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雪瑾
六王毕,四海一。公元前221年始皇嬴政建立秦国大一统,历史的乐章仿佛奏响了一个最强音,而后翻开的一曲新的乐章。东周春秋时期的《礼记·中庸》第二十八章记载:“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
虽然“书同文”政令推行期间发生了焚书坑儒等惨烈的事件,并在其后千年中常常遭到痛斥,但是书同文的历史进程仍不可小觑。历史上对于“书同文”更多的评价是促进了秦令的推行,促进了统一多民族的形成与发展,书同文还有一个更广泛的影响,在秦国建立封建制度的进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秦一跃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强国。不仅仅是当时我国社会体制的进步,更是迈开了世界封建体制的脚步,而这一体制得以快速发展和认可,并且被世界其他国家纷纷效仿的主要原因,便是“书同文”的功劳——书同文使文字统一,进而使语言统一,各民族的文化、习俗渐渐归于相似,在当时较为先进的封建体制才得以运行。因此可以说书同文是人类发展历史上重要的进程。
然而穿越重重历史迷雾,书同文的种种细节如同一枚枚石子在岁月的长河中打磨,逐渐失去了凌厉的外表,笼罩在圆润的朦胧里。或许我们对这三个字都有自己的理解,但这份理解中也包含着历史迷雾带给我们的误会。
书
简单来说,书同文首先统一的是文字的书写。殷商以降,文字逐渐普及。作为官方文字的金文,形制比较一致。但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兵器、陶文、帛书、简书等民间文字,则存在着区域中的差异。这种状况妨碍了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也影响了中央政府政策法令的有效推行。于是,秦统一中原后,秦始皇下令李斯等人进行文字的整理、统一工作。
经过统一规范的秦代篆书称小篆,又称“秦篆”,是当时官方推行的标准字体。关于小篆的产生,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序》说:“秦始皇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斯作《仓颉篇》,中车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也。”可见它是李斯等人在先秦的大篆的基础上,吸收并省改六国古文、统颁天下、统一文字的产物。
经过统一规范后的秦代小篆,结构更严谨,笔画更简洁,字形更匀称,是秦代和汉代前期通行的官方正体文字。但是它的使用范围还是有限的,主要是在比较郑重的场合使用。汉代萧何等人据秦时文字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秦书八体”,包括小篆、大篆、隶书、刻符、摹印、署书、殳书和虫书。启功先生认为“八体”中,大篆指先秦文字,小篆是秦文,隶书是当时的俗体,而刻符、摹印、署书、殳书都是小篆在实际中的特殊用字,虫书则是篆书的一种变体,用于装饰。
同
秦始皇在推行“书同文”政策时,其实并不是向建国后推行简化字一般,说到底,书同文的核心在于“同”而非“简”。秦系文字构件内部的演变、简化,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几百年里自然演变的结果。秦统一前后,秦文字在各个方面并没有明显区别。虽然秦文字继承了宗周文字的衣钵,变化最缓慢、最为尊古,但是想要秦文字在这几百年里一点变化都没有,也是不可能的。
可以说,“小篆”是春秋战国时代的秦文字逐渐衍变而来的,秦统一前后的文字,并没有明显的区别(所谓“大篆”、“小篆”的名称也是汉代才开始使用的)。“规范字库”不可能是一夜之间,由少数人“创造”出来的。且相对东方六国文字而言,秦文字并不是“简化字”,而是最保守、最接近西周春秋文字的一种,在一定程度上,秦统一文字甚至起到了文字“复古”的作用。东周时期,秦一直是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其疆域又处在西周故地(也是西北边陲),因而秦文字没能跟上东方六国文字剧烈变化的步伐,而是恪守陈规,很大程度上继承了西周春秋文字的字形及用字习惯。正是由于秦统一后给汉字来了个“复古运动”,才使得后世继承秦文字而来的隶楷文字,有相当一部分能跟商或西周的古文字符串连起来,也使得今天的古文字研究者,能够相对容易地读懂商周出土文献。
至于隶书,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普遍通行,与篆书在功能上互为补充且并未形成明显的二极对立。因此在“书同文”政策下,篆、隶两种形体的文字均在全国推广,只是把小篆作为秦国标准文字,隶书作为日用文字,皇帝诏书和政府正式文件一般用小篆书写,非官方文件用隶书抄写。先秦时期“古隶”与“篆书”的关系大致相当于今天“楷体字”与“宋体字”的关系。
文
除了对文字书写的统一,秦始皇“书同文”政策的另一重重要价值则在于规范用字习惯,即规定文字的用法、统一汉语书面形态,废黜掉通行于六国的用字习惯、方言词汇。台湾中研院历史所的陈昭容先生曾提出:“造成战国秦汉文字通读困难的原因,除了形体上的歧异外,用字习惯的不同,再加上通假字的广泛使用,确实是解读困难的主因。所以,提出‘正用字‘统一书面形态观点解释秦代‘书同文字,的具体意义,是值得注意的。”
所谓“用字习惯”,是指用哪个“字”记录哪个“词”,如秦文字用“爵”记录爵位的“爵”,楚文字则用“雀”,后统一作“爵”;秦文字用“谤”记录诽谤的“谤”,楚文字则用“方”,后统一作“谤”;秦文字用“重”记录重量的“重”,三晋文字等则用“冢”,后统一作“重”等等。說到底,就是废黜掉通行于六国的用字习惯、方言词汇,将其统一为标准秦国书面语。
传世文献《秦更名方》记载,秦始皇帝的确有改名号称谓的举动,比如他将“王”改为“皇帝”、改“命”为“制”、改“令”为“诏”、天子自称“朕”、追尊“庄襄王”为“太上皇”、更名“河”曰“德水”、更名“民”曰“黔首”(见《史记·秦始皇本纪》)、改“辠”字为“罪”字(见《说文解字》)。可见秦始皇帝想要统一的不仅是文字,还有语言。通过这些更名,每个汉字的字义因为有分工而范围缩小,使得汉字的表意专一化、精确化了。这是“书同文”政策在“正用字”上的进步之处。
纵观古代中国两千多年历史,始皇嬴政不仅建立起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而且统一了文字、度量衡,彻底结束了自东周以来各国纷争、分裂的局面。如果只看到秦二世而斩、王朝生命期仅有十五年便轻视其制度意义的话,那恐怕是犯了历史短视症——因为随之出现的两汉王朝长久兴盛四百年之久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晋书》所言“汉承秦制”。秦制是历史研究基础中的基础,不止影响了对于汉民族形成具有重大影响的汉制,且持续影响至隋唐、宋元、明清时期。嬴政统一六国文字,不仅推动了秦王朝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这一文字统一局面横亘了整部中国史。其意义之巨大,怎么说都不为过。
编辑/徐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