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军 乔秀丽 赵东江 高文智 韩飞 贾红
(绥化学院 黑龙江绥化 152061)
进入21世纪以来,新建本科院校在实现由专科教育到本科教育华丽转身的同时,正逐渐以越来越高的姿态,强势走进人们的视野。基于当前的高校分类管理体系以及国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大力推动并逐步实现新建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已成为当前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最重要命题之一。
自2000年以来,为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我国通过合并、升格、新建等方式,建立了一批服务地方与行业发展的本科院校。在办学特征上,新建本科院的本质特征是“地方性、应用型”。新建本科院校只有紧紧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以及职业岗位需求,开展学科专业建设,才能获得自身发展的空间和舞台。
地方性是新建本科院校的本质属性,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是新建本科院校的历史使命。20世纪初,威斯康星大学校长查尔斯·范海斯提出,承担本州全体公民的教育任务是州立大学的特殊责任,州立大学植根于州、服务于州,才是其生命之根。[1]孝感学院院长丁么明认为,新建本科院要善于挖掘和发现地方对人才的需求特征,植根地方、找准定位,实现自身办学优势、特色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机结合。[2]
不同工作岗位在解决问题复杂程度以及对知识能力创新性需求等方面的差异,决定了社会不仅需要从事理论研究及工程技术研发的学术型、工程技术性人才,更需要从事技术创新和技术应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在人才培养定位上,新建本科院校一方面应与普通本科院校的工程技术型或技术型人才培养相区别,同时又要与高职高专院校的单一技能型人才培养相区分,确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定位,满足当前当前我国经济“调结构、促升级”对于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客观需求。[3]2014年初,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了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的议题。教育部在《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中进一步明确要确定一批试点高校和专业(集群)向应用技术型高等教育转型发展。[4]
一是人才培养定位模糊、同质化严重,部分新建本科院瞻前顾后,要么紧追老牌本科院校步伐,邯郸学步,迷失自我;要么在本科教育与高职高专教育之间摇摆不定,既怕“落了身价”,又怕学生“不落地”,在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目标确定、课程体系构建等方面,脱离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立地、落地人才培养不足。二是服务地方能力不强,一方面教师应用型科研能力不足,科研转化率较低;另一方面地方企业对新建本科院校信任度不够,校企深度合作的意愿不强。三是双师型教师缺乏,一方面新建本科院大多地处偏远,人才吸引力不足,现有教师教学任务繁重,进企业顶岗实践受到时间及津贴待遇等方面制约;另一方面基于学历要求等方面限制,具有行业、企业工作背景专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滞后。四是学生中心地位未得到有效凸显,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仍在部分新建本科院校中,大行其道,教学内涵建设严重不足,“水课”问题较为突出。五是实践教学形式单一,基于行业、岗位需求的实践教学体系尚未有效建立。六是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不足,部分新建本科院校仍主要以创新创业课程或创业园建设作为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根本抓手,在将创新创业理念有效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方面缺乏制度方案。七是教学质量监控流于形式,缺乏对评价结果的有效应用。
(一)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培养方案是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的总体计划和实施方案,是组织和管理教育教学过程的基本依据,是对教育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的基础性文件,集中体现了学校的办学定位、办学思想和办学特色,彰显了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特征。
新建本科院校应依据学校发展定位、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及学科专业特征,合理确定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强调“培养品德优良,基础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终身学习能力,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各专业以此为指导,结合行业、岗位需求,合理确定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能力要求。细化知识能力要求,构建知识能力与课程矩阵,打造基于行业岗位知识能力需求为导向的应用型课程体系。
(二)实施教师培养计划,强化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遵循“稳定、培养、引进、共享”的建设原则,明确“双师双能型”教师的基本要求和标准,完善“双师双能型”教师认定办法,通过实施“教师到生产一线实践锻炼计划”等政策,多层次、多渠道引进和培养“双师双能型”教师,支持在教学科研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优秀教师尽快转型;鼓励和支持教师面向生产实际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推广,不断提升应用技术研究水平,构建科研反哺教学的长效机制。
(三)对接社会需求,打造应用型学科专业集群。学科专业建设是高等教育最基本的建设,是人才培养的载体。培养应用型人才必须按需重组人才培养结构和流程,围绕产业链、创新链调整学科专业设置,形成特色学科专业集群,实现学科专业与地方产业对接。新建本科院校要把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作为转型发展的切入点,进行统筹推进。
优化学科专业体系。紧密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整合、优化学科专业资源,凭借传统优势学科专业,积极发展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专业集群,促进基础学科专业与特色专业、优势学科协调发展。深化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本着“应用为主、突出特色、交叉联合、急需为先”原则,开展应用学科建设。
调整专业布局,构建专业集群。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重点,根据学科专业特点,着力打造相关联专业之间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结构不断优化的专业集群,让基础和实践平台较好、关联性较大的专业合力先行示范,共同与相关行业企业实施协同育人,实现学校的专业链与地方创业链、创新链、产业链的集群对接,提升学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和专业竞争力。
(四)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学生应用实践能力培养。要以能力培养为目标,构建以课程实验、实习实训、社会实践、创新实践、职业技能、毕业设计等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把实践教学活动贯穿于四年不间断的人才培养全过程。更新实验教学内容,加强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建设,提高学生创新实验意识,逐步推进网上模拟实验;实施教学、科研实验室一体化建设;加强实验室开放管理,提高实验室利用效率。不断优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探索引进企业生产基地,建立校企一体、产学一体的实习实训中心;鼓励开展形式多样化的专业实习、见习工作,努力实现实习内容与人才培养目标及工作岗位“零距离”对接。[5]完善专业职业技能训练方案,按照行业标准和岗位需求,设置专业技能训练项目,分层次、渐进式培养学生职业技能,支持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书,严格职业技能考核,严抓人才培养出口;鼓励与企业合作开展学生职业技能竞赛,引入企业标准,以赛促学,不断提高学生职业技能训练的主动性。
(五)突出学生中心地位,强化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培养。优化教学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明确校院管理职责,实行教学工作管理重心下移,突出二级学院教学管理主体地位,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与管理,充分发挥教研室作用,实现教学工作层级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完善教师评价体系,制定并严格执行岗位聘后管理办法,激发高职称、高学历教师的教学科研积极性;强化教师发展中心作用,进一步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培训力度。
深化课程内涵建设。根据行业、企业实际需要,加大“课程重构与整合”力度,增加企业课程门数,进一步压缩理论课程学时,提高实践学时比例,为学生提供更多自由学习空间。实施课程负责人制度,建设一批优质示范课程,引导教师积极参与在线开放课程开发、建设与应用,培育一批在线开放课程教学名师;设定教材出版基金,支持校本实践类教材建设。
深化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实施“启发式、合作式、参与式、混合式”教学,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中心地位。支持多元化课程考核方式改革,使课程考核成为促进学生学习、鼓励学生创新、激励学生进步的有效手段。严肃考风,常抓不懈,促进学生学风的有效改善。支持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鼓励申报各级各类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促进教学改革成果的有效转化。
(六)强化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强化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构建“课堂教学、创新实践、项目训练、企业孵化”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形成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探索将学生开展创新实验、发表论文、获得专利、参与课题研究、项目实验和自主创业等成果折算为学分,强化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发挥专业教师在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积极作用,激发教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内生动力,实现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
完善创新创业指导服务,形成创新创业氛围。充分发挥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的培育、孵化功能,逐步实现项目孵化与专业教学实践一体化建设,拓展受众范围,提高孵化项目实效。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组织与管理,不断提高创新创业项目层次和水平。进一步规范学科专业竞赛管理,提高竞赛水平、质量,突出竞赛在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中的激励作用。
(七)完善质量保障体系,实施教学全程监控。加强评估组织、制度建设。完善各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建立并逐步完善校院二级督导管理体制,改革督导工作方式,依照“检查、反馈、跟踪、提高”的运行机制,开展精准帮扶;坚持教学信息员制度,充分重视教学信息员沟通渠道作用;完善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填报制度,实现教学信息化、常态化监控。
实施全员教师教学质量评估,完善课外教学环节评估办法,开展课程建设质量评估、专业评估、院系教学工作管理水平评估。进一步完善评估结果反馈机制,强化评估结果应用,充分发挥评估在提高教师课内外教学质量、教学内容方法改革、专业内涵建设、教学管理水平等方面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