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及其传承发展

2019-02-22 09:32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中华中华民族精神

王 雨

(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党校,宁夏 银川 75002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1]为什么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其历史和时代价值是什么?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关键点是什么?以下笔者简要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绵延不绝数千年,虽然经历无数波折但依旧传续了中华文化脉络,强化着民众的认同感,从深层次上保障了中华民族的长期统一和持续发展,在世界众多民族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可谓绝无仅有的宏伟现象。

(一)传续中华命脉的精神支柱

众所周知,世界上有“四大文明古国”——中国、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事实上,世界历史上除了四大文明古国之外,还相继出现过很多大国和强国。比如,古希腊、古罗马帝国、亚历山大帝国、蒙古帝国、奥斯曼帝国等。虽然历史上强族大国林立,但是只有中华民族文明绵延至今,其余文明不是灭亡了就是消散了。究其原因,除了特定时空的经济、政治、社会等因素之外,文化是最根本、最深层次的因素。

有人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就像一个不知疲倦的运动员坚持跑永无止境的“马拉松”,延绵数千年而不曾中断。而其他文明,比如说,古埃及文明虽然历史悠久,但其历史文化是中断的,与现代的埃及文明缺少文化的连续性,所以今天探究埃及金字塔就出现了很多未解之谜,这是因为它的古文化基本消亡了,历史中断了,没有延续下来。古代埃及的很多历史是依靠当代各国的考古学家去埃及考证揣测出来的。当然,也有传递至今的古国文明。比如,古希腊的哲学思想是现当代西方哲学的基础之一,但是整个过程却是马其顿人、罗马人、法兰克人、盎格鲁·撒克逊人等不同民族几经易手的结果,不同文化混融的结果,很像一场“接力赛”。唯有中国传统文化卓尔不群,即使命运多舛、历经坎坷,却能绵延不断,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保持并发展。

当然,在复杂多变的时空中,中华传统文化能够绵延不断,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东亚地区以黄河、长江中下游为中心的内向型的自然地理环境,但是更为关键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使然。

(二)加强人民团结与认同的核心理念

“文化认同是指一个群体中的成员在民族共同体中长期共同生活所形成的对本民族最有意义的事物的肯定性体认。文化认同是对人的精神存在作出的价值肯定,它主要通过民族本身的特性、习俗以及生活方式,‘以集体无意识’的方式流传至今,融合了人们的各种认同,从而阻止了不同的认同之间因部分认同的背离或异特性而可能发生的文化冲突。”[2]文化的延续不断加强民众的认同感。五千多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东亚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各民族的文化互相渗透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凝聚力越来越强,影响面越来越大,形成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格局。任凭什么力量也打不破,冲不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子通过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入人心。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将其概括为三部分内容:

核心思想理念。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过程中培育和形成的基本思想理念,如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借鉴。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大力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3]

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理念和规范,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大力弘扬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3]

中华人文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多样、珍贵的精神财富,如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等,是中国人民思想观念、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情感样式的集中表达,滋养了独特丰富的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人文学术,至今仍然具有深刻影响。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大力弘扬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内容。[3]

这些思想理念内化成了民族精神,塑造着我们每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加强了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让我们每个人都知道我们世世代代是中国人,我的根在中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我们大家的根和魂。

(三)民族统一和社会发展进步的保障

中国长期统一与欧洲历史上的分裂,既是不同的历史所使然,也是不同思想传统的产物,即与自古以来双方在哲学思想上的差异有关。中国与欧洲早期的宗教和哲学都是二元论的。基督教和儒家思想都主张世界是二元的。不同之处在于,西方的二元是绝对对立的,互相排斥的,是有起点有终点的线性思维,中国哲学则认为二元是相对的,相生相克的,互相依存的。

早在三千年前,以阴阳学说为核心的《易经》就是这样解释世界的。春秋时期,中国的哲学就有“和”“同”之辩。否认矛盾,不承认差异的同一,古人称为“同”;承认有矛盾,有差异的统一性,古人称为“和”。古人称:“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国语·郑语》)

中国自古的哲学思想就认为,世界万物有差异才有发展,没有差异就会灭亡。承认差异,承认差异的正当性与多元和谐相处的世界,才应是人们所追求的理想社会。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王朝,虽一直有民族歧视和压迫的存在,但同时,如果没有“和而不同”“夷夏一体”的思想和相应的施政措施(如历代王朝在边疆民族地区实行的羁縻府州、土司等制度),中国就不可能几千年维持如此广大的疆域和多民族的统一。对于汉族和少数民族建立的中央政权来说,都是如此。香港回归时我们的一国两制主张,实际上也是对古代传统文化智慧的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维护了民族统一,促使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和进步,也是中华儿女能够战胜外敌侵略,挽救民族危亡的精神力量。

1840年之后,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瓜分,给中华民族造成了难以言喻的创伤,然而在多个亚非拉民族和国家被西方殖民者彻底征服和占领的情况下,继承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华各族人民却从未屈服,持续地坚决抵抗。随着“十月革命”一声炮响,马克思主义来到中国,中华儿女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开展救亡图存的斗争。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依据当时社会历史条件和斗争任务,结合中国文化传统与民族特色,提出了建立“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无产阶级文化实践指明了方向。在革命战争年代毛主席指导我们前进方向的《矛盾论》《实践论》等著作,既是在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下撰写的著作,也继承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的精华。新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邓小平治理国家的思想也具有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比如,邓小平所提出的一国两制主张和我们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既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举措,无疑也参照了我们历史上多元一体国家体制的优秀传统。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提炼出传承中华民族精神基因的命题和思想观点,并赋予其马克思主义的新时代内涵。2012年,他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讲话时提出了“中国梦”,用“中国梦”形象概括了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

中国共产党人在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历来重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始终把自己的理论、方针和政策深深地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使之发挥了无比强大的感召力。因此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让中华民族世代延续,让疆土永续统一,让社会繁荣发展的精神命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隔断了精神命脉。”[4]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

历史已充分证明,中华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和适应性。虽然它产生于农业社会,但是随着历史的变迁、科技的进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俱进,不断推陈出新,现在仍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有力支撑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精神文化生活,深谙‘仓廪实、衣食足’与‘知礼节、知荣辱’的内在逻辑。”[5]尤其是物质生活极大提高的今天,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要求也随之提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讲话中指出的:“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中华民族的先人们早就向往人们的物质生活充实无忧、道德境界充分升华的大同世界。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比翼双飞的发展过程。”[6]

十九世纪德国著名军事家和历史学家克劳塞维茨说,历史最能证明精神因素的价值和它们的惊人作用。中国的发展和成就,正应其言。经过数千年的沧桑岁月,中国人之所以能够紧紧凝聚在一起,离不开中华民族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共同凝结的时代精神、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多方面的动力,尤其离不开精神感召力和文化推动力。 鲁迅曾经说,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这种民魂指的就是中国精神,是民族精神在当代的作用。“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7]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离不开凝心聚力的中国精神、中华文化。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8]

(二)“崇德修身”是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源泉

在当前的社会转型期,各种思想相互碰撞,价值观念呈现多元多变的复杂态势,思想道德防线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和侵染。日常生活中的道德失范行为造成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危机,扰乱了社会与人际的和谐。为此在全社会开展崇德修身行动,既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工作,也是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的重要讲话中指出:“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9]而“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10]。

“修身”理念在中华优秀伦理文化中占据根本地位。为什么这样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在历史流变过程中由多种文化因子汇聚而成。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作为其核心的思想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大体经历了中国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两汉经学兴盛、魏晋南北朝玄学流行、隋唐儒释道并立、宋明理学发展等几个历史时期。”[4]其中,自西汉以来,儒家文化就占据了主导地位。“修身”理念,是儒家修身与伦理文化核心“三纲八目”的根本科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修身的具体方法,而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修身的实践过程。中华民族历来具有崇德修身的传统,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精神营养和强大精神源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寄托着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上下求索、历经千辛万苦确立的理想和信念,也承载着我们每个人的美好愿景。坚守中国时代价值体系,坚守核心价值观,就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崇德修身、修身养性,注重人格修养。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指出:“要注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使每个人都能感知它、领悟它,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实际行动,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要面向全社会做好这项工作。”[10]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指明了崇德修身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契合性,充分证明了中华传统文化涵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中国特色核心价值观中最深层、最根本、最永恒的爱国主义长写长新。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强大助力

面对当今时代全球治理体系亟须改革的情势,中国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这一理念的提出,除了具有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特点之外,还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哲学思想的力量。这就是中国自古以来所主张的“和而不同”“天下一家”的思想。在这种哲学思想指导下的说法,比如“礼闻来学,不闻往教”,体现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尊重,反对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人的思想。再如“和而不同,周而不比”,体现了异质文化之间求同存异、和平共处、以和为贵的精神。又如“君子而时中”,体现了处理国际冲突时无过无不及的度量把握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思想境界等。

从这些理念中可以看出,中华传统文化反对称王称霸、穷兵黩武。老子主张清静,孔子主张忠恕,墨子主张非攻,中国的古圣先贤没有一个是鼓吹战争,教人仇杀的。中国人崇尚的不是亚历山大式的征服者,而是屈原、岳飞、文天祥式的抗暴者、保家卫国者。中华传统文化有“天下一家”“天下大同”的崇高理想,即“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这种文化因子早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规范着中国的国家行为与国际行为,为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与基于人性本恶、物竞天择的西方哲学和当今西方零和博弈的国际政治主张有着本质不同。

三、如何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以及其中所蕴含的“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3]。“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3],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倡导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也表明新时期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传承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关键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核心问题是“如何正确处理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和现代化的关系,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11]。具体而言,主要包括如下两点:

(一)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反对“以儒代马”“以儒化马”等错误观点和倾向。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既引发了中华文明深刻变革,也走过了一个逐步中国化的过程。”[12]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融合了中华文化基因,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因此,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必然伴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必然内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二)深入挖掘阐发与时代相适应的民族精神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造就中华民族精神的基因。经过数千年的积淀和发展,形成了“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传承了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彰显了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等中华人文精神”[3]。

民族精神不是静态的,无论是其形成过程,还是发展过程,都是动态的,是适时变化、适时调整的活态文化。产生于民众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又反作用于民众的生产生活,具有自我扬弃、更新和发展的特点。所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重点创新。

创新的依据和着眼点就是是否与时代发展的脚步相协调、相一致,符合今天中国社会甚至国际社会的实际需求,真正“活”起来、“用”起来。充分发挥其所具有的积极作用和实现其时代价值。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12]而不能犯复古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

猜你喜欢
中华中华民族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
拿出精神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