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饶师范学院 政治与法律学院,江西 上饶 334001)
无论你愿意与否,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时代确实已经降临。人工智能的崛起在帮助人类社会更好地治理世界的同时,也潜藏风险和挑战,所以,人类对这一科技革命既期待又担忧。人工智能分为弱人工智能(Weak AI)、强人工智能(Strong AI)和超人工智能(Super AI)。“弱AI”是可供人类使用的技术工具,能解决特定领域中的问题,相对可控制与可管理;“强AI”则是指发展到全面与人类相当的机器智能,基本上可全面、综合地复现人类的思维能力,但是否具有人类的主体性还存在争议;“超AI”是超越人类的认知范围的,在科学创造力、智慧和社交能力等每一方面都比最强的人类大脑聪明很多的智能。我们现在处于弱人工智能越来越强的时代,面临着强人工智能的到来以及展望超人工智能的时期,这必将给人类社会和教育事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我们的基础教育也不例外。基础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基石,是为学生终身学习打基础的教育,关系到学生更高阶段教育的发展和未来全民族素质的提高。 面对AI时代的来临,中小学教师是否存在焦虑与不安?是否担心自己会沦为“无用阶级”[1]?是只照本宣科而不愿变革授课方式,还是主动去适应,努力培养自己更多的创新能力去面对不确定的未来?这些问题很现实,也值得每一位教师深思。国务院于2018年2月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提到“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开展教育教学”[2]。我们必须正视和提前做好准备,主动适应人工智能时代技术变革,才有立足之地。
“无学习,不AI”。AI自身有持续不断的学习能力,技术变革的速度越来越快,新方法新技能层出不穷,并且带来无穷尽的升级与进化。为了避免成为掉队的菜鸟,作为从事基础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小学教师,首先要有忧患意识,要在思想观念上勇于主动变革。
首先,中小学教师要树立主动学习的理念。距今2 500多年的中国大教育家孔子就提出,“学如不及,犹恐失之”[3],训勉弟子求学要积极进取,不能稍有懈怠。作为中小学教师,应当具备危机感和变革意识,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应对挑战。教师要让自己变成一位“学习者”,保持一种永不满足现状、永远保持开放、不断追求进步的学习心态。学习是学习者的美德,学习会给人带来创新、带来新知、带来进步。唯有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不断给自己充电,让精神自身不断地保持成长,从而提升自我,才不至于被这个变幻莫测的世界所淘汰。
其次,中小学教师要主动适应变革的意愿。思想决定行动,教育理念是指导教育行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中小学教师要在思想观念上勇于变革,敢于接受挑战,敢于去打破几十年的教学流程和工作节奏,走出自己的舒适区,要有拥抱新事物新时代的热情与渴望,主动了解、密切关注大数据、人工智能前沿知识,并且能辩证地看待人工智能的发展,既不当技术崇拜者,也不当技术恐惧者。当然,这种主动适应变革的心态是开放的、自信的。相信经过几千年演化的人类仍是万物主宰,是可以掌握自然和操纵世界的,人工智能毕竟是人类创造出来的,何惧之有?
再次,中小学教师要主动适应变革的实践。在信息时代和人工智能时代有大量唾手可得的资源,我们可以非常方便地连接更丰富的资源,但许多教师在适应、利用新技术、新方法方面缺乏付诸行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中小学教师要主动适应变革,不光要努力学习和掌握本学科本领域前沿的专业知识,还要不断学习和掌握信息技术,主动向身边不同的人学习、向社会实践学习、向丰富的知识世界学习。要熟练使用在线教育学术平台,用智慧教室进行智慧教学,用平板电脑扫描特定卡片,增强综合运用手机、平板电脑等各种信息技术媒介与工具的能力。人工智能时代,技术更新很快,方法层出不穷,机器快速进化,未来中小学教师唯有主动适用变革,掌握新知识和新本领,学会去驾驭它,才能占据信息科技的制高点,才不至于被淘汰。
教师角色是指社会对教师职能的定位和要求,它规定了教师在教育情境中所应该表现的心理和行为方式[4]。具体说来,教师角色主要有知识的传播者、学习的促进者、教学的设计者、社会规范的象征者等。传统的教育活动“三要素”包括教学的主体(学生)、主导(教师)和客体(教学环境)。其中,教师是变化的核心因素,随着信息时代和智能技术的发展,教学客体不断发生变化,教学环境逐渐智能泛在化,教与学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教师的作用与身份也呈动态发展。这时,需要重塑教师角色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基于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中小学教师需要从以下三方面重塑自己的角色。
第一,由知识灌输者重塑为知识引导者。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教师角色模式将会发生变化,教师由原来知识的传授者成为学生知识的引导者。借助人工智能的教学手段,教师能够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的需要创建教学内容,将教学大纲和学习材料导入人工智能系统后,引导学生学会怎样利用人工智能有效地学习,学会怎样采取最合理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学会怎样借助人工智能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针对学生对问题给出的反馈,适时为学生提供最佳个性化指导。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学生特点制定不同的学习计划,并对学生的学习加以引导。
第二,由学习促进者重塑为人格教育者。传统观念中的教师担当的是一个学习促进者的角色,即“传道、授业、解惑”,但在智能机器时代,一些重复性标准化的工作,比如批改作业和技能训练等,可由人工智能来完成,这将能有效减轻教学负担,教师们可以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更有意义的事情即“育人”上,这时,教师角色将由传统的学生学习促进者转变为人工智能时代学生人格的教育者。中小学生身体各器官、系统都生长发育得很快,但同时他们的自制力较弱,意志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都比较差,注意力仍然有限,这时教师应该花费更多的时间关注学生身心方面的发展,尤其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和心理健康的需求,启发孩子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从而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促进学生全面和自由地发展。
第三,由课程的执行者重塑为教学的建构者。传统中小学教师角色主要承担“教学”的作用。人工智能时代的教师有更多时间进行育人和从事教学研究工作,教师要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要深入学习和研究如何进行教学设计,如何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如何正确地引导并陪伴学生。这就需要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课程的构建,对课程的内容、价值取向、评估标准以及社会目标等都应进行与时俱进的设计和建构。
任何时代的教育都必须尊重教育的目的与本质,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也不例外。教育的目的涉及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康德主张,在少儿教育中,要通过德、智、体、美、劳的全面教育,把他们造就成有理性的、自律的、自由的、完善的世界公民,并且特别重视道德教育的价值。人是社会性动物,生活在社会共同体内。教育正是要通过利用共同体成员的准则、规范来指导学生的行为,使其实践活动既满足自己的意愿又获得社会认可。皮亚杰认为教育本质是个体与价值之间的一种规范性关系。“一方是成长中的个人,另一方是社会的、智慧的和道德的价值,教师要负责把由他启蒙的那个个体带进这些价值中”[5]。教育的本质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在于立德树人,通过传授一定社会的价值观,关注学生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在完成人类精神财富代际传递的同时让学生在不确定的未来保持有德性的活动的能力。
可是,科技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如何让人不被智能机器奴役?如何让智能机器不伤害人类?如何保证人工智能的发展是与人类的社会价值观相符合,并一定能增进人类福祉的?要做到这一点,有专家建议必须给人工智能一颗良芯(良心)[6]。这时,无疑地,由有良心有道德有温度的教师来教育学生,意义尤显重要!所以具备精湛的人文素养是智能时代教师的立足之本,也是人类区别于机器的终极素养,这是因为人文素养是对人之所以为人的意义和价值层面的关怀,是人类独具的一种精神现象。本文所指的人文素养是指道德品质、人文情怀、情感素养等。教师需要从道德意识、人文知识、核心价值等多方面教育和引导学生,他们要善于用丰富的人文素材滋养学生的心灵,用高尚的品德修养陶冶学生的能力,帮助学生进行良好的信念激励、情感陶冶、道德塑造,使孩子能更好地适应人类的未来,为将来培养合格的社会公民打下良好的基础,康德曾经说过:“孩子们受教育不应当是为了适应人类当前的状态,而应当是为了适应人类未来更好的状态,也即适应人性的理念及其整个使命。”[7]这在我们迎接强人工智能和超人工智能时代到来的当下,更加需要成为我们的指导性理念。人性的理念,在这个机器越来越像人的时代,尤其是我们需要深入体味并加以坚守的。
中小学生作为新生的社会成员,处于未成熟状态,具有依赖性和非理性一面,同时也具有可塑性和引导性一面,这就需要教师通过教育过程引导其发展高尚的情操、道德能力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教会学生遵守社会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和伦理规范,这也是最基本的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中除了道德品质这一要素,还有一个重要的要素就是情感素养。我们知道,人类是自然界长期演化的多元智能的产物,是集各种能力于一身的统一体,比如认知、想象、情感、语言、运动等,这是人类独有的优势。人工智能可以给学生提供海量的知识,并且帮助人们完成大量重复性、规范性的工作,但人工智能再强大,也有自身的缺陷,比如它无法满足学生的内心需求,和学生进行情感的互动。即使到超人工智能出现,人工智能机器人和学生可以进行某种情感上的交流,但这种交流与人与人的情感交流还是有质的区别。因为人工智能所做出的情感反应,毕竟是综合性算法的结果,是基于大数据的建模计算方式做出的反应[8],更多是一种情感模拟。所以,“在智能时代,我们要像重视师德一样重视教师情感素养的培养和提升”[9]。如果我们教师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除了教学以外,还能积极参与到学生的精神建构中,促进学生情感的丰富和人格的完善,那么他们将能成为有温度、有情感的教育者。
人工智能是建立在大数据、深度学习等等当代科技基础上的,必将引起基础教育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发生革命性改变。传统的教学构成要素是学生、教师和学习内容。人工智能时代,教学构成要素将发生改变,将由学生、人类教师、智能教师、智能学习环境、智能学伴构成。这需要我们人类现有的基础教育体制和教育模式进行重启与重大创新,教师在教学模式上必须进行变革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
人工智能的技术结构可以获取和储存学生的家族背景、性格特点和学习习惯,教师可以利用丰富的学习数据记录,并进行分析,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情感特征,因材施教,真正实现个性化教育。个性化教育是教师可以运用人工智能为孩子量身定制不同于他人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对每个孩子进行个性指导,更好地了解哪些知识点掌握得比较好与不好,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问题,提升成绩,从而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辅导和培养。
“AI”技术可以汇聚课堂教学多维度数据,形成课堂教学大数据平台,即时采集课堂行为数据,自动生成可视化分析报告,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种分析报告,进行自我反思,适时调整教学方式和内容。他们可以通过了解教学情况并进行精确定位,追溯至每个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进行个性化教学。根据学生的能力和需求去采取适应学生水平的教学内容,并且根据特殊的情境确定定制化的学习目的,采取有针对性的学习方法。
在中小学普及人工智能教育,应主要着眼于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和学习兴趣,教他们学会用编程思维和网络思维去思考和解决问题。在人工智能教育中,应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自主学习,为他们今后高等教育阶段的专业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人工智能进课堂,首先意味着大数据进课堂。教师要有主动适应信息技术变革的行动理念,要主动了解、密切关注大数据、人工智能前沿知识,并辩证地看待人工智能的发展。“信息素养”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Paul G. Zurkowski于1974年提出来的,他把信息素养定义为“人们在解决问题时利用信息的技术和技能”[10]。所谓信息素养的能力,就是分析理解和利用大数据的素养,通过了解、分析、筛选数据集之间的相关性,理解信息的真正含义,然后做出准确的预测。良好的信息素养使人们能够从设备上庞大无穷的信息流中找到意义。培养人工智能时代的“数字原住民”(digital natives)也要从小开始抓起,从基础教育开始抓起。工于信息素养的教师既可以帮助自己更好地教学,也可以帮助中小学生筛选信息。因为中小学生不同于大学生,相对来说,他们身体和智力都不成熟,自制力和自控力相对较差,获取知识干扰性较大,这就需要教师教给他们获取精确信息的方法,让学生在浩瀚的信息流中选择更适合自己的知识和资源,节省他们搜索、积累知识和信息的时间和精力,引导他们更有效地学习。
另一方面,中小学教师要有“数据精神”。借助这些数据分析出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将数据分析成果转化为新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环节,进行因材施教,设计个性化学习推送方案。只有拥有了这种“数据精神”,教师才可能拥有处理数据、运用技术的能力。
教师在提高信息素养能力方面,应该做到以下两点:第一,教师本人主动通过学习,增强综合运用手机、平板电脑等各种信息技术媒介与工具的能力,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信息素养。第二,学校和社会可以组织中小学教师进行信息素养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能力。技术变化的速度之快,仅仅依靠教师自身的努力是不够的,还需政府、学校、社会形成合力,善用新兴的远程教育和在线学习技术,加大对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培训,使其做好准备应对未来时代的不确定性。2019年3月20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就是为了适应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对教师信息素养提出的新要求,要求到2022年,构建起以校为本、基于课堂、应用驱动、注重创新、精准测评的教师信息素养发展新机制,从而大力提升教师信息素养,引领未来教育方向[11]。
著名作家凯文·凯利提到:“分享是数字社会主义中最温和的表现形式,但这样一个动词却是所有高级水平的群体活动的基础。它也是整个网络世界的基本构成成分。”[12]通过分享,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传播信息,创造更多的价值。人工智能时代是信息更迭快、效率极高的时代,这个时代有着前所未有的开放性与分工性,更强调职业性的他律,而非传统教育自我保护的自律,未来的中小学教师需要具有开放意识和协作精神,学会分享协作,这是未来中小学教师要具有的格局与视野。
对于教师而言,教育教学工作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很多工作的完成都离不开与他人的协作,注意是“协作”而不仅仅是“合作”。因为有组织的协作所能取得的成果要超出临时的合作。协作远比我们想象的走得更远,尤其在人工智能时代,更注重效率与协作。新时代的教师在教学中,要学会积极主动地与他人分工协作,努力促进自身专业能力的成长与发展。在有些跨学科课程的学习中,教师可能由于个人的知识素养无法驾驭跨学科知识,这时,可以把不同教师的特长和优势加以优化组合来进行授课,可能需要两三位教师在课堂上展开协作。这样的协作既有类似生物老师和地理老师在学科内容的不同侧重点上的分工教学,也有邀请校外较年轻的科学家入驻学校与本校教师之间进行的协作,通过年轻科学家与中小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就在身边,从小树立远大的科学志向;或者学校也可以与优秀的教育企业进行协作,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享受社会优质的教育资源。
教师不应惧怕变革,而是应该顺应人工智能时代对基础教育带来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在这方面,教师们结成协同伙伴,构建新型教研共同体,始终是一个有效策略,它能保证教师在这种挑战面前拥有胜任力。教师的自身成长也是需要伙伴的,比如可以通过在线开展教师研修活动,组建跨校际的教研组,进行集体备课和充分讨论,大家协同互助,从而帮助教师获得群体性的胜任感,共同渡过变革的难关。教师可以利用运用网络平台进行知识资源管理和分享教学心得,将自己的实践成果、经验教训、过程方法放到网络平台上分享,随时获得同行的反馈,随时更新知识,不断提升课程设计能力,通过网络平台上的分享,一些教师的贡献可以迅速使更多的教师受益,这将能促进知识的转化和共享,从而间接地帮助每一名教师都转型成为一名终身学习者。这样一来,教师们将在这一新型教研共同体里相互学习,相互协作,从而能够不断提升相应的教师素养。
总之,人工智能的发展已经势不可挡,人工智能给基础教育带来很多帮助,同时也带来挑战,需要中小学教师主动适应变革,具有充分的知识储备和主动适应的心理准备,进行新一轮转型。我们认为,在这个时代,那些最能体现人的综合素质和人类独特的技能的素养,将更加弥足珍贵,因为“科技越是发达,人性越要绽放”[13]。在感叹科技迅猛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应铭记人性的恒久不变,因为我们才是使用技术的主体。现在的中小学教师应该把工作重点放在“AI无而人类有”的不可替代的创造性工作和价值引领力的培养上,比如人文情怀、道德人格、想象力和情感力、分享协作等等,就是这方面的新要求。具有这些能力的教师,在“AI”时代,将能够致力于促进学生自由全面发展,实现教育的本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