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研究摄影艺术实践中主观艺术性的发挥

2019-02-22 04:08杨洪春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9年12期
关键词:摄影艺术艺术性主观

杨洪春

(烟台职业学院艺术设计系 山东 烟台 264670)

摄影艺术作品的创作主要包括主观与客观两方面,其中在主观方面,其指的是在特定的世界观以及艺术理念引导下的摄影者。 而客观方面则含有两个因素, 其一是摄影人员用来展现现实生活的物质形式,即摄影工具;另一因素是用来体现主体对象,即现实社会。 摄影师们通过器材拍摄现实世界中具有代表性意义及审美感受的场景,以此来影射现实生活,表达个人内心情感,由此也就形成了摄影艺术作品。而在这一过程中,便是主观艺术性的充分发挥,也就是主观意识对客观事物的能动反映。

1.摄影艺术实践中主观艺术性发挥的构成要素

1.1 洞察力

洞察力是作品成型的前提条件,在不断变化的客观世界中,作者是否能够发现具有普遍含义的生活哲理以及蕴藏美好寓意的景物,将直接影响着作品最终的质量及艺术性。 对于摄影者而言,有人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可以从日常生活中拍摄出优秀的作品,对于生活的深入观察,不单单要看到事物,更重要的是应用心去观察事物、感受事物,进而对其深入思考。 比如十三届全国摄影大赛中的一等奖《士兵》,便充分体现出了原作者武治义细微的观察力及独到的视角,作者反其道而行之,并没有去展现战争激烈的场景,也没有拍摄艰苦训练的士兵,而是选择了队伍中枪杆上插着分外鲜艳玫瑰花的士兵,侧面表达出该名士兵对生活的热情,对和平世界的向往及美好心愿。

1.2 感受力

感受力是原创者对现实生活仔细洞察所做出的直观心理影射,是创作者对所处环境信息的辨别与接收的整体感知,这种感知上的敏锐性某些是源于创作者在摄影实践中瞬间直觉体会,某些则是创作者对长期生活的现实社会的自我认知与体会。他们都来自创作者对日常生活的深入观察而萌生的创作灵感,这些灵感便是感受力。 在世界和平青年摄影比赛中,荣获最佳瞬间奖的《第一回》以及获得上海国际摄影艺术大赛金奖的《有子万事足》两幅作品,就都充分展现出了作者在摄影实践中,主观艺术性的发挥及瞬间创作的能力。实际上,任何摄影作品都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原创者对现实生活的感悟,他们对生活的体会有所不同,这是因为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经验、思维方式、文化水平、创作能力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其对客观事物的认知和理解的宽度与深度也就完全不同。体现在摄影作品中的精神思想及审美理念同样会存在较大的差距,拓展文化知识、强化艺术修养,是提升感受力,增强创作层次,确保主观艺术性充分发挥的有效途径。

1.3 想象力

想象力是艺术创作的根本动力,无论哪种艺术都需要具备丰富的想象力,摄影艺术更是如此。众多哲学家、艺术家们都多次强调想象力与主观艺术性发挥之间的关系。著名思想家、哲学家黑格尔曾经说过:“最出色的艺术能力就是想象力,想象是创造的。 ”哲学家康德也曾提到:“想象力是一种创新性的认知功能”。 在国际上许多杰出的艺术家都有着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对于摄影这门特殊的艺术门类来说,由于纪实的属性,使其在诸多方面受到限制,但即便这样,摄影人员依旧可以摆脱各种束缚,充分发挥自身独特的想象力,依据个人的主观意识对客观物体进行重新塑造,对其加以抽象性提取,按照艺术的需求并遵从真实性原则,利用合理的形式及方法发挥主观艺术性。

1.4 情感

摄影艺术是创新性的精神行为,自然存在丰富的情感要素。 情感为看作是对客观物体所作出的直接心理反应, 是对客观物体真实的态度体现,其与人的需求、愿景、梦想有着紧密的关系,带有鲜明的主观色彩。 情感贯穿在摄影艺术创作的始终,也可将其视为主观艺术性发挥的根本动力。 在摄影艺术实践中,当摄影人员面对多彩客观世界时,通常会根据目标能否满足自身需求,形成相应的态度,这种主观态度的心理模式实际上及时情感感受。 当客观物体充分满足摄影人员自身的愿景、梦想时,就会产生强烈的创作冲动,推动他们主动地进行思考与创作。当按下快门的瞬间,整个人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处在较为紧张的状态,而后则会内心得到极大地满足与愉悦感,紧张的情绪也得到释放。 当照片冲洗出来后,如果达到自己预期,就会获得成就感,进而也就实现了自我价值。 这种心境就是摄影艺术实践中,主观艺术性发挥的具体表现。

2.摄影艺术实践中有助于主观艺术性发挥的有效途径

2.1 运用摄影视角观察物体、选择最佳拍摄目标

首先, 需要摄影人员将自身的观察力锻炼的如同照相机一般,具有敏锐与细致的洞察力,从光的颜色、透视、对比、虚实关系等多种维度来全面地观察拍摄目标,并能够预测照片的最终效果。 因为人的肉眼所观察到的客观物体与照相机拍摄出来的物体有着一定的差别,肉眼的角度是固定的,而镜头出了常规镜头外还存在远拍镜头、广角镜头等,有着多种角度。而视觉角度的差异不仅关系到视觉场景的变化,并且还会影响前后物体透视比例,镜头焦距较长时,视觉角度缩小,进而产生的透视率也小于实际视觉。

其次,人肉眼所观察的物体都是立体的,有着强烈的纵深感,照相机镜头却只是从一个固定的视角拍摄物体,所看到的是趋于投影的平面。 再次展现物体的照片也仅有两度空间的二维平面,没有明显的纵深感。 大多数物体在照片中再次出现后都没有了原本的立体感,变得平淡无奇。 想要让两度空间的照片转变成三度空间,就需要摄影人员在主观上进行合理把控,通过有效的构图方法,在二维画面中制造出错位感,展现出物体的立体感。

再次,人肉眼在观察物体时,经常会存在一定的选择性,只注重个人感兴趣的部分,因而所看到的物体并不是全部,存在明显的主观性。可相机的镜头却是客观地看物体,将镜头范围中的所有物体都真实地记录下来。一般这样的照片在拍摄出来后,背景会比较混乱,画面中的主要物体不明显,对此,在选择拍摄物体的过程中,应运用摄影的视角去观察物体,不仅要仔细观察感兴趣的部分,同时也要留意主要物体与周围物体之间存在的具体关系,从而选择最佳的拍摄角度,将不重要的物体排除。

2.2 全面掌控物体发展规律、选择最佳拍摄时刻

摄影作品创作被称为瞬间艺术,所有的作品都是摄影人员在瞬间完成的,这是根据摄影工具的特殊属性而决定的。 当摄影人员面对拍摄目标时,选择怎样的拍摄时间、在怎样的空间来对所拍摄目标进行优化塑造, 展现了摄影人员把控目标的能力以及艺术形态创造的能力。对于符合摄影需求的目标,不可能随时都是最佳的拍摄状态,更不是任何时刻都有着代表性意义。 对于这种情况,就需要摄影人员要全面且准确的掌握物体发展的基本规律,可以在短暂的瞬间能够洞悉到所拍摄目标与众不同的特点,选择到不仅符合个人主观思想,同时又能充分体现拍摄目标自身特殊属性的宝贵瞬间。

2.3 利用技巧优化重造客体、将生活转变成艺术

想要让自己的摄影作品能够从单纯的拍摄提升为真正的主观创造,就需要具有相对于其他人更高超的展现技巧,让自己的镜头充分体现出艺术性。摄影实践过程中是拍摄主体对于客观事实物体的一种特殊艺术实践行为,在这一过程中主体的主观创作意识通常受到客观事物的影响,比如光线实际照射的角度、场景当中无法随意移动物体、持续摆动转变的生物形态等,这些全是不以主观意识为变动的客观事实。 但真正的主观创作的人不会因为各种各样的限制而手足无措,而是会利用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去探索有效路径,从客观物体的基本形态中找到一种与个人主观感受相吻合的艺术形式,这样便能够让主观艺术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主体的自主能动意识愈发强烈,体现的技巧及可行性方法也就越多,进而主观艺术性发挥的空间也就越大。

表现技巧是通过主体自身的摄影技术、技艺水平及审美理念等多种因素的综合表现,是拍摄主体努力克服外在不利要素所采用的有效把控画面效果的技巧方法。比如镜头远近焦距的控制与变换来调整照片的空间与角度,通过适当的快门速度体现出物体的运动状态。 利用阳光照射角度的转变来调整物体虚实关系,并突出拍摄主体,掩盖次要物体。也可根据不同暗房技巧来把控画面,营造各种各样的氛围,以此来达到最佳的效果。

3.结语

摄影艺术实践过程是人有目的的一种创新性行为,是创作者长时间对所生活环境的细致观察与真切感受的外在表现方式。只有深刻意识到主观艺术性发挥的重要性,才能够让摄影师们突破实践过程中客观存在的种种局限,才能充分发挥个人能动性,更加深入的认知社会、反映社会,开辟出多样性、个性化的创作之路。

猜你喜欢
摄影艺术艺术性主观
“美好生活”从主观愿望到执政理念的历史性提升
论三维动画特效数字模拟真实性与艺术性的结合
加一点儿主观感受的调料
融思想性新闻性艺术性为一体 “文编”+“美编”思维碰撞创出优秀漫画作品
第26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入选名单
第26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福建入选作品
论摄影艺术
童蒙书法艺术性教育的建构
主观评述构式“很+x”认知研究
林玲摄影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