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生涯发展论服务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2019-02-22 13:29:46曹婷帅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生涯校园文化院校

黄 洁 曹婷帅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 西安 710068)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是贯彻落实中央8号文件的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校园文化作为一种以精神文化为核心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相统一的群体文化,以不同的方式影响青年大学生,塑造着青年大学生。本文以舒波的生涯发展理论为基础,从生涯发展能力包括生涯认知能力、角色平衡能力、环境适应能力、理性决策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专业技术能力等方面,结合高职院校可持续性发展目标,紧贴高职生生涯发展任务和心理发展特点,建设一个丰富多彩的“彩虹型”的校园文化,以促学生发展,以促学生提升社会胜任力,以促高职院校增加市场可视度与社会贡献度。

一、校园文化建设服务的发展现状与问题

近年来,各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思想观念及实践探索发展快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得到了全方位的重视,受到各方的关注与大力支持,逐步上升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活动愈发精彩丰富,整体呈现良好的发展趋势。但在新时期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变化,价值多元化的推广,尤其高职院校由于受其自身发展历史较短的影响,也还存在诸多新的问题,校园文化活动场面热闹,而受益效果并不明显,经常出现“扇起弄大没有结果”,缺乏传承性和针对学生生涯发展类的高层次内容活动,时代感有余而厚重感不足,校园文化科技含量、文化品位有待提高。高职教育培养的是综合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突出表现在它的职业性、技能性。近些年,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并没有明显突出职业特色,服务于学生生涯蓬勃发展。而是以通过就业典型宣传、实训室与图书馆建设、复制本科院校的做法,对校园文化进行实践。同时,由于受招生政策综合评价的影响,高职院校在普及教育中遇到生源质量呈现高低不同,主要群体素质参差不齐等问题。对于校园文化对高职生的影响问卷中,笔者分析发现高职学生并不认为自己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力量和主要被服务对象,而是大部分认为自己只是劳力和苦工或者一个管理干部、活动的开展与自己生涯发展关系不是很密切、无法平衡学生与干部角色关系、在众多的活动中自己疲于参加导致自身更加茫然等问题。作为实施部门,更显得无奈,参与主体对于所开展的校园活动认可程度提升空间很大,学生参与态度不够积极,参与时基本上属于被动型。校园文化建设中有此般的思想认识,必将会伴随着行动上的低效,效果大打折扣。

二、生涯发展论在校园文化建设服务中的作用

随着经济形势不断的变化,就业压力日益严重的情况下,校园文化的导向作用尤为突出。高职生怎样结合个人生涯发展积极参与校园文化活动,充分发挥师生员工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需要紧贴高职院校学生生涯发展阶段任务,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努力形成全员参与,群策群力,齐抓共建的良好氛围,让师生在参与中建设,在建设中受到熏陶和教育,在体验中成长,提高自身综合能力,让自己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因此,笔者提出校园文化建设要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涯发展特性,利用生涯发展理论,让校园文化建设服务更加有效。生涯发展理论是舒波所提出,也叫差异-发展-社会-现象学的心理学,是一套完整的生涯发展观,其理论假设:人们在能力、人格、需求、价值、兴趣、特质和自我概念等维度上,普遍存在着个别差异;对职业偏好与能力、所生活和工作的情境以及因而形成的自我概念,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然而,自我概念会在青少年晚期之后逐渐稳定和成熟,在生涯选择与适应上持续的发挥影响力。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里,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用简单文字描述了其生涯发展的历程,以及在不同的时间点上关键的发展重心。所以,校园文化建设服务中需紧密结合学生生涯发展特性与完成生涯角色任务。

三、生涯发展论如何为校园文化建设服务

在舒波生涯发展论的基础上,这个高职生生涯广度、生涯空间角色的生涯发展理论以彩虹图表示之(见图),按生涯发展阶段和在校时间设计归纳为一系列的生涯阶段,包括适应期、探索期、建立期、维持期、转化期、退出期等六个阶段。高职学生在大学生涯阶段发展中的九种重要角色任务中,发展好前三个即学业规划、职业发展、人际交往就是一个合格的学生;再加强个人情感、身心健康、休闲娱乐则是一个优秀的学生,再提升财务管理、家庭生活、服务社会能力的建立与完善就是一个杰出的学生。因此,校园文件建设可与生涯发展阶段任务进行匹配,开展专业技能大赛类、职业岗位体验类、人际互动拓展类、性教育恋爱情感类、身心发展运动类、充实充电休闲类、金融理财市场类、感恩亲子互动类、社会志愿服务类等模块化校园文化建设,在学生心灵上刻上印痕,让学生生涯发展既有深度、又有温度、更有广度和自由度,建立一个良性循环的校园文化服务体系。

四、效果与评估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以模块化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最终以形成厚重的校园文化积淀和清新的校园文明风尚,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在良好的校园人文、自然环境中陶冶情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研究内容的评量与调整将在实施过程中不断的进行,也唯有紧随时代步伐,持续不断的反思改进,校园文化建设才能切合学生的需求,可持续良性运转。

猜你喜欢
生涯校园文化院校
吐槽退役生涯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我的地下工作生涯
生涯教育:未来已至,未来可期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8:14
一颗负责的心——我的班主任生涯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6:56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文学教育(2016年18期)2016-02-28 02:34:41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