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世奇,向爱国,叶心荣
(韶关学院 发展规划处,广东 韶关 512005)
教育扶贫是传授脱贫致富知识与技能,提高贫困地区人们收入水平,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举措和有效路径,“已然成为最有效、最直接的精准扶贫方式”[1]。制定和落实教育扶贫政策是开展教育扶贫工作、发挥教育扶贫效用的关键和保障。随着教育扶贫开发的不断深入和推进,我国教育扶贫政策研究也适时进行了客观描述、理论总结和科学探索,研究广度和深度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呈现出研究主题丰富、视角多样、维度多元等特征。因此,整理已有研究成果、梳理脉络历程、评析有关研究观点和方法、明晰当前教育扶贫政策研究现状及问题,预判未来研究的重点和走向,对进一步深入研究教育扶贫政策和指导教育扶贫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利用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以“教育扶贫政策”为主题进行检索,并从中挑选中文核心期刊、CSSCI文献进行系统梳理,以期探究和把握我国教育扶贫政策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进程。
在我国扶贫开发战略中,教育扶贫战略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我国教育扶贫工作研究者对教育扶贫的理解和认识较为统一。谢君君认为:“教育扶贫就是以教育投入和教育资助服务的方式,帮助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掌握致富知识和技能,从而促进当地的经济和文化发展,最终摆脱贫困。”[2]李兴洲指出:“教育扶贫是在贫困地区针对贫困人口,通过改善教育发展现状、掌握脱贫致富知识和技能、提高科学文化素养的方式,实现脱贫和根除贫困的目标。”[3]随着教育扶贫工作深入推进,教育扶贫迈向精准扶贫阶段。陈群指出:“教育精准扶贫是以教育资助的形式,提高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的知识水平、职业技能,实现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消除贫困的目的。”[4]因此,把握教育扶贫的概念和内涵,需明确教育扶贫的区域、对象、内容、方式及目标。
扶贫开发中高效发挥教育扶贫政策效用的前提是厘清致贫原因,为科学制定教育扶贫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如此方能有针对性地制订有效的教育扶贫脱贫政策措施。孟照海把致贫原因分为个体、结构和关系三个方面:第一种原因可以叫做“个体主义贫困论”[5],即个体贫困的原因在于个体能力不足或“贫困文化”[6]的代际传递。个体贫困形成恶性循环,代际之间也无法摆脱这种境遇。第二种原因可以称为“结构主义贫困论”[5],即个体贫困的根源不是由于个体能力不足,而是其所赖以生存的经济、政治和社会体制制约了个体获取成功的机会和资源。第三种原因可视为“关系主义贫困论”[5],即始终处于一定社会关系和互动结构的个体,其存在方式受他人态度及自我建构影响。贫困处境就是个体与他人在互动过程中主动建构的结果,其中主流群体的“污名化”以及贫困人员自身的“内卷化”起着关键作用。此外,郑皓瑜根据“人力资本理论”的理念和观点指出:教育可以有效缩小贫富差距,可通过教育投资提高人口质量,发挥人力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7]。而“资源要素主义贫困论”从经济要素配置的视角认为,贫困是由于贫困者不能有效配置土地、资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而导致[8]。可以看出,贫困不仅表现为一种结果,更是个体的一种过程性生存状态。贫困不仅是个体原因所致,更是个体与其所在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和表现。
吴霓、向雪琪等梳理了我国教育扶贫政策的发展历程,对当前我国教育扶贫政策的典型特点进行了归纳总结:
1.覆盖领域全学段化。我国教育扶贫政策的覆盖范围,从学龄教育逐渐向学前教育、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领域扩展,逐渐形成了覆盖全方位、全学段的教育扶贫体系。
2.内容丰富化。在学校教育方面,教育扶贫政策内容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学校文化课,体育、艺术等素质教育课程也同样包含在内。在继续教育方面,扶贫、扶技与扶智、扶志紧密结合,除产业指导和技术培训外,教育扶贫也把思想政治、思想意识的教育与培养纳入其中。
3.参与主体多元化。党中央、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相继成立扶贫组织,专门开展教育扶贫开发工作。此外还专门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扶贫开发的意见》,广泛动员、积极鼓励社会各界力量投身扶贫开发事业。我国教育扶贫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多方参与的共治方式。
4.政策定位公平化。教育公平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教育事业的关键和底线。国家出台《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专项督导办法》等系列教育扶贫政策,就是要着力改善贫困地区办学条件,提高办学质量,缩小区域差距,切实保障贫困儿童能够获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资源和机会,更加凸显教育的公益性和公平性。
5.政策方式精准化。随着扶贫方式由大水漫灌向精准转变,我国开始实施精准扶贫战略举措。教育扶贫政策也逐步精准化,如通过建档立卡,精准识别和确定教育扶持对象;科学、有效地利用动态调整的扶贫对象数据库信息,确保教育扶贫资金项目安排的科学性和精准性。
教育扶贫政策评价具有评判、激励和督导的功能,它是制定新的教育扶贫政策的重要前提,是监督和调控教育扶贫政策执行的有力工具,是进一步合理配置教育扶贫政策资源的必要基础。在教育扶贫政策评价研究中,陈平路等从政策目标对象受益程度指标和政策影响效果分析指标两个维度,构建了包含补助对象瞄准率、补助对象覆盖率、试点县雨露计划学员工资收入水平等6项定量分析指标体系,并抽样选取了滇西边境山区的云南省、滇桂黔石漠化区的广西壮族自治区、秦巴山区的重庆市、大别山区的湖北省等省内试点县和非试点县各一个,运用前后对比、实验组对比的评估方法,对“雨露计划试点工作”政策实施效果进行评价[9]。黄巨臣运用内容分析法,评价分析了三大专项招生计划,指出农村地区教育扶贫政策存在扶贫工作缺乏立法保障、忽视不同扶贫对象需求、缺少贫困事先预防等问题[10]。姚松运用内容分析法,从总体目标设定、内容安排和行动措施三个维度,对比分析了国内不同省份的教育扶贫政策文本,检视和评价了全国各省份教育扶贫政策对中央教育精准扶贫的响应和创新情况[11]。付昌奎运用政策执行系统模型对教育扶贫政策执行过程进行了评价分析,指出了导致教育扶贫政策执行偏差产生的原因[12]。张琪运用归纳分析法,借鉴多维贫困思路,从基础保障、能力提升等五个维度,构建了涵盖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定点扶贫、对口支援、教育财政和社会参与等12个指标分类的教育脱贫工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13]。王继平从投入、产出、贫困群体满意度三个维度,构建了职业教育扶贫政策执行成效的评价内容和标准[14]。陈超根据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特征,运用归纳分析法、德尔菲法、AHP层次分析法,构建了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政策实施成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该评价指标体系对当前大湘西地区职业教育扶贫工作成效进行了绩效评价[15]。
人们虽从不同维度和视角对教育扶贫政策进行了研究,并提供了可借鉴参考思路。然而通过梳理和分析发现,当前的教育扶贫政策研究依然存在不足,有待深入探讨和反思。
梳理、分析现有“教育扶贫政策”研究文献资料发现,当前我国教育扶贫政策研究主要集中在归纳分析教育扶贫政策的演变历程、政策特点、作用机理等方面,同时充分肯定了我国教育扶贫的实践探索及其卓越成效,鲜明地指出了我国教育扶贫政策所体现的对象覆盖全学段、内容丰富多样、参与主体多元、实施方式精准、定位更加公平等特点,并认为我国初步形成了以公平和优质为价值追求,较为全面、系统、科学的政策体系。然而,从研究的总量来说,关于教育扶贫政策的评价与反思研究占比较少,如何科学评判和有效改进教育扶贫政策有待深入研究。当然,这与我国教育扶贫战略的实施阶段和历史进程密不可分。随着我国教育扶贫工作不断延伸,步入精准扶贫阶段,评价和研判现有教育扶贫政策及其实施效果,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根据精准扶贫要求,适时调整和完善教育扶贫政策,发挥教育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基础作用和优势,应成为今后教育扶贫研究的重点和关键。
目前我国教育扶贫政策的研究方法主要以定性研究为主,如通过逻辑分析的方式探究教育扶贫政策的演变历程、政策特点、作用机理、未来发展方向等内容。此类研究主要是研究者根据自身的见识、经验和逻辑,评判某类教育扶贫政策的特点和价值等。研究方法虽然具有操作便捷、成本低、评析周期短等优势,但也存在评析主观性较大、难以进行量化评价分析和客观性不强等不足。少有的教育扶贫政策量化研究,主要集中在政策实施结果的评价分析。在这类研究的统计分析过程中,所选取的政策指标往往用政策结果代替政策文献自身,且“这类指标往往与一些未能观察的因素相关。如果后者与模型的因变量相关,就可能导致所构建的指标出现内生性问题,进而统计结果出现偏差”[16]。加之,这种分析政策目标达成度的评价研究本身存在效果区分困难的问题。因为在政策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政策资源混合及相关政策重叠的现象,很难将某项政策的实际效果从总体变化中提炼出来,从而影响政策执行和政策效果的判断。这也就印证了已有政策评价研究集中在某类政策的整体评价而缺乏单个政策评价的事实。因此,转变教育扶贫政策研究范式,深入探寻科学、系统、有效的教育扶贫政策量化研究方法,开展实证数据分析与量化研究,将成为新的研究选择。
政策分析的类型包括内容分析、价值分析、成效分析和过程分析。现有的教育扶贫政策评价研究主要是政策成效分析,对政策的价值、内容等分析研究不足,尤其是对作为政策实施前提的政策方案本身的科学性、一致性评价分析较少,导致目前构建的政策评价指标体系尚不足以全面反映和解释教育扶贫政策评价的实情。“政策文献是政策思想的物化载体,是政府处理公共事务的真实反映和行为印迹”[17]。科学分析教育扶贫政策文本,既可以从宏观上把握教育扶贫政策制定的脉络与趋势,又可以从微观上考究教育扶贫政策的侧重点和优缺点,为进一步拓展和丰富教育扶贫政策等公共政策研究提供有效路径。
目前已有的文献大多侧重于从整体角度对某一教育层次或某类教育扶贫政策进行综合评估,如常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职业教育扶贫政策和高等教育扶贫政策的评价研究,而学前教育领域的扶贫政策评价研究较少。与此同时,在各教育层次的教育扶贫政策评价研究中,以某项具体的教育扶贫政策为对象展开详细的分析评价研究却不常见,从而使得教育扶贫政策的评价研究结果缺乏针对性,在完善单个政策的措施等方面缺少可操作性。
随着教育扶贫实践的不断深入,教育扶贫政策将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教育扶贫政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也定会不断深入和全面,教育扶贫政策的批判与反思研究、定量分析研究、政策文本研究以及政策个案研究将成为新的研究热点。消除贫困是人类的普遍愿望和追求,教育扶贫政策研究和实践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