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晓雪
公元前250-247年,短短三四年的时间,秦国历经了三代君主的变换。昭襄王之子秦孝文王即位三日而卒,由吕不韦自赵国营救回秦的秦庄襄王质子嬴异人在位也只有区区三年。
秦庄襄王在位三年,做了两件大事,一是任用吕不韦为相,二是立嬴政为储君。庄襄王是一位奋发有为的君主,在位时间虽短,却一改昭襄王晚年秦国采取守势的姿态,继续扩张之路。公元前249年,滅东周,攻韩建三川郡;公元前248年,攻魏高都、波,攻取榆次、新城等三十七城;公元前247年,全占韩之上党郡。平定晋阳之乱,重建太原郡。同年,信陵君会五国之兵攻秦,无功。这三年虽不能与白起时代的煌煌功绩相比,却也令人振奋,一扫秦国连丧两君的朝野颓势。然而天不假年,庄襄王壮志未酬,盛年而逝,千古一帝秦始皇正式站在了政治舞台上,接下来的三十年,将是华夏大地上最为辉煌,也最为壮烈的时代。
公元前246年,年仅13岁的嬴政即位,尊吕不韦为仲父,统领国事。吕不韦以巨商之身从政,将全部身家压在异人(庄襄王)身上,视为奇货可居,足见其人目光卓著,见识非凡,有着很敏锐的政治远见,也有成就一番事业的政治野心。登上秦国相位之后,吕不韦一方面积极开拓秦国的领土,先后攻占韩十三城,魏二十余城,取卫国朝歌,夺赵三城;另一方面则尝试着仁政与秦法的融合,他认为秦法偏之严苛,试图改良自商鞅变法以来秦国的律法,并在秦国大兴文华之事,效仿战国四公子养士,编撰《吕氏春秋》。很显然,吕不韦更欣赏山东六国文华阜盛的社会文明形式,试图在不改变法治基础的前提下将秦国向山东六国靠拢,然而这一举措没有成功。嬴政对于吕不韦这种做法并不认可,甚至激烈反对,他更倾向于纯粹的法家思想,君相之间的政治观点几乎完全相悖,这一切是吕不韦新政失败的根源。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吕不韦与嬴政之母赵太后纠扯不清的关系,而将摻寡进献于赵太后,则造成了更大的后患。缪毒不仅祸乱宫闱,更大肆干涉国政,广收党羽,秦国一时政令混乱,乌烟瘴气。而后,嫪毐甚至有废嬴政另立的举动,这使嬴政忍无可忍,在加冠之礼后,立即平了嫪毐叛乱。吕不韦因进献嫪毐而获罪,于摻毒叛乱次年被免相,后自杀。吕不韦试图对秦国法治社会体制和治国思想进行的改良,终究是人亡政息,一方面,吕不韦是秦法的第一位“破坏者”,他几乎将秦国由纯粹的法治拉向人治的轨道,这与使得秦国持续强大的商鞅思想有了较大的悖离;而另一方面,吕不韦的改良,也确实针对了纯粹法治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那就是秦国过于刚性的社会制度缺乏柔性的缓冲。由于吕不韦的罢相自杀,秦国商鞅变法之后唯一的一次改良没有了结果,这次改良是否正确,也就无从评判了。
吕不韦免相后,嬴政敌视外来之士,乃下逐客令,大索秦国,意将所有外邦在秦任职或人秦求官者一律逐出。后见李斯《谏逐客书》,乃止,李斯因谏阻逐客而受到秦王重视,遂用事。此时的秦国,上有强势明锐之君,朝有文武济济之才,丞相李斯,将帅蒙毅蒙武蒙恬王翦王贲杨端和李信等效力于秦王,秦国再一次出现了君明臣强,强势扩张的态势。一百多年前商鞅变法所创立的秦国法治,在这一段时期发展到了辉煌的顶点,秦国积累了强大的实力,以压顶之势走上了统一的道路。自公元前231年,秦国正式展开了灭国大战,短短十年间,秦国就一扫六国,北却匈奴,南控南越,建立了强大统一的帝国。
公元前230年,秦军破韩,俘韩王,韩国灭亡;
公元前228年,秦大军破赵,俘赵王迁,赵公于嘉逃代;
公元前226年,王翦破燕,迫使燕国杀燕太子丹,燕王姬喜迁辽东;
公元前225年,王贲水灌魏都大梁,魏王出降,遂灭魏;
公元前223年,王翦率六十万大军破楚,俘楚王,杀项燕;
公元前221年,王贲攻齐,俘齐王建;
至此,六国皆亡。关于六国灭亡的原因,众说纷纭,归结为一句话,便是“攻守之势异也”。秦国自商鞅变法以来,蒸蒸日上,健全先进的法治社会成为国家强大的根源,而山东六国却鲜有实质性的改革,看似繁荣的商业、文化文明,却拯救不了六国政治文明的相对落后,甚至成为六国抱残守缺,唯求自保思想的根源。统治阶层只注重于眼前利益的保守态度,使得六国早已失却了纵观华夏一统中国的大气局,这也是六国合纵一而再再而三不能成功,或者小胜即退的原因。
公元前221年,大秦帝国建立,秦王嬴政登临天下,号为始皇帝,巍巍大秦帝国第一次完全统一了华夏大地,奠定了中国的版图,开始了盘整华夏文明的大业。
秦的盘整华夏文明之举,简要说来便是: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划天下郡县,筑长城,修驰道,兴水利。每一件都堪称绝世手笔,惊世奇迹,而秦始皇却在登基12年的时间里一一完成,这绝非“勤政”二字所能概括,其人的雄伟器局,天赋伟略,空前绝后。
车同轨,修驰道,则天下畅通,政令速达,大大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和监督,偏远险塞之地便不会成为帝国的盲区,这是保证帝国版图不被分裂的重要举措之一。
书同文,则政令、律法明确无疑,百姓交流无阻,即便是语音不通,也完全可以凭借统一的文字完成思想的表达。文字的统一,无疑是华夏民族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业之一。在方块字行遍天下的周流中,中华大地上的百姓完成了思想的融合,种族的认可,产生了强大的文明向心力,从而使这样一个黑头发、黄皮肤,说单音节写方块字的族群无论历经多少的分裂与灾难,始终坚守着大华夏的信念,向着统一、聚合的方向努力。华夏文明能够完整的传承至今,中国版图能够完整的保存至今,书同文,功不可没。
统一度量衡,则天下商货,国家税收、器具监造等都有了统一的标准,原来邦国林立、制衡各异造成的混乱局面,由此改观,于国于商于民,无疑都有着巨大的意义,一切财货交流,都得以突破了地域的限制,畅行无阻,这也正是统一大帝国的必要条件。
筑长城,使得中原文明免受落后游牧民族的野蛮侵扰,保证了华夏族群的安全和稳定,蒙恬北却匈奴千里,筑长城而守,从此,万里长城就成为北方的屏障,历朝历代都要依靠长城守卫边疆,直到明末清初。秦以巨大民力的牺牲,为华夏民族筑起了一道坚强的脊梁,若无这项伟大的工程,北方民族的频频入侵足以给华夏民族造成灭顶之灾,与筑长城的民力牺牲相比,万里长城的功绩要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兴水利,主要是都江堰,郑国渠,灵渠。都江堰使得蜀地成为天府之国,历来是中国面临亡国灾难时最后的避难场所;郑国渠则使关中成为千里沃野,也是中国一千多年间最重要的政治文化中心,华夏文明正式在关中的腹心地带一步步走向成熟。大秦帝国兴建的三项水利工程,今日依旧在造福中国,静静浇灌着蜀地和关中的沃土,调节着一次又一次可能损失惨重的旱涝灾害,这樣的奇迹,举世无匹。
秦始皇在位的短短十二年间,将华夏文明逐一梳理了一遍,自此,我们才可以真正豪言宣称:泱泱华夏!
秦帝国建国14年,以气吞山河之势构建了泱泱华夏的文明框架之后,却轰然坍塌了,帝国消亡的太快,太神秘,甚至我们连这个伟大帝国的背影都没看清楚,便在一片乱火中灰飞烟灭了。与秦国几千年强大的生命力和奋斗历史相比,大秦帝国的转瞬即逝令人惊愕莫名,这个强韧的部族不应该如此脆弱,不堪一击。秦的灭亡,留下了太多的谜团,它就仿佛一个背负着华夏使命的部族,历经了几千年的苦难,付出了无数鲜血的代价,终于功成之后,却没来得及喘息,便匆忙、悲壮的退场了。
秦帝国建立以来,反对之势从未止息,六国逃亡贵族一直在鼓动叛秦复国,而六国的百姓也并未完全安于秦国的社会体制,导致刚刚建立的帝国根基不稳。在秦始皇强势扫灭六国的余威下,这些势力都在蛰伏状态,但是依然有接二连三的挑衅者。比如公元前218年张良遣刺客击毁秦始皇副车,公元前216年兰池遇盗,公元前211年陨石刻字“始皇帝死而地分”等事件,都在不停地搅扰秦国的政局,目标直指统一了六国的始皇帝。与此相比,儒生们公开非议始皇,诋毁秦政,已经是最正大光明的做法了。焚书坑儒历来是后世借以诟病秦始皇的一大论调,而真相是,我们今天依然能够看到诸子百家的各项典籍,犹以儒家经典保存最为完整。至于坑儒,儒生们也并非因为反对始皇帝实行郡县制而遭难。公元前221年建立帝国,儒生们就公议要求恢复分封制,始皇帝并不以为罪,而是宽容了他们的公然指斥。直到公元前212年,才有了“坑儒令”,可知儒生们必是另有罪端。此时的秦国,已经建国九年,各项伟大的文明工程都在轰轰烈烈的进行,反对始皇帝的六国贵族也在蠢蠢欲动,儒生在国政方面可以插手的事件并不多,始皇帝不会无故坑杀一批并未招惹事端的人,所以最大的可能是,自觉没能进入权力中心,受到“冷落”的儒生们与六国贵族互有勾结,暗谋反计。如此,坑儒势在必行。
始皇帝先后五次巡视帝国辽阔的疆域,勒石叙功,并最终死于巡视途中。始皇帝生前,并未明确太子人选,李斯、赵高才有了伪造遗诏之机。关于始皇帝不立储的原因,最普遍的说法是他真的认为自己会长生不老,永远执掌帝国,雄视天下,而派出大量的方士似乎也证明了这一点。但是这样的说法并不完全可靠,一个见证了无数场大战,统一了六国,又在巡视途中几度遇险的帝王,对于死亡应该说司空见惯毫无畏惧的,也绝然不会昏聩到认为依靠几个方士就可以求得长生药。事实上,始皇帝对后事是有所准备的,将公子扶苏安置在蒙恬大营就是其中之一,在帝国根基尚未稳固的情势下,军权往往就意味着最高的权力,蒙恬手中掌握的是帝国柱石军队,又对始皇帝忠心不二,有了蒙恬的支持,扶苏就是实际上的二世储君。始皇帝在病体不支之时,依然坚持北巡长城,应该就是要面授扶苏嗣位大事。然而他却突然病死沙丘宫,这个突如其来的变故,是始皇帝、扶苏和蒙恬等人都始料不及的,权力欲望暴涨的赵高嗅到了政变的气息,威逼李斯合谋,才有了篡改遗诏,立胡亥为二世皇帝之事。政变之后,迫令扶苏、蒙恬自杀,又杀掉一批反对者,稳定了权力格局。
胡亥即位后,赵高当道,君昏臣佞,征发民力,大兴徭役,几乎完全破坏了秦国传承一百多年的律法,秦帝国遂陷入混乱状态。但“坏法”并非导致秦帝国的唯一原因,政变带给秦的祸端远远大于坏法。六国贵族及反对势力蠢蠢欲动之时,平稳的权力交接才是帝国延续的必要条件,这个过程中发生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如蝴蝶效应一般,形成帝国的暴风骤雨。
政变不仅造成了政局的动荡,更使六国贵族看到了叛变的希望,没有了始皇帝的余威,没有了蒙恬等一大批执掌军权的将军,加之胡亥的荒淫赵高的奸佞李斯的纵容和迎合,大秦的上层开始风雨飘摇,他们等的就是这样一个机会,只要一个小小的导火索,便要烽烟四起,重建旧国。
陈胜吴广作乱,就是一个机会。他们煽动因大雨误期的戍边民众九百人起事,并非因为九百人“失期当斩”(依据《睡虎地秦墓竹简》,秦律规定:迟到三天到五天,斥责;六天到十天,罚一盾;超过十天,罚一甲,如果降雨不能动工,可免除本次征发),而是陈胜不满于现状,要实现其“鸿鹄富贵之志”,这从陈胜小胜之后便急于兴建宫室、驱逐家乡乡民等事便可看出,他并非一个真正要带领穷苦民众推翻“暴秦”的领袖,不过是一个谋求富贵的投机分子而已。
但是陈胜的起事,赢得了山东贵族的积极配合,狼烟遍地,不久他们就抛开了陈胜,公然打出复国的旗号,各自为战,被秦军逐个击破。眼见复国无望,便再度汇合起来,归结在楚怀王麾下。征战过程中,项羽逐渐掌握实权,猛烈冲击大秦版图,自号“西楚霸王”,横行一时,后又在刘项之争中落败,自刎乌江。刘邦则突入咸阳,子婴出降,赫赫大秦就此悲壮退场。
秦的灭亡,与胡亥暴政并无绝对的关系,因为胡亥即位第一年,仅仅数月,就爆发了陈胜吴广之乱,数月之间,即或破坏秦法,也不至造成民不聊生非反不可的程度,而依据《睡虎地秦墓竹简》,秦法的徭役并不繁重,而徭役期间对于服役者待遇也颇为优厚和人性化,暴政一说,并无实据。所以,六国贵族趁帝国权力交接的动荡之期乘机起事,才是大秦灭亡的主要原因,而二世的昏聩,赵高主政下帝国的混乱,则造成了大秦面对突如其来的暴乱失去了应有反应能力的严重后果。
千古一帝秦始皇所铸成的大秦帝国的落幕退场,干净彻底,我们只能在今天的考古发掘中想象帝国的伟大,那样一个雄伟恢弘、大开大阖的时代,造就了华夏文明高度的统一性、凝聚力和强韧的生命力。
可以说,秦,是中华民族最深刻的精神根源,自从秦始皇统一了中国文明,我们这片土地才可以真正的称作中国,称作泱泱华夏。
编辑/徐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