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干部提拔怪象:会搞形式主义的晋升快

2019-02-24 07:11佚名
党员文摘 2019年12期
关键词:民主测评基层工作选人

佚名

“提拔他就相当于是在自己身边放了一颗随时会爆炸的炸弹。”这是在基层调研时遇到的一件怪事。

一名干部做了很多有意义的创新工作,在提拔时却让领导犯了难。拆迁安置是一个让人头痛的难题,这名干部在拆迁安置前,就建立了基层社区组织和物业制度,避免了出问题后再治理的难题,这个创新在全市得到推广。但这项工作需要真抓实干、敢于碰硬,他在拆除違建时被人跟踪、威胁,被社区居民投诉。在领导眼中,他既是能人,也是一个“会惹麻烦的人”。

工作创新竟如此包装

工作创新是干部提拔的重要依据,但一些基层干部的工作绩效一般,形式主义工作却做得很好,创新地“包装”工作很有心得。

一些实权部门的干部通过垒资金、堆项目的方式做创新工作,做的基本上是样本工程,推广意义不大。一些非实权部门的干部就用一些高大上的理念来包装自己的工作,文字、视频材料做得很精美,特别会宣传。

这些所谓的创新工作虽然是形式上的假“创新”,然而,这些会做表面工作的基层干部提拔得却不慢。

一位基层干部说,她去参加一项乡镇评选工作,竟然发现别人的工作材料做成了一本书,还是立体的,反观自己的工作材料,就是薄薄的几份表格和材料。

某发达地区村干部坦言,文字和视频等包装工作都是可以外包的,制作一个十分钟的视频就要花费8000元。

某村专门聘请一个党校退休教授做包装和文字方面的工作,结果该村在乡镇综合排名拿到第一名,是该村有史以来的最好成绩。

既“短平快”,也“很安全”

形式主义工作“短平快”。真正推进基层工作创新有一个周期,往往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做形式主义工作花费的时间短,容易出“政绩”。

在脱贫这场攻坚战里,贵州省三都县委原书记梁嘉庚多次表态:“人民脱贫就是天大的事”,实际上他却把精力和资金都集中到与脱贫无关的“养生谷”“千神广场”等“高大上”的开发项目上,进村不入户,领着商人看项目,多次被点名批评却无动于衷,最终因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

形式主义工作“很安全”。真正推进基层干部创新,往往会触动既有利益,还有与现行的法律规定不完全一致的“先行先试”。这就存在引起群众上访,或者违背政策法规的风险,做形式主义工作反而没有这些风险。创新与风险是一对孪生兄弟,在日益强调督察问责的当下,越来越多的基层领导将“不出事”放在首位,“安全第一”,是否真正有创新倒是次要的。

会做形式主义工作的基层干部提拔得更快,对其他基层干部产生了示范作用,反过来又加剧了基层的形式主义。

选人用人方式需完善

现在基层普遍采取民主测评方式,相关人员匿名在测评表打分。基层干部普遍反映,这种方式不能很好地反映工作实绩。刨除可操作空间不说,分数能不能有效衡量干部的工作能力也很难说。基层工作的复杂性,要求干部在法律要求、行政规范、群众诉求之间保持平衡。干部做的事情越多,得罪的人可能就越多;一些基层干部的能力很强,但有可能触动了少部分人的利益,这样用统一的分数标准来衡量复杂的基层工作,就可能有失偏颇。

有基层干部反映,民主测评就是走形式,实际上是领导说了算。领导的个人喜好决定了选人用人标准,做形式主义工作的干部就有了市场。

有的地区为了保证选人用人的规范化,采取“逢提必考”的方式。但考试能力不等同于工作能力,何况那些创新工作的基层干部任务很重,更没有时间去准备考试。

基层选人用人工作形式化,反映的是基层民主政治的弱化。改进选人用人工作,根本上要加强和完善基层民主建设,通过民主机制来制约裙带关系和领导个人意志。

从技术层面单纯规范选人用人程序,却不重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也是一种懒政的表现。不能简单地用民主测评、考试等技术手段代替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而是要将规范化程序作为技术手段,完善基层民主政治,这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李云贵荐自七一客户端/《经济日报》)

猜你喜欢
民主测评基层工作选人
习近平选人用人重要论述的科学内涵和时代价值
精准科学选人用人
避免民主测评的五种不良倾向
漫谈民主测评
从羊祜将军选人用人说开去
民主测评须增加“含金量”
——对基层部队民主测评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固本强基 推动基层工作取得实效
建立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破解“四唯”难题
开展“五区”联动推动基层工作新发展
抓好六个『切实』 创新基层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