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欣 李茜
摘要:高中阶段的诗歌学习已经脱离了小学、初中时较为简单的读诗、解诗阶段,开始向品味诗歌之魂魄深入,并应用到创作之中。因此,高中语文的诗歌教学也要与时俱进,通过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使学生领略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本文对此做简单探讨。
关键词:高中语文;诗歌教学;诗歌魂魄
诗歌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承载了中国五千年传统文化的内涵积淀,博大精深。提高学生对诗歌的品鉴和赏析能力,能让学生充分感受诗歌之语言美、意境美,使其文学素养和人文气质得到提升。因此,高中阶段的诗歌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读诗、解诗的初级层次,应当深层挖掘诗歌的内涵和意境,与其精魄进行精神沟通,并将其应用到自身的诗歌或其他文学创作之中。
读诗——感其情
中国文学大家梁实秋曾说过:诗不仅要读,还要发出声音来吟,而且要拉长声音来咏。可见,学习诗歌的第一要务便是通过读诗以感其情。“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的人生感叹、“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豪放、“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是悲壮;“凄凄惨惨戚戚”则是凄婉……凡此种种情感,只有通过朗读教学,才能把学生带入诗歌所描绘的意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联想与想象。教师应引导学生按部就班的朗读,从正确朗读到流利朗读再到有感情的朗读,循序渐进。如教学《沁园春·长沙》时,教师应指导学生抑扬顿挫、充满激情的朗读,想象作者所描绘的独立寒秋图、湘江秋景园、峥嵘岁月图、中流击水图,感受“万类霜天竞自由”的逢勃气象,领略毛泽东“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豪迈气概。在朗读中享受美的熏陶,形成语感,培养想象力。
解诗——明其意
诗歌短小精悍,是浓缩的精华,它的每个字都表达了丰富内涵。在诗歌教学中,我们应该多引领学生进行咬文嚼字和推敲,引导学生细品、慢评,领悟诗人遣词造句的精髓所在。当然,在诗歌教学中,除了通过翻译解释作者所表达的含义外,解其意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即通过类似题材的诗歌比对,领悟作者作诗时的內心变化和情感走向。同一个主题下,古往今来的诗人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也有所区别。因此。在诗歌教学中,帮助学生对同类型、同主题的诗歌进行类比和甄别鉴赏,对其感受诗歌意境有很大帮助。比如,在讲解贾岛著名的《题李凝幽居》时,对于“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中“推”“敲”二字的反复修改和品读。“僧推月下门”,“敲”字更说明僧人的礼貌,“敲”字仿佛带着声音,凸显夜晚的寂静,这正是推敲的由来,通过对此进行学习,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学风。又如,在进行《沁园春·长沙》教学时,笔者引导学生将其与《沁园春·雪》进行对照。让学生在两首同词牌的诗歌中进行品味,选出自己更为钟爱的,并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理由。学生们通过对诗歌内容、情感、意境、气势、景象等各方面进行深入发掘,来证明自己喜欢的理由。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对诗歌的语言、结构、气势、意境等方面的认识更为自主、更为深入。然后,笔者鼓励学生通过文字将各自的见解表达出来,并对其进行归纳和整理,这可使学生完成诗评的初步尝试和锻炼。
品诗——入其境
意境是诗人的个人经历、情感、志向、风骨等与他们所见所思交融的产物。高中语文课本中选入的诗词大多情景交融,诗中显画,画中藏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学生,跨越思想的时空,根据诗歌所描绘的人、物、景,发挥自身的想象和联想能力,进入诗人所创造的意境之中,使学生从诗人在诗歌中的情感表达和抒发中得到熏陶和升华。比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笔者通过多媒体播放与三国和赤壁相关的影像,辅之以深情并茂的旁白朗诵和解读,使学生在悄无声息中展开联想和想象,身临其境般的回到诗歌中的古代场景,感受“大江东去”的宏伟气魄和“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磅礴,从而对苏轼作品的风格有所把握,深入体悟作者在诗歌中所表达的豪放之情,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作诗——得其魂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语文教材篇幅有限,因此学生课外阅读和写作中对诗歌的拓展更为重要。他们的知识积累越丰富,其对诗词的赏鉴和品味就越深刻。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课外拓展阅读和写作,在大量的课外诗歌阅读中,领悟到诗歌创作的灵魂所在,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写作经验加以应用。比如,在中秋、重阳、清明等中国传统节日时,组织学生课外进行节日相关的诗歌搜集和阅读,举办“赛诗会”互相交流,并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进行相关题材的创作,从言物、咏物开始,逐渐提升自己的创作能力,将古往今来众多妙句的精华化为己用,熏陶他们的人文气质,培养他们的语文核心素养。
语文是一门综合学科,其实践性强、生活化程度高。因此,在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我们应当在新课程改革的指导下,坚持“以生为本”,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使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从读到品到作递进式增长。大力推行诗歌课外拓展延伸,从欣赏到创作,展现他们对诗歌的领悟和个性化见解,以提高学生的人文气质,培养和塑造他们的语文核心素养。
(作者单位:北京市第五十四中学;北京市广渠门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