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琴
(淮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安徽淮北 235000)
近年来,特殊儿童的教育得到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专篇阐释特殊教育,提出关心、支持特殊教育;2017年7月,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民政部、财政部、中国残联等七部门联合印发了《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对残疾人事业发展发表重要讲话:“残疾人是社会大家庭的平等成员,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中国梦,是民族梦、国家梦,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也是每一个残疾人朋友的梦”。教育兴,则中国兴,教育强,则中国强,而要实现残疾人朋友的中国梦,必须依赖多方参与与支持。如何保障特殊儿童教育优质发展,不辜负党和国家的期望,本文从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论述如何构建有效支持系统。
家庭是儿童生存发展的天然屏障,家庭教育的启蒙性和长期性显著地影响儿童的成长[1]。同理,作为特殊一类的儿童,他们的生存发展更离不开家庭的支撑。“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于特殊儿童,尤其在学前教育和早期康复训练上,家长起着不可忽视和替代的作用,而且国内外大量的实践证明,家长在学前教育阶段进行的早期检测、评估和干预康复,对奠定特殊儿童今后良性发展的基础都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家庭在特殊儿童教育中扮演着“打前站”的重要角色。因此,构建特殊儿童教育体系必须以家庭为着力点,打好支持系统的扎实基础,以爱助特殊儿童起航。
(一)转变观念。《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明确提出:“宣传特殊教育改革发展成就和优秀残疾人典型事迹,引导学生和家长充分认识特殊教育对促进残疾人成长成才和终身发展的重要作用。”一般情况下,家长在得知自己的孩子是特殊儿童时会经历震惊、焦虑、四处寻医、恐惧、失望、怨天尤人、自责羞愧和默默承受几个阶段[2]。在这任何一个阶段,家长都处于煎熬焦虑中,最终大多数被无奈的现实击垮,而这消极的应对对特殊儿童的成长来说却是雪上加霜。因此,作为特殊儿童的家长必须积极调整心态,勇于面对现实,正视自己孩子的特殊情况和需求,家人之间互相打气鼓励,一起面对困难,配合相关机构对孩子进行异常性检测,听取专业人士的建议,积极投入到促进孩子发展的行动中去。
(二)提高自我学习能力。助人者自助,家长作为特殊儿童教育首任激发者,唯有使自己具备和不断提高助人的能力,方能助人。随着社会的进步,现有的学习方式已多元,学习资源也丰富。一方面家长可借助互联网、查阅图书、与家长学校共享信息等途径了解特殊儿童护理、教育的相关知识,掌握教育、训练特殊儿童的方法和途径,根据孩子的特点在家进行适宜训练并与学校教育相互配合,合成一股劲;另一方面家长应努力争取社会支持,比如主动向政府登记、申请补助、寻求公益组织的指导等一切有利于特殊儿童发展的社会力量,唯有此,对特殊儿童的教育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校是特殊儿童接受正规、系统教育的主要场所,是特殊儿童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此,必须释放普通学校与特殊学校在特殊儿童教育中应有的活力,坚守育人阵地,如果说一个孩子是一间银行,那么学校应在这一间间银行中不断地存入特殊的存款——爱。
(一)普通学校。首先要积极落实随班就读政策。随班就读是我国特殊教育工作者结合西方特殊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根据中国本土实践所创造的特殊人群教育的重要方式[3]。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普通学校要在思想认识上纠正偏差,摈弃狭隘的“特殊教育是特教学校的事情,教好普通学生都不容易,哪有时间和精力去管好、教好特殊学生”的观念。用《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教育条例》等法律法规武装全体教师的头脑,树立正确的育人观,避免“随班就坐”的情形;利用班会、微信群等形式,对普通学生家长普及融合教育理念、做思想动员工作,让其了解随班就读是特殊儿童的权利,不仅仅有利于特殊儿童本身的成长,而且对于我们身体健全的孩子来说某种程度上也能是一种促进,使其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同时,家长包容理解的胸怀也能间接地影响孩子,为特殊儿童在校生活创设宽松和谐氛围打下基础。
其次,探索可行的教学模式。教育的初衷就是要给更多的孩子以更多的选择,作为学校,要选择的是适合每个孩子的教育,而不是去选择适合教育的孩子。如江苏省探索与专业评估机构协作提供IEP 服务,使教育效能得以大大提高。作为教师,要达成“最重要的事情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唤醒和激发孩子的潜能,以帮助他们筑梦人生”的共识。由于随班就读的学生自身身体和认知上存有缺陷,对于科学文化知识的接受能力有限,因此教师可以转换思路,采用“集体学习为主,个别辅导为辅”的课堂教学模式。降低对知识和技能目标的要求,转向以加强实用知识的学习和对生活技能、职业能力的培养为导向,提高特殊学生的生存能力,这实则对随班就读学生未来发展具有更深远的意义,为他们逐步融入社会生活奠定良好基础,帮助他们做到残而不废,保持做人的一份尊严和自信。
再者,激发普通学生互帮互助的精神,培养他们的爱心和责任心。一方面学校做好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德行是一个人成为“人”最为重要的品质,是决定一个人发展方向和性质的根本所在[4]。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智慧地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以提高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这也正是《核心素养》中“育人为本、立德树人”的价值取向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鼓励学生立足于行,融入到实践。例如从帮助特殊同学上厕所这样的小事做起,一起唱歌、玩游戏、做值日,让普通学生潜移默化中意识到世界的多元性,懂得如何宽和待人,常怀感恩之心,体会到一己之力帮助他人的价值,培养热心公益和志愿服务的意识,发扬合作互助精神。这对于学校形成正面的校园文化、促进普通学生和特殊学生思想品德发展、健全人格塑造也是积极的。
(二)特殊学校。首先,应拿出专业的态度和精神,为特殊儿童撑起一片蓝天。不仅要关注到特殊学生和普通学生的差异,更应关注到特殊学生群体内部的差异性(如轻度残疾生和重度残疾生的差异,自闭症生和听障生的差异等),那么特校应根据特殊学生的具体需求做出相应的教育安置。不能为了固守普遍的平等原则而忽视特殊学生的多元差异,而应根据特殊学生的程度、类别、认知层次等细致差异评估其教育需求,为其提供合适的教育[3]。比如实行特殊教育班和随班就读两者相结合的教育形式,采用复式教学分层进行,重视个别辅导。
其次,缺陷补偿与潜能开发两手抓。缺陷补偿是通过专业老师的训练,尽力来弥补特殊儿童自身或行动或认知的不足,它毫无疑问是特殊学校教学的重中之重,更是特殊儿童发展进步之必需,但是同样不可否认的是,特殊儿童的接受能力毕竟有限,有时即使老师付出了十分的努力,但是成效依然甚微,缺陷补偿立足于补短,往往消极被动,容易引起师生双方产生挫败之感。但众多案例表明,部分特殊儿童在某些领域可以和常人一样认知,作为专业的教育者,一方面需要我们教师具备注重潜能开发的意识,对特殊儿童抱有合理的、积极的教育期望,坚信每一个特殊儿童身上都藏有发展潜能,激励他们自强不息、残而不废,活出生命的精彩;另一方面要着眼于作为一个“人”的主体性,扬长避短,帮助他们找到生命发展的无限可能,激发主体自觉,挖掘发展潜能,引领特殊儿童成长[4]。
再次,制度上加强教师培训,情感上用人文关怀浇筑特教老师的职业幸福感。特教是专业性强、涉及多学科交叉的领域,教师是实施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在校接触最多的人,教师能力的高低、职业素质的优劣,与学生的成长进步息息相关。提升特殊教育质量,关键在教师,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因此,加强在职特教教师的学习与培训是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的重要途径。培训可转化教师观念,拓宽教师学科知识的广度,加深教师教学知识的深度,提高他们的师德修养和特殊教育专业能力。
用人文关怀浇筑特教老师的职业幸福感包含以下方面:尊重教师,弘扬尊师重教新风尚。倾听教师,倾听其心声、分享其智慧点,如果说一名教师有一个教育点子,那么一百名教师就有一百个想法,这是学校宝贵的智力财富,是股巨大的力量,应被充分重视和利用。激励教师,培育他们的“增值点”,激发教师工作动力,提升专业水平,如学校实施“魅力教师”层级发展策略,让其依据自身的年龄、学历及教学水平选择合适的层级,确定发展目标和规划,同时学校提供如经费和时间的支持。学校帮助每位教师定位准专业发展层级,用内在的原动力推动,他们往往会迸发出令人惊叹的潜能和创造力[5]。关心教师,细察其“关切点”。特教老师相比普通教师一定程度上承受了更多的工作压力,他们的辛苦付出常常得不到教育对象的及时回应,长此以往,职业上的挫败感侵蚀着他们的工作热情,有调查显示,特教教师的职业倦怠更容易产生。因此学校对教师的关爱应从大处着眼,细处入手,多关心老师们的生活,为他们排忧解难。
近些年来,随着舆论关于特殊儿童报道的增多、公民公益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普通大众开始关注到特殊人群,通过一己之力、形式多样的行动参与到支持特殊人群的事业中来。然而,也有不少研究指出,“我国社会大众对残疾人的态度大多还停留在同情、怜悯、照顾等程度,还缺乏对残疾人真正的理解和尊重”[6]。特殊教育的发展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水平高低的反映,其良性发展不是单独一方的事,它需要全社会方方面面的关心和支持。
(一)加强特殊教育舆论宣传。特殊教育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人为本、教育公平理念的体现,是促进特殊儿童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特殊儿童享有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权利,因此,需要多种方式并举,加强舆论宣传,借助电视广告、网络、报纸、手机等力量,把特殊群体带入公众视野,使普通大众渐渐地更新保守观念,消除内心偏见,唤起对特殊群体的关爱。
(二)打通壁垒,凝聚合力。社会支持是指一定社会网络运用一定的物质和精神手段对社会弱势群体进行无偿帮助的行为的总和[7]。因此,在特殊儿童教育的支持系统构建中,应鼓励政府部门之外的社区和个人参与到关心、支持特殊儿童教育事业中来,为特殊儿童教育提升发展提供教育资源和志愿服务、创设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和生态环境。如社区形成服务小团体,平时给予特殊儿童家庭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有相关社会资源的个人给特殊儿童家庭提供信息渠道等。特殊儿童教育需要更开放、多元的形式,打通行业、部门之间的壁垒,整合资源,密切合作,特殊教育发展才能凝聚强大合力,用爱帮特殊儿童远航。同时,结合我国特殊教育的实情,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探索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特殊教育社会支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