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居环境与地域文化

2019-02-21 17:49李春丽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人居特色人类

李春丽

(四川文理学院 建筑工程与旅游管理学院,四川 达州 635000)

当今中国,无论城市或是乡镇在变得面目全非同时又逐渐趋同,相同的高楼大厦、相同的宽敞街道、相同的城市公园以及相同的人山人海,人们时常用“千城一面”“千镇一面”等等词语来进行形容。[1]此情此景让人不仅深思,在科学技术越来越发达、人们腰包越来越鼓的今天,人们越来与喜欢走出去,去自然风景优美的地方、去更具特色的地方、甚至是去国外,但是返回后总会发出感叹:我觉得那个地方跟我生活的城市也差不多或是那个地方真特别、风景优美、空气新鲜,我都不想再回来了。这不禁让人提出为什么我们赖以生活的环境却变得如此陌生、如此缺乏归属感等类似问题。

一、人居环境

(一)人居环境的内涵

人居环境,顾名思义即是人类生活聚居的地方,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主要场所。[2]其主要以人为核心,研究以满足人类聚居需求为目的,力求揭示人类聚居地发生、发展、演化过程的规律,具有鲜明的综合性与地域性,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人居环境是以大自然为基础的,同时人类的生产活动以及人居环境的建设都是以大自然为广阔背景的,因此人居环境又可再分成生态绿地系统和人工建筑系统。[3]

(二)人居环境的“三个五”

1.第一个五

从内容构成来看,人居环境包括五项组成内容,分别是:自然系统、人类系统、社会系统、居住系统以及支撑系统。[4]自然系统具体包括水、气、温、湿、声、光以及植物、动物、土壤、自然景观等等,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城市及地域发展变化的物资资源及自然空间。人是人居环境的核心,[5]也是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核心,人类曾以为可以战胜自然、成为自然的“主宰”,可无数惨痛的教训告诫我们:自然也会约束我们,我们必须尊重自然,在满足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6]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关系,即称为社会。社会系统则是指人类通过法律法规、政治经济、公共管理、生活环境、文化特征、传统习俗以及健康福利等各种各样关系形成的综合体。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是通过人类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活动实现的,人类活动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人类活动在地域气候、地形地貌、相互交往、历史长河洗涤过程中形成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或称传统文化,它们是使得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变得如此丰富多彩的主要原因。居住系统即指住宅以及配套设施等,好的居住系统不仅指住宅外观、层高、采光、户型以及面积等等方面令人满意,还应该包括诸如容积率、绿量、老人健身场所、儿童游乐设施等配套设施的考量。支撑系统则是指人类住区的基础设施,这也是现在许多人购房时非常关注的方面,如交通、医疗、教育、广场以及通讯等等,都是使得人居环境更为舒适惬意的重要因素。

2.第二个五

从研究层次上来看,人居环境分为建筑、社区、城市、地域、全球五个层次。[7]随着信息通讯越来越便捷、交通越来越发达地球变得越来越小,我们通常用“地球村”或“地球城”等来形容。可想而知,全球的发展变化,对我们人居环境的影响也将至关重要。因此,我们在研究人居环境时,应特别关注全球的发展变化,尤其是一些重大问题,如温室效应、气候变暖、土地沙漠化、热带雨林的破坏及物种多样性的丧失等。地域通常拥有同样的地形地貌、气候温湿度、生活方式、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乡土文化,是不可分割的区域,而中国当前国情是不同的地域通常有具有很大的差异性,无论是经济发展、生活方式或是乡土文化等,因此我们在研究人居环境时,应以地域为主要研究对象,从中找出地域人居环境问题的根本,从而找出适合本地区的具有特色的人居环境,如北京的胡同文化、福建的土楼文化等。城市是人类文明的集中体现,也是国家财富的主创地,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城市也是人居环境出现问题最为严重、人们关注最多的层次,也是当前对人居环境研究最多最为深入的层次。社区是城市与建筑之间的重要的过渡层,是人们生活中接触最多的一层,社区的人居环境建设好了,那城市的人居环境会很好,因为社区是城市基本的组成单元。建筑是为了人们“遮风雨”“避寒署”而建造的空间场所。随着建筑技术的进步以及艺术的创造,建筑不仅包括物质空间,同时也含有精神的内容,如人们常说“秦砖汉瓦”等包含历史文化精神的字词,这反映了人类的进步。

3.第三个五

人居环境的建设包括五项原则,这五项原则分别是:生态观——正视生态环境,提高生态意识;经济观——人居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科技观——发展科学技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社会观——关怀广大人民群众,重视社会发展整体利益;文化观——科学的技术与艺术的创造相结合。[8]由此可见,人居环境的建设不仅关注生态问题,同时关注经济及社会发展,以及人类本身。原因在于,人居环境主要就是以人为核心,旨在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宜人的人居环境,而所谓“可持续发展”不仅指生态的可持续、也只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9]因此,要创造好的人居环境,应是人、生态、经济及社会的和谐发展,而不能忽略任何一方。

二、地域文化

地域,也叫做区域,是指一定的地域空间,是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作用形成的综合体,其一般具有区域性、人文性以及系统性三个特性。不同的地域通常形成不同的镜子,反映出不同的地域文化,形成不同的地域景观。但地域与区域又具有一定的差异,地域是历史文化传统与人文因素的区域空间,而区域则更多地与自然和行政因素相关。

地域文化则是指在一定地域环境中的文化与环境相融合,打上了地域烙印的独特的文化,具有独特性。它通常是指当地人们长时间的生产生活及相互交往中形成的具有一定地域特色的文化类型,其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但在一定时期中又具有相对稳定性。地域文化是一个区域区别于其它区域最重要的特征,也是一个区域历史文化的积淀,反映着一个地域丰富的人文精神、地域特征、风俗习惯以及人们对地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中国人常有的情结“落叶归根”,这是我们对家乡最深的眷恋,家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镌刻上了历史的烙印,留在我们的记忆深处,这是其他地域所不具备的特质。因此,我们要准确的把握地域文化这一概念,则需准确的把握其所具有的地域性、文化性及历史性的特性。由此可见,地域文化不仅是一个文化空间概念,也是一个历史概念,一定区域的地域文化是历史发展与演变的结果,是当地民众一代一代传递、承袭、发展、积累以及创新积淀的产物。[10]

地域文化是中华悠久历史文化及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时代精神的重要展现;地域文化是继承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是弘扬培养民族精神的关键环节;地域文化是传承与创新的重要体现。在当今人们对精神文化需求越来越高背景下,地域文化显得尤为重要,人们对其倾注越来越多的关注。

三、人居环境与地域文化

人居环境是人类聚居生活的地方,也是人们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主要场所。而地域文化则是一个地区的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和相互交往中形成的具有一定地域特性的文化类型,它具有一定的地域性、文化性、历史性和传承性。由此可见,地域文化是人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通常地域文化会在一个地区的建筑小品、建筑造型、建筑风格以及区域规划,也就形成一定区域内独特的建筑文化。人居环境也正是因为这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而变得更加宜人,更加让人具有地域认同感和归属感。

可是,近些年由于西方文化的强势入侵,加之一些人不假思索的完全西化,使得中国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逐渐丧失其多样性,许多地区的地域文化也逐渐西化。[11]许多城镇、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为了发展经济,大拆大建现象时常发生,甚至许多蕴含悠久的历史文化或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建筑也免不了被拆除的命运。这些本该是着重保护的对象,它们承载着历史、诉说着过往、表达着地域文化,却被打着发展经济幌子的某些人无情拆除。这不只是拆除的一栋建筑,他拆除的是一段历史、抹杀的是人们的记忆。重新建造的建筑却往往缺乏地域特色,公共建筑就高层高、大体积、上等装饰的现代建筑,住宅建筑则是飘窗、阳台、平屋顶等等构造、形式基本一样的建筑。这些重建的建筑拥有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样貌、形式,从而使得各地区的地域文化逐渐趋同,特色逐渐消失,中国丰富多彩的建筑文化,也基本被毁于一旦,城市也逐渐出现“千城一面”之现象。

近些年,由于高校扩招,许多高校原有校区无法承载如此多的大学生,于是,纷纷进行新校区的建设。由于高校新校区建设时间匆忙、需尽快投入使用等多种原因,许多高校新校区的规划设计中没融入地域文化、高校理念以及原有特色,以致多数新建的高校新校区出现校区基本相似:相似的现代教学楼、图书馆、食堂以及学生宿舍,面积庞大的校园,地标性建筑或建筑小品的缺失,甚至有时走进校园你会反问道:我这在哪个大学呢?当然迷失在大学校园中更是时常发生的事件。大学也逐渐丧失了其原有的特色,失去了文化积淀的年代感,逐渐变得趋同,这是经济发展的代价,但是这个代价实实巨大。这种现象是所有人都不愿发生的,我们需遏制这种现象的继续蔓延,我认为大学新校区的建设应结合地域文化、本校理念以及老校区主要特色等进行整体规划建设,打造出具有人文精神、高校气质的优美的育人、学习场所。

王维国先生曾说过:“中西之学,盛则俱盛,衰则俱衰。风气既开,互相推动。且居今日之世,讲究今日之学,未有西学不兴而中学能兴者,亦未有中学不兴而西学能兴者”。中西之学本应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可近些年由于西方的强盛,所以很长一段时间以西方文化为中心的观点也较盛行。可正如王维国先生所说之话,中西之学俱盛俱衰,我们应主张的是立足中国几千年的悠久文化历史,吸取西方文化精华,推进中华文化的发展、创新,而不应认为凡是西方文化都是优秀的,就全盘接受,“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句我们从小便烂熟于心的真理之言,放之此处亦为妥帖。[2]因此,乡镇、城市的建设发展,我们应既考虑经济,也需结合地方特色、地域文化,从而创造出更具地域文化气息、富有地方特色而又经济发达的新城镇,这也是人居环境建设进入新高度的表征。

综上所述,我们要建设宜人的具有地方特色的人居环境,则需立足对地域文化的研究分析的基础上,紧抓当地的文化特色、建筑特色以及建筑小品,再结合西方先进的建设理念,从而进行富有特色的地方人居环境建设的创新规划设计,以期遏制中华地域文化多样性逐渐丧失的现状。

猜你喜欢
人居特色人类
临深置业理想 这座城刷新美好人居标准!
特色种植促增收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人居一世间 愿得展素顏
人类第一杀手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人居环境中的园林绿化设计构建
完美的特色党建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人类正在消灭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