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昀桥 陈 英 毕振丽
(上海外国语大学 国际工商管理学院,上海 200083)
“多语种”指的是至少精通两门以上的第二语言,具有出众的跨文化沟通能力;“+”指的是“互通互联”,即以基于多语言的跨文化沟通能力为前提;“多语种+”就是打破专业、学科壁垒,以人文通识教育培养学生的价值观,以社会科学方法论教学促进国别、区域研究意识,以问题研究导向提升学生在某一领域的专精;“+”不是简单相加,而是“融合”:一是“通(融通)”,即开设大类课程、辅修专业、创新实践等贯通专业、学科;二是“化”,将多语言能力通过“比较”“贯通”等“化”为“领域”优势。
管理学大师德鲁克在《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一书中将“创新”定义为改变资源的产出,是通过改变产品和服务,为客户提供价值和满意度,并指出“创新”是一个经济或社会术语,而非科技术语。创新与企业家精神是一种实践、一门学科,是可以被传授和学习的。基于哈佛大学史蒂文森教授给出的定义,“创业”是不拘泥于当前资源条件的限制对机会的追寻,将不同的资源组合以利用和开发机会并创造价值的过程。此外,也有相关研究指出,“创新人才”是指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并能取得创新成果的人,“创业人才”则是懂得一定的专业技术,具备开拓创新、组织沟通、企业家的素质,善于发现商业机会,并通过创造性的生产或经营活动进行商业行为并获得效益的人员。狭义上,创业人才是具有首创精神和创业能力,并进行创业实践(如创立新企业、开发新事业等)的人员,而在广义上,“创新人才”和“创业人才”在内涵上趋于一致,即具有“创新精神”或“企业家精神”,能够通过资源组合变化,改变现有产品和服务或开发新产品或服务,从而创造价值的人才。
基于“多语种+”卓越国际化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的内涵,不难发现,从广义上讲,“多语种+”创新创业人才是具有“创新精神”或“企业家精神”,能够通过某一领域的创新实践积极参与全球事务,从而创造价值的人才。具体而言,“多语种+”创新创业人才首先强调“创新精神”或“企业家精神”,即有全球性创新创业实践的内在驱动,并精通某一领域,能发现领域内的新挑战及新机遇,改变现有产品和服务或开发新产品或服务,这是全球性创新创业实践的专业基础,同时又具备出色的跨文化沟通能力,能够对新环境、新问题进行快速响应,把握机遇,面对挑战,这是全球性创新创业实践的实现保障,最终能为客户、社会创造价值,获得回报,这是全球性创新创业实践的成果体现。这里的“全球性”不是一个地理概念,而是经济、文化、社会概念。
“多语种+”同创新创业实践人才培养过程的嵌入与融合,将有效保障教学改革重大项目的具体展开,并将有力支撑对构建独具特色的创新创业实践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施,为“一带一路”倡议保驾护航。
Ajzen和Fishbein共同提出的理性行为理论(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TRA)认为,行为态度(Behavioral Attitude)和主观规范(Subjective Norms)直接影响行为意向(Behavioral Intention),而行为意向直接决定实际行为。作为该理论的继承,Icek Ajzen提出的计划行为理论将TRA予以扩充,增加了“行为控制认知”(Perceived Behavior Control)概念,从而发展成为新的行为理论研究模式——计划行为理论(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TPB)。将其应用于个体创新创业实践分析则可看出,创新创业实践行为由创新创业意向决定,而创新创业意向受实践者对实践行为成功/失败可能性的主观预期、社会对创新创业实践行为的支持程度感知,以及对自身能够控制并执行创新创业实践行为的容易程度等多个因素的影响。
在已有的创新创业实践行为相关研究中,不同视角的研究者其侧重也有所不同,大致可分为创新创业定义、创新创业要素、创新创业动机、创新创业过程、创新创业实践者能力与素质研究等内容。“多语种+”创新创业实践人才培养平台的构建不仅强调对人才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更重要的是由意识推动全球性创新创业实践行为,并取得预期成果,创造社会价值,获得回报。因此,本文将以全球性创新创业实践行为过程作为主线,通过提取各环节对实践者关键素质和能力的要求,进而明确“多语种+”创新创业实践人才的能力要素及其培育路径,通过“多语种+”创新创业实践人才培养网络结构设计,最终构建“多语种+”创新创业实践人才培养平台结构化体系。
全球性创新创业实践行为过程涉及创新创业动机产生、机会识别、资源整合、新产品/新方法获得或新企业/新事业创立、社会价值创造及回报获取等一系列环节,在不同阶段对实践人才关键素质/能力的要求也有所不同(见图1)。
如果将创新创业实践行为界定为全球性的实践行为,在各个环节必不可少的是基于对全球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全面认知的国际视野,其保证了实践行为的创新性、先进性及可行性。在创新创业动机产生阶段,大部分的动机可能源自偶然事件、现有状态的不协调、国家发展战略/产业结构变化带来的新机遇/挑战、新技术/新知识的习得等因素,这就要求实践者有发现新问题、新方法、新机遇的洞察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并有将其付诸实践的创新精神,创新创业实践行为才有可能进入下一阶段。在机会识别阶段,实践者的主要任务是甄别看到的机会是否为真正的机会,这需要其对所在领域有足够的专业知识,通过对机会、自身条件与环境的独立思考和对机会转变为成功实践的有效路径的逻辑分析,进而做出创新创业实践的决策。
图1 基于全球性创新创业实践行为过程的人才能力要素解构
创新创业实践行为的一大挑战在于实践者可能缺少资金、设备、场地、团队成员、合作伙伴等资源,缺乏资源成为大多数实践者的初始状态。在全球性创新创业实践行为过程中,创新创业资源的来源可能来自国内或国外,即使是基于现有企业的创新性实践也会涉及如何说服领导者和同事接受变革,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在此阶段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内外部资源的整合、现有资源的创造性使用等工作将为实践行为的落地执行提供动力和保障,从而促成创新创业意识向行为转化。一旦实践者认为创新创业所需的基本资源已经具备,即使在资源高度紧缺的情况下,创新创业实践也将进入下一阶段,即新产品/新方法的采用或是新企业/新事业的创立,从而创造社会价值,实现预期回报。在这个过程中,实践者需要有团队协作能力、销售能力、跨文化沟通能力为自己寻找、保留利益相关者;同时,在面临挑战时,有较强的决策力、心理承受能力、应变能力和危机处理能力支撑自己渡过难关;在寻求长期发展或面临新的机遇时,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应变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促成实践者对机遇的把握,对长期发展目标的追求与实现。
本文通过前期对国内外代表性院校创新创业实践人才培养现状的分析与研究(见表1),形成了对当前高校创新创业实践人才培养的整体性认识。
通过比较分析国内外代表性院校关于创新创业实践人才培养的探索,可以初步得出以下结论:
结论1:海外代表性院校重视创新创业实践人才的培养,其培养模式相对成熟;国内代表性院校也逐渐认识到培养创新创业实践人才的重要性,许多学校已经在不断深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教学改革,不仅在内容上,也在形式上更加丰富、更加契合创新创业的实践需要。
结论2:高校培养创新创业实践人才,大多从五个方向展开:
* 通过课程、训练营、讲座等创业教育方式,着力系统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相关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创新创业实践打好坚实基础;
* 通过创业大赛、创新创业社团、优秀企业观摩、创业俱乐部等创业活动/第二课堂方式着力在实践环境中发展学生的知识转化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 通过搭建创新创业实践载体,建立项目孵化器、孵化苗圃、商业催化器、创客空间、实践基地等,通过项目实战可扶持项目孵化创新创业成果;
* 通过学校跨专业、跨部门合作, 建立实体创新创业学院及进行创新创业研究, 为大学生提供综合性的创新创业教育;
* 此外, 各代表性高校还在场地、政策、领导、创新团队建设、资金等创新创业资源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
通过比较研究国内外代表性院校关于创新创业实践人才培养方式的侧重点(见表2), 可进一步得出以下结论:
结论3:国内外代表性院校大多在创业教育、创业活动、资源支持方面确定了努力方向。其中, 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浙江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均采用了跨学科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业活动中各高校多采用创业比赛,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哈佛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等;苗圃孵化和建立实体学院也是高校创新创业实践人才培养的主流方向。
表1 国内外代表性院校关于创新创业实践人才培养的探索
表2国内外代表性院校创新创业实践人才的培养方式侧重对比
注:“泛创业教育”“泛创业活动”及“泛资源支持”指未指明创业教育、创业活动及资源支持具体形式
结论4:高校创新创业需要与企业紧密合作,企业可以为高校创新创业实践人才培养提供参访机会、驻校导师及实践机会等。
通过对当前高校创新创业实践人才培养整体情况的深度分析,高校创新创业实践人才的培养存在一些显性化的相关问题或不足,例如:
* 创新创业实践教学散落于本科教学的不同环节,且各个环节间的衔接与融合度较差,缺乏体系性;
* 未能从总体上把握创新创业实践教学目标,导致各实践环节教学目标模糊甚至重复;
* 创新创业实践指导教师的指导水平未能与现实需要同步提升,且缺乏充足的符合创新创业实践要求的实践指导师资,尤其是经验丰富的、来自校外实践性组织的实践指导教师;
* 对创新创业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实践教学存在流于形式的状况,教学效果不理想,等等。
路径是通向某个目标的道路、门路和方法,其中,两个关键要素即为目标和方法。基于此,本文所要探究的“多语种+”创新创业实践人才能力要素培育路径是为了开发、塑造或提升实践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的方式和办法,目标是开发、塑造或提升实践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方式和办法是实现上述目标可采用的系列具体措施。进一步,将Lyle M.Spencer、Signe M.Spencer提出的“冰山模型”,即人员个体素质的不同表现划分为表象的“冰山以上部分”和潜在的“冰山以下部分”,表象部分包括知识和技能等,潜在部分包括价值观、态度、社会角色、个性品质、动机等,用于分析“多语种+”创新创业实践人才能力要素,可将其分为表象的知识、技能和内在的动机、意识两部分。其中,知识层面包括领域专业知识、经济管理知识、跨文化知识、逻辑分析方法,以及相关技能的理论基础部分;技能层面包括全球性创新创业行为所要求的独立思考能力、洞察力、逻辑分析能力、决策力、跨文化沟通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学习能力、应变能力、危机处理能力、销售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等要素;潜在部分包含实践者国际视野、创新精神、价值观等素质共同作用下的创新创业动机等内容。
由此,在建设“多语种+”创新创业实践人才能力要素培育路径时,可根据知识、技能、素质等各要素对习得方式、手段的具体要求,分为以下几个层面:
基于基础知识的获取途径,可将“多语种+”创新创业实践人才的知识划分为可在本专业习得的领域专业知识、经济管理知识或跨文化知识等。在高校中,不同学科/学院可以为学生获得其中某一类知识提供途径,但却很难提供全部知识的获取途径。以外语外贸类高校为例,在学科内部,语言类专业的学生可获得语言学、跨文化知识的获取途径,在面对经管类知识和创新创业知识时会显得手足无措;经管类专业的学生可直接获得经管类知识和部分创新创业知识,却在语言学、跨文化知识的获取上略显盲目;对于所有学生,创新创业相关知识的获取途径都略显单薄。由此,“多语种+”创新创业实践人才的培养首先要建立由学校相关部处和各学院共同搭建的跨学科联动培养机制,如跨学科公选课等形式,为学生打开获得跨学科知识的通道。
跨学科联动培养机制为学生提供了补充基础知识的学习途径,但对于大多数高校的学生来说,创新创业相关知识很难通过学校的学科平台获得,这就需要高校能够意识到构建创新创业实践人才专业培养平台的重要性和工作内容。正如德鲁克大师所述,创新与企业家精神是一种实践、一门学科,是可以被传授和学习的。高校在强调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同时,也应考虑自身如何创新性地开展教育工作,这也是高校创新精神的一种体现。在具体工作中,高校可考虑通过建立校级层面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实践平台、组织机构等形式为所有学生提供创新创业领域的专业知识,如逻辑分析方法、洞察力、决策力、资源获取能力相关技能的理论基础部分专业知识,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
高校对人才的培养与自身的发展定位密不可分,而发展定位的不同又决定了各高校在人才培养上优势的差异,如外语外贸类高校对学生外向型能力培养上的优势,工科类高校对学生专业技术能力培养上的优势,同时从创新创业教育的经验上考量,如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等海外院校,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国内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上具有一定的积累和优势。基于优势互补的校际联动机制一方面有助于高校节省平台构建时间、提升培养效果,从社会角度来讲,也有助于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节约人才培养成本。在具体工作中,高校可以考虑校外优质课程、师资的引进,本校优质课程、师资的输出,院校联合学位培养,校际实践活动发起与参与等方面入手建立基于优势互补的校际联动机制。
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是在培养学生素质和技能的基础上,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行为的产生,对相关资源的获取及社会实践性有较高程度的要求,这就决定了高校单方面资源和力量的局限性。官、产、学、研的合作教育与多级联动可为学生全球性创新创业实践行为的机会识别提供更丰富的现实依据,为实践行为的落地提供更丰厚的资源支持,为实践技能的熟练提供更广阔的实战平台,从而强化学生创新创业动机、提高实践行为成功的可能性。在具体工作中,官、产、学、研联动机制涉及政府对相关实践的支持程度,如政策导向、资源倾斜;产、学共建的实践基地对学生思维及实践技能的补充培养和对学生实践项目的资源补充,如实习机会、咨询项目、模拟路演、孵化基地、企业导师计划等;学、研联动可为实践者了解最新经济、行业、社会发展趋势提供前沿信息,使学生实践行为更接近社会的现实需要;整个联动机制一方面可以弥补创新创业实践者在资源上的“先天不足”,另一方面又使得学生能够将所习得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符合国家发展战略、符合创新创业实践行为基本规律的领域,从而实现社会价值的创造,这也是鼓励全球性创新创业实践行为的真正意义所在。
图2 “多语种+”创新创业实践人才培养网络
* 第一层次,由高校内部的语言类院系、复合型院系及创新创业教育平台之间互动形成的高校内部跨学科联动;
* 第二层次,由高校与国内外合作院校之间互动形成的校际联动;
* 第三层次,由网络中所有主体,包括高校与国内外合作院校形成的虚拟主体和科研机构、校外实践性组织、政府/公共部门之间,校外实践性组织与科研机构、政府/公共部门与校外实践性组织、科研机构与政府/公共部门之间互动形成的官、产、学、研生态联动。
各层次的联动从多方面深刻影响着“多语种+”创新创业实践人才培养过程中对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塑造。根据对“多语种+”创新创业实践人才能力要素的解构,第一层次的联动侧重于实现“多语种”“+”和“创新创业”相关理论知识的习得,包括领域专业知识、经济管理知识、跨文化知识、逻辑分析方法,以及潜在的国际视野、创新精神、价值观与相关技能的理论基础部分等内容;第二层次是第一层次的向外延展,即高校通过借鉴、学习、联合其他院校优化第一层次联动的成果;第三层次是网络中最高层次的联动形式,侧重于全球性创新创业行为所要求的独立思考能力、洞察力、逻辑分析能力、决策力、跨文化沟通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学习能力、应变能力、危机处理能力、销售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等技能的实践。
“多语种+”创新创业实践人才培养平台的第一层次联动侧重于实现“多语种”“+”和“创新创业”相关理论知识的习得。为实现该功能,高校可从课程体系建设(如跨学科公选课、创新创业课程开发等)、创新创业教育平台搭建(如创新创业学院等)、师资队伍建设(如校内专业导师、企业实践导师相结合等),学习制度(如弹性学分制、互认学分制等)、主题活动策划(如专题培训班、创新创业训练营、创新创业主题讲座、创新创业大赛等)、资源平台搭建(如校友平台、创新创业扶持基金、科技园、孵化器等)等方面入手,在校内打造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
“多语种+”创新创业实践人才培养平台第二层次联动侧重于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是第一层次的向外延展。为实现该功能,高校可从课程体系建设(如优质课程引入)、培养模式(如与国内外合作院校联合培养、创新创业主题访学、交换学习等)、师资队伍建设(如创新创业导师培训班、创新创业优秀教师奖励计划等)、主题活动策划(如校际专题培训班、校际创新创业训练营、校际创新创业大赛、创新创业教育交流会/研讨会等)等方面入手,打通校际之间创新创业教育的合作通道。
“多语种+”创新创业实践人才培养平台最高层次的联动侧重于社会资源的整合和学生技能的实践。为实现该功能,高校可从产、学联动(如企业参访、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企业导师制、校外孵化基地、实践基地、天使基金等),官、学联动(如政策引导、政府创新创业扶持基金等),研、学联动(如国家发展战略解读、产业前沿趋势讲座、创新创业教育研讨会、创业生态发展调查、创业管理研究中心等),官、产、学、研多维联动(如创新创业项目落地涉及的注册、法律咨询等服务与指导、创新创业服务保障体系、全国性创新创业大赛、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中心、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趋势论坛),形成“多语种+”创新创业实践人才实践行为的生态网络。
创新创业是国家与民族兴盛发展的需要,将“多语种+”同创新创业实践人才培养过程进行嵌入与融合,既拓展了创新创业实践人才现有的相关研究边界,完善了创新创业实践人才培养内容体系,为国内高校创新创业实践人才培养模式的进一步探索提供支撑,又能有效保障教学改革重大项目的具体展开,支撑“一带一路”倡议对创新创业实践人才的培养要求。
高校作为高素质人才创新创业培养的基地,在培养“多语种+”创新创业实践人才上肩负重要的使命,在高校探索和构建全面有效的“多语种+”创新创业实践人才培育路径具有重要的意义,高校可根据知识、技能、素质等各要素对习得方式、手段的具体要求,进行官、产、学、研的有机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