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行
(福建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福建福州 350118)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政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1]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高校思政课教学不能只是简单地坐而论道,而是要主动与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为特点的蓬勃发展的新经济相结合,充分体现人才培养的实践性。
(一)传统教学内容重理论,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增强学生的主体体验性是应用型高校让思政课“亲”起来的现实需要。“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2]p9-10思政课所使用的教材是马工程重点教材,所讲授的理论是已被长期实践检验证明了的科学的思想体系,具有永不褪色的真理魅力。传统思政课理论魅力未能得到充分的展现,主要原因是传统的教学内容偏重理论,教材体系未能真正实现向坚持意识形态性与现实热点、政治性与学生关注度相结合的教学体系的转化,教学内容未能真正做到理论引领与触及灵魂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3]p90对大学生来说,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的目的全在于运用。体验式教学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将理论与实践、理论知识与教学情境相结合,不断激发其学习兴趣,让其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做到学中有乐、乐中有学,在润物无声中学到理论知识。应用型高校要提高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其教学内容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必须联系学生学习、生活实际,必须关心学生较为关注的问题,必须走得进学生心灵、听得见学生心声,对得上学生的“眼”,触及其灵魂,学生才可能对思政课产生亲近感,才可能自愿自主地学习思政课,思政课教学质量与效果才能得以提升。
必须注意的是,增强思政课亲和力只是达成教学目的的一种手段,并不是终极目标。增强学生主体体验性,让学生对思政课“亲”起来,并不意味着要放弃其意识形态性与理论引领性,一味去迎合学生,更不是借所谓的与国际接轨之名,照搬照抄西方教科书,行崇洋媚外之实。应用型高校教学内容“以学生为中心”,增强学生学习的主体体验性,让学生对思政课“亲”起来,必须增强“四个意识”,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学生的头脑,帮助其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
(二)传统教学形式重宣讲,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增强学生的主体参与度是应用型高校让思政课“活”起来的现实需要。传统思政课教学过于强调教师的“教”,偏重于教师满堂灌这一枯燥的“独角戏”教学形式,忽视了学生“学”的自主性,根本没顾及学生的心理需求及感受。教师一味地灌输,只是充当了理论知识讲授的“传声筒”“复读机”“扩音器”,死板、枯燥的教学方式非但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反而导致其对思政课产生反感、厌倦,甚至回避,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导致思政课课堂呈现出“讲者谆谆,听者藐藐”的尴尬状况。而体验式教学从学生的需求出发,通过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开展实践教学、生活体验、在线互动、拓展训练等,让学生充分参与教学过程,参与课堂教学情景,融入其中角色,切实感受到事实和情感,实现师与生、生与生、学生与角色等之间的零距离互动,并适时对相关问题进行思考,这不仅活跃了思政课课堂气氛,而且让学生在参与体验中,在典型事件的碰撞,理论热点的争鸣,过往历史的身临其境中实现了思想政治理论的认知—情感的认同—实践的养成。
(三)传统实践教学重形式,学生学习创造性不足,增强学生的主体融入度是应用型高校让思政课“实”起来的现实需要。教育心理学认为,影响学生学习的主要因素有智力和非智力两个方面。一是认知过程,感觉—思维—创造,属智力因素;二是兴趣—情感—意识等非智力因素。学生通常是通过体验不断获取感性具体,然后经抽象思维不断将其上升为理性认识,不断获取知识的。正是在“体验、认识、实践、再认识”的创造性活动中,逐步形成自我的正确认知,不断内化为自我认同,外化于行,实现自我的知行合一。体验式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通过主动参与学到知识,而且还可以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与学习创造性,激发其学习潜力和创造潜能。
总的来说,应用型高校思政课亟需借助体验式等教学模式强化教学针对性、体验性和参与性,期待在教学实效性方面获得一种崭新的突破,以达到点燃工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和锲而不舍的求真意志,培养其卓越的工程素养、创新创业素养和国际化素养及其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和综合判断能力之目的。
(一)从教学理念上,应用型高校思政课要实现由“教师为中心”向“学生为中心”的转变。当前,部分学生对思政课不感兴趣,主要原因是传统思政课教学主要以教师为主体,缺乏互动,学生只是受教育者,只是在被动地接受知识,学生不反感就非常不错的了,根本谈不上学习的乐趣与兴趣。体验式教学使教学不再是简单的“我讲你听”,而是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互动、体验来启发、引导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由传统的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通过提高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不断提高教学效果,进而提高其综合能力。
(二)从教学目标上,应用型高校思政课要实现由“注重知识灌输”向“注重能力培养”的转变。传统的思政课基本采取的授课方式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大多数教师一般采取的是“填鸭式”地“满堂灌”,教学只是知识的单向传递,课堂只是任课教师自导自演的“千书一面”的“独角戏”,学生只要用“心”学习、掌握知识就可以了。体验式教学不仅能解决传统实践教学经费、场所、安全和操作性等方面的问题,而且有利于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知识、掌握知识,还可以培养和提高工科学生的实际操作、独立思考和归纳分析等方面的能力。
(三)从教学手段上,应用型高校思政课要实现由“相对单一”向“形式丰富多样”的转变。体验式教学可以运用读经诵典、时事述评、课堂讨论、观看视频、教学辩论、主题宣讲、角色模拟、社会调查、新媒体多维互动等多种形式,在提供给学生视觉、嗅觉、听觉、触觉等直接、形象的多重感官刺激的基础上,通过学生自己思考或团队头脑风暴,进一步提高学习效果。尤其是虚拟仿真技术的运用,更是克服了传统实践教学经费、场所、安全和操作性等方面的困难,甚至还可以对以往无法到达的体验场所及过往的历史事件通过虚拟仿真实现情景再现,让学生沉浸其中,交互体验,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四)从教学评价上,应用型高校思政课要实现由“单一考试”向“注重过程的多元考核”的转变。以往思政课教学质量的检验主要依赖考试这一固化的考核模式,偏重于知识传授效果的考核,侧重于教材中知识点的掌握,学生在很大程度上比的是背功。随着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推进,思政课考核体系也应相应地发生转变,做到课内与课外、考试与平时表现的动态结合,尤其是要将对体验式教学的态度和任务的完成情况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体验式教学考核注重过程,最终成绩由平时、实践、期末考试三者按一定比例评定。平时成绩主要包括出勤率、课堂应答能力、课堂学习状态、参与度、作业上交情况、作业完成情况等。实践成绩包括实验态度、实验操作技能、实验完成情况和结果的准确性、调查能力、归纳能力、学生探索精神、探索能力等等;期末考试成绩主要是根据考试卷面成绩的评定,还可以通过现场口试、方案答辩和实验操作等方式加以辅助考核。
(一)精心创设情景,倾情投入体验。体验式教学能否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关键在于学生是否愿意投入情感参与到体验活动中来。若没有情感的投入,体验式教学留给学生的印象就不可能深刻,更谈不上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了。一般地,人的情感是由一定的外界因素的刺激而产生的。因此,教师在实施体验式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有意识地通过实物、语言文字、图片、课件、视频等精心创设体验情景,或通过现代技术、VR情景体验室,将学生引入设定情景之中,身临其境,引发其情感上的共鸣,促使其对教学内容的应然觉悟。
(二)开展主题活动,搭建体验平台。在思政课实施体验式教学可以通过开展读经诵典、时事述评、课堂讨论、观看视频、教学辩论、主题宣讲、角色模拟等主题活动,为学生搭建丰富多彩的体验平台,点燃其体验、学习和思考的激情。通过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教学,不仅可以引导学生深入体验思政课的教学内容,而且可以让学生在“做中学”的过程中起到教育别人的作用。比如,在教授“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时可以设置“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这一专题,通过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追问人是什么?人为什么活着?人应该怎样生活才有意义?通过讨论不仅让学生理解这些问题,而且有利于培养其组织、团队合作和语言表达等能力。
(三)深入社会实践,深度体验社会。思政课可以采取寒暑假调研、基地参观、红色旅游、理论宣讲、生产劳动、公益活动等社会活动,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走访和体验真实的社会,观察各式各样的社会现象,并运用自己课堂所学,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观点和方法去观察、分析和思考社会问题,从而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然后将调查与观察搜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材料及数据进行处理、总结交流,最后做出调查报告或观后感等。
(四)开辟媒体空间,抢占网络主战场。新媒体一出现就与当代大学生“对了眼”,便成了其不是亲人的“亲人”,深刻影响着他们的学习生活状态、理想信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当前思政课效果不够理想,教师抱怨课堂上“手机控”“键人”“鼠辈”等“低头党”较多,是因为我们忽视了当代大学生“新媒体原住民”这一身份属性。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应用型高校要提高思政课抬头率,提升教学质量,就必须将思政课的传统优势与现代信息技术高度融合,综合运用深受大学生喜欢并乐于接受的数字化、移动化、多媒体化等新方式精准服务学生,网聚人心,为提高思政课教学效果安上“飞翔的翅膀”,让青年大学生对其“亲”起来。应用型高校要善于利用自身新媒体技术较为先进这一优势,整合新媒体教育教学资源,加强校园网、示范性思政教育主题网、网上学生互动社区和学校官方“两微一端”等网络平台建设,大力推出优质网络公开课、精品在线课、雨课堂、慕课等在线教育,建立思政课教学名师与专家级辅导员微博微信集群、微博微信公众号、QQ、E-mail等网络空间,并主动使用贴近青年大学生语言风格和易于接受的微言微语、网言网语,激发学生的交流体验热情,及时了解学生的现实需求与思想动态,及时帮助其解决学习、生活所遇到的问题,使思政课成为一门“有意思”、学生“愿意学”“学得进”“入得心”的课程。
总的来说,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因此,教师对体验式教学要有一个较为精准的把握。一是并不是所有思政课教学内容都适合体验式教学,千万不能为体验而体验,过分注重教学情景的创设,仅是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忽视对其理论与价值引导,使教学流于表面花哨的形式,体验效果不理想,学生根本就学不到知识,更不用说达到立德树人的教学目的了。二是不能用过于绚烂的过程与花哨的形式来替代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创新也要与科学丰富的教学内容相结合,否则只会是课堂看上去很热闹、形式看上去很花哨、一下课学生却是啥都不知道,这样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甚至可能使教学效果走向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