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苏州段文化带的基本内涵及建设举措研究

2019-02-21 21:21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大运河运河苏州

陈 璇

(苏州市职业大学 吴文化研究院,江苏 苏州 215104)

京杭大运河苏州段位于长江中下游的太湖流域,是京杭大运河(以下简称“大运河”)十分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大运河苏州段基本可分为西、中、南三段。自望亭丰乐桥(五七桥)至白洋湾为西段,亦称“苏锡段”。中段原自白洋湾绕苏州古城阊、胥、盘三门外的闹市区,穿觅渡桥南下至宝带桥,为古城段。南段原自宝带桥,经吴江到嘉兴王江泾,称“苏嘉段”;后为缩短河道,从平望新开运河至鸭子坝,关主航线便不再经过嘉兴,也就没了“苏嘉段”之名。在三段运河中,苏州古城段水道情况较复杂,与苏州城的关系最密切。历史上该段运河由北向南分别通过山塘河、上塘河、胥江与护城河相连。1986年,大运河苏州段改道后,山塘河、上塘河、胥江已经不再通航,成为运河故道,但与大运河水系仍然相通。大运河苏州段穿越相城区、高新区虎丘区、姑苏区、吴中区和吴江区,全长96公里,占江南运河的40%,也占了京杭大运河总长度的4.5%。①关于大运河苏州段的分段表述不尽相同,本文分段及引用数据具体参见文物出版社《大运河苏州古城段遗产研究报告》(2016版)。

一、大运河苏州段的历史地位与文化特质

(一)历史沿革及现状

《左传》:“吴城邗沟,通江、淮。”[1]这是中外有文献记载的有确切纪年的第一条人工运河,也是中国大运河的雏形。隋代开始,大运河苏州段成为中国大运河中比较重要的河道,至唐定型。之后,大运河苏州段历经修筑、巩固、疏浚,基本走向至今没有发生变化,仍是交通运输、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1949年以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多年整治,大运河苏州段已成为全国第一条国家级标准化航道,航道等级为四级,船舶通航容量为500吨级。全线有跨河桥梁35座、码头145个、泊位377个,还有相城、浒墅关、白洋湾、龙桥、运东、平望和坛丘7个内河港口作业区,其中,有9个码头年吞吐量超过100万吨。[2]

(二)特质与地位

大运河苏州段的水系网络串联起苏州古城中所有重要的遗产体系,意义非凡。

首先,大运河苏州段是如今运河中最繁忙的河段之一。据不完全统计,大运河苏州段每天有六千艘以上的船只通过,占大运河全年通航量的五分之一左右,是目前中国大运河货流强度最大、最具有活力的航段,为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作出贡献。

其次,大运河苏州段工程浩大、技术复杂,是我国古代先进水利工程的杰出代表。大运河苏州段绕古城而过,城内河道纵横密布,因而苏州的古城门大多设计成水陆两门并行,这是大运河沿线独具的特色。大运河与苏州古城水系融为一体,使苏州成为了大运河沿线独特的“水”城。

再次,大运河苏州段拥有大量历史文化遗存,类型丰富、地位重要,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千百年来,大运河苏州段一直是人们抵达、路经苏州的交通运输水路干道,不同身份、有着不同旅行目的的各地、各国人士在沿线留下了串联各个年代、未曾中断的历史记录和社会描绘,这同样也是难能可贵的人文资源。

如果说,水城苏州充分诠释了古代筑城与水利技术的完美融合,那么,大运河苏州段则孕育了苏州的城市文化品格。苏州城因“运”而生、因“运”而兴,运河水滋养着一代代的苏州人,孕育着钟灵毓秀的苏州文化,也使得苏州城的兴衰荣辱与之息息相关。苏州古城自宋代以来形成的“三横四直”的主干河道系统也存留至今。正如《大运河:与苏州城结缘2500年》一文所云:“苏州水系造就了古城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城市布局,并直接促成了享誉世界的苏州园林。这种水上园林城市景观,在大运河沿线城市中独一无二。”[3]

二、大运河苏州段文化带的形成及概念

(一)大运河文化的定义

顾名思义,大运河文化是指随大运河的历史、文化、发展、流传而留存下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大运河沿线的地理、历史、建筑、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文学艺术等——的总和。王永波在《运河文化的运动规律及其启示》一文中提出:“运河文化是人类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跨自然水系的通航、漕运,促进运河流域不同文化区在思想意识、价值形态、社会理念、生产方式、文化艺术、风俗民情等领域的广角度、深层次交流融合,推动沿运河流域的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全面发展而形成的一种跨水系、跨领域的网带状区域文化集合体。”[4]而《京杭大运河历史文化及发展》一书中也提出:“运河文化是指随着运河经济的繁荣所带来的运河城市的兴起、文学艺术的融合、不同文化背景的参与所形成的多元一体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及思想领域的合成。”[5]

(二)大运河文化的形成和特点

运河文化是一种区域文化,它指的是运河流经及其覆盖地区的特有的文化现象。一般认为,区域文化的发生需要两个动因:首先,要有相对稳定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其二,区域文化的形成有一个逐步沉淀和积累的过程。当一个地区具备了形成区域文化的地理空间要素,又经过长时间的历史文化的积累,使得该区域的成员有了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的时候,区域文化才在一定程度上生成。

隋唐以后,随着京杭大运河的开挖,运河南北贯通,中国的经济中心逐渐向东南地区转移。由于南北交流更为通畅,大运河沿岸的很多城市商业繁荣、文化兴盛。商业繁荣使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变化,人口流动加剧,从而促使人们的生活观念及价值理念发生变化。同时,往来于大运河的士农工商等群体将各地的文化,如生产技术、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学术思想、宗教信仰及文学作品等传播于大运河流域,因此,这一时期,大运河沿线流域的运河文化基本形成,并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在后世发扬光大。如明清时期的小说戏曲,尤其是白话小说和评书评话的发展兴盛就与大运河的运河码头文化以及人员物资的流通有很大关联。

大运河文化的特点,是基于中国的水文化的。水是流动的,但水又包容万物,大运河文化亦是如此。流动与稳定、开放与包容、多样与一体、创新与发展,是中国大运河文化最大的特点。

(三)大运河苏州段文化带的概念及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传承中华文明、增强文化自信、提升中国文化影响力的高度提出,“要古为今用,深入挖掘以大运河为核心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大运河是运河沿线所有地区的共同责任”,“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①参见《成功申遗后,中央为什么专门印发〈纲要〉提出建设“大运河文化带”?》,https://www.shobserver.com/news/detail?id=153697。

2019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强调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重要性。

2017年5月,苏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了《市政府办公室关于京杭大运河苏州段堤防加固工程实施意见的通知》,同时出台了《京杭大运河苏州段堤防加固工程进展情况介绍》。通过“提升运河防汛标准、保护运河文化遗产、挖掘运河综合价值、整理运河发展空间”四个手段,统筹考虑运河工程与文化建设,将大运河苏州段打造成为滨水风情人文带、旅游休闲观光带、防洪排涝安全带、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带,“形成‘一带、两心、四镇、八园、多点’的线状布局。一带:运河文化遗产风光带;两心:姑苏核心(姑苏区、高新区、吴中区)、松陵核心(吴江城区);四镇:望亭镇、浒关镇、平望镇、盛泽镇;八园:浒墅古风(浒关老镇)、文昌阁、枫桥夜泊(枫桥、铁铃关景区)、体育公园、驿亭待月(彩云桥、横塘驿站)、宝带串月(宝带桥)、三里古桥、纤夫古道;多点:望亭休闲公园、苏城门户、枫桥新天地、运河商务圈、运河老水厂创意园、运河都会走廊、姑苏古城门户、滨水活动公园、艺术公园、教育公园、运河雕塑公园、五龙桥公园、法国公园、三里桥爱情文化园、吴江运河公园、平望湿地公园、盛泽丝绸公园、潜龙渠公园。”②参见《京杭大运河苏州段堤防加固工程进展情况介绍》,介绍共三个部分:《工程实施的必要性》《工程基本情况》《工程的组织实施》,引用内容在第二部分中,是对苏州市大运河工程的一个总体布局。“一带、两心、四镇、八园、多点”的布局标志着苏州市大运河文化带在政府顶层设计层面正式形成。

综上,苏州大运河文化带可以定义为:以大运河苏州段为内核,以保护、传承、利用为主线,以苏州大运河流经的“一带”(运河风光带)地理空间为载体,以苏州城市区域“两心”(即姑苏核心与吴江核心)交通束为基础,以苏州周边“四镇”(望亭镇、浒关镇、平望镇、盛泽镇)为发展主体,集“八园”“多点”遗产与生态保护、经济与社会发展、文化与休闲游憩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具有苏州水城特色的综合型文化功能区域。①关于苏州大运河文化带的定义,之前一直未有明确的界定。笔者根据熊海峰《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对策探析》(《中国国情国力》,2017年第10期)关于中国大运河文化带的定义,结合苏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下发的相关文件整理归纳得出。

三、大运河苏州段文化带建设推展策略

(一)具有“苏式味道”的整体城市设计——实施大运河苏州段世遗品牌战略

德国历史学家斯宾格勒曾说过:“世界历史,即是城市的历史。”[6]而运河城市的历史与大运河发展历史息息相关。古代苏州的城市规模大致从两张图可以窥见一斑。宋《平江图》准确地表现了南宋苏州城的平面布局,是一座典型的大运河水网城市,同时,苏州也是名副其实的“千桥之城”——居民枕河而居,京杭大运河绕城而过,城内以河为道,“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7]即为鲜活生动的水城生活写照。

而清人徐扬的《姑苏繁华图》则更形象生动地描摹了古代苏州的繁华景象。徐扬在长卷中绘录了“自灵岩山起,由木渎镇东行,过横山,渡石湖,历上方山,介狮山、何山之间入姑苏郡城,经盘、胥、阊三门,穿山塘街,至虎丘山止”[8]的姑苏古城盛况,涉及城区的部分主要反映的就是大运河水域社会生活场景。李斗在《扬州画舫录》中曾概括和比较了大运河南段三座名城的风貌:“杭州以湖山胜,苏州以市肆胜,扬州以园亭胜。三者鼎峙,不可轩轾。”[9]大致是说古代苏州,尤其是在清代时,为全国知名的商贸中心,市肆繁盛。

从以上两图可知,在文化空间上,大运河苏州段的相关水系和点段是江南地形地貌、地域文化的构建者之一,同时,其遗产点也见证了苏州城几千年来的变化与发展。在古城苏州,“城——河——人”和谐共处的生态环境绵延了二千五百多年。大运河由城外流入苏州城,给水城苏州注入新的水源,将城区水系沟通、盘活,形成了有机完整的水网系统,城内、城外之水通过环古城河水融为一体。由大运河构建的这样一种城市有机整体,至今仍在城市发展的交通运输、文化传承等方面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古城区“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双棋盘格局,在宋代《平江图》中即有印证,这也充分显示了城市规划水平的超前性与典型水网城市独具的特色。

因此,大运河苏州段文化带建设战略,首先应当有符合这座古城气质的“苏州设计”。应充分挖掘苏州运河文化的“世遗效应”,建立具有“苏式味道”的大运河世遗品牌。这就需要从全局出发,以大运河为纽带布局有“苏式味道”的城市设计工程,打造“运河·苏州”的城市名片,使大运河文化带的建设真正做到“不负运河不负城”。作为“缘水而生,得水而美,因水而盛”的典型水城,临河枕水是苏式生活的典范。大运河苏州段的七个遗产点段代表了水城苏州的文化气质,是古城苏州的代表,并且还是现代苏州“苏式生活”的样本。随着社会发展速度的加快、城市建设规模的扩大,苏州低山平湖、鱼米之乡和“海绵型”的整体环境格局被改变。在城市设计方面,大运河文化带的规划和建设尚处于相对独立的状态,未有完全符合苏州整体运河水城气质的建设方案,全局性与统筹性尚不够充分。鉴于此,可以参考欧美地区,如英国旁特斯沃泰水道桥、法国米迪运河、荷兰阿姆斯特丹运河、加拿大丽都运河和比利时中央运河五个入选世界文化遗产运河项目的相关维护、开发和建设的优秀经验。再如法国巴黎的塞纳河,设计者充分考虑其悠久的历史文化,以“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再生”为开发理念,进行整体设计,最终将塞纳河畔建设成了一处集教育、文体、商务、居住、休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片区。再如日本东京湾的建设,设计者将博览、展示、休闲等综合功能集中在一起,强化该区域文化、科技、商业、安居、教育等功能,充分展示了现代城市设计对于复合人居环境的要求。对已有水域利用和开发的人类文明成果的审视和借鉴,有可能转化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后发优势。

因此,在大运河苏州段文化带的建设中,既要回头看,也要左右看,但最根本的还是要向前看。重视时空维度上横向和纵向的借鉴,以经济开发为中心,以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为内核,以具有“苏式味道”的城市整体设计为愿景,绘制新时代的“盛世姑苏繁华图”。

(二)加快文旅融合发展——研究确立大运河苏州段文化传承模式

苏州是一座具有二千五百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是一座经济发展与人文精神并重的城市,同时,苏州也是拥有“世界文化遗产”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双遗产城市,文化始终是苏州的重要优势、优质品牌。大运河苏州段沿岸的文化空间显示出苏州独特的地域性和多样的地理风貌。据相关统计,苏州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数量居北京、西安之后,位列全国第三。

柔性的“水”文化丰富了苏州的城市文化内涵。苏州的先民们因势利导治水、用水,苏州曾有全国最早的水利机构,这种自觉治水的理念使得苏州的居民与“水”和谐相处,并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俗节令和温润敦厚的民风传统。在每一次治水的过程中,苏州人都创造性地发明一些重要的器具、手艺,日积月累,这也成为现代苏州独具艺术特质的重要原因。综观苏州的文化艺术,无论是以吴侬软语为介质的昆曲、评弹、吴歌,还是品类繁多的苏州手工技艺,都充分展示了水文化钟灵毓秀、灵动精致的特质。目前,苏州已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六项,居全国城市之首;国家级“非遗”项目和省级“非遗”项目的拥有量也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江苏之冠。

同时,苏州又是旅游的天堂。在全球知名旅游评论网站“猫途鹰”评选出的“十佳国际旅游目的地”中国榜单上,苏州跻身前十;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文化和旅游大数据研究院基于海量旅游数据分析发布的“2018中国最佳旅游目的地城市排名”总榜单上,苏州位列第三。①参见《文旅融合,让苏州绽放新时代光彩》,http://www.suzhou.gov.cn/news/szxw/201901/t20190114_1040726.shtml。2018年,苏州市接待国内外游客1.3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601亿元。②参见《值得一听!破题文旅融合,“苏式生活”是个不二切口》,http://www.sohu.com/a/325033083_807550。

因此,把这些丰富的世界文化遗产资源利用起来,将其开发成产品,让文化遗产“活起来”,这是大运河苏州段文化传承很重要的方面,而文旅融合是必由之路。对文化遗产进行“活态”保护开发,利用苏州独特的旅游资源和平台开发大运河苏州段文旅融合特有的IP,文化才不会变成故纸堆中的历史,才能富有生命力,代代相传,文化和旅游发展才能共生共荣。

一方面,要重点保护大运河苏州段的生态环境,充分开展大运河两岸遗址现状的调查与保护工作,展示考古现场及相应的博物馆馆藏陈列,运用现代3D、4D及VR技术展示大运河生活场景。在大运河遗址综合利用过程中,要注意全域场景的设置,使市民和游客产生强烈的现场感,调动他们参与的热情,使他们的现场体验更为丰富。

对大运河文化带的“非遗”技艺,要加强保护和开发利用。在进行规划设计时,各职能部门要有全局思维和总体意识,互通信息,使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有鲜明的特色和整体的把控,做到点、线、面三位一体,开发、管理系统一致。要做好苏州大运河文化旅游项目的高起点规划与编制,认清运河作为活态、线性文化遗产的特征,重点打造一批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大运河文化旅游产品,如可以目前通航的大运河吴江段“活运河”及吴江古纤道作文章,带动吴江丝绸经济的复兴与旅游的发展繁荣,进而使历史文化遗产有效传承下去。

另一方面,以大运河产品融合为基础,有效延长大运河文化文旅产业链。首先,与运河相关的文化产品要与苏州的旅游市场相融合,以文化创意为依托,推出一批充分体现大运河苏州段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如“带着成语游运河”“走运河、品佳肴”“运河寻踪”等活动项目,让文化产品满足和引导旅游市场的需求,进一步提升大运河文化和旅游的互动效应,推动差异化发展,不断拓展衍生产品链,增强产业支撑。其次,在大运河文化传承过程中,大运河苏州段文化产品的开发要与旅游“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紧密融合。再次,要推动更多与苏州大运河文化相关的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使旅客在体验赏心悦目的大运河苏州段沿线的各种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产品后,还能带回经典、实用、便于传播的苏作、苏样、苏意文创产品。最后,要利用文化点亮运河旅游产品。苏州的旅游不缺热度,但是对大运河苏州段的旅游,无论全国各地游客还是苏州本地居民都知之甚少,因此,利用影视剧带动大运河旅游是一个有效途径。这就需要苏州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统筹协调,组织专家撰写高质量、吸引市场的大运河文化影视作品,电视剧《都挺好》带动“同德里”的宣传即是一个有效例证。

总之,文旅融合发展是大运河苏州段文化带建设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在探索大运河文化文旅融合发展过程中,要严格保护大运河文化遗迹,重点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扶持,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作抢救性保护,利用苏州的旅游资源与平台充分开发与大运河苏州段文化相匹配的IP,打造一批精致典雅、便于传播的文创产品和文化旅游产品。

(三)用“吴侬软语”讲好“运河·苏州”故事——文化复兴大运河苏州段人文故事地标

大运河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物质价值、精神价值、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艺术品质,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强大生命力和天马行空的创造力,是勤劳、勇敢的华夏子民智慧的结晶。很多地标性的遗产是人们了解大运河及沿线生活和习俗等十分重要的载体,同时,也更能直观地增强人们对该地区的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

与运河相关的文学、戏曲、绘画风格、匠作技艺等文化样式随着大运河的流淌而传播、演变。大运河的开凿、发展、演变使得沿岸的生态、社会环境发生改变,对于大运河沿线的居民来说,大运河是承载家族传统和先辈故事的重要载体,这些记忆和故事能够唤起人们的记忆、渲染乡愁、深化乡情。

因此,“运河记忆”也是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苏州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过程中,人文故事地标的建设应是一大亮点。

首先,大运河苏州段人文故事地标的建设既要全局把控,又要个性鲜明。如七个点段中,山塘历史文化街区体现的是古代苏州人家临水而居的生活,“水阁楼”是这一点段重要的建筑样式,虎丘塔则是该区域的重要地标建筑,山塘街区农历四月十四“轧神仙”的民间习俗可与之相呼应。平江历史街区和全晋会馆是大运河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实物见证,全晋会馆的建筑形式体现了“吴风晋韵”,这里是山西商贾在苏州的重要商业经营活动场所。1986年,全晋会馆作为苏州戏曲博物馆正式开放,此处人文故事地标的设立即可与晋商、戏曲相结合。平江路上有大量名人故居,是古代文人墨客、达官贵人居住的地方,周边还有拙政园、狮子林、苏州博物馆、忠王府等园林建筑,苏州古典园林有中国文化的“后花园”“城市山林”之誉,此处人文故事地标的设立可着重宣扬“精致淡雅”“现代圆融”“古今交相辉映”的苏州精神。盘门由水陆城门及两侧城墙构成,是古代重要的城防设施,是全国唯一的同类建筑遗存,是古代军事城防技术的一大创举。另外,盘门路保留了苏州近现代以来的工业遗产,太和面粉厂、苏纶纺织厂、苏州一丝厂都始建于此,是苏州民族工业的发源地,因而此段大运河文化带人文故事的开发主题定位于“实业兴国”“实业救国”是十分适合的。总之,在设立人文故事地标的时候,要保护为先,不过度开发。同时,要在符合苏州运河之城总体气质的前提下,显现各个点段的个性特征。

其次,苏州大运河文化带人文故事地标的建设要与大运河遗产阐释体系同步进行。对确立的人文故事地标建筑要标注相关的说明文字,告诉游览者这里曾经发生的事情、有何历史典故。文物遗迹是过去的,要让它们与现代人的生活建立起联系,就需要有故事的讲述与文化的传承。有意识地、系统地安排阐述体系,突出恢复苏州大运河人文故事地标,一定要深入挖掘大运河遗产中的文学作品、纪实口述等资源,定期举办相关节庆仪式;在一些重要的文物节点,进行公共艺术作品或者场景的设计,这些艺术作品与场景,还可以与苏州传统的戏曲样式如评弹、昆曲、吴歌等相结合,用“吴侬软语”委婉动听地讲好苏州大运河故事。

(四)让现代与自然无缝连接——规划建设大运河苏州段生态景观长廊

大运河文化带是承载了千年文脉的“活态”文化遗产,大运河生态景观长廊的建设是确保苏州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苏州是具有二千五百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同时,其国民生产总值在全国同类城市中荣居榜首,是极富竞争力的现代产业名城。因此,苏州大运河的生态景观长廊建设,要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基本思路下,将“经济”“文化”“生态”以及“人民生活”作为关键词,力求高质量地打造符合城乡建设总体要求、适应经济快速发展模式、提升运河沿线文化品位、满足人民闲适生活理念的大运河苏州段生态景观长廊。

时任苏州市委书记周乃翔提出:“要以建成集环境整治、遗产保护、健康休闲、文化旅游功能‘五位一体’生态绿廊为目标,加快推进京杭大运河苏州段堤防加固工程。努力把大运河苏州段打造成一条滨水风情人文带、旅游休闲观光带、防洪排涝安全带、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带。要持续推进‘263’专项行动,大力开展沿线环境整治和修复,打造特色景观,推动早日实现‘一河尽显姑苏之美’。”①摘自2018年7月4日,苏州市委、市政府召开的京杭大运河文化带和堤防加固工程建设推进会上时任苏州市委书记周乃翔的讲话。“五位一体”的生态绿廊建设,是苏州市委、市政府在大运河生态长廊建设中颇有创造性的概括与总结。

作为古代经济通道、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苏州段是苏州的文化长廊,也是生态绿廊,是苏州市政府展示苏州软实力、宣传苏州的绝佳样板窗口。苏州市政府从2012年开始就启动了“两河一江”工程,并在2014年、2015年、2017年分别开展了大运河文化建设的工程。目前,高新区浒通段、狮山段以及吴中区段三段规划已基本实施。

要进一步加强大运河苏州段生态景观长廊的建设,首先要将生态治水和绿色航运结合起来,努力改善大运河水环境、清净运河水。同时,要加强大运河沿岸水域的科学管理与动态监测,增加大运河生态监测点,分段实现与强化“河长制度”,将大运河水域管理纳入相关职能部门的绩效评估和考核体系。加快推进绿色航运发展,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的运河运输船舶,加快绿色生态港口的建设,同时,确保大运河污染物得到有效控制与治理。

其次,建立多元化的生态驳岸。通过生态驳岸的建设,与片区主题匹配、吻合,使大运河两岸的驳岸更为生动、有趣。其材质可以多种多样,以利于营建水岸生态系统。

最后,要打造符合苏州气质的大运河两岸建筑与艺术景观。可通过结合建造阳台、平台、观景台、亲水平台等多种方式,创造立体化的观景方式,打造与苏州水、河道运输相关的运河主题景观艺术。打造一批与片区主题相匹配的、与苏州历史文化相关的景观艺术,打造养老休闲、儿童娱乐、健身三大功能相结合的趣味性场景。

四、结语

综上,大运河苏州段文化带的建设,一定要符合古城苏州的整体气质,同时,更要凸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名城的社会地位;在增强大运河苏州段文化带建设责任感、使命感的理念感召下,努力保护好源远流长的大运河文脉;要以“青山绿水”为发展目标,建设满眼绿意的大运河生态长廊,同时,努力提升苏州大运河黄金水道的含金量,从而将“人间天堂”的美誉根植于经济发展的沃土中。

猜你喜欢
大运河运河苏州
独占鳌头的运河传奇
Pingtan in Suzhou 苏州评弹,值得一听
苏州伴宅
“洋苏州”与“新苏州”演奏和弦
大运河,行走山东
文化,让运河“活”起来
《中国运河志》简介
如泰运河谣
大运河:最后的绝唱
考古者眼中的隋唐大运河 湮没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