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新闻宣传工作的历史实践

2019-02-22 03:55

(四川大学 学报哲社版编辑部,成都 610064)

新中国成立,中华民族实现了梦寐以求的民族独立,并以独立主权的国家形象展现在世界舞台上,但年轻共和国政权的中华民族主体意识尚未建构完成,国民对国家概念、国家形象与民族命运的体认尚很陌生。新中国成立初期(1)本文中“新中国成立初期”是指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的七年时间。邓小平曾指出,“建国头七年的成绩是大家公认的”,“今天我们也还需要从理论上加以阐述”。可参:《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02页。,在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对符合新政权意识形态理念的各项工作展开了卓有成效的新闻宣传实践(2)新闻宣传是宣传的一种重要手段,力图以报道新闻而收宣传之效。除了新闻宣传,宣传的手段多样,在《毛泽东选集》的相关著述中,涉及到的中国共产党的宣传形式就多达十余种,如书册、戏剧、电影、标语、传单、布告、讲演、歌谣、图画、壁报、谈话、群众大会、募捐活动等。本文不仅关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新闻宣传,也通过史料的搜集、整合,考察其他宣传手段在这一时期对新闻宣传工作的有益补充与配合。,并由此推动了构建中华民族主体意识的生长空间和构筑新国家形象的初步尝试。

一 推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大众化

新中国成立初期,新政权通过宣传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基本内涵,使中国共产党所追求的美好社会图景、所肯定的社会利益关系和所倡导的社会价值理念得以延伸并渗透至民族群体中,逐步确立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为中华民族确立自身,展现自身,形成民族主体意识,提供了必备前提。(3)“民族主体性的现代觉解改变了中国传统中重行动、轻思想的思维习性,把理论和思想作为民族主体确立自身、展现自身的一个必备前提。”参见:李光昌《民族主体性的觉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想象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第241页。

(一)确立指导思想: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

新中国建立后,马克思主义成为新中国的主导意识形态,但这一意识形态尚未被人民彻底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尚存在“经常性、系统性和深刻性不足”(4)《中共中央中南局关于加强报纸工作中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决定》,川南区首届报纸工作会议大会秘书处编印,四川省档案馆藏:全宗号《建国后资料目录(二)》,目录号8,案卷号9/8。的问题。刘少奇在全国第一次宣传工作会议上提出,“中国革命胜利了,我们有了更好的宣传马列主义的条件”。(5)《刘少奇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80页。利用这种更好的条件,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全体规模上”循序渐进地宣传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并以此凝练出民族自我的思维方式和阐释方式。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华民族崛起并争取在世界舞台上的身份标识的重要理论。

1.宣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

马克思主义是集中全世界工人阶级实践得来的忠实反映世界历史的理论。新中国成立后,马克思主义理论被确立为一切宣传的基础,也成为了中华民族自我阐释、自我确立的基础。各级党委机关报,尤其是省、市以上的党委机关报,开始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提高理论水平,成为“反对一切脱离马克思列宁主义、脱离党的总路线的倾向和与资产阶级思想作斗争的重要武器”(6)《中共中央关于改进报纸工作的决议》(1954年7月17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办公室印,四川省档案馆藏:全宗号《建川》003,案卷号113。。广播和理论刊物也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阵地。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文本建设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传播。《毛泽东选集》等党的领导人的著作出版,《实践论》《矛盾论》等重要理论文献重新公开发行,国外学者的马列著作编译出版,一批有影响力的阐释、探研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刊物,如《学习》《哲学译丛》《经济译丛》《政法译丛》等的创办,都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同时,中国共产党对不同文化程度的读者展开有针对性的理论宣传。例如,《新建设》面向全国学术工作者、理论工作者、机关干部及其他爱好阅读者,“团结学术界人士,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共同探讨学术方面、特别是社会科学方面的各种问题”;《新华半月刊》针对机关干部和科研工作者,“编选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工人》向工人群众通俗浅显、图文并茂地“宣传共产主义与共产党”。(7)中国共产党北京市委宣传部编《北京志·报纸杂志篇》,北京市档案馆藏:档案号1-12-864。马克思主义的文本建设,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队伍,提高了全社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马克思主义不仅成为被社会尊崇的理论,并不断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思想结合,形成一种新的民族自我阐释方式,成为中华民族确立、展现自身的重要理论基础。

2.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宣传中心工作

全国第一次宣传工作会议决议中提出,“各级党委必须把向党内外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宣传教育工作,当作头等重要的任务,并把这一任务和各个时期的中心任务结合起来”。(8)中央宣传部办公厅编《党的宣传工作会议概况和文献(1951-1992)》,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第33页。在百废待兴的新中国建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解释现实问题,形成人民对国家和民族的生存发展、兴衰荣辱、厉害安危的认识、关切和维护。

中国共产党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方法分析报道各阶层的思想动态、社会生活及各种工作问题,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指导宣传工作,阐明了各项中心工作的基本问题。例如,在1953年普选宣传工作中,中共中央西南局宣传部要求《新华日报》等报刊,根据中央宣传部的指示,组织系列文章“介绍马克思列宁主义对民主的观点”,普及普选的意义和选举法的内容。在农村,采用小型、分散、于群众方便的形式;在工矿,运用广播、黑板报、大字报、工人政治夜校、文化班、俱乐部等形式;在城市街道,组织动员居民中的宣传员和机关干部利用业余时间分期包干宣传,在电影院、戏院、茶馆、火车站、码头、渡口等各种群众自然聚集的场所,利用宣传站、宣传车、读报组收听广播;在少数民族聚居和民族杂居地区,将中心工作宣传与党的民族政策宣传结合,根据当地民族工作的不同情况(如已土地改革区、未土地改革区和尚无工作基础的地区)确定不同的宣传内容和方式,并在宣传过程中尊重少数民族的权利和风俗。(9)《中共中央西南局宣传部关于普选宣传工作计划》(1953年5月11日),中共中央西南局宣传部印,四川省档案馆藏:全宗号《建川》003,案卷号40。在党的宣传员和各种宣传力量深入田间,走进车间、家庭,深入少数民族地区的过程中,新闻宣传的导向功能与意识形态领域的深刻变化结合,形成了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点的独特的民族自我意识思考路向和思维方式。

(二)培育共同理想:传播社会主义价值观

在政权建立巩固、社会制度重构、阶级阶层变迁、思想文化嬗变的复杂环境中,新中国成立初期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宣传,为实现人民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理论认同、对新生人民民主政权的政治认同以及对本民族语言、文化、传统、边界、价值、利益的民族认同,消弭价值冲突,形成稳固的民族理想和社会理想,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的建立是社会主义价值认同的基础。新中国成立后,劳动者成为生产资料的主人,人民的劳动实现了“为自己、为他人、为集体、为国家与社会的有机统一”(10)郑银凤、林伯海《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的变迁、弘扬和发展》,《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年第1期。。中国共产党从共产主义劳动的本质、目的、态度和劳动分工等方面出发,开展典型事例和理论宣传,以阐释劳动群众创造性活动的内涵和意义,把劳动光荣、劳动崇高的思想渗透到人民日常生活和劳作中。例如,1955年,成都市在工矿宣传中,以劳动价值思想引导群众,深入宣传中央《关于积极领导先进生产者运动的通知》和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开展先进生产者运动的决议》,同时向人民传播物质鼓励的原则,引导人民从物质利益上关心自己的劳动成果。(11)《关于1955年工矿宣传工作的基本情况和1956年工作任务意见》,中共成都市委办公厅印,成都市档案馆藏:档案号54-1-491。劳动者逐步确立了理性的劳动认识,即通过个人劳动可满足自身的物质和精神产品需求,并获得社会对劳动者贡献给予的价值评价。“劳动创造历史”、“劳动最光荣”的价值观深入人心,“劳动创造世界”、“生产资料的劳动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唯物史观也被工人阶级普遍理解。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在全社会树立起来,并对人民的情感、思想、行为准则和生活习性等基本取向产生广泛深刻的制导作用,奠定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中华民族的主体意识建构的基础。

民族理想和社会理想是社会主义价值认同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新中国成立后,按照《中共中央关于改进报纸工作的决议》要求,各类报刊尽可能“经常地有系统地”发挥“组织、鼓舞、激励、批判、推动”(12)《北京志 报纸杂志篇》,中国共产党北京市委宣传部编,北京市档案馆藏:档案号1-12-864。作用,宣传过渡时期总路线等国策,宣传党的领导作用和工农联盟思想,构筑人民的民族理想和社会理想。农民报纸向农民普及农业生产和科学卫生知识;工人报纸着重工人的爱国主义和共产主义教育;少数民族地区的报纸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宣传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13)《中共中央关于改进报纸工作的决议(1954年7月17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办公室印,四川省档案馆藏:全宗号《建川》003,案卷号:113。虽然此期对社会主义理想的宣传伴随着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初期探索,在方式和内容上尚有诸多弊端,但具有民族性格的价值观念的传播,从不同侧面映射出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的民族精神和民族形象。

(三)凝聚精神力量:构筑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开展了广泛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宣传,以建立民族意识,构筑国家观念,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初步形成了全社会的价值认同,形成了新中国发展的内在动力。

中国共产党通过集中传播反侵略、反压迫,爱祖国、拥护民族团结、展现人民正义善良的时代主题,进一步构建了民族主体意识。1951年,《人民日报》发表元旦社论,首次明确表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爱国主义的基本内涵:“中国人民今天的爱国主义……,就是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主义压迫,就是保卫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的果实……,就是争取社会主义的前途。”(14)《在伟大爱国主义旗帜下巩固我们的伟大祖国》,《人民日报》1951年1月1日,第1版。在爱国主义宣传中,一方面通过典型报道和综合报导,展现工人、学生、妇女、农民的思想进步,一方面报导各界人民签订、修正与补充爱国公约,以人力、物力支援前线的行动,鼓励广大民众的支前热情。(15)《解放日报一九五一年(四、五、六月)报导提要》,解放日报编辑委员会编印,上海市档案馆藏:档案号A22-2-54。抗美援朝运动的深入开展,推动爱国主义宣传达到新高潮,爱国主义成为社会主义主导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原则。新闻媒体在这一场声势浩大、旷日持久的宣传活动中表现卓著,建立了覆盖党内外和城市乡村的宣传网,赋予“爱国主义”具体、可行、人性的内涵。《人民日报》设立“抗美援朝专刊”,初为旬刊,后改为周刊、半月刊,共出刊190期,登载大量说理充分、观点尖锐的社论和时评,刊登读者来信,刊印众人联名文章,也广泛运用新闻漫画、新闻通讯和报告文学等体裁报道各地各界人士拥护抗美援朝的盛况,帮助人民认清形势、树立信心。(16)《关于“五一”前后向群众进行时事教育的情况报告》(1955年6月28日),中共成都市委宣传部印发,成都市档案馆藏:档案号54-1-491。以《人民日报》为核心的党报系统,成为此期爱国主义宣传的重要渠道。通过宣传,广大人民逐步明确:维护国家统一是爱国主义的核心,爱国情怀需摒弃狭隘爱国主义,需与国际主义结合。

新中国成立初期经历了社会性质的根本变革,社会思想领域新旧交替,道德层面各种不良现象依然存在。中国共产党的新闻宣传工作引导集体主义精神成为社会主义又一主导价值观念和道德思想。恩格斯认为,无产阶级道德以集体主义为核心原则,是人类最崇高的道德。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曾有关于集体主义的阐释:“一致的行动,一致的意见,集体主义,就是党性。”(17)《毛泽东文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417页。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宣传共产主义理想的同时,重点阐释了“无产阶级道德以集体主义为核心”、“为社会谋福利是最高的行为准则”等集体主义原则。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也对集体主义有充分论述,提出“必须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个方面”(18)《毛泽东文集》第八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33页。。周恩来、刘少奇等中央领导人,艾思奇、杨献珍等党内理论家,楚图南、马寅初等民主人士和知识分子也从不同角度对集体主义作出阐释。通过宣传和学习,人民的集体主义情感逐渐融入新中国的建设事业和日常生产生活中,形成了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国家发展动力。

爱国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宣传,培育了人民保家卫国的政治情感和爱国情怀,在全社会树立起爱国意识,构建了人民的民族意识与国家观念,为民族团结和社会主义建设凝聚力量。

二 呈现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的成就

经济因素是构成国家形象的基本因素。(19)张昆《国家形象传播》,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82页。新中国成立伊始,生产萎缩、市场混乱、物价飞涨、民生困苦、失业众多,经济形势异常严峻。新中国成立初期七年,国家财政经济状况好转,经济结构发生根本变化。在经济建设“凯歌行进”的七年中,党的新闻宣传工作以土地改革的宣传动员激活生产力中最活跃因素,以三大改造的深入宣传推动生产关系快速变革,以经济恢复振兴的宣传报道建立工人、农民、工商业者对民族崛起的信心和对新政权的认同,展现出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的新中国形象。

(一)抓住“命根子”:以土地改革为中心的经济恢复宣传

通过重点报道土地改革、统一全国财政、调整工商业、精简节约等方面情况,中国共产党领导推动了新中国各项实际工作。由于大部分农民的封建思想根深蒂固,对土改漠不关心,中国共产党利用群众广播大会、小册子、传单宣传品、戏剧、歌曲、地方戏、标语、口号等宣传形式,引导农民认识到贫苦生活的根源,动员农民反抗剥削压迫,参与到轰轰烈烈的土改运动中。

土改宣传主要包括阶级观念、群众史观、意识形态的宣传。阶级观念方面,围绕启发和强化农民群众的阶级观念、澄清“谁养活谁”的思想困惑的主要任务展开宣传,基本确立了正确的马克思主义阶级观,激发了强烈的阶级意识和政治热情。群众史观方面,重点宣传土地改革的必要性,宣传农民在与不法地主的斗争中的正义行动,体现了“最强大的一种生产力是革命阶级本身”(2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94页。,“全人类的首要的生产力就是工人,劳动者”(21)《列宁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821页。等群众史观思想。土改宣传也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宣传的一部分。土改工作队深入农民群众,宣传“打倒族长”“没收族田”的土改任务,破除了旧的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封建宗族观念,确立了新的意识形态。

土改运动中的新闻宣传,摧毁了封建地主的政治统治权威,树立了农会权威,巩固了农村基层党的政权,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乡村原有的社会结构和政治秩序,缓解和平衡了农民在土地政策开始实施时的心理差异、矛盾和冲突,使农民的政治参与意识和对国家、民族的认同感增强,形成了经济恢复发展、人民团结的新中国形象。

(二)整合“工农资”:以三大改造为中心的经济发展宣传

在有效的宣传体系和宣传平台推动下,以三大改造为中心的经济发展宣传,展现了新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的成效,以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为主体的整体观念树立起来,社会主义公有制价值观也通过宣传在新的价值观中渐趋主流。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宣传方面,新闻机构抓住农业互助合作这一主线,围绕“积极领导,稳步前进”方针,进行了长期持续的报道。一方面,农业的爱国增产运动和农业互助合作化的宣传报道成为这一时期宣传的重点,新闻媒介加强农业生产和先进人物、先进经验的报道,积极支持工人阶级和农民群众(首先是参加了互助合作组织的农民)的一切创举,把典型经验和重要生产成就推广到整个建设战线。一方面,为保障工农联盟的经济基础,媒体大力报道工人阶级在工农联盟中的领导作用和工农业相互支援的关系。通过宣传,广大群众形成重要共识:农民对工业的支援,主要是按照国家计划生产,缴纳农业税,积极把余粮和工业原料卖给国家;工业对农业的支援,主要表现在交通运输的发展,城乡物资的交流,以及农民生产、生活工业用品的供应增加等等。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宣传,保障了五亿农业人口的社会主义改造顺利进行。

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宣传方面,新闻媒介配合工业生产和基本建设的主要任务,宣传了手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高潮。据国家统计局计算,“一九五二年手工业(包括个体手工业和工场手工业)产值在工农业生产总值中约占百分之十三左右,达一百多万亿元”;作为劳动人民个体经济,手工业对供应人民特别是供应农民生产生活资料发挥了重要作用,“农民所需的生产生活资料中,手工业产品占百分之六十、七十,有的竟至百分之八十”。(22)《为动员一切力量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斗争——关于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1953年)》,中国共产党中央宣传部制发,四川省档案馆藏:全宗号《建川》003,案卷号85。为此,媒体大力宣传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步骤和形式,通过宣传,把分散的个体手工业者动员组织起来,实现了从生产资料私有制到集体所有制的变革。

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宣传方面,除文化技术宣传和时事政策宣传基本与国营工厂相同外,还重点包括三方面:一是密切结合“清产核资、经济改组、企业改造、生产安排、人事安排和贯彻执行定息政策等工作,深入宣传党和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23)《关于1955年工矿宣传工作的基本情况和1956年工作任务意见》,中共成都市委宣传部印发,成都市档案馆藏:档案号54-1-491。,动员职工搞好生产经营,满足人民需要;二是宣传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一致性,针对职工在工资、福利、劳动纪律、合并改组等问题上所产生的顾虑,加强引导,使他们能够从社会主义的长远利益和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出发来正确处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三是广泛深入地宣传社会主义经营管理原则,在职工中逐步划清社会主义经营管理与资本主义经营管理的界限。

如前所述,以三大改造为中心的经济宣传,“适应全国逐步转入以生产建设为中心任务的情况”,“用首要的篇幅来报道人民生产劳动的状况,宣传生产工作和经济财政管理工作中成功的经验和错误的教训”,逐渐塑造出一个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经济大国形象。(24)《中央人民政府新闻总署关于改进报纸工作的决定》,中共中央宣传部办公厅、中央档案馆编研部编,《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文献选编》,北京学习出版社1996年,第61页。

三 展现人民当家作主的角色转换

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恢复,政治清明,社会风尚和道德水平显著提高。中国共产党倡导平等互惠的劳动理念,宣传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保护婚姻家庭、爱护母亲儿童为主旨的道德观,展现人民幸福乐观的精神面貌和当家作主的角色转换。社会新风尚的宣传,实现了思想道德领域的革旧履新,逐步建立起一套异于旧中国的民族自我意识和自我阐释方式。

(一)倡导社会新风尚

新中国成立,一个新社会从旧社会的胎胞里产生,人民革命战争在军事、政治上取得了胜利,但在思想意识上、尤其在道德的范畴内仍然受到旧社会和旧宣传的影响和束缚。毛泽东指出,“中国人被人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明的民族出现于世界。”(25)《毛泽东文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345页。1949年,毛泽东在《新华月报》创刊号上题词:“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护公共财产为全体国民的公德。”(26)该题词内容源自《共同纲领》第42条,但国家出版总署署长胡愈之在抄给毛泽东书写时漏抄了“爱科学”,因此题词中缺少了这一条。载:陈有和《毛泽东为〈新华月报〉创刊号题词》,《党的文献》2014年第1期。《人民日报》陆续刊登《论共产主义道德》(27)《人民日报》1950年6月28日,第5版。《加里宁论共产主义道德》(28)《人民日报》1952年6月3日,第5版。《介绍两本谈共产主义道德的书》(29)《人民日报》1955年3月22日,第3版。等影响广泛的理论文章,阐释新道德的特点,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说明道德的起源和本质问题,向人民展现共产主义道德的全貌。

新道德的新闻宣传与党风建设结合,改变了党组织不纯和思想不纯的状况,也树立了依靠党、依靠群众办好党和国家机关报的思想。为保障在报纸上正确充分地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报纸上发表的批评“要在政治上作周到的考虑”:一是批评的态度和观点严格按照党的原则、中央的决议,实事求是地区别正确的批评和破坏性的批评;二是各级党委从各方面给编辑部的工作以积极支持;三是编辑部努力提高记者、编辑的党性和政治水平,经常性地开展内部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担负起这一极端严肃的政治任务。(30)《中共中央关于改进报纸工作的决议(1954年7月17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办公室印,四川省档案馆藏:全宗号《建川》003,案卷号113。新闻宣传的有力推动,使“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社会风尚成为中共历史上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之一”(31)金钊《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执政党建设》,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88页。。合乎婚姻法的婚姻和为婚姻自由而斗争的行为得到支持,团结生产与民主和睦的家庭被提倡和保护,封建落后的家庭被改造,全社会基本形成尊重关怀母亲的风气和尊重爱护儿童的社会道德,新的社会风尚与新的民族自我意识共同被塑造,新的国家形象也得到广泛传播。

(二)展现人民新生活

新中国成立初期,极度贫穷的人民生活状况得到改善。新闻宣传工作从铲除娼妓制度,消除烟毒痼疾,废除封建婚姻制度,解决失业,镇压反革命等方面,报道党和政府对社会的改造与整合,凸显人民当家作主的角色转换。通过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主流,培育人民对现有制度、现有生活的归属感,引导人民抛弃旧有制度和生活方式以全新模式开启新生活。报刊利用小专栏刊登短小精悍的新闻通讯,生动报道各民族人民的生活面貌。《西康日报》所设“前进中的西康各兄弟民族”、《云南日报》的“边疆建设”、《甘肃日报》的“牧区生活”和《四川日报》的“共产党的光辉照耀着大小凉山”等小专栏,都多方面地反映少数民族人民新的生活面貌。(32)亦之《生动报道少数民族的新生活》,《人民日报》1955年5月2日,第3版。这类通讯篇幅简短、文字通俗、内容生动,便于初识汉字的少数民族读者阅读,也适于少数民族地区读报组作为“读报”“讲报”的材料。《人民日报》连续刊登《内蒙古自治区蒙汉人民的新生活》(33)敖海《内蒙古自治区蒙汉人民的新生活》,《人民日报》1952年6月6日,第2版。《鄂伦春族人民建立了新生活》(34)思光《鄂伦春族人民建立了新生活》,《人民日报》1952年6月6日,第2版。《大瑶山瑶族人民的新生活》(35)苗延秀《大瑶山瑶族人民的新生活》,《人民日报》1952年6月24日,第3版。等报道,进一步形成了少数民族幸福生活的集体表述。通过宣传社会稳定的新面貌,中国共产党构建了全新的“新社会”与“新生活”的话语体系,马克思主义“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价值理想逐步转化为人民群众为新生活、新理想奋斗的动力。

四 推动思想文化的转型重构

新中国成立伊始,新闻宣传媒介成为匡正、破除旧文化,引领新文化建设最重要的阵地,承担着构建新中国文化发展方向的历史使命。在新闻宣传推动思想文化转型重构的过程中,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观被普及,这种文化观逐步成为中华民族确立和展现自身的前提;同时,马克思主义作为文化建设、学术研究、艺术研究与创作的唯一指导思想的地位牢固确立,新的文化范式和文化形态初步奠定。(36)欧阳雪梅《论毛泽东批判〈武训传〉的缘由及意义》,《毛泽东研究》2014年第2期。

新中国成立后,新闻报道思想性程度低,成为思想文化迅速转型的掣肘。许多报纸片面地“以群众眼前的经济利益教育群众”,“某些反映劳动群众的报道,用的是知识分子的腔调,渗透着知识分子的情感”,许多报道“咬文嚼字、长篇大论,干巴话、头绪多,读者看后很少得到启发和教育”,由此,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理论透视社会现实,使报纸在任何问题上都具有坚定的阶级立场与鲜明的党性,成为报纸增强思想性的重要内容。围绕“文艺为工农兵服务、为政治服务”的总方针,遵循“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原则,新闻宣传努力探寻增强自身思想性的规律与方法。(37)“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原则”在1953年第二次文代会上被确定为文艺创作和批评的最高准则。一方面,以鲜明的政治主题、正确的思想、纯洁的意识形态为先决,追求“生活本质的真实”,报道新中国的新政策、新气象、新生活,正面人物、革命领袖、英雄人物以及美好的前景;另一方面,“经常、尖锐、彻底”地在报纸上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报道问题的本质和人民的思想活动。(38)《川南区首届报纸工作会议资料》,川南区首届报纸工作会议大会秘书处编印,四川省档案馆藏:全宗号《建国后资料目录(第二册)》,目录号8,案卷号9/8。由此,新闻报道思想性增强,完成了对各种文化力量的动员与组织,改变了新中国成立前思想文化界派别丛立、思想和政治倾向复杂不一的面貌。

民族的文化心理是国家形象在国内民众的文化心态及观念形态上的对象化,它在一定的历史环境中凝结沉淀,塑造着人民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念。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文化领域的指导地位基本确立,成为所有思想问题的权威界说,也成为民族崛起、中华民族争取在世界舞台上身份标识的重要内容。但此期思想改造与思想批判的宣传报道中也出现了偏差,也引出深刻的教训。四次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批判运动,从学术讨论、思想争鸣到政治批判,思想文化转型不再局限于政治学习的外层,开始进入文化内里。(39)杨凤城《新中国建立初期的文化转型研究》,《党史研究与教学》2008年第2期。被批判的思想,既涉及世界观和方法论问题,也有对资产阶级唯心论和自由主义文化思潮的批判。一些内容准确捕捉到了被批判者思想和理论体系中的问题,但有的批判逐步从学术观点延伸至其思想和政治立场,造成了严重的错误,阻碍了学术文化研究的发展。

五 塑造中国共产党全面执政形象

政党形象是国家形象的主要内容和集中体现。(40)管文虎《国家形象论》,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98页。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通过对内与对外宣传,在民族的历史承当中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的崭新形象。

(一)路线与政策宣传:提升国内形象

党的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在较长时期内遵循的指导思想和根本路径,包括思想、政治、组织、群众路线等。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以路线建设作为执政党建设的重要内容,并不断加强党的指导思想和根本路线宣传,奠定了国家认同的基础,也不断建构国家形象的精神内涵——“对内表现为一种巩固国家政治制度、维护意识形态和强化主权合法性的标识”(41)刘艳房《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国家形象战略——基于国家利益的研究视角》,中央编译出版社2016年,第89页。。

过渡时期总路线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影响最大的一项政治目标,围绕总路线的宣传工作也是此期历时最长、范围最广、规模最大的一次思想政治教育运动。1953 年 12 月,党中央批转了中宣部制定的《为动员一切力量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斗争——关于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学习和宣传提纲》,在全国掀起学习宣传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热潮。(42)《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四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第693页。各省市以《提纲》作为基本教材,通过积极举办过渡时期总路线学习的集训班和学习讲座,培养了一大批学习和宣传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教员及骨干;通过举办电影放映会、图书展览会、广播大会和实地参观,使党员干部了解我国经济建设的现状以及工农业生产的形势,明确我国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途径、步骤和主要任务;通过宣传现有的大工业与地方工业这一总路线的主体,说明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意义。在多民族地区,囿于民族地区的特殊情况,根据各民族的具体特点,总路线宣传首先在干部中进行,结合中心工作,宣传以下各点:

1.巩固和加强民族与民族内部的团结,这是在多民族地区实行总路线的基础。

2.推行民族区域自治机关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当家作主”的权利,培养各少数民族干部和建设人才,巩固工农(牧)联盟,促进自治区政府工作的不断进步。

3.尽力发展少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事业,使其逐步达到先进民族的水平,以便经过相当长的时期,共同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43)《西北局报纸工作会议的总结》,西北局宣传部印发,四川省档案馆藏:全宗号《建川》003,案卷号113。

西北地区各报报道重点也各有侧重,“在地方经济建设的报道和宣传方面,群众日报应兼顾工农业,同时注意加强畜牧业的报道;新疆、青海报纸应以报道农牧业为主,逐渐加强工业报道;西安市应以工业报道为主”。(44)《西北局报纸工作会议的总结》,四川省档案馆藏:案卷号113。正如刘少奇在总结中提到,“这次宣传教育工作,使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获得了全国绝大多数人民的拥护,使社会主义的思想在国内树立了压倒一切的优势,使资本主义的思想受到了深刻的批判”。(45)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949年10月-1966年5月)》第十五册,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259页。围绕总路线宣传,各级党委大力提高理论宣传水平,各级党委机关报,特别是省、市以上党委机关报,进一步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党的总路线、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政策决议的重要基地,成为反对一切脱离马克思主义、脱离党的总路线和与资产阶级思想作斗争的重要武器,使群众了解到社会主义体制的优越性,对现有体制充满信心。

新中国成立后,新闻宣传 “对党的决议与方针政策宣传少,有些问题没有宣传,有的不及时”。人民出版社也在检查和改进工作报告中提到:“总结党的建设和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书,过去是最薄弱的一环,今后要认真出版这方面的书。”(46)《中央宣传部批转人民出版社检查和改进工作的报告》,中共中央宣传部办公室印,四川省档案馆藏:全宗号《建川》003,案卷号179。中国共产党大力增强政策宣传力度,政策宣传逐渐成为宣传内容中所占比例最大的部分。各级党委宣传部“督促各部门制定宣传计划,建立宣传工作制度,协助他们审查和共同研究起草有关政策的宣传指示和宣传材料”。(47)《中央宣传部转发西北局批转西北局宣传部关于切实贯彻中央和西北局加强群众切身经济问题宣传指示的报告(1954年3月2日)》,中央宣传部印发,四川省档案馆藏:全宗号《建川》003,案卷号106。新闻媒体运用人民喜闻乐见的话语和方式,结合群众实际情况开展时事政策宣传,而非自说自话,“言者谆谆,听者藐藐”。在路线与政策宣传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初步完成了其国内形象的定位和构建,塑造了捍卫国家独立、自由、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全面执政形象,也为塑造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形象奠定基础。

(二)对外宣传:塑造国际形象

国家形象是由国内形象和国际形象共同形构的,其中,国际形象主要指国际社会各种理性行为体对民族国家所形成的综合印象和评价。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新闻宣传工作对塑造新中国国际形象意义重大。从革命运动的对外关系,到向国家外交过渡,从“一边倒”“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等外交原则确立,到和平统一战线、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等外交政策形成,从成功报道开国盛典、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等重要政治外交活动,到顺利宣传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新闻宣传工作都被赋予了重要的责任与使命。

对外宣传配合我国国际关系新形势和外交政策,为国际社会提供了一个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东方大国”形象的阐释、想象和赋意空间,报社、期刊社、通讯社和广播电台按照宣传任务和宣传内容制订对外宣传计划。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发展的一个阶段性界碑,对这一外交政策的强有力宣传为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报纸运用主要版面、大量篇幅、醒目标题作重点报导,广播采用讲话录音、实况录音等形式大量采编新闻稿件。同时,全国性报纸经常发表国际问题的各种评论和述评,以解释我国对外政策,介绍苏联和人民民主国家的建设成就,支持国际和平运动和被压迫民族的正义斗争。媒体通过新中国的话语体系和表意系统,为国际社会提供新中国国家形象的认知和解释符号及框架,初步完成了一个独立自主、和平发展、负责任的崭新的国家形象构建。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宣传,增加了人民对国际形势的了解,加强了与世界的联系,也扩大了新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为和平建设争取到较为有利的国际环境。对外广播在此期对外宣传中贡献了重要力量,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对外广播用语,由1950年的11种语言和方言增加到1958年的22种,主要宣传社会主义思想和总路线,展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和政治局面,宣传我国和平外交政策和对国际事务的主张。(48)中国共产党北京市委宣传部编《北京志·广播通讯社出版篇》,北京市档案馆藏:档案号1-12-863。仅1956年一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就给32个国家的48个广播机构寄送录音带约120小时,录音报道和讲话136个,广播稿268篇,加强了新中国新闻宣传机构与境外新闻宣传机构的联系,也是打开国门,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的有益尝试。(49)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北京志·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卷·广播电视志》,北京出版社2006年,第14页。对外宣传在很大程度上向国际社会展示了新中国珍视主权、爱好和平、谋求共同发展的国家形象。但遗憾的是,美苏对峙,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新中国大肆攻击,中国逐渐走入与西方世界相对隔绝的半封闭状态,成为新中国新闻宣传事业发展的桎梏。之后对国家形势判断失误和极“左”思潮的泛滥更一度影响了新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

结 论

新中国国家形象的定位、构建及认同,经历了一个渐进式发展演变过程;而中华民族主体意识作为国家形象的精神要素的集中体现,对人民的情感、思想、行为、生活产生着广泛的指导作用,也深刻影响着国家形象塑造。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新闻宣传实践,推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大众化,为中华民族确立和展现自身奠定重要基础,也为民族主体意识形成提供必备前提;展现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的成就和人民当家作主的角色转换,建立人民对国家民族发展的信心,推动思想文化领域革旧履新,初步建构起一套异于旧中国的民族自我意识和自我阐释方式。伴随中华民族主体意识形成,马克思主义逐步成为中华民族崛起、进而争取在世界舞台上身份标识的重要内容。同时,新中国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不畏霸权、爱好和平、政治清明、人民团结、经济恢复发展的社会主义国家形象也逐渐获得国内公众和部分国外公众的认同,中国共产党也在民族的历史担当中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的崭新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