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真卿是中国书法史的巅峰。他有安史之乱首举义旗、舍身敌营为国捐躯的英雄事迹,他创造了雄深雅健、敦厚磊落的书法审美新范式,成为中国书法史上与“书圣”王羲之分庭抗礼的唯一重量级人物,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今天我们捧读临写鲁公法帖,仍旧“如对至尊”!中国书法的伟大精神,因此永垂不朽!
第一节,战斗与磊落的一生
一、安史之乱与《祭侄文稿》
颜真卿生活在盛唐盛极而衰的时间点上。
若不是颜真卿在平原郡振臂一呼,牵制了安禄山的长驱直入,大唐江山也许早已易主,此一史评,或有过之,然颜真卿功绩,值得重墨书写。
颜真卿富有家学渊源,科举顺利,仕途平坦。天宝十二载(公元753年,颜真卿45岁),杨国忠代相后,将不肯依附者“精择”,排到出任郡守的名单中。颜真卿奉诏出守平原郡(治所在今山东陵县)。
公元755年11月,安禄山举兵范阳,直扑洛阳,河北诸郡顿时陷落,唐玄宗闻风哀叹“河北二十四郡无一人向国乎”,此时,忽报,有颜真卿举义。
早有准备的平原郡,在第一时间做出了正确高效的应对。颜真卿在书报洛阳、长安的同时,招募兵勇,整顿将领,誓师于城楼。其时,安禄山气盛,攻克洛阳,御史中丞卢奕(其子卢杞后来为相,出計让颜真卿出使叛将李希烈,直接导致颜真卿被害)等三人不肯撤离,端坐官府,被安禄山斩首。叛将段子光,携三人首级,示众河北诸郡,以震慑人心。他没想到的是,至平原,竟被颜真卿下令捉拿。为安定人心,颜真卿谎称首级是假,并腰斩段子光。几天后,颜真卿取出卢奕等人的首级,以蒲草为替身,入棺埋葬。其时,卢奕脸上尚有血污,颜真卿没有随便擦去,而是恭敬地用舌头舔去。
这一个沉重的动作,让我们看到了颜真卿的一部分品格,那就是对英烈的无比尊重,对血腥、对死亡的蔑视,面对危难时的勇气。这种气度,我们称之为“杀伐气”,它与“书卷气”并不对立,但区别明显。这个舔过死者首级血迹的人,已经是一个浴血的将军。
颜真卿振臂一呼,成为时局转变的枢纽,一部分地方军政首脑纷纷反正。其兄颜杲卿时为常山郡守,反正之后,因友军不救,城破,敌将将刀架在其子季明的脖子上逼他归顺,杲卿拒绝而季明被杀。被押解洛阳,颜杲卿面斥安禄山,遭剐时,仍骂声不绝,叛军断其舌,他则以含糊之声痛骂,终壮烈殉国。安史之乱中,颜氏一门被杀三十余人。国恨家仇催生千秋名帖,颜真卿《祭侄文稿》所祭者即为其侄季明,文中所言“贼臣不救,孤城围逼。父陷子死,巢倾卵覆”即言此事。写此帖时,颜真卿“抚念摧切,震悼心颜”,一腔悲愤,尽诉笔端,顿挫沉郁,纵放悲歌,无意于书,却成千古绝唱。
危难之中,颜真卿挺身而出,首举义旗,得到朝廷赏识,被委以重任,公元757年,肃宗还朝长安后,颜真卿因言事得罪,被贬出朝,先后赴陕西大荔,山西大同、永济,江西鄱阳,江苏南京,四川仪陇等地任行政或(和)军事长官。后代宗即位,改户部侍郎、吏部侍郎、检校刑部尚书(检校,即正职缺位时的候补)兼御史大夫,复进爵,封鲁郡开国公。
二、正色立朝与《争座位稿》
公元764年底,郭子仪父子破吐蕃进犯,还朝,百官迎候,百官站列位置由尚书右仆射郭英义安排。郭为讨好天子宠臣大宦官鱼朝恩,破坏规矩,将鱼的位置安排在仆射一行,礼遇高于诸部尚书之上。事后,颜真卿写出著名的《与郭仆射书》,即《争座位帖》。书中斥郭英义之佞,夺鱼朝恩之骄,正气凛然,千年之后,读来仍旧令人肃然。同年为郭子仪父书《郭氏家庙碑》。
颜真卿正色立朝,引起朝中权臣颇多不满,因而被贬吉州、抚州、湖州等地,自766年至777年,凡11年。这是颜真卿传世书法最多的时代,有《裴将军诗》 《麻姑仙坛记》 《大唐中兴颂》 《元结墓碑》 《臧怀恪碑》 《颜氏家庙碑》 《宋璟碑》 《李玄靖碑》 《八关斋会报德记》《守政帖》 《与夫人帖》 《刘中史帖》等著名碑帖。
三、颜真卿之死
大历十二年(777年,颜真卿69岁),奸相元载赐自尽,因杨绾举荐,颜真卿入京,官复原职,任刑部尚书、吏部尚书,后由于卢杞的排挤而逐步被架空为更高的虚职(授太子太师, 《自书告身帖》即对此诏书的抄录)。颜真卿不受官场欢迎自然可以想见。在玄宗朝为杨国忠排斥,在肃宗朝为李辅国排斥,在代宗朝为元载排斥,在德宗朝为杨炎、卢杞排斥,最终,遭卢杞构陷,深入叛军,义死蔡州。事情经过如下:
安史之乱后,各地节度使多为安、史旧部或者平乱功臣,他们有强烈的地方割据情结。这也是李唐朝廷最为头疼的一件事。朝廷派李希烈讨伐李维岳等敢和朝廷叫板的逆臣,结果李希烈反而与叛军勾结,准备独霸一方,直接威胁到洛阳。
下文直接引用《资治通鉴》第229卷。
上问计于卢杞,对曰:“希烈年少骁将,恃功骄慢,将佐莫敢谏止。诚得儒雅重臣,奉宣圣泽,为陈逆顺祸福,希烈必革心悔过,可不劳军旅而服。颜真卿三朝旧臣,忠直刚决,名重海内,人所信服,真其人也!”上以为然。甲午,命真卿诣许州宣慰希烈。诏下,举朝失色。
真卿乘驿至东都,郑叔则曰:“往必不免,宜少留,须后命。”真卿曰:“君命也,将焉避之!”遂行。李勉表言:“失一元老,为国家羞,请留之。”又使人邀真卿于道,不及。真卿与其子书,但敕以“奉家庙,抚诸孤”而己。至许州,欲宣诏旨,希烈使其养子千馀人环绕谩骂,拔刃拟之,为将割啖之势。真卿足不移,色不变。希烈遽以身蔽之,麾众令退,馆真卿而礼之。希烈欲遣真卿还,会李元平在座,真卿责之,元平惭而起,以密启白希烈。希烈意遂变,留真卿不遣。
殊滔、王武俊、田悦、李纳各遣使诣希烈,上表称臣,劝进。希烈召颜真卿示之曰:“今四王遣使见推,不谋而同,太师观此事势,岂吾独为朝廷所忌无所自容邪!”真卿曰:“此乃四凶,何谓四王!相公不自保功业,为唐忠臣,乃与乱臣贼子相从,求与之同覆灭邪!”希烈不悦,扶真卿出。他日,又与四使同宴,四使曰:“久闻太师重望,今都统将称大号而太师适至,是天以宰相赐都统也。”真卿叱之曰:“何谓宰相!汝知有骂安禄山而死者颜杲卿乎?乃吾兄也。吾年八十,知守节而死耳,岂受汝曹诱胁乎!”四使不敢复言。希烈乃使甲士十人守真卿于馆舍,掘坎于庭,云欲坑之。真卿怡然,见希烈曰:“死生己定,何必多端!亟以一剑相与,岂不快公心事邪!”希烈乃谢之。
(受尽威逼利诱、各种阴谋诡计,颜真卿却软硬不吃。下文不再引用。)
李希烈攻陷汴州后,欲称帝,问礼仪于颜真卿,对曰:“老夫尝为礼官,所记惟诸侯朝天子礼耳!”李希烈遂自封帝,号大楚。李希烈派部将到颜真卿住所,在庭院中堆起木柴点上火,威胁说,不屈服就烧死你。颜真卿毫无惧色,投身火场,来人又连忙阻止。
一次次威逼利诱的失败,加上后来军事上的失利,李希烈终于缢杀颜真卿。其时为公元785年,颜真卿77岁。德宗罢朝五日。传怀素《秋风帖》即写于此时,帖文中引用了下面这首诗:
我有数行泪,
不落十余年。
今日为君尽,
并洒秋风前。
第二节,颜真卿书法的创造性与经典性
了解颜真卿书法的创造性与经典性,需要厘清汉魏至隋唐之变,初唐至颜书之变。因为必须有历史背景的参照,才能理解其书风的独特性与创新性。
一、汉末至隋唐统一前的书风演变
1.两晋衰颓
魏晋南北朝纷乱复杂,北方少数民族崛起,由他们所带来的文化在问鼎中原之后,与汉文化深入交融,形成了统称“魏碑”的一种书法范式。这是一次外來文化的审美贡献。
东汉以后三国归晋,整个晋碑体系,主流书风在楷书、隶书间徘徊,罕见汉碑的宏伟、纵逸,更多拘谨与不当的修饰,偶见“二爨”一类的独特个性。
而在北方发展起来的“北邙体”,亦受到晋碑影响,早期北魏碑刻有着明显的晋碑特征。
2.南、北碑刻的发展与相互影响
北碑的发展,是一个由斜势转正势,由硬朗到柔和的过程,北魏政治中心由草原南迁至中原,文化在交流中不断杂糅,南北书风也有相互融合的趋势。这种融合一直持续到中唐。
南朝碑刻书风的形成来自于西晋,后来也不断受到北朝书法的影响,婉转流利的“江左风流”中逐渐也多了一些硬朗。当然书风的质朴与秀丽,更多受适用场景与书写者身份地位的影响,但无论怎样,当中的“魏碑”讯息,还是可以捕捉到的,毕竟它们“本是同根生”。
北朝书法亦非一味雄肆、奇崛,不论是《司马金龙墓表、墓志》还是《元桢墓志》,民间也不乏如《张玄墓志》这样秀丽的碑刻。
3.周齐复古
北朝书法发展过程中,周齐时期曾经发生了一次明显的“复古”运动,以邹城为中心的佛教摩崖石刻为代表。
东西两魏及周齐刻石有着明显的复古痕迹,用笔结体较之“北邙体”参杂了篆隶笔法,著名的有“四山摩崖” 《泰山经石峪金刚经》。这些书法资源对颜真卿的书风产生了深刻影响。
二、隋与初唐,一脉相承
自汉末以来三百年的混乱,至隋唐一统,乱中各自演化的文化融为一炉。这一时期中,由于唐太宗对书法的特别爱好,初唐书法蔚然成风。出现了初唐四家即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薛稷等大书法家,其书风仍在隋碑原有的道路上精进,直至颜真卿横空出世,才为之一变。
三、“颜楷”的营养来源
颜体楷书的养分,当然最主要来自颜真卿这个人本身,从外部影响看,则是隋唐写经体、初唐大家的风格、汉魏碑刻摩崖,尤其是最后一点。
这是颜真卿书写于公元752年的《多宝塔碑》与唐人写经体的比较,已经非常有说服力。至于初唐大家对其影响,则忽隐忽现,本质上,颜真卿楷书的面貌是对初唐面貌的颠覆。
着重谈一下汉魏碑刻摩崖。颜真卿在外放任平原郡守期间,以邹城为中心的周齐摩崖石刻可能让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些书法都是显露在摩崖之上,而不是掩盖于墓穴之中。这是一次全新的视觉体验,从未见过的新形式感让他耳目一新,并不自觉地寻求这种形式感的“源头”。访遍名碑的他深知,古碑易残,解决的办法唯有把笔画加粗加深,将字的外部收紧,则没有孤笔旁出。他在《东方朔画像赞》碑阴记中也明确指出:“佥叹其文字纤靡,胶藓生金,四十年间,己不可识。真卿於是勒诸他山之石,盖取其字大可久,不复课其工拙,故援翰而不辞焉。”
事实的情况是,自外放平原后,颜真卿早期类似《王琳墓志》 《郭虚己墓志》《多宝塔碑》的书风一变而为《东方朔画像赞》 《麻姑仙坛记》 《颜氏家庙碑》。这种风格的巨大转变,既是作者命运巨大转折所致,也是外部审美环境的刺激,这是一个养在书斋中的文人所不可能体验到的。
颜真卿晚期风格有两条主线,一种以《麻姑仙坛记》与《颜氏家庙碑》为基本形态,结字重心偏中下,笔画粗细对比并不强烈,右上取势不明显。另一种以《颜勤礼碑》 《元结墓碑》为基本形态,结字重心偏中上,笔画粗细对比强烈,更显道媚。但无论是哪种风格,跟有唐一代的书家们都有很大不同。
四、颜真卿的书法创造
颜真卿的书法创造,突出而丰富,下面简单阐述。
颜真卿早期楷书有着很好的书写性,与褚遂良后期书风有共通之处,主要脱胎于唐人写经。起收笔处往往动作十分丰富从容,一洗初唐“切笔”“露锋尖入”的风尚,可以清楚看到笔锋的“衄挫”。也就是不是直接入笔,而是逆锋转入。
以“安史之乱”为界,颜真卿的书法风格出现了巨大的变化,其用笔去华丽而显苍莽,其结字更多体现出平正宽结的特征,与初唐书风截然不同。
颜真卿结字化初唐方峻为浑圆,化初唐中宫紧结为宽结。
结字上的外拓与在内部空间做大文章,也是颜真卿的重要创造,化娴雅为豪迈。
更多的书风特征,我们将在未来的具体学习过程中逐步展开。
五、颜真卿的影响
受到北宋文坛领袖欧阳修、苏轼等极力鼓吹,颜真卿开始产生巨大的影响力,北宋蔡襄写得一手好颜楷,苏轼则是《东方朔画像赞》的狂热爱好者,书风受颜体影响很深,米芾声讨“颜柳挑剔”,但对于颜真卿的行草书有颇多借鉴。
元代赵孟頫虽名尊二王,反对唐楷书风,但其碑楷的敦厚外拓,其实与颜真卿有着共通之处。
明清之后,颜真卿对于后世书家的影响力更多在于“神”而非“形”,甚至包括董其昌也或多或少受颜书影响,后世颜书面貌突出的大家有傅山、刘墉、钱沣、伊秉绶、何绍基等等,都清晰展现了颜真卿书风的影响力。
清中期至民国以后的全民皆“碑”风气,使得大多数学书者不再着眼于传统帖学与唐楷,但清末华世奎、民国谭延闿,也堪称颜书大家,时至今日,颜真卿的书法审美范式仍旧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力,以至于在学术界有着颜真卿是当代“丑书”形式感资源的滥觞之说。
第三节,存世颜体楷书举要
颜真卿一生写过很多通碑,现存并不多,有些只有拓本。这里按照时间顺序简要介绍颜真卿楷书代表作。
1.《王琳墓志》(741年)与《郭虚己墓志》(749年)
均为颜真卿早期碑刻,尚未形成明显的“颜体”风格。
2.《多寶塔碑》(752年)
全称“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佛塔感应碑文”,天宝十一年刻于陕西兴平县千福寺,宋代移入西安碑林。碑285cm×102cm,岑勋撰文,史华刊石,有明显界格,此作品反映的是他早期成熟的书法风貌。
3.《东方朔画像赞》(754年)
全称“汉太中大夫东方先生画赞并序”,晋夏侯湛撰文。碑阳赞12行,阴记仃行,行30字,为颜真卿45岁于平原郡守任上所书。离开京城的颜真卿得到了一次“放飞自我”的机会,此碑开张厚重,结体平和,字径约10厘米,气势磅礴,尤得苏东坡偏爱,天宝十二年立,现存原地,即山东陵县文博苑内。
4.《谒金天王神祠记》(758年)
又称“颜真卿等谒金天王神祠题记”,唐乾元元年(公元758年)立,为颜真卿自蒲州刺史改饶州刺史时,游华岳庙之题名。
5.《鲜于氏离堆记》(760年)
上元元年(760年)八月作。其时颜真卿由刑部侍郎出贬蓬州长史,途经新政县,应成都兵曹鲜于昱之请,为其父鲜于仲通撰写《鲜于氏离堆记》。虽然现仅存残石5块共47个完整字,但其散淡的结体己开《麻姑仙坛记》之先河,为颜氏楷书之又一变。
6.《郭氏家庙碑》(764年)
7.《逍遥楼刻石》(770年)
8.《麻姑仙坛记》(771年)
全称“有唐抚州南城县麻姑山仙坛记”,立于唐大历六年,后遭雷电击毁。碑文苍劲古朴,骨力挺拔,线条粗细变化趋于平缓,笔画少波折。传世剪裱本计共901字。此碑为颜真卿最重要代表作之一。
9.《大唐中兴颂》(771年)
为摩崖刻石,在今湖南祁阳县浯溪镇,与《麻姑仙坛记》同年所刻。单字字径近20cm。
10.《八关斋会报德记》(772年)
11.《宋璟碑》(772年)
12.《臧怀恪碑》(772年)
全称“唐故右武卫将军赠工部尚书上柱国上蔡县开国侯臧公神道碑”,由于此碑拓本世间少传,故记述不多。凡28行,行64至68字不等。
13.《元结墓表》(772年)
全称“唐故容州都督兼御史中丞本管经略使元君表墓碑铭并序”,碑原在河南鲁山县城北青岭元结墓前,是颜真卿63岁时为好友元结亲手撰写并书丹的悼文。《元结墓表》和《臧怀恪碑》在结字风格上与《宋環碑》《郭氏家庙碑》同样极似《颜勤礼碑》,是学习《颜勤礼碑》的参考范本。
14.《李玄靖碑》(777年)
全称“有唐茅山玄靖先生广陵李君碑铭并序”,碑于大历十二年(公元777年)立在江苏句容县茅山玉晨观,后断裂损毁。碑4面刻,前后各19行,两侧各4行,行皆39字。此碑结字散淡,颇有仙风道骨的出世之姿。
16.《颜氏家庙碑》(780年)
全称“唐故通议大夫行薛王友柱国赠秘书少监国子祭酒太子少保颜君庙碑铭并序”,是颜真卿为其父亲颜惟贞镌立,颜真卿撰文并书,唐代篆书名家李阳冰篆额。碑身338cm×176cm。24行,行47字。碑侧各6行,行52字。碑后有宋太平兴国七年(公元982年)李准重立时的跋文。原碑现藏西安碑林。
17.《自书告身贴》(780年)
自署书于建中元年(公元780年)八月二十八日。楷书,纸本,告文一篇,凡33行,计255字,传为颜真卿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