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 伟
(莆田学院 福建·莆田 35110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因此,在坚持文化自信,弘扬中国优秀文化的背景下,高校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文化生命力表现在对人的影响作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不同形式的文化相互碰撞,避免不了产生价值冲突。并且,文化自信的本质是一种对价值取向的坚定信念和心理认同,了解文化对国家经济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本国文化有着清晰的认识,能够正确分辨和选择主流意识和非主流意识,并积极认同本国文化对于提高国家软实力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作用。坚持文化自信就是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兼容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并对本国文化影响力和强大生命力有坚定的信念。文化自信是增强国家民族文化软实力的源泉,是面对文化冲突的心理支撑。对于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方面,出现了文化自信缺失问题,缺乏对现代文化的关注度,对外来文化的盲目跟从和错误判断。因此,高校在培养大学生形成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应该深入分析大学生缺失文化自信的原因,导致大学生价值观动摇的原因。
文化自信的基本特征主要有民族性、指向性、包容性、可塑性和实践性五个方面。一是民族性。文化自信的主体具有中华民族属性,主体能够正确看待民族文化发展历程和民族文化价值。而其他民族对中华民族的文化给予充分的肯定和信任,能够增强本民族的自信,但是不包含在文化自信范畴中。文化自信根植于中国本民族文化的特有风格和时代特点,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二是指向性。指向性特征是指主体(包括国家、组织或个人)对外指向和对内指向,通过主体在社会实践中不断探究文化价值与规律,推动文化科学性和时代性发展。而文化自信对内价值取向是指主体从自我发展角度,认同文化自信的价值取向,并将其转化为自身素质、思想与能力。三是包容性。文化自信是开放性和主体性的统一,文化自信是社会历史长期发展的产物,在多元化格局中,要坚持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扬弃和创新中坚定文化自信,充分认识文化多样性对全球发展的积极意义。四是可塑性。文化自信的主体和客体都是可塑的,文化自信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是人与生俱来的,主体是在不断地创新实践通过学习和思考而逐渐发展的,让中国民族文化的发挥强大生命力的关键在于辩证地吸收优秀传统文化,通过教育手段,认同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五是实践性。文化自信来源于实践,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并反作用指导实践。总体上说,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不断地实践探索、抽样概括和总结中形成的,是符合客观价值规律和真理价值的。
加强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提高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关键是,帮助大学生理解文化自信的来源。我国历史文化悠久,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革命战争中逐渐形成的革命文化。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多极化的世界格局的不断发展,多元文化在信息化社会广泛传播,这就要求高校需要注重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认同核心价值观。在发掘文化自信来源以后,将文化自信纳入高校思政教育计划中,完善文化自信教育内容,并渗透到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课程教学中,让大学生认同我国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自信是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内容,是价值自信的文化载体和思想元素。价值自信是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依托于文化形式表现于社会实践和社会秩序中的一种思想认同。对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培养核心价值观并过渡为大学生内在的文化自信,通过人文教化转化为大学生的实践遵循和行为准则。让核心价值观和价值理念成为当代大学生社会实践和价值共识的“最大公约数”,借助于一定的文化形式形成外在表现。大学生认知、认同和理解核心价值观,自然会形成内在的实践原则与道德规范准则。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源泉,例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守诚信、重仁义、求大同、崇正义的思想创新转化成公正、诚信、和谐等新时代价值理念,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也是扬弃外来优秀文化元素的结晶,将这些先进的外来文化元素通过不断转化,逐渐融合于中华文化思想中。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和国家意向极端重要的工作”,培养大学生意识形态是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高校大学生意识形态的培养过程中,应该关注核心价值观文化自信的走进课堂、走进校园、走进头脑,掌握高校意识培养的主动权。当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培养面临着许多挑战,他们拥有积极地肯定态度和进取心,拥有奋发向上的精神。但是,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自媒体对高校当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形成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冲击与影响。例如:政治信仰不坚定、个人主义观念明显、社会贡献意识薄弱等问题,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当代大学生缺失核心价值观认同感。因此,高校应该以加强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为突破口,帮助大学生树立核心价值观,并将其融入到大学生行为和思想中,强化文化自信。
习近平在会议中强调:“要坚持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所以,根据国家相关指示精神,高校应该从立德树人为出发点,应用合理的教育手段,实现精神文明建设的二次生产。随着社会发展不断向前推进,大学生价值观认同观点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因此,高校为实现立德树人,着手解决如何培养人,而“德”就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答案。就“立德”来讲,就包括小德、大德、社会公德和个人私德四个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框架下,高校实现立德树人需要坚持核心价值观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同时并举。
如何有目的、有内容、有意识、有计划的引导当代大学生认同核心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是提高高校思政教育效果和影响力的着力点。高校大学生正处于受教育阶段中,思政教育具有阶段性和价值导向的特点,也就是说思政教育对大学生思想认识和价值真理具有引领作用。高校思政教育的阶级性和党性决定思政教育的落脚点和出发点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方针、纲领、政策和路线,切实转变为大学生的自觉行动和意志品质。目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计划应该符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要求,培养有纪律、有理想和有文化的国家公民。所以,高校提高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认同感,是全面开展思政教育,提升思政教育影响力的重要着力点。
大学生的思想认同发展过程中,高校应该教育正确引导,培养大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在离开校园生活环境后,不注重提升自我价值。这种现象也会限制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对文化自信的吸收能力,这就要求高校需要积极引导当代大学生认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整合多种教学方式,创新开发出适合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感官体验教学素材,从情感角度出发,展现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深入认识中国传统文化所要传达的现代精神文明价值和意义,给予大学生人生启迪,增强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情感认同。树立核心价值观,培养大学生的高度文化自信,为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奉献力量。
在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形成过程中,能否认识到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力量,能否认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决定了高校大学生能否坚定文化自信,展现大学生新时代风采的重要要求。高校文化教育中,需要创新教学理念,将文化自信渗透到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学中,引导大学生认同自己在社会中的价值。根据时代特点,发挥传统文化影响力,让大学生在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感受文化自信的影响力,提高大学生对文化自信的认同感。
在网络环境的影响下,当代大学生物质层面关注度往往大于精神层面,这就侧面反映了高校在思政教育教学中存在一定的弊端。要求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从道德文化层面角度,正解理解校园文化。根据新时代发展理念,培养大学生树立核心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抵制不良网络文化。在思政教学方式上,将优秀的传统文化更多地融合在思政教学中,通过多种形式的校园思政活动,让学生从校园文化中感受文化价值,认识传统文化对当代社会和人类发展的影响,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认同价值,加强大学生文化自信。在这种校园文化环境下,化解大学生自身在社会价值中展现的理解偏差,从一般学生的思维角度和思维意识中关注精神层面,而不仅仅局限于物质层面,从核心价值观内容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自身价值定位,认同核心价值观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渗透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认同感实现过程中,需要充分融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实践。定期组织大学生投身于公益活动、短期实习、主体活动、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中,从实践中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提高学生核心价值观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度。高校应该鼓励大学生通过课外活动,扩宽大学生的视野,让大学生在文化社会实践中提高团队协作能力,体会实践重要性、爱国主义精神和价值标准判断。除此之外,高校还可以利用学生干部队伍作用力组织社团活动,例如:民族舞蹈社团、美术社团、古诗鉴赏社团、诗朗诵社团等,提高第二课堂的辅助教学作用。利用这些高校社团,让当代大学生切身感受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增加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和热爱。
总而言之,中国人民在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进程中,始终坚持文化自信,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砥砺前行。因此,高校基于文化自信视域,提高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有利于当代大学生理解中国精神,中国青年能够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党中央相关指示精神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各个方面,对引导大学生将其转化为自己的行为习惯和情感认同,是提高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和获得感的关键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