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守东
摘要:语文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学生通过语文学习可以掌握阅读的方式,以此为途径更好地认识世界。相较于其他学科,语文学科属于基础性的学科,语文学习对于学生理解其他学科的知识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学校必须注重语文教学。农村区域语文教育资源相对匮乏,教学方法和教学环境都落后于城市区域,导致语文教育的效果不佳。本文主要研究农村区域的初中语文教育的现状,针对农村初中语文教育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参考性的建议。
关键词:语文教育 初中语文 不足 建议
在我国,受到经济发展的影响,资源的配置并不均衡。以教育资源为例,优秀的教育资源是有限的,往往集中在教学环境比较好的城市,教育受到城市经济的影响,取得良好的发展。而教学条件比较艰苦的山区和农村区域,教育的发展却相对滞后,主要体现在:教育资源稀少、教学条件差、教育的重视力度不够、文化素质偏低的情况。这些因素限制了农村的教育发展。通常情况下,在一些条件比较艰苦的农村区域,由于经济条件差,学生辍学的情况比较严重;教学条件差,留不住优秀教师。因此,需要高度重视农村的教育发展情况,保证素质教育的普及。
一、农村初中语文教育现状
受到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的影响,农村区域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导致农村语文教育的开展情况并不乐观,受到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条件的限制,农村初中语文教育存在以下问题:
(一)语文阅读教学存在肢解教学的情况
阅读是学生学习语文,进行知识积累的重要方式。阅读教学一方面让学生掌握阅读的技能,另一方面让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因此,阅读教学的开展,应该属于学生的一种个性化行为,而不是教师帮助学生分析,让学生理解课文的行为,应该让学生在阅读中去思考,去体验文章表达的情感,体验文中传递的内容,学生在思考中,感受文章的熏陶,享受阅读的乐趣,不断地积累知识。然而,在农村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对于阅读知识的教学,往往采取功利性的教育方法,并没有让学生去思考和探究语文知识,而是代替学生去思考,直接将阅读的文章拿出来,进行文章意思的分析。阅读教学从学生阅读变为教师肢解文章,对文章内容进行主题归纳、段意概括、写作分析等。这种阅读肢解的教学方式,导致语文课堂显得十分的枯燥乏味,无法调动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传统的授课方法,学生学习积极性低
农村初中语文教学在授课方法方面,不仅授课形式单一,而且采用传统的灌输教学方法。课堂上,教师进行语文知识的讲解,例如,教师讲解文章中的词汇、段落的段意和中心思想,并告知学生,哪些内容是重点内容,需要学生背诵的,哪些内容是需要学生理解的。学生在教师的知识传授之下,被动地接收语文知识,接收教师安排的语文学习任务,自身缺乏学习语文的积极性。部分学生对于语文学科不够重视,认为语文只要将课文背诵下来,就可以顺利地应付语文考试。尤其是初中语文中的文言文部分,这部分内容,学生自己学习和理解起来难度大,教师通常采取逐句翻译的方式,教学讲解起来枯燥乏味,学生也缺乏兴趣,久而久之,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排斥心理。此外,语文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语文课堂的互动是比较少的,这种情况下导致,课堂上教师喋喋不休地讲解,学生课上听讲,但是由于缺乏互动,教师难以了解到学生的真实水平,不知道学生掌握多少,不知道自己教学是否有效,是否存在问题,这是初中语文课堂存在的主要问题,急需解决。
(三)将语文课本视为唯一的教育资源
农村初中语文教育存在这么一个问题,那就是过分地看重课本,将课本做为教育的教材,忽视课本以外的知识内容。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教师根据考试的大纲,有针对性地进行语文教材的讲解,这种教育模式,在取得语文分数方面有着一定帮助,但是对于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没有什么帮助。语文教育不能局限在课堂,课外的延伸以及生活的延伸都是一种教育资源,因此,教师应该既要着手课本,也要关注现实生活和社会。农村初中语文教育,教师过分关注语文教材和教案,导致“粉笔、书、教案”成为语文教学的写照,正是由于这种教育理念的影响,导致农村初中语文教育效果不佳。
二、农村初中语文教育的几点建议
(一)语文教育应该立足课堂,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新课程改革的不断进行,也是对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从传统的应试教育观转变为素质教育观,着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农村初中语文教学,应该摒弃掉应试教育的功利思想,将教育的重心放到学生身上,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例如,语文教育需要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同时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真正意义上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做为初中语文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时,应该努力地钻研教材,将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做为教育的目标,并将其落实到语文教育的环节,包括语文的写作、阅读、口语教学等,这样教师的教学水平可以得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得到了提升。
(二)语文课堂要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兴趣是学习的根本,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由于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陈旧落后,导致语文课堂枯燥乏味,教师卖力讲课,学生却无心听讲,这主要就是由于学生缺乏兴趣所致。因为学生对语文教学不感兴趣,才导致语文学习的被动,语文教学的效率低、效果差等。因此,教师应该采取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首先,语文课堂采取教师指导和学生自主探究相结合的方式。语文教育理念的转变,就是要让学生从被动接受语文知识,变为主动探究语文知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而激发学生兴趣,便是发挥学生自主性的前提。其次,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语文兴趣。兴趣是学习的源泉,良好的语文课堂,可以让学生对语文产生兴趣,更加积极地学习和参与课堂互动,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对教师而言是一种挑战。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历史古典、笑话等方式,将其做为课堂教学的导入部分,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最后,培养学生的语文习惯。例如,培养学生进行语文阅读、语文朗读、语文写作等习惯,让学生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不斷地积累语文知识。
(三)初中语文教育走出课本
农村初中语文教育的有效开展,不能仅仅将语文教材做为唯一的教育资源,而是应该将课外的知识同语文教材一起做为语文教育的资源。语文教材也是源于生活,也就是说语文知识也是源于生活,是人们对于生活经验的感想、描述和总结等。因此,农村初中语文教育,应该将现实生活实际同语文教材融合,开发新的语文教学资源。语文教学资源的种类是丰富的,教科书、报纸、期刊、图书、电视、电影、广播、戏剧、演讲、会议等等都是语文资源的一种,包括历史古迹、自然风光、风土民情等这些源于生活的内容,都是重要的语文资源。需要教师在日常语文教育中,不断地挖掘其中的价值,将其同语文教材融合。
三、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我国教育资源分布并不均衡,经济发展好的区域,优质教育资源密集;经济发展落后的区域,教育资源则比较匮乏。农村区域,教育的条件比较艰苦,人们对于教育的认可度也不一致,受到教育理念的影响,初中语文教育存在诸多问题,例如,肢解教學、授课方式传统单一、课本做为唯一教育资源等,这些影响了语文教育的开展。为了保证语文教育效果,农村初中语文教育应该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语文教育应该立足课堂,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其次,语文课堂要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后,初中语文教育走出课本。
参考文献:
[1]李朝霞.对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J].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6,(14):299-299.
[2]余惠琼.关于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J].教育:文摘版,2016,(11):00200-00200.
[3]江阅红.对农村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的几点看法[J].金色年华:下,2011,(03):218-218.
[4]范玉.对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J].新课程(中学),2014,(07):182-182.
[5]孙炳林.对提高农村中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认识[J].甘肃教育,2015,(05):60-60.
[6]陈林.关于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几点思考及建议[J].基础教育论坛:乐山,2015,(03):17-19.
[7]胡素红.关于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J].教师,2017,(16):44-44.
[8]金培军.关于农村初中语文分层教学的几点思考[J].都市家教月刊,2016,(09):39-39.
[9]张侠.对于农村初中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几点思考[J].学生之友(童花果),2010,(09):13-13.
[10]陈文.对农村中学语文课外活动的几点认识[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2014,(01):53-53.
(作者单位: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姜各庄镇姜各庄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