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新特点研究

2019-02-22 01:59何秀霞
法制与社会 2019年2期
关键词:社会主要矛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摘 要 本文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依据如马克思、列宁及恩格斯所提出的理论依据及马克思提出的实践依据进行分析,并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可对中国产生的影响如促进国家现代化发展、构建人民生活价值导向等予以简单阐述,同时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新特点如社会主要矛盾与原有社会矛盾的继承性、社会主要矛盾化解具有历史长期性等予以研究,望以此推动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

关键词 新时代 社会主要矛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

基金项目: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项目 (课题名称: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新特点研究,课题编号 SKL- 2018-60 )部分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何秀霞,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D60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9.01.206

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的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并对新时期下社会主要矛盾作出及时、精准的判断,为中国共产党于革命、改革实践、建设中所积累的宝贵经验,可对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提供起到一定推动作用。同时也可对我国科学合理规划战略部署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并对中国共产党、国家治国理政具有尤为重要的理论价值,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起到深远影响,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进程。

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依据

(一)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理论依据

恩格斯、列宁、马克思三位思想家于哲学、经济学、人学及社会学等领域的著述中均对矛盾思想如矛盾理论与矛盾方法论予以一定阐述。上述三位思想家于自身著述中所提及的矛盾思想逐渐成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阐述思想。首先,马克思与恩格斯两位思想家的矛盾思想。马克思与恩格斯从矛盾运动的客观现实角度出发,以黑格尔唯心辩证法的思想批判、继承作为理论基础,并于《自然辩证法》、《共产党宣言》等作品中对自身矛盾思想为核心展开阐述。对马克思与恩格斯而言,矛盾为事物之间、事物内部构成成分间等诸多因素间所存在的本质属性,主要表现为互为依存、互相排斥。其次,为列宁于恩格斯、马克思二位思想家的思想理论基础上,对自身所认为的矛盾思想予以阐述,同时将自身思想于实践中灵活运用。从列宁所提出的矛盾思想而言,事物间的对立统一规律即为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及核心。

(二)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实践依据

马克思曾于《集权问题》中提出:“问题为时代的口号,是其表现自身精神状态最实际的呼声。”由此可得出,“时代为思想之母,实践为理论之源。”正因中国所推行的改革开放实践,我国社会主义发展事业进入新阶段,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均取得优异成绩,从而引发传统社会矛盾发生具有历史意义的转变。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为时代发展与实践发展的必然趋势,现实依据鲜明。首先,中国上一社会发展阶段较为落后生产状况下的社会主要矛盾已化解。同时,中国现阶段已由制造型国家转型、升级为智造型国家,在此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稳步提升,且国民生产总值已为世界第二,人民基本生活需求得以满足,我国已实现基本小康。其次,人民需求结构、层次发生改变。人的需求为人的本性之一,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的需求为人开展各项社会活动的内部动力。因此,建设社会主义社会,中国共产党将人的需求作为开展建设活动的内在动力。

二、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新特点研究

(一)社会主要矛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党的十九大对新时期社会发展主要矛盾进行新判断,从马克思主义的矛盾关系理论出发,将新时期供给、需求间的二维张力予以准确把握,对“物质文化需求”变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并回应现阶段社会发展中所面临的人民主要需求或社会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要挑战,将“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作为新时期社会发展模式下的供给侧,将此形式作为新时期下的社会主要生产方式。此种“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于国民日益提升的生活需求间形成相应的二维张力,将中国社会实际发展过程中的供给侧与需求侧二者之间变化予以展现,组成我国于新时期下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基本国情。同时,人民群众日益提升的生活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间具备互相制约、互相促进作用,此种发展模式将长期、辩证的存在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中国共产党应坚持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贯彻落实“五大”社会发展理念,即“创新、开放、共享、绿色、协调”,并推行科教兴国、乡村振兴、人才强国、可持续发展及其它发展战略,加强社会生产力建设力度。同时,还应平衡社会发展过程中市场供给需求的变化及社会发展中市场需求张力的变化,坚持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并努力化解新时期下社会主要矛盾,以此作为建设现代化强国、振兴中华民族的重要因素。

(二)社会主要矛盾与原有社会矛盾的继承性

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的形成,并未将上一阶段社会发展主要矛盾予以完全消除、遗弃,使上一阶段社会发展主要矛盾成为老旧的社会矛盾。新时期下社会主要矛盾构成并未将社会发展上一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予以摒弃,而是将原有主要矛盾作为现阶段社会发展的次要矛盾,原有主要矛盾产生变化。原主要矛盾仍通过特定形式,存于特定空间、区域且与现阶段社会发展主要矛盾共存于社会主义矛盾体系中。但新时期的主要矛盾变化并未对社会主要矛盾产生实质性改变,即新时期下的社会主要矛盾同上一阶段社会发展主要矛盾相比,二者均为人民群众内部矛盾。除此之外,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上一阶段社会发展主要矛盾均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使用,二者间具备相关性。从某种程度而言,上述两种主要矛盾具有相应的历史继承性,但二者均充分展现马克思主义所处于的根本立场,即人民立场。虽两种社会主要矛盾均展现人民立场,但现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更加显现人民的重要性,对人民生活基本需求重视程度更深。所以,社会主要矛盾与原有社会矛盾间具有深层次继承关系。

(三)社会主要矛盾化解具有历史长期性

新时期的中国社会建设阶段所体现的社会主要矛盾不仅为我国战略布局建设的出发点,又为考核中国共产党领导水平、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成为共产党建设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复兴的重要战略。在此要求下,中国共产党需对我国基本国情具有全面、深入了解,并立足于社会主义初期发展阶段,对中国未来战略发展规划进行详细科学制定。新时期下的社会主义建设面临诸多挑战,无疑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社会主義进一步建设、发展的不确定性、风险性,同时也对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广度、深度造成一定消极影响,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产生制约。为保证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中国共产党应制定长期发展战略,同时结合社会发展实际情况对所制定战略发展规划予以调整,确保战略方案具有较高可行性。

三、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深远影响

(一)促进国家现代化发展

任何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均为时代发展、社会发展状况、社会发展水平的整体反馈,可对国家发展总体状况予以反映。从全局发展角度出发对社会发展问题予以解决,既为矛盾方法论的实践,也为中国共产党于革命、改革开放、国家建设等社会发展进程中实现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同时也为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与国家开展顶层设计的重要因素。自党的十八大召开后,我国便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阶段,社会矛盾、社会发展问题逐步显现。为有效解决新矛盾、新问题,党应对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予以密切关注,同时也应结合社会实际发展情况、人民实际需求对主要矛盾作出实践性较强的判断并对此进行分析,将此类问题作为社会进步发展的根本性问题。除此之外,中国共产党与国家开展顶层设计时,应遵守上述“五大”社会发展理念,从整体角度出发对社会发展根本问题予以探析,实现优质、充分发展。此种发展模式下,方可准确处理我国于社会进步发展中所面临的新挑战,推动我国向现代化国家长期稳定发展。

(二)人民生活价值导向

人类价值目标大多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带领人民共同创建幸福生活为共产党始终坚守的奋斗目标。从中国建设现代化国家进程出发,我国社会生产水平较为落后时期,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同社会生产力间的矛盾,此种供求关系下,中国共产党的根本任务为集中力量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以充分满足人们生存基本需求对社会发展所提出的实际要求。前一阶段社会发展主要矛盾与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相比,我国社会主义发展新时期,中国社会生产力整体水平显著提升,人民物质生活得以改善,人们生活实现整体小康,人民群众不仅满足于生活基本需求,而对质量、品质提升的关注度日益增加。除此之外,因个人发展起点、发展速度、发展环境均各有不同,且社会个人也存在富裕程度不同的问题,即人们需求满足程度存在不同层次的差距。同时,人民对环境、正义、公平、民主、法治等方面要求日益提升,中国共产党应更全面、更大程度的满足人民合理生活需求,并于进一步解放、发展社会生产力基础上,应大力建设法治健全、安全和谐及政治清明的社会生存环境,加大国家现代化治理力度,提升国家现代化治理质量,从而充分满足人民需求,促进人民整体发展、社会进步。

总而言之,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过程中,应充分结合新时期下我国基本国情、时代特征,对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作出及时、精准的判断,充分展现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智慧。新时期下建设社会主义社会,中国共产党应以化解社会主要矛盾为重要工作任务,并充分满足人民群众对生活所提出的基本需求,增强人民满足感、幸福感,从而加快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实现中华民族复兴。

参考文献:

[1]王亚男.关于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几点思考.特区经济.2018(6).

[2]林兆木.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当代兵团.2018(9).

[3]庞元正.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需要深入研究的若干问题.哲学研究.2018(2).

[4]栾亚丽、宋则宸.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及其深远影响.宁夏社会科学.2018(1).

[5]韩庆祥.深刻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新特点.政策瞭望.2017(10).

猜你喜欢
社会主要矛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我国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体现在何处
正确认识中国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
“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三重价值
认识新时代 创造新辉煌
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工作发展方向
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途径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中的运用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