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韩金鑫
在这个时代里,到底何谓工匠精神呢?裴永斌师傅的故事,完整诠释了这个时代的工匠精神。
裴永斌是哈电集团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的首席技师,是龙江技术工匠的杰出代表,曾获全国劳动模范、国务院国资委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技术能手、全国首届十大质量工匠、全国机械行业有突出贡献技师等荣誉称号,被授予省政府特殊津贴,2016年录制中央电视台《大国工匠》大道无疆叫响行业。
1985年,裴永斌从部队转业来到哈尔滨电机厂,抱着“无论做什么工作,干哪一行,都要把它做到极致”的心态,投入到车工岗位上,从初到工厂的新人逐渐成长成为全国劳模、大国工匠,一干就是30几年。在多年一线工作中,他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技术本领,曾参与三峡、乐滩、溪洛渡、向家坝、厄瓜多尔CCS等多个国内外大型水电站的产品加工任务,创造了诸多骄人业绩,在哈电集团甚至整个电力装备制造领域都有极高的知名度。
说起裴永斌,就不能不说他的拿手绝活——弹性油箱。弹性油箱是水轮发电机组的关键部件,承载着数千吨的重量,与此同时,弹性油箱还要保证机组运行体态的稳定性,中心恒久处于同一轴线上。一旦发生偏移,机组就会失去平衡,那么整座水电站都会彻底崩塌。这就使弹性油箱的加工工艺极其繁复,技术要求十分严格,不仅要求具有统一的钢强度,而且对尺寸精度要求极高。并且在加工油箱内部的时候刀架会遮挡入口,加工过程中注入冷却液产生的烟雾,致使要求极为精密的加工过程都处在雾里看花的状态,只能凭着仪表盘上的数据、凭着经验来确定加工的尺寸和精度,加工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1995年,裴永斌开始接触到了弹性油箱。弹性油箱内外圈的每一处壁厚,都要控制在7mm,并且槽的形态又窄又深,表面粗糙度要求控制在Ra1.6上。检验成品质量是否合格,要靠反光镜测量内孔槽深的粗糙度。而裴永斌靠双手摸就能“测量”油箱壁厚,其测量精度和效率甚至超过一些专用仪器。弹性油箱一道就是1%毫米,而人类手指表皮厚度就已经超过1毫米。通过“摸”,检验的结果跟用千分尺测量是一样的结果。这些凭借的都是长年累月的经验累积。他也是全厂唯一靠双手就“检测”油箱壁厚的工匠,因此成为行业里公认的“金手指”。迄今裴永斌已经带领团队加工了超过4000件弹性油箱,没有出过一件废品,由于质量和诚信俱佳,他的机台被授予公司首批“免检机台”,他加工的工件无需检查就可以直接转往下序。
尽管裴永斌已经有了如此斐然的成绩,但是他在专业领域追求极致的脚步从来没有停歇过。“学如不及,犹恐失之”,他怀抱着一颗进取向上的心,不断地完善加工工艺和生产流程。通过不断地尝试、改进、创新,将弹性油箱的加工时间硬是从72小时缩短到了24小时。裴永斌无可替代的技术位置,也让他不能不承担巨大的生产压力,他的工作计划表上已经排满了弹性油箱的生产任务,但以现有的效率仍无法满足世界各地众多水电站的需求。为了突破这一瓶颈,提高生产效率,公司给裴永斌配备了数控机床,但从手工操作到数控编程,裴永斌要面对巨大的挑战。由于每个水电站的技术条件不一样,每一组弹性油箱都是量身定做,通常的刀具无法满足弹性油箱多种多样的加工要求。并且很多传统的技术不一定适合数控机床,很多细节的技术参数只有他最清楚,程序设计也必须由他亲自完成。
为数控机床自制个性化刀具,是他挑战数控机床的最大难题,从手工操作到数控机床,并不像他想象的那么简单,反复琢磨、反复修改,刀具在他手中强度和稳定性越来越好,无论是对刀刃角度、切削弧度、曲线走向同样力求极致完美。一次次走进车间,裴永斌把30年练就的精准手感和经验,一点一点地转化为详尽的数据,在经历了三个多月的艰苦攻关之后,他用数控机床成功生产出了第一台弹性油箱产品件,开创了弹性油箱的智能制造加工,实现了几代操作者的梦想。
在岗30年来,裴永斌一直奋斗在生产一线,经历了国内外电站项目近百个,凭借高超的技术、高度的责任心,裴永斌带领团队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用户急需、至关重要的生产难题。2014年10月,裴永斌临危受命,到“埃博拉”疫情重灾区尼日利亚凯恩吉水电站进行产品抢修任务。为尽快完成抢修工作,裴永斌忍受着水土不服带来的困扰,每天加班加点,凭借高超技艺不仅提前完成了生产任务,还帮助电站先后完成了发电机支架、水轮机螺杆、叶片起吊工具改造等多项工作。业主被他的劳模精神所感动,深情的感叹道:“你让我感受到了哈电员工的敬业精神,你不光是中国劳模,同样是非洲劳模。”
在技术革新方面,裴永斌平均每年提出有价值的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10项以上。他所在的班组连续10年被评为公司模范班组、质量信得过班组、产品一次交检合格班组以及“千厂万组无废品班组”。他所在的技师工作室是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和全国机械冶金建材系统劳模创新工作室。
作为一名技术高手,裴永斌没有对自己的成功沾沾自喜、固步自封,而是想方设法把自身高超的技术技能传授给周围同事和青年员工。仅近五年,裴永斌完成公司级培训10余次、分厂级培训30余次,培训人次1000余人次,裴永斌将其加工的经验进行了细致总结,结合实际事例毫无保留的进行了讲解、传授。他结合国外先进经验,在公司首次提出技术技能单点培训的概念,率先将年积累的实际加工经验与技巧编制成《OPL标准作业单点培训教材》,实现了加工技术标准化、规范化、实用化。
从裴永斌转业来到哈电机接触到机械加工,到如今凭借精湛的技艺誉满全国,这30年的日日夜夜里都饱含着他的专注、坚持和精益求精。“求精务实,锐意进取,创新图强”,裴永斌用切身行动做到了哈电机“用文化凝聚力量,让产品光耀世界”的企业愿景。他用自己的每分每秒诠释了一位大国工匠的的精神。专注与坚持,专心与坚守,专业与坚定。对所从事的工作做到极致,做到水滴石穿、精益求精。简答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用心做。这既是一种技能,也是一种精神上的品质。他用工匠精神谱写出感人的敬业之歌。相信在裴永斌式的一批批龙江技术工人和工匠人才的坚守和创造下,龙江工业的转型升级之路一定会踏实前行,龙江发展的振兴之路一定会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