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生态观的湖南实践

2019-02-21 14:22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道教湖南省湖南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1)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生态环境问题也逐步显现,“经济社会发展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现象无法扭转且日趋严重。进入新时代,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党和国家前所未有的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十九大将污染防治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一起列为三大攻坚战之一,“绿色发展”成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等内容分别载入党章和宪法,绿色发展成为全党、全社会的高度共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再仅仅只是经济层面的需求,更体现在社会和生态环境层面的需要,如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态环境的需要成为摆在时代面前的重点课题。要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不仅需要科技支撑、制度保障,更需要文化的涵养,所以人们逐步将视线转向中华民族的智慧宝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道教作为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道教的教义中蕴含了许多诸如“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等富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的生态观,对于当前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利于全体社会民众将生态保护理念内化于心,进而外化于行,从而营造起深度环保型的社会氛围。

一、道教生态观概述

道教伴随中华文明的兴盛而逐步成长,道教所蕴含的文化与精神对于我们进一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潜能,凝练中华传统智慧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道教相较于其他宗教派别更加注重天与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自我身心的和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道家秉承的哲学思想,讲求尊重大自然的客观规律,保持人与自然的相互协调、和谐统一。“道法自然”其实是“自然而然”的,也就是“无为”的,而道家所追寻的“无为”思想,“决不是‘无所作为’,而是决不妄为,决不是违背‘道’的‘本质与本性以及规律’,即决不是不‘法自然’的,不‘自然而然’的,而是遵循‘道’的‘本质与本性以及规律’去生万物、去办任何事情。”[1]由此,道家道教在“道”文化的凝练和萃取中逐步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道教生态观。道教生态观为新时代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了有益参考,在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背景下,广大道教组织和个人也在积极实践这种道教生态观,为助力生态文明建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道教生态观的湖南实践路径

湖南道教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沉的文化积淀,“道教在湖南发端于两晋南北朝时期,距今已有1700余年的历史,目前全省约有道教信众110万人,道教教职人员逾万人,道教活动场所913处。”[2]为充分发挥道教组织和个人的作用,积极引导道教传承传统文化,弘扬教义思想,进一步服务大局,推进建设,1985年湖南省成立道教协会,为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宗教和谐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近年来,湖南道教界以爱国爱教为基石,积极服务社会发展,通过投身环境保护行动、着力传播道教生态理念、助力社会公益慈善事业、保护和传承道教生态文化、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等多方面践行道教生态观,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和良好的社会效益。

(一)研究和传播道教生态理念

“人类是大自然中万物的一份子”的生态观在道教创教之初就得以确立,正确生态观不仅要为道教教徒所信守奉行,更应该成为全社会和全人类的共识。所以践行道教生态观,不仅需要道教界人士真懂、真信和切实践行,更需要通过道教界人士的努力和行动,将这一理念深深地影响和传播给普通社会大众乃至国际社会,使之成为全人类的时尚追求和自觉行动。湖南道教大力挖掘和弘扬道教优秀生态理念,阐释道教生态理念与当前生态行动主题相契合、相融通的内容,发挥宗教在舆论与传播中的传统优势,积极宣传有利于优化生态环境的道教义理,提高大众的生态文明意识,为宣传我国生态环境理念、展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1.研究道教传统典籍,挖掘和弘扬道教生态理念

道教传统典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是我国古老文明的智慧结晶,同时也是研究道教理念的瑰宝。道教生态观的核心要义蕴藏在道教传统典籍之中,亟待深入挖掘和提炼总结。湖南省道教协会专门组织著名专家学者和道教界代表人士等对道教重要典籍如老子 《道德经》、《庄子》、《周易》、《清静经》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对其经典内容进行符合时代的阐释,使得道教经典变得通俗易懂,易于普通群众学习和接受。同时,湖南省道教协会还鼓励各道教活动场所采取多种途径、方式进行宣传和推广普及,通过开展讲经说法、道教生活体道班、夏令营以及心灵辅导等方式向社会公众宣传了包括道教生态观在内的重要教义。随着宗教文化传播日益与时代接轨,湖南省道教协会还规划进一步挖掘道教典籍中关于生态理念的一些好素材,利用湖南广电传媒优势,积极与湖南广播电影电视界合作,制作一系列体现道教生态主题的电影、电视和广播等节目,在丰富人们精神生活的同时,以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来传播道教生态理念。

2.借助“一带一路”,推进道教生态理念走出去

“一带一路”倡议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向世界发出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的伟大倡议。“一带一路”吹响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号角,是中华优秀文化走出去与世界交往交流的重要平台。道教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道教生态理念要走出去,成为能够影响世界、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重要理念,就必须积极融入“一带一路”。近年来,湖南道教界在融入“一带一路”、推广道教生态理念方面做出了很多有益尝试。2014年,湖南省道教协会与中南大学、湖南省东盟文化研究与交流中心联合举办了“道教在东盟各国的传播”高峰论坛,为面向东盟国家推广道教生态理念提供了良好的契机;2015年,湖南省道教协会与中南大学联合创建了“道学国际传播学院”,学院致力于道教的对外交流,积极参与世界文明对话,弘扬道教崇尚和平、持守中道、关注心灵、讲究养生的文化特质,同时,学院在南岳坤道学院举办了“宗教和谐与世界和平”高峰论坛,并应邀赴马来西亚访问,与马来西亚道教学院签署了战略合作备忘录,走出了与东盟国家道文化交流的第一步,也沟通了与东盟国家人民的感情。通过借助参与一系列“一带一路”文化交流活动,湖南道教界将包括道教生态理念在内的中国道教文化推广到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道教生态理念的传播与走出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保护与传承道教生态文化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道教文化思想深邃、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道教生态文化是道教文化的重要内容,道教的思想、建筑、音乐、艺术、中医等文化元素均蕴含着道教的生态文化内涵,实践道教生态观,其中很重要的内容就是要保护和传承道教生态文化。在保护好道教生态文化景观、文化艺术、中医文化的同时,还要探寻道教生态思想与现代生态文明建设的结合点和生长点,阐释古老智慧的当代价值,从而实现道教生态文化的传承性发展。湖南省有着丰富的道教文化资源,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汉代帛书《道德经》、儒释道和谐共生的岳麓山、佛道共融的南岳大庙等都是道教文化的代表,湖南省道教协会也充分利用道教文化资源优势,在研究、挖掘、弘扬道教生态文化的同时,也十分注重对道教生态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让独具特色的湖湘道家生态文化实至名归。

1.积极保护宫观建筑,用好道教生态文化“活教材”

道教宫观建筑是道教生态文化的重要载体,多数宫观建筑在道教生态观的影响下,通常十分注重与周边环境的协调统一,建筑样式也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对环境影响较小,展示了道教思想的智慧。加强对宫观建筑的保护,也是对道教生态文化的固守和传承。湖南道教宫观建筑众多,很多还是重要的文物保护单位,为保护好省内道教宫观,湖南省道教协会严格执行国务院《宗教事务条例》和《湖南省宗教事务条例》,并多次组织全体教职人员认真学习和积极宣传,并要求各级地方道协、道教宫观和广大道教徒都要做到学法、知法、懂法、守法,依靠法制力量来保护道教宫观建筑,维护合法权益。同时,湖南省道教协会还积极争取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先后促成了长沙市开福区东岳宫、衡阳市东岳观、怀化市芷江天后宫、长沙县陶公庙、株洲茶陵云阳山道观、常德桃花源风景区水府阁、桃川宫等道观的土地及附属宫观建筑归还道教界管理使用,并对省内18处宫观建筑进行了修缮、改造和功能完善,较好地保护了湖南道教宫观的整体风貌,一大批宫观先后被评为国家、省级和谐寺观教堂“先进集体”,为保护和传承道教生态文化提供了“活教材”。

2.传承和发展道教艺术,展示道教生态文化风采

道教艺术在我国文化艺术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道教艺术不仅形式独特,感染力强,同时也是展示道教生态文化的重要形式,传承和发展道教艺术,对于保护和传承道教生态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湖南省在创办南岳坤道学院的基础上,十分注重湖湘道教艺术的发展,一是开办了湖南道教书画院,用海纳百川、百花齐放的胸怀,充分发挥书画院的职能,倾力培养道教书画艺术人才,汇聚道教书画艺术成果,其中反映道教生态文化主题的60余件精品书画已集结成册,使湖南道教在书画艺术领域登上一个全新的高度。另一方面,“湖南道教界还组建了道教经乐团,由道教教内乐师及信士等40余名成员组成,经乐团演奏的乐曲以宣传展示道教 ‘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生态文化为基础,同时还带有典型的湖南民歌风格,极具道家特色和湖湘魅力,还应邀赴澳门参加的‘澳湘道教音乐欣赏会’并喜获成功。”[3]为湖南道教音乐的保护、整理和传承,扩大对外交流,展示和发展道教生态文化艺术提供了重要平台。

3.注重道教中医保护与开发,传承道教生态养生文化

道教作为本土宗教的代表,集合了很多优秀传统文化,道教与中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俗语有云“十道九医”,充分体现了道教文化在传统中医文化中的地位,许多高道同时也是医学名家,通过历代道教人士的不断传承与实践,逐渐形成了颇具特色的“道医”群体和道教医学流派。道教中医在形成和发展中融入了很多道教思想精髓,例如道教有“修道养寿”的传统,拥有一些独特的养生思想和方法,如服气、吐纳、太极拳、按摩、内丹等等,对维护人体健康有着积极效果。道教中医和养生文化是道教生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道教中医和养生,对于保护和传承道教生态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湖南道教界在保证科学规范的前提下,充分发挥省道教协会职能,注重民间道医人才的发掘和培养,以促进道教中医药的保护和研发,同时积极组织中医专家、养生专家和道教界人士,深入挖掘道教养生精髓,在道教宫观和城市开设道教养生馆,积极开展道教养生方法的推广和普及工作,引导人们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为弘扬道教生态养生文化、提升人民群众健康水平贡献了力量。

(三)投身环境保护行动

保护环境不是某个组织、某个个人的责任,而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道教与社会的互动并不囿于宫观之中,服务社会、利益群众是道教的优良传统,道教在服务社会发展中也能起到积极作用。道教组织和个人积极投身环境保护行动,是道教主动服务社会、践行道教生态观的直接体现。近年来,湖南道教围绕环境保护问题,主动参与、积极作为,探索宗教界人士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新途径,为促进湖南环境保护事业发展贡献了积极力量。

1.开展道教活动场所的环保行动

湖南拥有丰富的道教活动场所资源,这些地方不仅是道教信众的活动场所,同时很多也兼具旅游目的地功能,道教活动场所覆盖面广、功能多样性等特点成为生态环境保护中的重点和难点地区。湖南省道教协会根据实际下发通知,要求各宫观等道教活动场所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名山宫观,美化自然环境,争做环保行动派,以营造和谐、生态、文明的宗教活动场所。各地区、各道教组织和个人纷纷积极响应,通过倡导信众和游客文明敬香、组织志愿者义务清扫等方式,大大改善了各道教活动场所的环境,为加强道教活动场所所在地区的环境保护贡献了力量,做出了表率。

2.积极参与湖南省重大环保行动

为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和蓝天保卫战,湖南省制订和出台了一系列的行动计划,并向全社会发出倡议,号召全社会积极参与环保实践。在重大环保行动面前,湖南道教界从未缺席,湖南省各道教组织和个人纷纷响应,主动对接政府部门需求,发挥宗教组织和人士的优势,通过采取直接参与和间接引导的方式,为湘江保护和治理“一号重点工程”、洞庭湖生态环境整治工程、长株潭等地区大气同治工程、工业园区污染治理和农村环境整治等重点环保工程提供了资金、人员和信息宣传方面协助,为湖南省重大环保行动提供了有力支持。

(四)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2018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时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文明建设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需要一代又一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更需要集中全党和全社会的共同力量。作为生态文化传承和发展最为完善的宗教,道教界凝聚了一大批致力于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的仁人志士,道教界有能力,也有职责为我国的生态文化建设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湖南省道教界充分发挥道教生态主题教义资源的优势,积极参与、主动作为,为省委省政府的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决策参考。承办以“尊道贵德和谐共生”为主题的国际道教论坛,通过论坛的交流和研讨,深入挖掘道教中的生态理念,动员更多的力量保护和建设良好的生态,并研究探讨道教生态理念对于湖南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启发意义,从而更好地推动湖南四化两型建设,为湖南两型社会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以举办湖南省道教协会成立30周年庆典系列活动为契机,成立南岳坤道学院,是我国目前唯一的一所培养坤道人才的高等学府,学院以培育道教理论研究、道教思想传播的高端人才为办学使命,以道家经典为研究和教学核心,展示道家文化的独特魅力为办学特色,为弘扬道家思想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了重大贡献,同时也为道教生态研究、湖南生态文明建设培养和储备了人才。在总结、提炼相应理论观点的基础上,湖南道教界以此形成了许多针对地方政府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咨政提案,通过人大、政协等途径得到地方政府的采纳和参考,湖南省政府出台的《湖南省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湖南省“碧水保卫战”实施方案(2018—2020年)》等文件均凝结了部分湖南道教界人士的智慧与力量,成为宗教界发挥自身优势参与咨政的典型范例。

当前,以湖南省为代表的我国广大中西部地区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期,生态破坏能否得到有效修护,生态环境能否持续得到改善成为事关生态文明建设和全面深化改革成败的重要因素,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还应从调节人类行为方面入手,将道教生态观为代表的文化启迪与现代环境治理技术、完备的生态文明建设机制深度融合,并贯穿到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全过程,让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政治的共识更体现为人民的自觉,从而为在根本上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汲取文化智慧,增强文化自信。

编辑:崔月华

猜你喜欢
道教湖南省湖南
Indoor orchids take the spotlight
湖南省第一次工农代表大会何时何地召开
湖南省怀化市通联站订户展示之窗
三线建设在湖南
2017年湖南省高中数学联合竞赛
西夏道教补议
中国园林中道教文化的应用与影响
岁月
茅山道教楹联意蕴审美
湖南童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