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视阈下高校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9-02-22 06:33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隐性校园思想

(莆田学院 福建 莆田 351100)

0.引言

思想是一个民族的共同价值,政治是一个国家的社会制度,思想政治对于国家与民族有着重要的意义。当前的世界形势极为复杂,西方国家将争斗的焦点转入到意识形态领域。我国坚定奉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这一制度是在我国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并完善的,具有合理性与合法性。近年来,我国社会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但在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社会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部分反华势力以及分裂分子利用这些问题,对我国政府进行猛烈抨击,使得我国的国际形象受到影响。同时部分群众,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将现实生活中的困难归咎于社会,使得社会的和谐受到了破坏。大学生群体是我国的未来,也是意识形态争夺的主战场,随着新型媒体的发展,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遇到了新的挑战。在如此严峻的环境下,如何运用隐性教育手段,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建设,已经成为了教育界公同关心的问题。

1.新媒体背景下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1.1 新媒体的发展

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互联网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居民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早期的互联网媒体自律性较强,并与我国主流媒体保持了较为统一的步调。但随着QQ、微博等交流工具的使用,网络信息的来源更加复杂。在当下的社会中,微信、微博以及快手等新型媒体,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这些新媒体的带动下,媒体信息朝着小众化、碎片化以及反传统的方向发展。在此背景下,我国居民拥有了极强的信息选择权、信息制造权以及信息传播权,受此影响,我国的大学生逐渐出现了去权威化的倾向。

1.2 信息渠道更加多元

我国高校传统的思想传播渠道较为单一,通常是由课堂、主流媒体以及课后教育等途径构成。在这一时期,思想政治工作较为严谨,各主流媒体与高校都保持了较为统一的论调,使得学生的思想观念较为健康。新媒体时代,我国高校学生的信息来源更加多元,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已经成为了学生最为常用的交流工具。同时我国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也出现了变化,传统以课堂为核心的知识传播模式已经难以恢复。当下的学生通常会在网络中对自身较为关注的问题进行搜素,之后再以主观视角进行筛选,这样的学习方式,使得学生难以获取更多客观的信息。

1.3 信息内容不够严谨

在新媒体背景下,网络信息内容往往不够严谨,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有几个方面。首先随着互联网终端的高速普及,网络信息的数量出现了井喷式的增长,传统的信息审核机制,已经无法适用于当下的环境。其次网络信息传播较为随意,普通的技术手段难以搜寻到信息发布的节点。再有部分恶意信息往往较为隐晦,利用关键词索引的方式较难挖掘。这些恶意信息的传播,严重影响了网络舆论的环境,使得正面教育极难开展,对于高校学生价值观的建立产生了负面影响。

2.建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媒体阵地

2.1 建立校园网站

网络环境下,网站是信息含量最大的媒体平台。高校应当抓住网站的运营特点,建立符合主旋律的宣传平台。首先为了突出高校网站的权威性,高校应当将校内的主要信息以及与学生关联性较大的信息,发布到校园网站内。通过这样的方式,将会使学生对于该校网站的信息产生较强的信任感。其次高校应当相应国家号召,积极推动政务公开,并将相关信息发布到网站内。通过这样的方式将会使学生感受到校园网站的公正性以及客观性。校园网站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在建立的过程中应当选派资历较深、理论水平较强的教师进行管理。

2.2 建立校园交流平台

我国当下的大学生,通常会自发地建立交流平台,但由于缺乏管理,这些交流平台难以实现教育作用。针对这一问题,学校应当积极建立本校的交流平台。首先高校应当制作手机APP,并要求学生安装在手机界面中。其次学校可将生活类的内容发布在APP中,使学生可更多地使用校园APP。再有学校应当在将教学视频等内容发布在APP中,使学生可通过该程序得到更多的帮助。最后在校园APP中,学校应当建立学生交流平台,并邀请学生干部担任管理人员,以帮助学生获得更加健康的交流环境。由于APP涵盖内容较多,因此在对其进行日常管理的过程中,学校可邀请学生骨干参与到工作当中,以使该程序可以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

2.3 建立校园公众号

近年来,微信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并成为了极为便捷的推广工具,因此高校应当运用过这一工具的便捷性,建立微信公众号。在建立过程中,高校应当牢牢把握微信传播范围广的特点,邀请校外人士以及毕业学生共同参与其中。其次高校可运用微信公众号,开展困难学生帮扶工作,我国高校的招生范围较广,部分学生的家庭条件较差,通过微信号的支付功能,贫困学生可获得一定的经济支持。再有公众号的传播范围较广,高校可将毕业学生的信息向外界传播,以帮助学生拓宽就业渠道。最后在对公众号的管理过程中,应当加强正面的信息发布,使校园的舆论氛围更加健康。

3.在校园内开展隐性思想教育的方式

3.1 运用新媒体建设校园文化

在新媒体环境下,媒体信息呈现大众化传播趋势,传统的主流媒体逐渐被边缘化。因此在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着重建立健康的校园文化以形成舆论影响。在具体实践中,高校可利用学校的网站,开办主题征文活动。通过这样的活动,正面思想将得到积极传播。其次高校可运用校园APP,对学生日常生活以及恋爱观进行指导,以促进校园内部形成正面的舆论氛围。最后高校可运用公众号,引导学生对身边的同学进行帮助,使学生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理解到主流价值的重要性。

3.2 通过文化活动开展隐性思政教育

近年来学生的思想观念出现了较大的变化,正面的思想政治教育难以被学生接受,通过文化活动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往往会起到较好的效果。在教育实践中,高校应当牢牢把握学生的兴趣爱好,举办不同的文艺活动。例如针对喜爱音乐的学生,高校可为其举办音乐活动,并在活动中邀请学生参与表演。同时学校应当对演出内容作出引导,使主旋律元素融入其中。再有针对部分爱好书画的学生,学校可组织其共同绘制大型画作,并参与展出活动。例如学校可组织学生绘制以《美丽山河》为主题的大型画作,在绘画的过程中,学生往往会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丽,并由此产生自豪感。

3.3 通过体育活动开展隐性思政教育

体育运动是高校学生参与度极高的活动,在校园内开展体育比赛,会促进学生身心成长。首先体育运动对学生的意志品质要求较高,在比赛中激烈的对抗会磨练学生的专注度,通过长时间的比赛磨练,学生的性格将变得更加坚韧。同时体育教师在训练过程中可融入革命故事,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革命精神。再有在团体体育运动中,运动员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以帮助集体获取胜利。教师可在活动中对这一现象加以分析,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个体与集体的关系。

3.4 通过社会活动开展隐性思政教育

我国高校的管理相对封闭,较少组织学生开展社会活动。在互联网的长期使用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观念逐渐与社会脱节,并导致其思想政治观念过度理想化。针对这一问题,高校可组织学生开展社会活动,以帮助学生了解到我国制度的合理性。首先高校可组织学生进入到社区,并义务修理公共设施,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将深刻地理解到社会组织工作的重要性。其次高校可组织学生进入到贫困家庭或敬老院中,通过实际的帮助活动,学生可对我国社会产生更加全面的认识,并由此理解中央改革的必要性。

3.5 运用新媒体开展红色教育

近年来,红色教育逐渐被社会淡忘,以至部分学生对其产生了误解。红色教育的核心理念,是要学生继承革命前辈理想与精神,在当下社会中拜金主义盛行,学生难以建立正确的价值观,革命前辈为祖国牺牲的精神已被当下的学生淡忘。在此背景下,高校应当应用新媒体对学生开展红色教育,以提升学生的精神面貌。在实践中,高校可邀请革命前辈,在媒体平台为学生讲述革命故事,这样的教育方式会使学生对革命历史产生更加全面的认识。

4.结语

受到新媒体的影响,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国高校应当积极转变传统的观念,利用现有条件开展隐性教育。首先学校应当打造健康的校园文化,使学生可以获得正面的影响。其次学校可组织丰富的学生活动,通过活动使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最后高校应当利用新媒体对学生开展更富成效革命教育。

猜你喜欢
隐性校园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让“隐性课程”会说话
思想与“剑”
浅析书籍设计中的“隐性”表现
论高中语文隐性知识教学策略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利用“隐性”圆,巧解一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