见扩张状态的肠袢数量较低,并且大部分集中在上腹部位置,同时扩张部位的肠道内腔中可发现明显的“鱼肋状”的皱襞[4]。

如肠梗阻的位置在回肠,则CT扫描下可见患者腹腔内扩张状态的肠袢数量较多,基本填充了整个腹腔,同时还具有数量较多的气液平面,反之结肠内的气体含量较少或完全没有。

如肠梗阻的位置在结肠,则CT扫描下该患者的结肠长度明显低于正常平均值,且位置不随肠道蠕动而改变,同时在处于扩张状态下的结肠内可见半月形的皱襞,也可能形成结肠袋结构[5]。另外此类患者的空肠并不会具有扩张的情况,或仅轻微扩张。

在操作CT对患者的肠梗阻进行检查时必须按照由近到远的顺序,如没有在第一时间发现梗阻部位,则可采用反向经直肠到结肠的扫描方式,以降低漏诊的可能性[6]。

总之,通过多排螺旋CT诊断肠梗阻准确率高,对患者伤害小,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内腔肠梗阻符合率
粘连性肠梗阻,你了解多少
矩形脉动真空灭菌器内腔开裂原因
Beta-blocker therap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renal dysfunction and heart failure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
一种涡轮叶片内腔流量测量方法的实验研究
一种橡胶制品的气密性检测装置
直径205五层共挤叠加机头
CT、MRI在眼眶海绵状血管瘤与眼眶神经鞘瘤影像学鉴别诊断中的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粘连性肠梗阻3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