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的边疆民族地区农村发展问题
——以内蒙古乌拉特中旗B村为例

2019-02-21 17:23:04艾米雅张银花
乡村科技 2019年14期
关键词:边疆民族农民农业

艾米雅 张银花

(内蒙古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0)

1 新时代下实施边疆民族地区乡村振兴

从中国农村发展角度看,农村发展长期处于边缘状态。随着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快速发展,许多村庄尤其是偏远村庄正在逐渐消失。所以,谈到农村问题时不可避免农村人口流失、农村空洞化等问题。

边疆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是以边疆民族地区农村人口基数大、民族成分构成复杂、城镇化进程远滞后于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等情况为特殊背景,促进边疆民族地区农村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及生态的协调发展,以及促进边疆民族地区农村精准脱贫、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的历史重任[1]。

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行,必将减缓部分三农问题,也必将会增加农民的收入,使得边疆民族地区农村的公共事业获得长足发展。然而,由于过去一味地推行单一的边疆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模式,使得边疆民族地区的农民收入低、农业发展缓慢,影响和制约了农村发展[2]。

乡村振兴目标和任务的完成取决于其“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等5个基本属性。从这20字的属性来看,推动边疆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介入主体应是多元化的,而且边疆民族地区农村实现全面振兴的这一成果理应由边疆民族地区农村村民共同分享,也就是说推进边疆民族地区农村全面振兴,应该采取“共建共治共享”新模式。

2 乌拉特中旗B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情况

2.1 B村基本概况

B村位于内蒙古乌拉特中旗,辖区内居住422人,辖区面积约1×105km2,耕地面积113.33 hm2。近年来,村党支部充分发挥党组织示范引领作用,制定了设施农业产业发展思路,探索和形成产业发展模式,带动群众增收致富效果明显,初步走出了一条“支部引领、科技支撑、社企联建、农民致富”的新路子。此外,B村在国家民委发布的《关于命名第二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通知》中被命名为第二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2.2 B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情况

2.2.1 乡村振兴样板村落实情况。2018年,乌拉特中旗将B村作为乡村振兴样板村进行重点打造。一是加快制定详细的乡村规划,对B村农业土地利用、产业发展以及排污供水等基础设施进行全面规划。二是以扩大绿色有机农产品供给为重点,构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体系。三是抓好生态环境建设,以当地旅游景点为重点,统筹实施以水林田整治为主要内容的生态环境保护,使它们成为当地旅游热土和田园景观典范。四是推动农民持续增收,加快发展新型集体经济组织,有效盘活集体资产资源,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并在这种情况下鼓励集体经济组织采取村民合资合作等多种方式,带动农民增收,提高B村集体经济。

2.2.2 田园综合体落实情况。田园综合体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党建引领、产业发展、绿色崛起、人富村美、乡村振兴”。规划与建设需并行,按照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路径、产业融合化和农田田园化,聘请有实力的公司全面规划全旗田园综合体,抓好项目实施,在B村新建拱棚和农副产品加工包装车间。

2.2.3 绿野行动和四控行动落实情况。在“绿野行动”中,按照全旗统一部署,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抓好市场监管,对B村农副产品进行检查,同时做好源头治理,强化服务指导和制度建设工作,认真把好生产、流通和使用关口,促进农资市场秩序进一步好转。要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提高农民质量意识和维权能力。在全面落实“四控行动”中,在B村选取一户种植户作为示范户,要求其全面推广运用羊粪发酵、有机肥和水溶性等肥料,降低对化肥的依赖程度,再通过清洁田园、秸秆处理和诱杀等防控措施,积极引导B村农民推广防治技术,从而提高防治效果。

3 制约B村乡村振兴发展的因素分析

3.1 农业科学技术对B村经济发展的支撑力不强

据调研,在B村中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传统农民均为50岁以上,他们大部分都受教育程度低、思想观念较落后、没有受过系统的专业技能培训,以致接受新技术和新品种的能力较弱,缺乏创新能力,所生产的农业产品科技含量低[3];反之,掌握了一定农业新技术的新一代农民,大多到城市工作,不愿回到家乡从事农业生产。此外,土地分散在各个家庭,科技示范户和农业大户不多,难以大规模推广农业科学技术。

3.2 环境污染的治理效果不佳

政府为治理B村环境污染问题投入了大量人力和财物,但由于农民环保意识较差和生产方式单一,B村环境污染仍是问题。这些情况主要表现为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施肥结构的不合理、畜禽粪便不经处理排入农业环境和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度低等现象。正是由于这些现象造成了一系列污染,破坏了生态平衡,影响了农业产品质量。一些农户尽管建有环保设施,但受资金短缺、技术落后以及缺乏专业环境维护人员等因素制约,运营管理存在困难。

3.3 现代金融服务三农发展的动力不足

B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资本供求矛盾突出,除了农民购买种子、农药以及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外,还向农业合作社贷款,以满足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农产品深加工、贷款的需求急剧增加。此外,农业信贷风险防范机制停滞不前。目前,农民拥有的房产和土地使用权等难以作为有效贷款抵押物。金融机构考虑到农业抗风险能力弱和农户偿贷能力有限,难于找到适合条件的担保人,对支持三农信心不足,存在畏贷、惜贷心理,缺乏足够的动力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4]。

4 提升B村乡村振兴发展的对策建议

对于强化B村乡村振兴人才支撑,适应B村农业结构调整和特色农业发展的实际需要,政府可聘请农业技术专家分阶段、分批对当地农民进行先进农业技术培训,为乡村振兴储备战略性人才,使他们能掌握新型农业技术,不断提高自己利用科学技术致富的能力。这不仅加快了B村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而且对努力提高B村的农业科技和积极引进先进农业生产技术有了推动作用。

政府应继续坚持B村绿色生态导向,即从村民最关注的问题入手,统筹推进农产品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同时注重培育村民的生态观念,改善居住环境,使村民自觉参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此外,以绿色发展引领生态振兴,从根本上解决农业资源利用强度过大和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不足的矛盾,使B村农业经济在绿色发展轨道上健康运行。

政府要引导当地金融机构合理配置信贷资源,从多方面丰富融资方式,增加大型金融机构生产资金的有效供给,保障B村的支农资金供给[5]。此外,政府应着力增强B村金融服务振兴的能力和动力,在加强风险防范的前提下鼓励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并重点发展“网络金融+现代农业支持农业文化”的发展培育,努力适应B村农村经济发展的合理需要。

猜你喜欢
边疆民族农民农业
国内农业
今日农业(2022年1期)2022-11-16 21:20:05
国内农业
今日农业(2022年3期)2022-11-16 13:13:50
国内农业
今日农业(2022年2期)2022-11-16 12:29:47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今日农业(2021年14期)2021-11-25 23:57:29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今日农业(2021年2期)2021-03-19 08:36:46
饸饹面“贷”富农民
今日农业(2020年17期)2020-12-15 12:34:28
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开展合唱团的重要性
北方音乐(2017年4期)2017-05-04 03:40:29
《中国边疆民族研究》征稿函
附录:《中国边疆民族研究》1—6辑目录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
中国火炬(2012年12期)2012-07-24 14:1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