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恒 张超逸 甄艳清
(内蒙古工业大学人文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80)
农牧交错带,指的是农业与牧业生态系统的边缘交汇区域,农业、牧业在其中交错分布。常说的农牧交错带,主要指北方农牧交错带[1]。学界基于土地利用方式、气候、水资源或综合考量等方式给予其不同的定义,但在区域划分上大致相同,即内蒙古自治区东北、中南延伸至西南部以及河北省、山西省北部和甘肃东北部等地区[2]。农牧交错带的界限会随着气候与人类活动的变化而出现波动[3],因此该地区的自然条件与人文环境相对于其他地区更为复杂多变。值得注意的是,农牧交错带是一个区域性概念,包括城市、乡村及城乡接合部等[4]。
农牧交错带的第一产业主要为农业与牧业。由于该地区的水土、气候情况不同,逐渐形成了农区、牧区及半农半牧区。农区以种植业为主,个人的种植面积大于我国的农业地区,部分人会在家中畜舍饲养少量牧畜;牧区在草场确权后,以定居放牧和畜舍饲养为主;半农半牧区中多数人既从事农业生产又从事牧业生产。
农牧交错带生态脆弱,对于气候的变化更敏感。在这种农牧交接的边缘气候中,一旦气候环境恶化,农牧业生产会受到极大的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农牧业技术的普及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牧业产出以及抵抗恶劣环境的能力,但同时也提高了农牧业的生产成本。农牧交错带是农业与牧业的过渡地带,其中包含的不仅仅是农牧区,还包括以第二三产业为主要生产方式的城镇。该地区的城镇以现代化的标准进行建设,生产方式大体相同,各地区根据自身特点各有侧重。但受到人口、地理位置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远远低于我国东南地区。
农牧交错带兼具以汉文化为主的农业文化与以蒙古族文化为主的牧业文化,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一些新兴文化在城市间快速传播,并逐步影响周围村镇。由于该地区的特殊性,这些文化习俗等已经切合当地生态环境及生产方式。
从区域上看,农牧交错带大部分处于民族地区,文化底蕴丰富,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文化是衡量地区发展程度的指标之一,随着时间的推移,老一辈的文化持有者逐渐减少,新生代受现代化文化影响较深,各民族的文化传承出现危机。在城市中,除从事文化相关产业外,个人的印记被缩小,其持有的文化特性不被重视,老一辈传承的经验不再适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陷入困境。文化类的商业活动在保护文化与发扬文化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部分商家为了获取更多利益,对传统文化进行商业化包装,扭曲了文化的内涵。
根据年龄、文化程度、民族等划分的人员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地区的发展状况。受城市化进程的影响,农牧交错带的人口大量涌入周边城市,其农区、牧区“空心化”现象严重[5]。由于牧区多处于地广人稀的地区,人口增长缓慢,因此农牧交错带的人口密度高于牧业区,低于农业区。
由于农牧业投入高、收益低,大部分年轻人不满足于这种低回报的生产方式以及恶劣的生产环境,而选择投身于第二三产业,这使得人口本就稀少的农牧区陷入了后继无人的窘境。在城市生活、生计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吸引下,大多数农村青壮年进入城市定居或工作,其中在城市工作的大部分人会在年龄渐长后返回家乡。留在城市的人群文化程度高,其工作多为知识型,年龄越大,收益越高;返乡人群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多从事低技术型及青春型行业,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状况限制了其职业发展,最后只能返乡,这也导致了农牧区居民文化水平远远低于城市。
我国对于公共事业愈加重视,2017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社会服务事业费支出逐年上升,并在当年达到5 932.7亿元。社会组织多以项目的形式承接各类服务,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项目,包括服务性收费、社会捐助及公益基金等,但用于农牧交错带社会组织的资金占比极小。这是因为农牧交错带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居民生活水平与东南沿海地区存在较大差距,居民对于消费性服务倾向性不高,社会组织推出的收费性服务较难盈利。
传统的公共服务由政府提供,另外,由于我国守望相助式的文化特点,亲戚、朋友及邻里提供了政府不能触及的帮扶服务。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对于社会服务的需求逐渐增大,守望相助式的文化形式在现阶段的城市中较难实现,亲朋好友的非专业帮扶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大量的需求缺口为政府带来沉重的负担,政府为减轻负担并提升服务质量,采取项目制,把社会服务发包给社会组织[6]。但此时我国的社会组织还难以承担如此重任。大量的项目催生了大批社会组织,政府项目可以保证大部分社会组织的存活与发展,其他资金来源成为非必要,在效益较低的情况下被多数社会组织放弃。随着社会组织的进一步增多,其竞争力度增大,扩充资金来源渠道会逐渐被列入社会组织的发展规划当中。长远来看,对政府的依赖只是社会组织的阶段性状态。
社会组织的地域发展不平衡难以避免,并将长期存在。农牧交错带是一个带状区域,存在大量的城镇与乡村,发展程度不一,各地政府对于社会组织的重视程度不一。受这些因素影响,社会组织在农牧交错带呈现出区域间发展不平衡的状态。与全国的发展程度相比,其发展程度低于东南地区,高于西北边疆地区,这由地域经济发展程度及政府支持力度决定。
农牧交错带处于生产方式、地理、气候及文化等多方面的临界区域,其内生社会组织差异性较大。在发展程度方面,经济发达地区的社会组织逐步与国际接轨,欠发达地区才刚刚起步;在服务类型方面,环境良好地区的社会组织主要开展文娱型服务,环境恶劣地区则侧重于救助性服务。这些差异限制了地域间社会组织交流发展的效果,成功的发展经验与模式难以得到普及。
参与社会治理是社会组织的重要任务之一,农牧交错带的社会状况较为复杂,单一的社会组织难以满足当地的社会需求。因此,该地区的社会组织在类型上呈现多元化状态,但在社会组织的服务精细程度与专业程度上与发达地区还有一定差距。
农牧交错带的社会组织受政府影响较大,多以项目的形式参与社会治理,在形式上较为单一,不利于社会组织的良性发展。但随着社会组织的发展,其服务手段呈现多样化趋势,服务内容愈加丰富,社区居民对其的评价较高[7]。
随着社会分工的精细化,许多新的领域被发现,社会组织逐渐介入各个领域当中,因此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过程中涉及的领域更广泛。另外,由于地区特点,农牧交错带的社会组织涉及领域较其他地区更为广泛,但受到发展水平的限制,其服务质量有待提升。
专业化是社会组织的生存之本,但在资金的压力下,社会组织的专业化发展进程缓慢,其专业化建设的核心是专业人才队伍的建立,人才队伍的建立又依赖强大的资金支持。社会组织应尽可能以“开源”的形式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避免“节流”式的运行策略损害项目受益对象的利益,以此促进社会组织专业化建设[8]。
社会组织之间需要加强交流学习,但农牧交错带的情况较为复杂,社会组织所处环境差异性较大,盲目地进行交流学习,最终获得的效果较差。建立社会组织区域间的交流学习规范,对农牧交错带以区域进行分类,对社会组织以类型进行划分,同类区域及同类社会组织间的经验更具可分享性,交流学习成效更高。
社区居民参与社会治理是社会良性发展的重要体现。社会治理主要由政府及各类社会组织实施,居民对于政府的信赖度高,对于社会组织的信赖度较低,而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离不开当地居民的支持,因此提升社会组织的公信力尤为必要。提升社会组织的公信力,可以促进社区居民参与社会组织的各类活动,间接地提升社区居民在社会治理中的参与度[9]。提升社会组织的公信力,不仅需要社会组织自身的努力,还需要政策上的大力支持,允许其进行一定程度的市场化运作,这样社会组织可以在社会治理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