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调整期间集团军医院科研工作的困难及对策探讨

2019-02-21 23:04陈刘生王琪鸿王冠梁
西南国防医药 2019年10期
关键词:集团军人才医院

陈刘生,木 森,王琪鸿,王冠梁

集团军医院是在改革调整期间新组建的兵种后装保障力量,多数由原中心医院(团级医院)转隶改编而成,虽然规模、设备、人员编制与原中心医院相当,但承担的保障任务与原中心医院不同。2011年原总部在师级医院开展研究型医院试点工作[1-2],并于2013年将试点工作扩展到中心医院。在调整改革的探索期,集团军医院是否需要向研究型医院发展?如何向研究型医院发展?都亟待探讨。军队医院是实现“平时保部队健康,战时保打赢”的骨干力量[3],其中集团军医院的科研创新能力不可小觑。与卫生连相比,集团军医院具有更多的医疗经验和更好的设备条件;与师级医院相比,集团军医院与基层官兵日常医疗保障更为紧密,在了解官兵医疗需求,掌握官兵一线临床数据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可以说,集团军医院是推进军事医学研究发展的基础。笔者以所处西部偏远地区的陆军第75集团军医院为例,分析了集团军医院科研工作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1 主要问题

1.1 亟待研究问题多,科研平台搭建难 集团军医院与基层部队联系紧密,从日常体检到训练伤、战创伤,集团军医院一般均为首诊医院,以训练伤最为常见。训练伤虽然多不危机生命,但对于提升部队战斗力,提高军事训练效果,会产生巨大负面效应。军事训练伤的防治不只是卫生部门一家的事,各机关部门对于军事训练伤的防治均有职责,如组训部门的训练方法和训练强度对训练伤的发生具有决定作用;卫生连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训练伤的康复起重要作用;集团军医院对较严重、陈旧、复杂训练伤的治疗康复起关键作用,师级医院对复杂难愈训练伤行补救治疗,疾控中心对训练伤的防治可进行大数据的分析调查,发挥监督指导作用。由此可见,前3个环节是训练伤防治的主体,而集团军医院对前两个环节具有帮助指导职能,可以说集团军医院对军事训练伤的发生、治疗、康复等缓解均具有关键作用。相对于总医院或军医大学附属医院一级的师级医院,集团军医院具有更多可供研究的临床病例,理所当然应该成为军事训练伤的研究中心,在军事训练伤研究中发更大作用。但由于集团军医院基础科研设备不足,面对大量可研究的病例,却很难申请到军队或国家相关基金的支持,难以深入研究;在依托师级医院、军医大学等科研平台申请项目的途径上,又会遇到资金、人员管理等诸多政策瓶颈。

1.2 科研人才相对“过剩”,人才管理机制不顺 科技人才的使用管理困境在集团军医院及以下卫勤单位主要表现为科研人才的相对“过剩”。以集团军医院为例,现有博士2名,硕士6名。两名博士均发表过SCI论文,读博期间均申请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具有较好的科研基础和能力,但在医院目前的科研条件下,两位博士均未申请到科研项目。此外,集团军所属卫生连也有一定数量的博士、硕士,处于无研究可做的境地;还有一些军医大学的生物工程专业本科生,由于不是临床专业,在卫生连无法纳编,只能归于编余人员。这些基础科研人才都处于极大地浪费之中。

1.3 军地合作困难重重,地方政策不利立项 改革调整期间,军委出台了 《关于加强军队科学研究费管理的通知》、《关于试行军队科研岗位津贴制度的通知》、《关于军队和武警部队全面停止有偿服务活动的通知》等文件,但军队医学科技工作涉及与地方人员、薪酬、设备、财务等诸多方面的联系,很难以军队科研管理部门一方顺利解决。许多问题只得暂时搁置,等待进一步政策的出台。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发布新的项目指南明确规定:处于西部地区的解放军所属依托单位以及上述地区以外的科学技术人员,以及地区科学基金资助范围内依托单位的非全职人员,不得作为申请人申请地区科学基金项目[4]。这对于不具有科研平台的集团军医院来说,更是一个不利条件。集团军医院的军医多毕业于军医大学,具有较好的科研能力,与西部地区科研单位比较,虽然条件不足,但具有一定人才优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指南的这一规定,初衷可能是防止西部军队科研人才过分挤占西部地方人才基金,但实际上并不利于军地合作,军民融合的发展,不利于军队科研人才对西部落后地区帮扶作用的发挥。

1.4 科研配套政策不足,研管工作难度大 集团军医院科研工作潜力大,意义深远,但是投入大,见效慢,尚未受到主管部门的重视。如75集团军医院未设置专门负责科研管理工作的部门,而科研管理工作又是一门系统性、专业性较强的业务工作,科研管理人员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不断学习科研管理政策。在目前的编制下,没有专属科研管理部门,不利于集团军科研工作的深入开展和管理。此外,新形势下,军队停止有偿服务,医院停发超劳务补贴,只为临床一线人员发放了医疗岗位津贴。临床科研如何定义没有明确,具备较高素质的人员不愿意到科研一线,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2 对策建议

2.1 以特色军事医学项目吸引高水平科研合作平台

由于集团军医院工作与基层部队卫生工作联系紧密,容易发现官兵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医学问题。提出问题是科研的第一步,人们知道,医学科研的的三要素是,处理因素、受试对象和实验效应。由于集团军医院的医务人员在处理部队日常训练伤、演习保障、维稳处突等军事活动上具有丰富的经验,因此,军事医学问题他们可能提出更为合理和开创性的假说,这为建立具有创造性的处理因素提供了可能。此外,集团军各个兵种齐全,人员多样,在统一编制下利于管理,方便研究,便于收集大宗信息数据,为集团军医院提供了标准化、大样本的受试对象。与更高级别的研究机构相比,集团军医院主要缺乏观察实验效应的手段,即实验仪器设备等硬件不足。更有利于军事医学科研突破的科研组织结构,应该是以集团军医院为中心,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联合高水平科研平台开展科研。医院正在军事训练伤的特色治疗、边境军事活动卫勤保障研究等方面寻求突破口,以特色军事医学研究项目吸引高水平科研平台的合作。

2.2 发挥集团军管理优势,充分发挥科技人才潜能 集团军并不缺乏医学科研人才,只是他们在目前的编制体制和设备条件下,难以发挥其科研的能力。集团军医院应该打破目前的条块和局限,形成模块化的科研团队,建立临床医学、信息生物学、生物工程技术、信息统计学等研究模块,以训练、保障、演习、实战为问题导向,形成科研攻坚团队。发挥集团军管理优势,集中人员办大事,发挥现有科技人才的潜能和积极性。

2.3 利用人才优势,主动投入资金带动军地科研合作近年来,西部地区医疗卫生事业有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在医疗、科研设备等硬件设施上。但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较长时间。与当地地方三甲医院相比,集团军医院军医多毕业于军医大学,能力素质较强,在科研经历上也更加丰富,但是,由于医院科研设备条件所限,科研立项困难。集团军医院应该在部队相关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大胆探索,加大科研基金投入,将科研启动基金纳入年度财务预算,严格财务管理,加强军民融合,依托人才优势利用地方资源;以科研项目为引领,加强军地合作,提升在地方的学科影响,帮助地方发展,提升自身打赢能力。

2.4 勇于探索,以提升打赢本领引领改革实践 军队改革政策、编制、体制的重大调整,其途径是优化军事力量体系,组织形态更加现代化,实现强军兴军目标[5]。后勤改革的要点是实现改革强军和保障打赢,途径之一是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使军队结构规模更加合理,保障职能更加突出,运营管理更加规范[6]。集团军医院应重视科研,以科研为抓手,带动全院学科发展,其目的就是要实现结构规模更加合理,保障能力更加突出,运营管理更加规范,最终实现强军和保打赢的目标。

猜你喜欢
集团军人才医院
人才云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春节期间习近平视察慰问第65 集团军
萌萌兔医院
带领县医院一路前行
“八路军”为何改称第十八集团军?
为县级医院定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