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一阳
父子二人经过五星级饭店门口,看到一辆十分豪华的进口轿车。
儿子不屑地对父亲说:“坐这种车的人,肚子里一定没有学问!”父亲则轻描淡写地回答:“说这种话的人,口袋里一定没有钱!”
你对事情的看法,是不是也反映出你内心真正的态度?
晚饭后,母亲和女儿一块儿洗碗盘,父亲和儿子在客厅看电视。突然,厨房里传来打破盘子的响声,然后一片沉寂。儿子望着父亲,说道:“一定是妈妈打破的。”“你怎么知道?”“她没有骂人。”
我们习惯以不同的标准来看人看己,往往是责人以严,待己以宽。
妻子正在厨房炒菜。丈夫在她旁边一直唠叨不停:“慢些!小心!火太大了!赶快把鱼翻过来,快铲起来!油放太多了!把豆腐整平一下!”“哎呀!”妻子脱口而出,“我懂得怎样炒菜。”“你当然懂,太太,”丈夫平静地答道,“我只是要让你知道,我在开车时,你在旁边喋喋不休,我的感觉如何。”
学会体谅他人并不困难,只要你愿意认真地站在对方的角度和立场看问题。
一辆载满乘客的公共汽车沿着下坡路快速前进着,有一个人在后面紧紧地追赶着这辆车。一个乘客从车窗中伸出头来对追车子的人说:“老兄!算啦,你追不上的!”“我必须追上它!”这人气喘吁吁地说,“我是这辆车的司机!”
有些人必须非常认真努力,因为不这样的话,后果就十分悲惨了。然而也正因为必须全力以赴,潜在的本能和不为人知的特质终将充分展现出来。
在故宫博物院中,有一个太太不耐烦地对她先生说:“我说你为什么走得这么慢,原来你老是停下来看这些东西。”
有人只知道在人生的道路上狂奔,结果失去了观看两旁美丽花朵的机会。
同样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作文中他们说自己的理想是当小丑。中国的老师斥之为:“胸无大志,孺子不可教也!”外国的老师则会说:“愿你把欢笑带给全世界!”
身为长辈的我们,要求多于鼓励,更狭窄地界定了成功的定义。
有两个台湾观光团到日本伊豆半岛旅游,路况很坏,到处都是坑洞。其中一名导游连声抱歉,说这路面简直像麻子一样。而另一个导游却诗意盎然地对游客说:“诸位先生女士,我们现在走的这条道路,正是赫赫有名的伊豆迷人‘酒窝大道。”
虽是同样的情况,然而不同的意念,就会产生不同的态度。思想是何等奇妙的事,如何去想,决定权在你。
小明洗澡时不小心吞下一小块肥皂,妈妈慌慌张张地打电话向家庭医生求助。医生说:“我现在还有几个病人在,可能要半小时后才能赶过去。”
小明妈妈说:“在你来之前,我该做什么?”
医生说:“给小明喝一杯白开水,然后用力跳一跳,你就可以让小明用嘴巴吹泡泡消磨时间了。”
放轻松些,生活何必太紧张?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了,何不坦然自在地面对。担心不如宽心,穷紧张不如穷开心。
小男孩问爸爸:“是不是做父亲的总比做儿子的知道得多?”
爸爸回答:“当然啦!”
小男孩问:“电灯是谁发明的?”
爸爸:“是爱迪生。”
小男孩又问:“那爱迪生的爸爸怎么没有发明电灯?”
很奇怪,喜欢倚老賣老的人,特别容易栽跟斗。权威往往只是一个经不起考验的空壳子,尤其在现今这个多元开放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