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利民
【摘 要】选取教学内容,决断“教学立意”,是语文阅读教学设计的整体目标定位。我们教师应与文本对话,与教材碰撞,与学生相遇,确立好的“教学立意”。本文在分析“教学立意”含义的基础上,从五个方面阐述了如何选准切入角度,创新“教学立意”:1.探寻心灵密码,倾听创作心声;2.关注预习提示,突破教学重点;3.开篇小题大做,玩味平淡词句;4.重视整体教学,“主问题”激活课堂;5.用好“补白”资源,随文学习知识。最后强调我们教师要从教学效果最优化的角度,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的实际,对文本进行细心的解读、精心的设计,以确保课堂教学的优绩高效。
【关键词】教学立意;角度;创新
引言
选取教学内容,决断“教学立意”,是整堂课的灵魂,是课堂教学设计的整体目标定位,它统摄整个教学过程,充分体现教师个人对教材及课程理念的认识与把握,以及对语文与教育的理解与建构。何谓“教学立意”?它指的是课堂教学的目标意旨,包括了教学的思想、采用的方法、设定的目标、选择的范式等。“教学立意”要求每个执教者都应仔细考虑教学的切入点,即教材的重构、问题的提出、活动的展开和教学的衔接等;特别是优化教材处理,设计合理的教学架构。这种立意主要体现在“角度”上。“角度”好,“角度”与众不同,教学便有了个性,有了思想,有了智慧。“教学立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视野、情趣、思想。我们教师只有与文本对话,与教材碰撞,与学生相遇,才能创新“教学立意”。一堂有创意的好课,应该是饱含了情感,活动了手脚,运用了智慧,从而使得我们的语文教师真实有效,学得实,教得活,想得深,真正有血有肉,个性鲜明,引起学生的共鸣,促进学生的发展。
1探寻心灵密码,倾听创作心声
任何文本都是发自作者心灵深处的声音,都是作者心灵世界的折射,是作者创作心理状态的形象展示。所以,只有窥探到了作家的创作心理、心态,才能正确地解读文本。解读文本的过程就是探寻作者心灵密码,分析作者创作心理、心态的过程。2一个文本的主旨会随着解读视角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理解。但无论怎样解读,都不该将作者的创作动因和创作意图抛得一干二净。
莫怀戚的《散步》是2016年7月第一版新编人教版教材第二单元中的一篇散文,该单元是以“亲情”为主题的。毋庸置疑,教材编写者认为莫怀戚透过本文向我们传达的是一家三代间浓浓的亲情;而一线教师们也几乎一致认为文章表现的是“家庭成员间的真挚情感”,是写“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及中年人对生活的高度使命感”的。这几种解读在语言表达上虽有所不同,但其精神实质是一样的。我认为这一看法无形中降低了作者原有的胸襟,滤去了深深蕴涵于文本中的对孝道的推崇与思考。莫怀戚曾写过《〈散步〉的写作契机》和《二十年后说〈散步〉》两篇文章来交代自己的创作意图,他在这两篇文章中都明确表示,写作《散步》是有感于国外对中国传统孝文化的推崇以及国内这种传统文化的逐渐衰弱。所以,《散步》是为了弘扬正在被国人丢掉的孝文化,表达作为生命的人应当担当的责任而写的,这从全文的叙事过程也可以明显感知得到。3例如:文章开头交代散步缘由: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为了庆贺母亲的“新生”,“我”提议一家人到野外走走,感受新春的气息;在走大路还是走小路出现意见分歧,亦即“尊老”还是“爱幼”这对矛盾凸显时,“我”毅然决定委屈儿子而听从母亲,因为“我”伴同儿子的时日还长,而侍奉母亲的时日已短;当母亲因疼爱孙子而改变主意时,“我”又尊重了母亲的意见改走小路;当母亲有走不过去的地方的时候,“我”稳稳地背起了高大而瘦弱的她。点点滴滴无处不体现著“我”对母亲的孝顺之心,对母亲衰老生命的加倍珍重与小心呵护。因此,我认为《散步》以“散步”这件平凡家庭小事为思想感情之载体,弱化了“爱幼”,强化了“尊老”;“我”的尊老行为也必将影响“我”的儿子,代代相传,生生不息。我们应以之为切入点,分析文本中“我”对母亲孝顺的具体表现,探讨一下“我”对母亲百依百顺的原因所在,猜想一下“我”的身体力行给儿子造成的正面影响,回忆一下父母对自己的点滴关爱,从而真切感知作者的悲悯情怀和对生命传承的责任意识。
2关注预习提示,突破教学重点
人教版新版初中语文几乎每篇文章前都有预习提示语,位于标题下面,正文前面,内容一般为两点,提示学习重点,激发学习兴趣,点明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寻找学习切入点。我们教师可把这一预习提示语作为教学内容的突破口。如第五课《秋天的怀念》,作者史铁生在这篇散文中为我们展示了一位伟大而平凡的母亲形象,她给予了作者最最圣洁的爱。那颗包容孩子并小心翼翼维护孩子自尊的心,那颗独自承受了所有苦难还要宽慰惦念孩子病情的心,那颗虽病入膏肓却依然热爱生命的心,是史铁生在残疾人生路上感受到的最深刻的爱;爱使他成长,爱使他坚强,爱使他学会了感恩。预习提示语第一点:“史铁生是当代文坛一位非常特殊的作家,他双腿瘫痪,又长年患病,却一直在和病魔抗争,这种生存状态使他的作品带有一种独特的气质。体会文中流露的情绪,反思一下:沐浴在亲情中,我们是否只知接受,不会感动,也不懂回报呢?”细细分析这一提示语,我们会发现编者在字里行间隐含了以下几个信息:1.史铁生是当代作家。2.他双腿残疾,却与病魔坚强抗争。3.他的文章主题与他的身体残疾息息相关。4.他感恩生命,感恩母爱。我们要善于捕捉到这些信息,指导学生们深入思考:1.史铁生在面临双腿瘫痪这一人生灾难时选择了勇敢面对还是意志消沉?2.他是怎样重新“站”起来的?3.我们在享受父母亲人关爱时该不该回报,会不会回报,怎样知恩图报?以此来反思自己的生活实际,使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也获得新的情感体验。
这样的预习提示语比比皆是。如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在你的印象中,冬天是怎样的,有哪些代表性的景物?朗读课文,看看作者笔下的济南的冬天与你印象中的冬天有什么不同。”我们可让学生在说说江南冬天景物特征的基础上,通过阅读对比分析济南冬天的“响晴”特点。学生定会对济南冬天的美丽有更深切的感受,也定会与老舍对济南的喜爱之情产生共鸣。
3开篇小题大做,玩味平淡词句
清代著名文艺理论家李渔曾说:“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人一见惊目,不愿弃去。”作文开头技法很多,有开门见山直接入题的;有借助材料引出主题的;有渲染情景引出下文的;有设置悬念引领全篇的……可谓千姿百态、风情万种。凤头一亮相,一叶而知秋。可有些文章开头语言太过朴实,情境太过简单,往往缺少吸引人的必备要素。我认为恰恰是这些容易被人们所忽略的词句可以拿来“小题大做”,深入发掘其潜在的表达意义。
如莫怀戚的《散步》开头:“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这句话作者开篇点题,交代了事情发生的地点及具体人物。但值得玩味的是,作者既然写的是一家三代四人,为什么不按常理说成:“我的母亲,我和妻子,我们的儿子”?母亲是长辈,放在最前面,显示“我”对老人家的尊敬;“我”和妻子是中生代,肩负着承上启下家庭重任,放在中间;而“我”的儿子作为家庭的未来希望,放在最后单独表述,岂不是更加合情合理?我在教学中就曾以此为话题,让学生们展开思考,分析一下这究竟是作者的无心插柳还是刻意安排。同学们各抒己见,最后达成了一致意见:首先,它为下文“我”儿子的新发现埋了伏笔。因为散步过程中“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叫“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其次,它体现了“我”母亲在家庭中地位的改变。长期以来“我”母亲曾经作为家长坚强地撑起了这个家,但现在她年纪大了,早已完成了家庭使命并退居幕后享受天伦之乐了。这也与文中“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一句所表达的意思暗相契合。第三,“我”作为家庭的中坚力量,理应而且已经冲在了工作、学习、生活的最前沿!所以“我”才会在散步出现分歧需要“我”的最后裁决时“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简简单单的一句话,看似平淡无奇,实则彰显了作者的匠心独运,实在应该好好玩味。
4重视整体教学,“主问题”激活课堂
阅读教学中离不开问题的提出与解决。但过多过碎的问题只会让学生疲于应付,不便于把握阅读要领,难以拥有自主的思维活动空间。提问在精不在多,既要有逻辑性又要有增智性。因此,教师要先提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再紧扣这个“主问题”提几个相关的“子问题”;让这些问题形成一个“问题系列”,构成一定的逻辑关系,逐层深入地推进教学,完成教学任务。既能精练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又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
《老王》是人教版七下第三单元关于“小人物”故事中的一篇散文,文章叙写了作者一家与三轮车夫老王在患难中互帮互助所建立的深厚感情,表达了杨绛先生对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不幸者的悲悯,以及自己未能真正理解老王的自责和愧疚。文末“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一句是畫龙点睛之笔。我紧紧抓住这个关键句,设计了“你怎样理解‘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一句的含义?”这样一个主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文本,体悟作者真情。并紧扣这个“主问题”设计了两个相关的“子问题”:“为什么我觉得老王是一个不幸者,他的不幸体现在哪里?”,“为什么说我是一个幸运的人,我真的幸运吗?”让这些问题形成一个“问题系列”,抽丝剥茧,逐层深入地推进教学,使学生们明白了在那个黑白混淆的特殊年代里,心灵层层设防的作者所给与老王的无奈的冷漠,其实是作者对自我灵魂的解剖,是一个知识分子的责任担当,也是对一个时代良知的无情敲打。
再如七上第10课《再塑生命的人》一文,文章标题意味深长,揭示了主旨。我设计了“为什么海伦·凯勒把莎莉文老师称之为‘再塑生命的人’?”这个主问题,并依次分解为:“为什么要再塑生命?”、“谁来再塑生命?”、“怎样再塑生命?”这一组小问题,条分缕析,逐个解决,使学生们既很好地感受到了莎莉文老师高超的教育艺术,又学习到了作者直面命运不公在逆境中奋进的意志品质。
5用好“补白”资源,随文学习知识
人教版《语文》新教材几乎每篇文章后都附有一些“补白”文字,这些文字多数是一篇知识小短文。这些小短文往往围绕着一个知识点展开,言简意赅。它认真贯彻了《语文课程标准》“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文知识”的精神,是一种重要的学习资源——既为我们直接提供了相关的语文知识,又能对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但是现在很多教师只是让学生自己去随便看看,而不做基本的讲授。教师指导和监管的缺失,造成了学生学习的无序和教学资源的不必要浪费。
众所周知,比喻是文学创作中一种常用的手法,它是根据人们的联想,抓住本质不同的两种(或两种以上)事物之间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描写另一事物的修辞方式。七(上)第一课《春》里就大量地运用了比喻,通过对春天常见景物的描写来表现作者对春天到来的欢乐、喜悦之情。文章后附有关于“比喻”修辞的知识短文。短文先从文本中摘录了两例,告诉我们语句之所以写得生动,给人印象鲜明,是因为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的缘故。然后以比喻词的有无和呈现方式的不同,介绍了比喻的三种形式:明喻、暗喻和借喻,并分别列举实例,让学生对比喻这种修辞方式的具体运用和效果有了更深的体会。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就应该充分运用这一资源作为教学的切入口,把比喻修辞的深入分析作为文章阅读教学的重点,感受朱自清散文语言的清新、活泼之诗意美。可让学生找找文中最美的比喻句,说说它们的表达作用。如:“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想花针,像细丝”一句,我们可以让学生找出后,说说作者将春雨连续比作牛毛、花针、细丝是否有必要。学生们通过积极思考,自然就会明白作者目的是用三个明喻构成一组排比句,写出春雨细、密、柔的特点,既把春雨写得栩栩如生,又抹浓了细雨濛濛的意境,从而感受作者对春雨的喜爱、愉悦之情。教师也可以布置一课外作业,如用比喻词和不用比喻词分别造句,或者针对某一样景物用比喻手法写一段话等等。
新教材在“补白”设计中可谓是动足了脑筋花足了心思。单就七年级两册课本而言就有序列地安排了:1.修辞系列:比喻、比拟、排比等;2.词类系列: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和量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叹词和拟声词、助词等;3.短语类型系列: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补充短语等。我们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前五分钟或语文拓展课程,适度地讲解,粗略地把握,从而夯实学生的语法和语用知识基础。
总之,语文阅读教学,解读文本是根本,找准突破口是关键。我们教师要以“科学”为路标,以“真实”为前提,从教学效果最优化的角度出发,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的实际,对文本进行细心的解读、精心的设计,以确保课堂教学的优绩高效。
参考资料
[1]《语文教学创意的三个角度》章桂周《语文教学与研究》2016.7上旬刊
[2]《探究创作心理,深度解读文本》袁国超.张艾功《语文教学与研究》2016.8上旬刊P20
[3]《从小叙事到大叙事:重读〈散步〉》李洪波《中学语文教学》2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