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法军 谭维娜 王 艳
(连云港市职业农民培育指导站,江苏 连云港 222000)
连粳7号整体植株较为紧凑、分蘖能力强、穗型较大、整齐度良好以及后期熟期转色良好,全生育期为153 d。在连粳7号引进示范当中,连粳7号产量攻破了700 kg/667 m2以上,因为高产潜力高,因此成为江苏省连云港市重点推广品种。为了进一步发挥连粳7号产量潜能,结合插秧机、抛秧、直播等栽培方式,对不同稻作方式对连粳7号的影响进一步进行了分析,旨在实现连云港市连粳7号产量结构、稻作方式的完美契合,提高连粳7号的种植效益。
试验用水稻品种为连粳7号,农业综合展示基地的前茬种植小麦,为黏性土、肥力中等、茬口一致,有良好的排灌条件。本试验采用4种稻作方案,分别为插秧机插播、抛秧、直播、手栽方法,并配合高产栽培技术(下文详细阐述)。试验小区长、宽规格为33.0 m×8.5 m,2次重复试验,具体设计方法如下。
落谷后采用软盘育秧方案,用种量为140 g/盘,秧田比为1∶80,移栽行距为30 cm,每穴播种量为三四株,密度控制在6.5万株/667 m2左右,基肥均匀施撒并与土壤充分结合,并在后期做好追肥工作。纯氮施加量为20 kg/667 m2,基肥∶分蘖肥∶穗肥=4∶3∶3,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1.0∶0.5∶0.8。
采用孔塑盘旱育秧,用种量为50 g/667 m2,抛栽量为65盘/667 m2,种植密度为7万~8万/667 m2。施肥方法与机插方式相同,施肥量为基肥∶分蘖肥∶穗肥=3∶3∶4,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1.0∶0.5∶0.8。
采取常规水育秧方法,用人工栽插方法。行株距为22.5 cm,栽植量为2万穴/667 m2,每穴播三四株,种植密度为7万~8万/667 m2。施肥方法与机插相同,施肥量为基肥∶分蘖肥∶穗肥=4∶2∶4,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1.0∶0.5∶0.5。
直播稻用种量为10 kg/667 m2,施肥方法与机插相同,施肥量为纯氮18 kg/667 m2,基肥∶分蘖肥∶穗肥=3∶4∶3,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1.0∶0.5∶0.5。
采用上述4个稻作方法,在生育期记录播栽期、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拔节期、孕穗期、抽穗期和成熟期。在水稻成熟且收获期间,在每个小区随机抽取10穴进行对比分析,测量总粒数、实粒数、千粒重等,并进行产量评估。
不同稻作方式对连粳7号生育期的影响差异明显。其中,直播稻时间最短,为137 d;手栽时间最长,为158 d,二者相差21 d。生殖生长期大致相同,在60 d左右。营养期生长变化大,直播稻时间最短,为81 d;手栽时间最长,为97 d,二者相差16 d。4种不同稻作方案的最大变化主要是在营养生长期变化方面。
不用稻作方式对茎蘖增长、消亡趋势影响有较大的差异。机插10 d后进入缓苗期,而抛秧、手栽的缓苗期为5 d。就茎蘖增长速度而言,手栽最快,机插最慢。直播稻没有缓苗期,分蘖期后群体茎蘖增长速度高,明显高于其他3种稻作方式。高峰苗表现为直播稻最好、手栽稻最弱。高峰苗期之后,茎蘖下降,机插、抛秧、手栽稻作方式茎蘖消亡平缓,直播稻消亡速率很快,也就是直播稻群体质量不如其他3种稻作方案。
2.3.1 产量。不同的稻作方式对产量的影响有较大差异。从最终的结果来看,抛秧产量最高,为712.9 kg/667 m2,直播稻产量最低,为581.5 kg/667 m2,二者之间有较大的差异。机插、手栽产量与抛秧产量差异不明显,分别为670.1、666.6 kg/667 m2,主要是因为全生育期、成穗率有直接关系。
2.3.2 产量结构。直播稻穗数最多,为26.3万穗/667 m2;手栽最低,为23.1万穗/667 m2。抛秧稻穗型最大、穗粒最多,为133.5粒,直播稻粒数最少,为113.5粒。千粒重最高的是抛秧稻、手栽稻,分别为27.4 g和27.3 g,直播稻最低,为26.3 g。
2.3.3 产量综合构成。对于机插、手栽来说,要想实现高产,必须主攻足穗,这样千粒重、结实率才会提升。直播稻要在保证穗数的情况下,主攻大穗,提升千粒重、结实率。抛秧综合效益最高,穗数足、穗型大、结实率高、千粒重高。
对于连粳7号这种高产超级稻品种,采用机插、抛秧方式要比手栽的综合效益更高,并且实施起来更加简便,可以达到高产、高效的效果,但不同稻作方式对产量影响较大。抛秧稻缓苗期较短,有助于早发,个体、群体协调,具有穗数多、穗型大、产量高等特点,综合效益最高。机插稻作为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有助于实现水稻高产。但考虑到机插稻具有缓苗期长、插稻行距大等劣势,会降低稻田穗数,影响产量,因此机插稻作方案未来要主攻造法、穗数。直播稻的种植方法最为简单,并且劳动强度低。但直播稻穗多粒少、个体与群体不协调,高产风险较大,对自然环境非常依赖,产量也没有机插、抛秧高。总之,连粳7号更加建议采用机插稻作或抛秧稻作方法。
选择地势平坦、地下水位低、排灌便捷、土层深厚、无污染且土层疏松的田块。结合秧龄确定秧田与大田比例。旱育秧,大苗为40 d秧龄,大田比例为1∶(12~15);种苗35 d的秧龄,秧田、大田比例为1∶(15~20)。湿润育秧,大苗40 d秧龄,秧田、大田比例为1∶(6~7);中苗35 d秧龄,秧田、大田比例为1∶(7~8)[1]。
采用有机肥配肥法,在播种前2个月施加基肥,用量为2 500 kg/667 m2,并施加定量的尿素 20 kg/667 m2、磷肥6 kg/667 m2、钾肥15 kg/667 m2。播前10 d整地,板宽1.5 m,沟宽25 cm,沟深15 cm,要保证板实且平整,没有杂物。在晴天对种子进行药浴,浸种时间为72 h。浸种完毕后用清水清洗,并浸种24~48 h[2]。采用机插稻作或抛秧稻作方法。
4.2.1 整地与移栽。麦收之后进行耕翻整平。田面高低差控制在2 cm以内,移栽前要先进行泥浆沉淀,沉淀时间为1~2 h。使用基肥(复合肥35 kg/667 m2)全层施撒方法,耕地前均匀施撒在土壤当中。每年6月30日之前完成稻作。播种行距控制在25 cm左右,穴栽三四株苗,种植密度控制在7万株/667 m2左右[3]。
4.2.2 田间管理。分蘖期间,要提早施加分蘖肥,返青之后施加,这样可以提高分蘖成穗率。移栽后6 d,施加尿素,用量为15 kg/667 m2,栽后一两周再次追肥,尿素用量为10 kg/667 m2。灌溉时,遵循寸水护苗、浅水分蘖的原则。茎蘖量达到有效穗的80%时,即可分次轻搁田,高峰苗量为有效穗的1.4倍左右。栽后5~7 d施加定量除草剂。
拔节抽穗期间,叶龄余数在2.5~3.0时,施加尿素7 kg/667 m2、复合肥20 kg/667 m2。叶龄余数在1.0~1.5时,施加保花肥,尿素施加量为9 kg/667 m2。孕穗至抽穗期间保持3 cm浅水层,并根据水层厚度适当灌溉或排水。
孕穗、抽穗扬花期间,保持2~3 cm浅水层,其余阶段采用干湿交替方式进行管理,收获前7 d断水,必须要控制断水时间。
药物浸种,采用菌虫清23号15 g兑水5 kg或4.2%浸种灵2 mL兑水5 kg,浸种4 kg,以消灭种子大部分病菌。纹枯病用5%井冈霉素水剂200 mL/667 m2兑水75 kg喷雾防治,稻曲病用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颗粒剂50 mL/667 m2兑水50 kg喷雾防治,纵卷叶螟用25%毒死蜱乳油80 mL/667 m2兑水50 kg喷雾防治,二化螟使用25%杀虫双水剂250 mL/667 m2兑水50 kg喷雾防治[4]。
为了保障连粳7号的生产效益,发挥其高产潜能,本文分别提出了抛秧、机插、手栽、直播4种稻作方法,其中抛秧、机插综合效益最高,值得推广。同时,还需要配合科学的栽培技术,实现稻作与栽培科学结合,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提升连粳7号的种植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