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田利
王田利,甘肃省静宁县林业局,邮编743400。
秦艽为龙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苗期叶片长卵圆形,对生,随生长逐渐变长成披针形,生长期株高30~40cm,无明显主茎,有根生叶和茎生叶两种。根生叶较大,长达30cm,宽3~4 cm,叶片平滑无毛,主叶脉5条,叶色绿;茎生叶较小,3~4对,对生。茎圆形有节,光滑无毛,不分枝,浅绿色,基部常呈紫色。花在茎顶或叶腋间轮状丛生,呈头状聚伞花序,花冠筒状钟形,淡蓝色。有明显主根且粗壮,须根多条,常向左柠绕,扭结成一个近圆柱形的根,稍肉质,黄色或黄褐色。花果期7—9月。秦艽以根入药,具有祛湿散风、镇痛舒筋的功效,主治关节炎、湿疹、结核病等。秦艽适应性强,耐旱,耐寒,喜湿润、冷凉气候,不耐涝,忌强光,在疏松肥沃的酸土壤上生长良好。种子宜在较低温条件下萌发,发芽适温20℃左右,通常每年5月下旬返青,6月下旬开花,8月种子成熟,年生育期100天左右。种子寿命1年。
选择肥沃、湿润,具有排灌条件的砂壤偏酸性土壤种植,在种前对土壤进行及时耕翻,以疏松土壤,减少根系生长阻力,以利提高产量。结合深翻,亩施入充分腐熟的猪粪3000kg左右,增加土壤养分。
秦艽以种子育苗繁殖为主,秋季选择生长健壮、叶片粗大、无病虫害的植株,在种皮变硬,种子变得饱满,颜色变深成棕褐色,充分成熟时收割,一般应在花后46~62天,8月上旬至10月中旬采摘为宜。秦艽可秋播,也可春播,秋播于8—9月进行,当年即可出苗。春播时秦艽种子自然发芽率低,春播的种子最好进行沙藏处理,用3倍种子量的湿沙,将沙与种子混匀,埋于室外,经低温处理,春季解冻后播种。来不及沙藏处理的种子,于春季4月中下旬,将种子用50℃左右的温水烫种10分钟左右,烫种时要不停地搅拌,水温降到室温时浸泡12小时左右,捞出晾干,即可播种。也可用1.5%高锰酸钾浸种10分钟,然后播种。每亩用种0.5~1kg。育苗地要疏松,土壤有机质含量要丰富,在播种前要进行耕翻,耕深15~20cm。然后将秦艽种子与种子量10倍的细沙混匀,均匀撒于苗床,用耙将地耙平,保证种子上覆土1~2cm厚,上盖杂草或地膜保湿,半月即可出苗。出苗后清除覆盖物。及时清除田间杂草,保证幼苗健壮生长,在苗高10cm左右时间苗,苗高15cm左右时按株行距18~20cm的标准定苗。
春秋均可进行,栽时选择根茎直径在0.5 cm以上,生长健壮、新鲜的幼苗进行移栽,栽前用50~100mg/kg的ABT3号生根粉浸根,春栽在4月上中旬进行,秋栽在10~11月土壤封冻前进行,秋栽要适当早栽,以保证植株安全越冬,移栽时按照行距20~25cm,株距15~20cm的标准开沟,亩栽苗保持在1.8万~2.2万株,每栽1行覆土压实,再继续栽植,春季栽植要趁早,在土壤解冻后及时进行,要保证栽植时,种苗不能露芽,种苗露芽后栽植影响成活,栽后有条件的注意浇水,以提高成活率。
1)除草。秦艽幼苗期要注意及时清除田间杂草,以减少土壤养分、水分的消耗,保证幼苗健壮生长。因秦艽幼苗细小,不便中耕,杂草尽可能的用手拔除。
2)间苗定苗。待苗长出2~4片叶时进行间苗,按2cm间距留 苗,间苗时注意拔除弱苗,留壮苗。苗高4~5cm时,进行定苗,保持苗间距在4~6cm之间。
3)追肥。在6—7月,雨后结合中耕,每亩施磷酸二铵20kg。
4)越冬保护。秦艽为多年生药材,一般在栽后3~4年收获,在种植的前1~2年,有浇水条件的在越冬前田间浇一次水,然后进行中耕,结合中耕进行培土,没有浇水条件的可在秋末进行培土,以利植株安全越冬。
5)防病虫。秦艽生产中易受锈病、叶斑病、蚜虫危害,影响植株光合作用的进行,导致产量降低,生产中应注意防治。当田间出现锈病时,可用20%丙环唑微乳剂2500倍液或20%三唑酮乳油1500倍液进行喷防。叶斑病危害时可喷400~500倍液65%代森锰锌防治。田间出现蚜虫危害时,可喷10%吡虫啉1000倍液控制危害。
秦艽在移栽2~3年后,即可收获。一般在9月下旬至入冬前植株茎叶枯萎后采挖。采挖时可先割除地上部分,然后挖根,挖出根后抖去泥土,去芦头、茎叶,摊开自然晾晒至软时,堆置成堆,盖上麻袋或在室内“发汗”1~2天,至内色呈黄色或灰黄色,再摊开晒至全干。“发汗”时要注意翻动,防止发霉变黑。
秦艽成品以身粗、长、干净,色棕色,不带皮,略弯曲,味苦者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