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 莉 陈永霞 曾 强
(1.西昌学院动物科技学院,四川 西昌 615000;2.德昌县人民政府,四川 德昌 615500)
简阳大耳羊是以努比亚山羊与简阳本地山羊为亲本,经过世代选种和育种得到的新品种[1]。许多养殖户在山羊的养殖上还处于以经验为主的粗放养殖状态,与精细化饲养的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2]。在日常生产中,饲料中营养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与羊的生长性能有关[3]。一般提高饲料中的蛋白质水平,能提高羊的日增质量和采食量,减少料肉比,提高饲粮利用率[4]。因此,找到适宜蛋白质水平,对于许多养殖户找到最佳饲养配比尤为重要[5]。
本试验通过饲喂粗料相同而蛋白质水平不同的精饲料,比较分析各组简阳大耳羊日采食量、日增质量的变化,探求适合简阳大耳羊生长的精饲料各组分配比,为促进简阳大耳羊的饲养推广和找到合适的饲料配比给予更多的理论支持。
表1 精饲料原料组成和营养成分
选用4月龄左右、生长健康、未受孕的雌性简阳大耳羊20只,随机分成4组,分别饲喂不同蛋白质水平精饲料,精饲料配方见表1。其中,B1为对照组精饲料配方,B2、B3、B4为试验组精饲料配方,各组均饲喂粗饲料玉米青贮,粗饲料营养水平见表2。
表2 玉米青贮的营养水平 %
表3 不同蛋白质水平精饲料对试验羊生长性能的影响
选用4月龄左右、生长健康、未受孕的雌性简阳大耳羊20只,随机分成4组,记为B1、B2、B3和B4(其中B1为对照组,而B2、B3、B4为试验组),每组5只。试验开始前对羊舍中的羊进行分圈,划定分区,清理消毒,并对试验羊的编号进行记录。整个饲养试验期间饲喂配制好的精饲料和玉米青贮,饲喂顺序为先精后粗,精饲料的饲喂量为每只370 g/d,玉米青贮的饲喂量为平均每只1.39 kg/d。于09:00饲喂一次,18:00饲喂一次,对喂料量和剩料量进行称量、记录,试验期间提供清洁饮水。每天在饲喂前对舍内食槽和过道进行清扫,15 d消毒一次,保持舍内卫生。
开始试验的第1天早上对试验羊进行空腹称质量,结束时再次空腹称质量。数据收集处理后,按公式对试验羊的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质量和料肉比进行计算。计算公式如下:
试验羊平均日增质量=(末体质量-初体质量)/正试期天数
试验羊平均日采食量=(总给料量-总剩料量)/正试期天数
料肉比=总采食量/总增质量=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质量
利用WPS 2019对所记录的数据进行初步汇总,然后通过SPSS 20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用Duncan法对均值进行多重比较。数据用“均值±标准误”表示。
由表3可知,试验组B4的平均日增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B1,比对照组B1提高27.3%(P<0.05),与试验组B2和B3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B1与试验组B2两两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4个组以B4组的平均日增质量最高,B3组第二,B2组第三,B1组最小。
由表3可以得出,试验组B4的平均日采食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B1,比对照组B1高9.0%(P<0.01),试验组B4与试验组B2和B3无明显差异(P>0.05);试验组B2、B3和B4两两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四个组以B4组的平均日采食量最高,B3组第二,B2组第三,B1组最小。
由表3可知,试验组B4料肉比显著低于对照组B1,降低35.0%(P<0.05),对照组B1与试验组B2和B3差异不显著(P>0.05);4个组以B1组的料肉比最高,B2组第二,B3组第三,B4组最小。
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在蛋白质水平升高的条件下,采食量和日增质量得到提高,饲料转化率也加快。闫云峰开展试验得出,绵羊日增质量与日粮中的蛋白质水平关系密切,即日粮蛋白质水平越高,绵羊累积营养越大,日增质量就越快,料肉比也随之越高;反之,日粮蛋白质水平低则会导致绵羊的生长性能降低[6]。马铁伟等研究表明,在一定能量或蛋白质基础上,提高蛋白水平,可提高湖羊的日增质量和采食量(P<0.05),降低料肉比。本试验与这些研究结果基本一致[7]。
从整个试验来看,随着精料蛋白质水平的升高,简阳大耳羊的日增质量和日采食量逐渐增加,而料肉比则逐渐降低。本试验中,试验组B4(CP 20.70%,DE 11.55 MJ/kg)的效果最好,与对照组B1的差距也最大,但还需进行进一步研究,以便找到其最适宜的营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