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疗法在特殊儿童干预中的应用研究

2019-02-21 17:57冯秋燕赵小云
绥化学院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园艺自闭症疗法

冯秋燕 赵小云

(淮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安徽淮北 235000)

园艺疗法(Horticultural Therapy)是一种综合社会、艺术、教育、医学、农学、景观、心理等学科的治疗方式,强调引导人们通过参与栽培、观赏、手工艺品制作及自种果蔬食用等园艺活动,改善人们在身体机能及心理方面的状况,促进他们在社会、生活、精神、情绪方面实现调整更新。[1]园艺疗法作为一种在发达国家得到较好发展及应用的治疗技术,从最初主要提倡用自然的力量对精神病患者进行治疗,逐渐发展成为国际上公认的交叉学科及实践性学科,被广泛应用于多种类型群体的干预或服务中,并表现出绿色环保、低成本、无副作用等优势。目前已有大量研究证明,园艺疗法能有效改善特殊儿童的不良情绪与问题行为,帮助他们在感知觉能力、社会交往、语言发展及身体机能等方面获得提高。文章通过对园艺疗法理论基础、作用机制及其在特殊儿童教育干预具体领域的应用价值进行梳理与剖析,试图深入具体的认识园艺疗法,为其更好的应用于特殊儿童教育干预提供支持。

一、园艺疗法的理论依据

园艺疗法的实施过程体现了精神分析、行为主义、人本主义等思想,但梳理园艺疗法的发展脉络及历程可以发现其有自己的理论基础,即亲生命性理论和生态系统理论。

美国生物学家Edward O.Wilson 根据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偏好,提出亲生命性理论。该理论认为,自然环境在人类几百万年的进化发展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它源源不断地为人类提供着食物、水、空气等重要的生命元素,即使人类逐渐从最初的热带稀树大草原或过渡区域的森林中脱离出来,居住于被大量钢筋混凝土建筑充斥的环境中,但由于人类潜意识里与大自然其他生物不可分割的联结属性,使得人类依然喜欢大自然、向往大自然。[2]每当人们处于阳光、流水、泥土、植物等相对稳态的自然环境中,人体本能的就会卸掉防御机制进入松弛情绪的应答状态,EdwardO.Wilson认为这种偏好特质有利于人类在园艺活动中产生积极反应。

Bronfenbrenner 于1979年首次在其著作《人类发展生态学》中阐述生态系统理论,并指出生态环境对人们行为方式与成长有重要的影响,认为人类在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着与环境系统的联系与互动,因而通过改善人们所处的环境可以调整更新人体各项身体机能。Bronfenbrenner虽然将生态系统理论引入到园艺治疗的解释中,但并未涉及生态系统理论运用到园艺疗法中的具体方案。[3]随后Germain & Gitterman综合前人的研究,发展生态系统理论对园艺疗法的指导,他们认为应该最大限度发掘人们的优势与资源,协助构建替代性自然景观,实现人与自然的交互适应,从而促进人们身心和谐发展,表现在园艺疗法中即是通过提供自然景观或者营造替代性自然景观,使参与者融入其中,在栽培、陪伴与管理、观赏、采收、使用等园艺活动中与大自然交互适应,发现生命的美好与感动,达到身心愉悦与复健的功效。

二、园艺疗法在特殊儿童教育干预中的作用机制

根据霍尔的研究,人类的知觉器官可分为距离型和直接型两类感受器官,其中眼、耳、鼻属于距离型感受器官,皮肤和肌肉属于直接型感受器官,人体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共同接收自然界释放的信息,这是人体感受环境的基本方式,也是园艺疗法发挥功效的基础。[4]以植物为主的自然元素可以突破一般的感官限制,最大限度的挖掘人体各种感官功能并充分调动感官潜能,综合发挥人体的各项身体机能,触发人体感官体验,满足各种能力人群的多方面需求,从而为人体身心状态的调整更新带来正面效益。

视觉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人周围近70%的信息都是通过视觉接收然后作用于大脑加工理解的。园艺治疗的场地,如林地、体验性种植园、室内及花园小盆栽养护、城市植物园、社区绿地、公园等能为人们提供视觉盛宴,促使人们体内产生有益的共振从而调节身心。听觉是仅次于视觉的重要感官,人们对环境的认知也有很大一部分依赖于听觉,好的声音能让人心情舒畅,所以声景常常用来协调和促进视觉感知。在园艺景观中,多用自然声音配合舒适的人工声音,如舒缓的音乐,这样能使人更深层次的体会自然环境的意境美。触觉是人们的机体感觉,甚至触觉是视觉障碍群体感受大部分事物的主要方式。人体的皮肤外层有着丰富的感受器细胞,当人体被某种事物触碰,在大脑皮层的相关区域很快就会活跃起来并产生触觉感受。嗅觉能直接作用于大脑,视障或听障人群通常运用嗅觉来认识事物,了解周围环境。嗅觉反应灵敏能比味觉更快地改变人的精神状态,园艺疗法提供自然景观或者营造替代性自然景观,散发的自然气息能使人心情舒缓。味觉在园艺活动中可延伸为一种体验和享受,参与者通过亲手栽种,采摘各种水果、蔬菜等,并能与亲朋好友共同分享,获得味觉上的刺激与享受,感受收获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三、园艺疗法在特殊儿童教育干预中的应用价值

(一)园艺疗法有利于促进特殊儿童感知觉能力良性发展。智障儿童在感官刺激方面较普通儿童而言在辨别能力和敏锐度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迟钝,同时感知速度较慢及范围也相对较小;而自闭症儿童对感官刺激的反应则存在过度敏感或者过度迟钝的缺陷,对周围人、事、物的感知能力很差且难以建立联系。[5]除上述两种特殊儿童外,其他如视障、听障、学障、脑瘫、情绪与行为障碍等类型的儿童,通常在感知觉(诸如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本体觉、时间知觉、空间知觉)方面也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障碍。[6]然而相关研究表明,儿童感知能力的发展对其自身在脑发育、启动和完善运动功能、生活适应、语言与社会交往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也有研究者认为感知觉能力是儿童认知能力发展的基础,如果感知觉这一维系大脑与客观现实的纽带出现故障,认知活动的质量则会大打折扣甚至会无法顺利进行。[7]因而认为对特殊儿童开展感知觉训练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其后续发展影响深远。

园艺疗法目前应用形式丰富多样,包括植物园、芳香园、农疗站、疗养院、室内盆栽、城市公共绿地等,该疗法除要求活动的实施地点安全、舒适外,几乎再无其他时间或空间方面的限制。训练者可以根据需求灵活设计个人治疗或团体治疗活动,引导特殊儿童充分感知所处环境的气味、色彩、声音及质感,[8]例如感受大自然泥土的气息、花草的芬芳,观察草地、大树、鲜花的颜色,倾听鸟儿的叫声,触摸树叶的形状、纹理等。此外,训练者还可以针对特殊儿童粗大动作或精细动作方面存在的问题,设计生动活泼的园艺活动,如邓卫东及其团队针对特殊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及学习特点,组织他们参加插花制作活动,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分配花材、互换花材、识别花材、浸泡花泥、整理花材等活动,以期达到改善特殊儿童的肢体功能及训练他们手眼协调目的。[9]已有研究显示,特殊儿童在参与挖掘或翻松土壤、播种、分株、浇水、修剪枝叶、采集种子等园艺活动时,需要多次进行弯腰、下蹲、伸展等动作,此时,他们不但持续获得充足的感官刺激,还促使手和脚的大小肌肉群及身体的平衡得到锻炼,这对特殊儿童的感知觉良性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二)园艺疗法有利于特殊儿童社交功能的提高。美国Louise Bush-Brown于1953年,开展了一项名为“窗台花箱先驱计划”的园艺疗法活动,该活动指定费城的一个花卉公司为居住在某贫民区的居民们提供花草植物装饰社区公共环境,并组织他们进行观赏。时隔不长的时间,居民们就受到花草植物表现出来美的影响,自发地开始用行动改善所处的贫民区环境,如不随手乱扔垃圾且积极清除周边存在的垃圾、整修门窗及翻新房屋等。在此过程中原本关系僵硬或者不相识的邻居们开始相互认识并逐渐变得熟悉、友好,进而交流与合作,与此同时原本一团糟的贫民区环境也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各家的窗台充满了鲜花或绿植,街道上的路面干净整洁,[10]因而研究者认为园艺疗法可以起到社交催化剂的作用。

社交障碍是自闭症儿童的主要症状表现之一,也是其最核心的缺陷,[11]通常表现为与周围的人和事物难以产生情感与互动。雷秀雅曾对20 名自闭症儿童实施了以植物认领、植物种植、自然植物接触为主的园艺疗法,发现有策略的引导自闭症患儿从最初较为单一的感兴趣事物或注意的植物,逐步转移到对外界事物的关注,拓宽兴趣与注意力,并建立一定的联系,可以培养自闭症儿童觉察他人存在的能力及分享行为,激发其合作意识,从而帮助自闭症儿童在社会交往能力方面获得不同程度的提高。[12]Kim B Y等人综合行为矫正理论、韩国智障儿童科学课程以及园艺疗法的类型与特点,在韩国首尔的一所小学随机抽取一至三年级24 名智障儿童(10名男生,14名女生)进行了研究。实验组中的12名智障儿童持续6个月接受以蔬菜的播种、栽培、收获以及收获后的烹饪与品尝等活动为主的园艺治疗,之后与其余12名儿童组成的对照组相比较,发现实验组中智障儿童的社会性有显著提高。[13]曹琪(2017)将园艺疗法应用于特殊儿童康复的研究中发现大自然能够给予特殊儿童充分的感官刺激,能较容易地激起他们的兴趣与好奇心,同时还能促使特殊儿童产生沟通与交流的需要(如与训练者积极互动、同伴之间交流比赛等)进而加强他们的沟通交往能力。[14]也有研究者指出特殊儿童通过积极参与园艺劳作可以更好地融入社会,并且还有利于改变外界对他们的消极认识。

(三)园艺疗法有利于特殊儿童情绪的调节。帮助参与者调节情绪,更新精神状态是园艺疗法较为突出的特点。相关研究显示,园艺疗法较其他治疗方法,具有灵活、舒适、自由及受保护的空间等优势,能够有效缓解参与者的心理压力,促进训练者与参与者之间互动、互信关系的建立,当参与者在训练者的引导下参与植物栽培、园艺手工艺品制作、成果分享等园艺活动时,可以用语言或非语言的形式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释放无法名状或者长期被压抑的情绪。训练者根据参与者本身存在的缺陷及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引导其在园艺活动中充分发挥主动性,如期待种子发芽、幼苗长大、花儿绽放、果实成熟等,激发他们对未来的兴趣与热情以及点燃他们内心的希望,同时使他们的参与感、目的感、成就感、创造感得到满足,继而改善自我形象,缓解焦虑、压抑、绝望等不良情绪。此外,园艺疗法还可以有效改善参与者的攻击性情绪,为其提供宣泄的出口,如有策略的安排有攻击倾向的特殊儿童进行土地的耕挖、植物枝杈的修剪等活动,帮助他们通过被人们所接受的方式进行宣泄,[15]继而引导他们逐渐感知并控制不良情绪与行为。

许多特殊儿童会有自卑、焦虑、烦躁、乱发脾气、摔东西、打人或自伤等情绪或问题行为,园艺疗法过程中所特有的以镇静、安抚为主的植物环境,可以为特殊儿童提供安全感以及舒适性,帮助他们缓解不安与焦虑。因而,训练者可以引导特殊儿童通过参与丰富多彩的园艺疗法活动,如观赏绿植,当绿色在特殊儿童的视野中占到25%时,他们会产生舒适感,而当特殊儿童处于高植被覆盖率(70%~98%)的环境时镇静效果更佳。此时绿色植物给予特殊儿童的视觉刺激可以降低他们的血压、心率、心电p波振幅等,同时增加其脑内a波振幅,从而促进特殊儿童体内不良情绪得到缓解与释放。[16]此外,训练者还可以引导特殊儿童在生态和谐的园艺环境中通过自由的奔跑或进行适度的体力劳动等途径来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最后,训练者在为特殊儿童设计园艺活动时,还应该注重选择能最大限度让他们获得成功机会的活动,这种通过努力收获成就的感觉能激发自信心,继而引发自我效能的改善。

(四)园艺疗法有利于特殊儿童生活适应能力的提高。近年来,澳大利亚兴起以学校为基础的园艺项目,包括关注儿童的饮食健康和营养均衡,提倡儿童应该积极参与以自然为基础的教育,它规定学校的园艺生产与厨房活动要有机结合,目的是促进学生们在适宜强度的翻地、播种、浇水、收获、烹饪、食用等活动中,获得“准备、成长、期待、收获和分享”的感悟与体验。截至2009年,澳大利亚至少有93所学校开展了此类项目,这些学校在州政府和联邦政府的资助下,积极与社区合作,引进农学、景观学、社会学、心理学等方面的人才,建立起以学校为基础的花园园艺、课程教学以及厨房活动——“食用课堂”计划。[17]学校花园与厨房的有机结合,让孩子们有机会亲自参与蔬菜水果的种植,并观察记录它们的生长过程,促使孩子们更愿意食用这些果蔬做出来的食物,[18]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他们适应环境、改造环境的能力。李树和的研究发现,利用园艺治疗对智障儿童实施教育干预时,针对他们生活技能较差的特点,可以引导他们从命名与识别园艺产品开始,到鼓励他们参与园艺植物的种植、生长期各阶段的看护及最后的收获与分享,助力智障儿童在翻地、浸种、播种、浇水、捉害虫等农艺操作活动中,促进生活技能的提升及自理能力方面的改善。[19]张加轶和郭庭鸿在研究园艺疗法作用于自闭症儿童干预性治疗中发现,园艺疗法中的操作与活动都与人们的社会生活普遍相关,这有利于促进自闭症儿童生理功能的恢复,同时还能提高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及职业技能。通过园艺疗法特有的职能、治疗、社会等潜移默化的影响,促使自闭症儿童在以园艺操作及团体活动中建立与社会的关联,以此助力自闭症儿童在外界有限的帮助下适应环境、生活自理。[20]此外,深圳恒爱社区服务中心在利用园艺疗法对收留的残障人士进行干预时还发现,积极为残障人士开展各类植物栽培、园艺作品销售等培训活动,可以帮助他们恢复较好的身心状态及实现自给自足。[21]

四、反思

园艺疗法在我国特殊教育干预领域虽然处于新兴阶段,但它在特殊儿童教育与康复训练过程中表现出的良好实用性与成效性,预示着这一疗法在特殊儿童教育干预领域可以有着较为光明的运用前景。纵观目前我国特殊教育的发展,可知特殊教育学校、特殊教育班、随班就读、康复机构等仍是特殊儿童的主要安置形式,特殊儿童在这些安置形式中主要参与一般性课程或选择性课程的学习。因而,要想更好发挥园艺疗法在特殊儿童教育干预中的作用,应该着重思考如何将园艺疗法与特殊儿童的所处环境、课程计划及康复训练项目有机结合,探索更加适用的教育模式与康复模式。

猜你喜欢
园艺自闭症疗法
Rejection therapy 拒绝疗法
欢迎订阅2022年《北方园艺》
关爱自闭症群体应从消除误解开始
“基因剪刀”或可减轻自闭症症状
园艺系
园艺
自闭症是个什么鬼?
我和园艺村的约会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2)
自闭症孩子画作中国美术馆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