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志萍, 姜 峰, 徐西鹏, 黄 辉, 陆 静, 邓苏青, 郭 桦
(华侨大学 制造工程研究院, 福建 厦门 361021)
高校实验室是学校教学和科研服务的重要机构,肩负着为教学、科研服务的重任,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基地[1]。高效有序的实验室管理模式,对于提高教学质量、保证科学研究的顺利开展、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服务学生成长成才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华侨大学制造工程研究院以机械学科为背景,致力于制造学科的基础研究和相关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主要研究方向为:石材加工、光电材料加工、超硬工具制备。研究院目前已完成了1 700 m2的实验室建设,拥有涵盖制样类设备、加工类设备、在线检测设备及大型检测设备等82台仪器设备,其中贵重仪器设备35台,搭建了加工平台、工具制备平台及检测平台三大平台。作为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研究院承担并完成了大量国家和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在研究成果、人才培养、开放交流和科研平台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成果。研究院实验室在建设过程中,不断探索以共享理念为前提下机械学科实验室开放运行机制,以仪器设备资源共享为重点,最大限度地把重点实验室开放成为全校以及面向社会的共享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1) 实验室开放不足。高校大部分院系实验室是以专业为基础,依托原教研室建立起来的,为了便于各自管理,大多实验室小而全,相互封闭,造成设备资源的浪费;专业相近的实验室重复同质化建设,相近专业的实验技术人员缺乏工作经验的交流。很难形成学科间互相交叉渗透、实验室仪器设备资源共享的局面,对学生难以实现理论与实践全面综合发展的素质教育效果[2]。部分实验室即使开放也是针对院内或者校内,但学校内部学科资源非常有限,即使面对校内开放也不能达到完全的开放发展。真正达到实验室的开放应该不仅面向校内更应该面向校际和校企开放,这样既可以发挥各学校之间的学科优势,实现资源互补,提高实验室的发展水平,也可以将科研转化为生产力,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发展。
(2) 仪器设备共享不足。长期以来高校购买仪器设备均是重视购置而疏于管理,仪器设备共享意识缺乏,共享信息渠道不畅。高校的大型仪器设备大部分分散在各个教研室和学院内部使用,各实验室常常根据自身需求来添置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往往追求“小而全”[3-4]。一方面,不同院系之间很多设备重复购置,无法充分发挥其使用效益,造成资产闲置形成资金浪费。另一方面,缺乏统一的仪器共享信息平台,有关仪器购置和开放共享的信息不畅;造成校内各院系不清楚学校仪器设备的分布状况,校外人员使用学校设备需经过繁琐的手续审批,缺乏畅通的共享信息资源渠道[4]。
(3) 实验管理人员数量不足。对仪器设备进行日常保养和维护是实验室管理中重要的工作内容。一些高校只重视大型仪器的档次、仪器设备购置所需金额,购买仪器设备后缺乏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保养维护,仪器设备出现故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维修,从而导致仪器不能发挥长期高效使用的价值。很多使用频次较高的仪器设备是由不同技能水平的学生和教师共同使用,使用者水平参差不齐,维护起来难度较大。有一些大型精密仪器需要对操作人员进行前期培训才能上机使用,对专业技能有很高的要求,需要实验管理人员专人操作[5]。长期以来,高校实验室管理人员被归为教辅人员,处于理论教学和服务科研的从属地位,该岗位责任大、事情多、薪酬低,除了实验室的日常管理,还有仪器设备需要专门维护管理,因此会出现应聘人员少、流动性大、岗位实验管理人员不足的状况[6-8]。如果仪器设备管理不能保证足够的人员并投入足够的精力,那么仪器的管理维护、功能拓展、延长使用期限等问题就很难得到解决,实验室的正常运转也将受到影响。
实验室共建共享一般划分为三种模式,即高校内部的实验平台共建共享模式、高校与高校之间的实验室共建共享模式、以及校企合作的实验室共建共享模式[9]。研究院围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三大职能稳固推进实验室开放共享:(1)组织专业培训,实现校内完全开放共享。研究院科研实验平台面向全校师生开放,全面推行本科生导师制,拥有完善的研究生——本科生传帮带制度;实施项目制现场教学法,学生可以进入实验室,通过观摩教师现场操作来深入学习,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增加了学习的深度;(2)构建协同创新体,实现校际实验平台资源开放共享。研究院目前已与厦门大学、厦门理工学院、苏州纳米所、中科院城市环境研究所等高校院所展开合作,建立大型精密设备共享账户;定期开设学术讲座、高端论坛等,各高校之间相互交流,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各高校的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3)建立校企合作新模式,实现资本与技术融合共享。研究院结合自身专业特色与企业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与多家企业组建协同创新中心,帮助企业实现传统加工装备改造升级;与企业进行技术合作,将团队研发的金刚石工具产品进行广泛的推广应用;在企业中推广搭建研究生工作站,联合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
实验室的开放共享式管理,可实现学科间互相融合渗透、学校之间实验室科研平台资源共享、校企之间的产学研合作,充分发挥实验室在教学、科研和成果转化方面的作用。
提高大型仪器设备的共享性就必须打破以“封闭性管理”为主要内容的传统管理理念,构建共享理念下的大型仪器开放机制,需要进一步扩大针对大型仪器共享服务的涉及领域和范围,切实做到“以机养机”[10]。研究院积极构建共享平台,有效实现了仪器设备资源的共建共享:(1)搭建预约平台,加强仪器资产的网络信息化管理。将仪器设备的开放共享信息及时通过互联网对外公布,促进资源有效配置的透明度,使校内外资源利用者更及时、更便捷地获得相关仪器设备使用资源信息; 加快构建仪器共享综合服务平台,针对大型仪器设备使用预约、收费标准、运行情况等信息逐步联网对外公布,有效提升仪器在服务学校教学和科研中的使用频次和运行质量[11];(2)夯实过程管控,确保仪器设备安全高效运转。研究院严格监管实验室管理细节,持续提升实验室管理人员的理论水平、操作技能、管理经验,注重实现仪器设备的规范操作培训与定期的保养维护;每个大型仪器设备旁张贴设备介绍、操作规范和注意事项等内容,定期汇总实验仪器运行状态及使用情况;(3)建立有偿使用机制,实现仪器设备“以机养机”可持续运转。共享平台的仪器设备均实行有偿使用,收费标准逐步与市场接轨,避免了对大型贵重精密仪器设备的滥用;有偿使用所得的分析测试费用,按照财务规定一部分上缴学校财政,一部分用于设备的维护保养及兼职设备管理员(学生)劳务费发放,有效保证了仪器设备的持续健康运转。
搭建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更是一种工作理念。要逐步实现统管共用、专管共用、专管专用、无偿使用、有偿使用等都可以在平台上统一计时统一管理,实现透明有效运转[12]。通过构建共享平台可改善仪器设备的开放条件,提高仪器的开放服务能力,提高管理水平,实现有限资源在一个统一的大平台上最大限度地共享[13]。
实现实验设备的换代更新,高精密仪器的不断购进是学校提升科研实验平台建设水平的一种必要途径和趋势,由此也亟需提高实验技术管理人员业务水平、钻研能力及管理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现阶段的实验技术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制造工程研究院构建实验室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管理体系,即专职教师、实验管理人员和博士生共同参与的管理模式:(1)专职教师理论指导。 参与管理的专职教师均具备较高的科研水平,熟悉大型仪器设备工作原理,能为所负责的仪器设备提供日常技术支持,对操作大型仪器设备的学生进行理论知识培训,对实验结果进行科学的分析,及时纠正检测过程中出现的错误,避免学生非正常使用仪器设备;(2)实验管理人员宏观掌控。 实验管理人员负责学生日常实验的统筹管理、仪器设备的维护、上机培训、精密仪器设备操作等,制定精细的管理规章制度,维护实验室安全有序发展;(3)博士生日常管理。全日制博士生根据自身研究方向,管理与个人研究方向密切相关的大型精密仪器,经过专业实验室安全培训、设备使用安全培训及设备操作培训认证,获得相关资质证书后可参与实验室大型仪器设备的日常管理、使用与保养维护,并负责为外单位人员操作仪器设备,进行样品加工或检测。博士生参与管理,不但可以强化学生专业知识与责任意识,培养学生初步的管理能力和丰富的实践技能,而且可以解放实验室管理员的工作压力,延长实验室开放的时间,解决因专业技术人员不足导致的管理混乱等问题;(4)奖励与约束机制并用。对使用效益高、科研成果显著的仪器设备三方管理人员进行表彰和奖励,根据每月服务的机时数及设备的完好率发放补贴,优先安排外出交流学习;对不称职的管理人员给予批评、处罚、甚至停用。通过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做到赏罚有度、积极高效。
共享理念下的实验室管理机制探索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作,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并与时俱进加以改进。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各个实验室情况不同,每个实验室负责人都需要提出与之相适应的发展策略。近些年高校实验室建设发展很快,每个实验室都有各自的特色,时代背景下多方面因素互相影响,要求实验室管理必须与时俱进做出相适应的调整。通过实践,我们看到共享理念下的管理模式在应对机械学科实验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我们仍需不断探索,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完善丰富这种管理理念和模式,使其更具有可操作性和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