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移风易俗助力脱贫攻坚的研究

2019-02-22 08:14侯彦杰
绥化学院学报 2019年11期
关键词:移风易俗乡风攻坚

侯彦杰 云 梅

(东北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

大力推进移风易俗,在广大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树立新风正气,能够普及淳朴民风、焕发良好家风、滋养党风政风,是各级党政机关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到实处、见到实效的必然要求。移风易俗必然成为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也是各贫困地区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软推力”。

一、开展移风易俗工作是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改革开放40年来,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不断得到满足,特别是相对于精神需求,物质生活需求更好地得到了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求与发展的不充分不平衡之间的矛盾也更加突出。乡风文明本身就是农村群众精神生活的目标愿景,也是农民幸福感和获得感的重要体现。移风易俗在着力补齐精神短板,培育时代新风,激发贫困人口脱贫主动性等方面有着特殊作用。推进移风易俗工作成为各地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乡村文明建设实践的主要抓手。

从社会学意义上,乡风是由自然条件的不同或社会文化差异所造成的特定乡村社区内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是特定乡村社区人们的观念、爱好、礼仪、风俗、习惯、传统和行为方式等的总和,它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范围内被人们仿效、传播并流行。[1]乡风文明是农村精神文明的一种高级状态,文明的社会风气在思维模式、交往习惯、行为选择等方面发挥着持久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广大农村群众的共同追求和向往,在地位上,与城市文化建设同等重要。通常来讲,乡风文明建设包括精神文化生活、风俗民俗、科普和抵制封建迷信等方面,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的发展过程。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乡风文明建设应当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脱贫攻坚这个中心任务,以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为契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推动农村群众强化认知、自觉践行公民基本道德要求,持续深化移风易俗,弘扬农耕文明和优良传统,不断丰富农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全面提升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素养,大力改善人居环境,着力培育新型农民,提升农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存在感。

二、不良社会风气给乡风文明建设和扶贫工作带来突出问题

近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农村工作,不断加强顶层设计,出政策、给实惠,农村事业、农业发展、农民收入都有了大幅提升。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农村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大操大办、铺张浪费蔓延。婚丧嫁娶、红白喜事等各种人情礼节严重变样,“礼轻情意重”变为“礼重情义轻”,份子钱多了,人情关系反而疏远了,同时也造成大肆浪费,严重违背了简约适度的健康生活理念。有的家庭平均每年都要送出礼金1到2万元,有的贫困户拿着低保去随份子,过度人情开支让农村群众苦不堪言。有的贫困村婚事讲究排场,大操大办、盲目攀比,彩礼一般要在10万元到20万元不等,有的还要买房买车,共需30万元到50多万元,因婚致贫相对普遍。有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分户等方式,让老人单独一个户,以老人个人现有的收入争当“假贫困户”,与中华传统美德背道而驰。二是封建迷信、非法宗教抬头。部分村的农家书屋、文化站、健身器材等公共设施形同摆设,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相对单一。精神空虚、文化生活的匮乏导致人们热衷于追求所谓的“精神寄托”,宗教势力、封建迷信“趁虚而入”。一些农民宁愿相信迷信,不相信科学,生病不就医,靠信教、搞法事“自愈”,有的人越拖越重,有的还因此丧失劳动力,“因病致贫”仍然一定程度存在。三是贫困群众缺乏内生动力。有的村民以当贫困户为荣,为当贫困户开假证明夸大病情、隐瞒真实收入情况,甚至为“评”上贫困户,“吃”上低保不惜托人找关系。有的村民等靠要思想严重,把钱物留给子女,把自己留给政府,等着救济和资助。有的村民好吃懒做、手高眼低,扶贫项目不参与,领了救济就用来消费享受生活。有的村民争穷比穷、互相攀比,“穷”成了他们津津乐道的谈资,“我穷所以我理所应当被帮扶”等思想还存在,一些贫困群众严重缺乏进取精神,不愿意主动付出,不想参与到脱贫大军中。

三、加强乡风文明建设是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关键一环

精神文明建设是实施脱贫致富战略的重大内容之一,在推进精准扶贫的过程中,既要“物质扶贫”也要“精神脱贫”[2]。不断深化乡风文明建设,为推动扶贫攻坚工作提供道德支撑和精神支持。

一是良好乡风提振农民精气神。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方位地、彻底地改变贫穷,也是向不良习俗开战。扶贫攻坚不仅是要让贫困群众告别穷日子、实现小康生活,更是要养成与新时代相适应的思维模式、生活习惯,培育现代文明理念和生活方式。加强乡风文明建设,全面塑造“新农民”,积极引导农村群众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刻以核心价值观规范约束自己行为,从各个细节影响农村群众的言行和举止,整体提升农民这一群体的精神风貌。依托农村“熟人社会”这一特殊性和村民流动相对较弱、邻里乡亲相对稳定等特性,引导人们不比穷富而比认干,形成拼着干、学着干,全力奔小康的生动局面。二是乡风文明带动产业发展。产业兴旺是农村生产发展、农民生活富裕的重要标志。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现在衡量一个地区、一个县、一个乡镇、一个村的发展程度和文明等级,不再只看经济指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更要看社会的文明风尚、人的精神风貌。文明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软实力”,能够有效净化和涵育社会风气,提升乡村治理程度,有助于优化乡村营商环境,吸引招商引资,带动乡村产业集群发展。乡风文明与乡村产业有机结合,充分挖掘农产品的精神特质,形成农产品产业链和品牌效应,促进农民增产增收。三是“精神扶贫”唤醒内生动力。相较于愁吃愁喝等物质生活贫穷,有些贫困户的“精神贫穷”更难驱除。要想彻底拔掉精神上的穷根,必须要“扶”志气,鼓励贫困群众主动去脱贫,增强他们的脱贫主动性。只有加大“精神扶贫”力度,始终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激发贫困群众摆脱贫困的内生动力,贫困群众才能变被动等救济为主动争脱贫,彻底转变“等靠要”思想,送慰问、教技术、谋产业、找工作等常规的扶贫举措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四、移风易俗对脱贫攻坚具有正向推动作用

(一)治理不良风气助力脱贫攻坚。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对乡风文明的要求部署,当前,在农村要重点以倡树文明和谐新风为目标,下大力气集中整治不良风气。狠刹天价彩礼之风,加强婚前教育引导,转变固有婚丧嫁娶观念,普及文明婚礼的理念,抵制借婚嫁之机收取高额聘金、彩礼等陋习。狠刹大操大办之风,建立红白事办理制度,规定红白事的消费标准和办事规模,减少人情负担和铺张浪费。狠刹薄养厚葬之风,深入推动农村殡葬改革,普及绿色祭扫、网上祭扫等文明祭扫新形式。狠刹封建迷信之风,加强科学文明宣传教育,严厉打击农村黄赌毒、邪教、非法宗教等违法行为。特别要充分发挥“一约四会”(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禁毒禁赌会)作用,从生活环境、婚丧嫁娶、邻里和睦、社会治安等各个方面加以规定,用达成共识的村规民约规范人们的行为和生活,建立村屯移风易俗“红黑榜”,定期公示村民自觉践行移风易俗的行为,加大对不文明不道德行为曝光力度,教育引导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为顺利实现脱贫攻坚凝聚正能量。

(二)强化道德教化助力脱贫攻坚。一是突出价值引领。重点学习普及党中央涉农决策部署,加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力度,强化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建设投入,用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文明实践活动充实农村精神文化生活,传播志愿服务理念。特别要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宣传教育,引导广大农村干部群众坚定理想信念,内化为人们的信仰。二是注重实践养成。在广大乡村开展农民喜闻乐见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以文明村镇、文明家庭创建活动为重点,开展“好婆媳”“好儿媳”“好公婆”评选活动,在广大乡村寻找“最美家庭”,筛选优秀典型,传递尊老爱幼、亲情和睦、勤俭持家等观念。倡导良好家风,通过挖掘家风故事,展示“好家风好家训”,传承其中的优秀传统美德,用好家风引领好乡风好民风。在贫困地区开展向脱贫之星学习宣传活动,激发贫困户的脱贫意愿。以农村贫困户、老年人、留守妇女儿童、残疾人等为重点,广泛开展乡村互帮互助,文明单位帮扶活动。加强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在农村中小学校深入开展文明校园创建评比活动,使贫困地区的孩子们不仅成为文明的传播者,更成为文明的承载者。三是健全治理体系。树立文明乡风,要坚持德治法治自治并行。坚持把精神文明建设融入乡村自治具体实践中,把乡风文明建设融入贫困乡村社会综合治理全过程,建立健全新型乡村治理体系,提升贫困群众的民主意识、契约精神,切实为脱贫攻坚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三)繁荣乡村文化助力脱贫攻坚。着力满足农民自身的文化需求,坚持用好各类各项文化资源,为农村群众提供和城里人一样的精神文化产品,使乡村精神文化活动热闹起来、声势壮大起来,活跃新时代农民的精神生活。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常态化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文化志愿服务等活动,定期举办书画展、体育赛事等农村文化活动,将送文化下乡转变为种文化在乡。重点是让农民“动起来”,将道德教化与文艺形式结合起来,自编自导自学自演自乐,表演者和观众能同时受到教育。在中华传统节日期间,组织开展富有人文情怀的“我们的节日”系列主题活动,使乡村生活更具情感寄托。建好用好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着重发挥乡村文化活动室、乡村舞台、文化大院、农家书屋和体育健身设施等基本文化设施作用,为农村群众积极搭建文化生活平台,为农村群众提供满足精神文化需求的去处,进而减少酗酒、赌博、迷信等不良行为。要注重挖掘本地文艺人才,大力支持农业、农村、农民题材文艺作品创作生产,鼓励文艺工作者创作推出反映当下农民生产生活特别是涉及脱贫致富、自立自强的优秀文艺作品,不断放大农村优秀的传统习俗、传统文化传承效应,为脱贫攻坚提供源源不断的乡村活力和后劲。

(四)突出扶志扶智助力脱贫攻坚。一是提高农民发展能力。只有逐步完善“造血”功能,实现真脱贫。着力锻造农民就业的基本技能,健全完善政府主导、部门协作、院校参与的培训机制,组织科技、农业、职业学校等单位技术骨干力量,以举办“农民学校”“田间课堂”等方式,教育引导农民树立先进生产和经营理念。二是拓宽振兴发展思路。扶贫部门、扶贫工作队等要指导农民选精产业项目,发展农畜产品精深加工、绿色食品食品加工、田园旅游等农村特色产业,实施“龙头带动”“合作经营”等经营模式,吸引贫困群众积极参与到帮扶项目中,加大项目内容体验,不仅要一时脱贫,还要增强持续增收能力。组织开展电商进农村活动,进行电商技术操作及宣传制作技能点对点教学,引导农村群众结合自家种植、养殖特色开网店、做品牌,大力发展电商产业,使农村群众跟紧时代,与新时代接轨。三是夯实农村教育基础。积极推进面向农村学生的职业教育普及工作,特别是县域内职教中心、技工学院等职业教育建设,定制专业和课程,精准满足乡村发展的人才需求。贫困群众只有在思想上先富起来,才能从根本上摆脱贫困,并达到高质量的脱贫效果。

结语

随着脱贫任务逐步完成,净化乡村风气的任务也越来越艰巨。移风易俗是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必然要求,新事新办、文明生活的社会风尚亟待形成。要充分发挥移风易俗对脱贫攻坚的正向推动作用,弘扬新风正气,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猜你喜欢
移风易俗乡风攻坚
乡村文明新风尚——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移风易俗新事多
打造一村一馆 传承乡风文明
乡风
白沙埠镇:争当移风易俗“四大员”
移风易俗的路径探索——基于涴市镇红光村乡村振兴促进会的分析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
厚植勤劳脱贫的乡风家风
文明乡风聚人心
永春苏区的移风易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