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智能
(湖南农业大学商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8)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三农”问题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同时为我国农村地区的发展提供了战略指导。乡村振兴作为一个系统工程,离不开人才的支持。那么,如何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乡村振兴队伍,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农村大学生作为既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又对农村经济、环境有一定了解的群体,无疑是回到乡村就业的最佳人选。他们不仅能为乡村振兴提供人力支持和智力保障,也能为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能。“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鼓励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既有利于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也有利于推进农村发展,建设美丽乡村,两者相得益彰。
首先,大学生返乡就业能为乡村振兴提供先进的生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技术要素、信息要素和资金要素,大学生能利用在学校学习到的专业知识、在城市生活所积累的社会经验以及对城市地区经济文化的认识,在农村转化为经济发展的生产力,为在农村的发展提供支持。其次,农村大学生返乡就业有助于为乡村振兴提供新的路径。农村大学生对农村地区的生活环境较为了解,且通过高等院校的系统培养,各方面的素质都得到了提升,他们可以利用自身的学历优势、经历优势、互联网背景、交际圈等种种利好,在返乡就业过程中让城市与农村搭建一条信息共享、发展共享、观念共享的新渠道,有助于为乡村振兴提供新的发展思路。
国家层面在2005年下发了《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的基础上,于2017年1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意见》,提出了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完善基层职称评审制度、逐步提高基层工作人员工资待遇、实施农技特岗等基层服务项目等系列优惠政策和举措。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人才问题被摆在了比较重要的位置,中央出台一系列政策来实现人才引领,如党员干部下乡扶贫、加强大学生村干部相关工作、鼓励大学生返乡创业等。这都为农村大学生返乡就业提供了机会。
农村大学生返乡就业虽然有许多优势,但是也面临一些挑战。首先,农村大学生返乡就业的机会成本较大。农村大学生返乡就业需要建立在一定的返乡意愿和相关分析基础之上,一方面,许多农村学生考上大学,他们更倾向于跳出龙门留在城市,返乡就业的意愿并不强烈;另一方面,返乡大学生不仅需要对农村的地理环境、资源等条件进行充分的了解,而且要考虑就业形势和岗位需要,还需要克服心理压力。其次,农村大学生返乡就业面临的风险较大。虽然农村大学生经过系统的高等教育,具备完善的专业技术知识,但是在社会经验等方面还不足。而且多数大学生虽然出生在农村,但是常年在外学习,对农村发展的了解不足。最后,农村大学生返乡就业面临较大的舆论压力。当前农村发展落后于城市,农村市场经济薄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政策扶持有限,既对大学生缺乏吸引力,又变相地给大学生扎根农村营造了社会舆论压力。
农村大学生返乡就业可以从农民的实际生活需求出发,在为农民提供服务的同时,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一是发展电商农业项目。大学生可以利用在学校所学知识,对农产品进行包装后销售,在其中注入文化的基因、当地的基因,在文化上进行传承和创造,让农产品独具特色。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的传播手段,让更多人了解产品,探索出一条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二是发展创意农业。创意农业是通过在农业发展中融合科技和人文等要素拓展农业功能的现代农业,返乡大学生可以充分利用高新技术和电子信息网络来发展创意农业,也可以通过开发绿色、环保、休闲的多样化、种养循环农业来发展创意农业,还可以通过休闲农庄和采摘农园等载体来发展创意农业。三是发展花卉苗木产业。大学生可以通过建立花卉基地、在田野种植花木,形成产业带,不仅可以美化环境,推动美丽乡村建设,而且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
大学生返乡就业所遇到的问题不是几个而是一系列的,不是单个领域而是综合性的,需要政府、高校、社会、大学生本人等多方通力合作、共同应对。首先,政府应为农村大学生返乡就业提供必要的支持。政府应梳理各部门已经发布的有关鼓励大学生返乡就业的政策,设立创业培训、政策咨询和市场开发等就业创业服务机构,落实创业贷款免息、免抵押等各项优惠政策,建立监督机制,打通政策扶持的“最后一公里”,让大学生真正享受到政策扶持。高校应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创业就业教育体系。高等院校要关注农村现实需求,适应市场需要,多开设与乡村有关联的专业,全面提高就业教育和乡村就业的质量和效益;要加强对毕业生就业的教育和指导工作,做好就业信息服务工作,引导学生认清形势,正确认识农村地区就业的基本情况,准确定位,自主创业。特别是农业类院校应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农业创业就业实训,让学生全面了解和熟悉农村环境,提升学生在农村创业就业的技能。社会应建立积极的支持环境。通过媒体宣传等方式,宣传农村大学生返乡就业是理想信念的体现,是自我价值实现的有效途径等,为他们顺利融入乡村的“圈子”营造良好氛围。返乡大学生应从心态、知识、能力等方面做好充足准备。农业是投入大、周期长的行业,因此返乡大学生在心态上要专注沉稳,要有打持久战的准备。农业是与国家政策紧密挂钩的行业,返乡大学生要注重信息解读、融会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