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虎丘泥人”走过的“当代虎丘雕刻系列邀请展”

2019-02-21 10:21袁牧
关键词:薛蟠虎丘泥人

袁牧

虎丘是一处秀水环抱、层峦叠翠的游览胜地,她在苏州众多风情万种的古典园林中风标独著,气象万千。虎丘的雄奇,传承于吴王阖闾的故事;虎丘的气度,源于其“江左丘壑之表”的风范;虎丘的风情,则离不开历代的文字题记和与此相生的“虎丘泥人”。虎丘并不仅仅是风景中的古迹,也不只是文人墨客吟咏唱和中的胜地,在这里,还诞生了一种独特的塑形艺术——“虎丘泥人”。

苏州是一座文韵绵长、艺风昌盛的城市,不仅在绘画方面出现过南朝梁代的张僧繇和明代的“吴门画派”,在雕塑方面更是独领风骚。“塑圣”杨慧之可与吴道子比肩,在唐代就被时人喻为“双璧”,并有“道子画,慧之塑,夺得僧繇神笔路”之传奇。至今在苏州城东甪直“保圣寺”内还保存着杨慧之所塑九尊罗汉像。

说到泥塑,更绕不开苏州。“天下罗汉两堂半,一堂半罗汉存苏州”。在苏州,除了甪直“保圣寺”中保存的杨慧之的半堂九尊罗汉外,还有一堂由南宋泥塑彩绘名家雷潮夫妇塑造的神态迥异、栩栩如生的十六尊罗汉像被完整地保存在苏州东山古镇紫金庵内。

苏州泥塑这一精湛技艺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慢慢从庙堂进入民间,并落户在了虎丘这块宝地,进而演化成了一种可以把玩的戏文泥人。形神兼备的捏像塑真,巧夺天工的落膝骱,“虎丘泥人”以其极高的传承价值,于2008年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虎丘泥人”究竟有多生动,《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在第六十七回中作了生动的描述:薛蟠从苏州回来,带了两大箱衣物分赠各家姐妹,“外有虎丘带来的……一出一出的泥人儿的戏,用青纱罩的匣子装着;又有在虎丘山泥捏的薛蟠小像,竟与薛蟠毫无相差。宝钗见了别的都不理,倒是薛蟠的小像拿着细细看了一遍,又看她哥哥,不禁笑起来了……”

如今,虎丘这一方滋养并孕育了“虎丘泥人”的圣地,在苏州市雕塑协会、苏州虎丘风景名胜区管理处的共同努力下,又将再现当年的辉煌,一场历时一个半月,包括学术研讨和十个不同主题的雕塑艺术大展即将在此拉开帷幕。

本次“千年虎阜:中式物语·中国当代雕塑邀请展”,立足于“中式物语”的图式,坚守“当代”艺术的语境。除了“罗丹特展”和其他两个“当代雕塑邀请展”以外,其余皆强化本土元素,突出苏州特色,尤其是那些传统的民间雕刻艺术,将成为本次大展的亮点。在本次共计十个不同种类的系列雕塑展中,玉雕、核雕、竹刻、彩塑、砖石砚雕和木雕等苏州传统雕刻艺术就占了六项。

在立体塑形艺术方面,苏州不仅有着悠久的泥塑传统,还有着延绵数千年的雕刻艺术历史。姑且不论苏州太湖三山岛出土的距今上万年的旧石器时代各种玉石雕刻,也不说苏州地区出土的距今5300-4500年左右良渚文化时期的各种精美玉器,仅从宋代范成大所修的《吴郡志》中“广陵王钱元璙令吴郡玉工颜规于王府便厅解玉”的记载便可得知,在唐朝至五代时期,苏州就是玉石雕刻艺术的重地,明清时期苏州更是全国玉石雕刻的中心,就连宋应星也在《天工开物》中感慨:“良玉虽集京师,工巧则推吴郡。”除了琢玉外,苏州还有一些堪称“奇巧鬼工技”的雕刻绝活,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核雕了。

苏州传统雕刻艺术不仅有着精湛的技艺传承,还有着丰厚的苏作工艺文化积淀。本次玉雕、核雕、竹刻、彩塑、砖石砚雕和木雕等系列展,虽然承继于传统苏作雕刻工艺,大量作品也是出自工艺美术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和民间雕刻家之手,但他们中有相当一部人无论艺术思维方式、审美取向和意趣还是艺术表现能力和手法都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工匠”,更多的只是借助传统的艺术形式,表现当代的艺术理念。难能可贵的是,传统雕刻艺术已经不再仅仅局限在民间,那些受过系统造型训练的科班雕塑家们以及高校的师生们也满腔热情地投入其中,在传统雕刻材料上运用当代雕塑语言进行了大胆尝试。他们穿越古今横跨中西,从多个维度、用多样表现形式重新定义了传统雕刻艺术。

在这次以传统雕刻艺术为基础的系列展览上,观众们不仅可以领略到传统苏作雕刻艺术精美绝伦的雕刻技艺,欣赏到工艺大师们难得一见的传世精品,还可以看到当代雕刻家们精巧的创新创意以及他们对传统雕刻材料的全新解读。

猜你喜欢
薛蟠虎丘泥人
苏州虎丘街道加强消防设施建设
虎丘剑池,流淌在姑苏血液中的音符
疫情之下,这里有虎丘温度和速度
我是“泥人罗”
捏泥人
巨婴薛蟠的成长
薛蟠去摆摊
薛蟠取名
薛蟠走俏
虎丘赶采“谷雨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