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陆春 姚高乾 安曈昕
(1.云南农业大学,云南 昆明 650201;2.澜沧县糯扎渡镇农业服务中心,云南 澜沧 665614;3.云南农业大学农学院生物技术学院,云南 昆明 650201)
澜沧县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地处西双版纳、临沧、普洱三州(市)交汇处,是全国唯一的拉祜族自治县,是国家和省扶贫工作重点扶持县,也是革命老区和云南省25个边境县之一。
澜沧县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因东临澜沧江而得名,地处东经99°29'~100°35'、北纬 22°01'~23°16'。全县总面积8 807 km2,为云南省县级面积第二大县。气候主要属南亚热带夏湿冬干山地季风气候,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干雨季分明。由于地形地貌复杂,海拔高差悬殊,立体气候明显。热区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44%,气温高,热量足。县城勐朗镇年均气温19.2℃,年降雨量1 624.0 mm,年日照时间2 098.0 h。丰厚的热区资源,使澜沧县成为盛产稻谷、玉米等粮食作物的重要区域。全县耕地保有量20.87万hm2,人均0.42 hm2[1]。
澜沧县是由原始社会末期、封建领主制向地主制转化时期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民族“直过区”,经济建设起步晚,社会发育程度低,发展基础弱,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是国家592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是云南省27个深度贫困县之一,在生产方式上与现代农业还有距离。澜沧县耕地资源丰富,冬季气候较适应马铃薯的种植。冬季种植的作物较少,有大量适应的冬季闲田。因此,发展冬季马铃薯种植,将产品销往北方,对当地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绿色发展为导向,以优化供给、提质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县委、县政府在脱贫攻坚和产业规划的前提下,结合澜沧县的实际,在糯扎渡片开展冬季马铃薯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示范集中连片建示范区,改变传统生产方式,推广冬作马铃薯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推进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以及产业化经营,对经济发展和打好深度贫困地区精准脱贫攻坚战具有重要意义。
糯扎渡片区冬季马铃薯生产的主要表现为基础设施薄弱、田间管理粗放、标准化种植程度低,产出率低、致使经济效益不高。①片区群众的耕作方式传统,冬季马铃薯生产基础条件较差,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②片区群众种植马铃薯少,缺乏栽培技术;③种植观念落后,种植模式单一,栽培管理粗放,整体生产管理水平不高;④马铃薯供种机制、质量控制体系建设不健全;⑤冬季马铃薯生产和对外销售处于一种相互独立的状态,农户缺乏经济增长意识,处于自给自足状态。
2.2.1 技术支持。2016年,中国工程院设点在澜沧县竹塘乡进行科技扶贫工作。在工程院的科技帮扶下,竹塘乡种植了6.67 hm2冬季马铃薯,实现了平均每667 m2的产量为3.6 t,最高每667 m2的产量为4.7 t,平均每667 m2产值0.9万余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以此为契机,加大对农业科技人员进行培训,大幅提升了农业科技人员人员技术水平,培养了一大批吃苦耐劳的农业科技人员人员。同时,采用“农技人员+农户”模式[2],以村级农民合作组织为平台,一对一地进行互动式马铃薯示范种植和技术培训。培训农户基本掌握了一套马铃薯栽培技术,并将栽培技术应用于生产实际,积累了栽培经验,提高了马铃薯产量,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2.2.2 人员保障。有乡(镇)工作人员的规划指导,有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技术保障,有片区农户组织进行整村或整组打造,推进了马铃薯产业发展,计划马铃薯种植面积为44.67 hm2。
在片区种植冬季马铃薯要以绿色为先导,马铃薯种植全程采用农家肥。农户的经济来源主要是靠养殖猪、牛、鸡等获得收入,农家肥来源广泛,大大促使群众重视应用农家肥。技科农业人员要深入群众,宣传农家肥对马铃薯的培肥作用和科学知识,充分利用家禽粪便,逐年提高地块肥力、疏松土壤,提高马铃薯生产的地力条件。同时,农家肥的应用能提升马铃薯品质,从而实现营造“糯扎渡马铃薯绿色品牌”效应的目的,提升马铃薯生产的经济效益。
由土肥站技术人员对片区土地进行选择与整理,选择土壤结构疏松并富含有机质的地块,改良达不到种植条件的土地。同时,选择沙性壤土作为备耕地,要求壤土透性好、排灌方便,以利于马铃薯的生长,提高马铃薯产量。要进行整地备耕,采用机械深耕土地30 cm,并平整土地。
首先,种薯选择。冬季马铃薯主要销往北方市场,应选择符合北方市场需求且适应云南省种植环境的品种,如丽薯6号、青薯9号、合作88等。种薯要求健康、无病害,且已通过休眠期的芽眼多、薯块。播种前需对其切块,且每块均有顶芽和侧芽为宜。
其次,薯块消毒。切好的薯块要用2 kg 70%甲托+1 kg 72%农用链霉素均匀拌入50 kg滑石粉制成粉剂,每50 kg种薯用2 kg粉剂拌均匀。地下害虫严重的地块可加入杀虫剂,要在切块后0.5 h均匀拌于切面,拌好置于阴凉处阴干,以减少水分防止病菌感染,即可播种。
再次,适时播种。澜沧县适宜的冬季马铃薯播种时间为12月至次年1月,播种时土壤墒情要好。马铃薯喜欢肥厚疏松的土壤,有利于薯块膨大。
播种时采用小型机械进行开沟,行距60 cm,株距30 cm。开好沟后,先施底肥,肥料以优质农家粪肥为主,施肥量以3~5 m3/667 m2为宜,从而达到绿色栽培的目的。采用平播方式,一般播种深度应在8~15 cm,3 500~4 000株/667 m2,覆土,耙平,盖实[3]。由于马铃薯生长期较短,所以施肥以底肥为主,耕前施撒提高马铃薯产品的品质,从而打造出“糯扎渡马铃薯绿色品牌”效应。
冬季干旱少雨、空气湿度较低,而马铃薯生长发育需水较多,缺少水分会降低其对氮、磷、钾等元素的吸收而对马铃薯的块茎发育产生影响,所以需要对马铃薯进行灌溉。在全生长发育期,土壤湿度最适宜保持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80%[4]。
其次,进行施肥、中耕培土。为促进马铃薯植株的生长,需要对马铃薯进行追肥,以氮肥为主,尽早施用为好。培土有利于保水保肥,防止薯块曝露于阳光变绿薯,同时可防霜冻、提高块茎的质量。
最后,病虫害防治。冬季马铃薯病虫害的预防除了种植时将病变种薯剔除,还需对斑潜蝇、蚜虫等害虫进行防治,达到绿色种植的目的。例如,可在地块悬挂灭蚊灯进行灭害。
当茎叶自然枯萎、块茎成熟、薯皮不轻易被擦破时,即可收获。为获得较好的市场经济效益,可根据薯块成熟度提前收获。
收获时要积极引进收购企业,帮助农户及时将产品销往外省,以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要适当晾晒、轻拿轻放、分级包装,提高其商品价值,实现“糯扎渡”马铃薯品牌效应。
发展冬季马铃薯产业需政府引导,强化技术培训,依托省、市技术优势,突出推广绿色高产高效技术,以县、乡(镇)农业科技人员为骨干,以科技示范户和创建区农户为重点服务对象,提高农户的科技意识和种植水平,强化营销手段,实施品牌战略,促进农民增产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