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 琴
宿州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安徽宿州,234000
书法艺术是中国特有的文化艺术,最早的书法艺术传播方式是师徒相授。汉代之前书法艺术是依附文字教育而行,书写与识读并举。汉代及以后很长时间,书法艺术的传播以官学、私学、家学、专科学校、民间传习等形式发展,其中主要力量是官学,它是古代书法艺术传播的向导。汉代书法艺术的传播主要是在书馆中进行。汉代的高等学府是太学,也是中国封建社会第一所官办大学。在东汉时期,文学家、书法家蔡邕主持刊刻的《熹平石经》是由政府颁发的第一部书法范本。东汉的鸿都门学是太学之外的又一中央官学,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艺术类高等学府。它的设立大大提高了书法艺术的地位。魏晋时期设立了“书博士”,以钟胡为法。隋朝建立了高等专科教育——书学。唐朝对书法艺术格外重视,设立了翰林院、集贤院来培养书法人才,《三体石经书》《字林》《说文》这些都是唐代学子必须书写的。唐代还设有弘文馆,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等都曾在弘文馆为官任教。受“科举重书”的政策驱使,唐代书法艺术带有很强的功利色彩。宋代的翰林御书是书法艺术传播的重要机构,虽科举重书的程度不及唐代,但是要求楷书整齐规范。元代设立奎章阁,提倡书法复古。明代书法艺术的传播领域初见雏形,除了国子监以外,地方的府、州、县均设有书法课业,全国各类型的书法艺术传播非常盛行。清代国子监是最高学府,书法是必备课程,主要围绕科举进行,书法艺术思想已经深入人心。通过对中国古代书法艺术传播特点的梳理,可以看出中国封建社会的书法艺术教育偏重实用性和功利性,主要培养符合封建社会伦理道德的士君子。
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高等书法学专业由潘天寿先生在20世纪60年代创立。至今,全国有一百多所高校设立书法学专业。目前高校书法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美术院校开设的书法学专业,如中国美术学院,主要培养学生的艺术感受、艺术修养和艺术创造力;一种是综合院校和师范类院校开设的书法学专业,如首都师范大学,偏重培养书法教育人才。高校是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场所,高校特有的文化氛围为书法艺术的传播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同样高校书法艺术的发展也会进一步促进校园文化水平的提升。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书法艺术,如何在大学校园得到更好的传承、创新、发展,是当今高校书法工作者须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大学文化就是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审美价值取向和提升其审美创造的能力,进而培育出有思想、有操守、有道德、有文化的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8年发布了《世界高等教育宣言》,要求高等教育引领社会超越“深重的价值观危机”,将社会引向“更深的道德与精神的维度”[1]。书法艺术倡导书写中华文化的精髓,传达中华优秀的国学思想。中国书家强调“书品即人品”“字如其人”。古往今来,优秀的书家无不以品行高尚、气节超拔而享誉书坛、受人尊崇。傅山论书“作字先作人,人奇字自古”[2]282。清代刘熙载在《艺概》中说:“扬子以书为心画,故书也者,心学也。心不若人而欲书之过人,其勤而无所也宜矣。”又曰:“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2]349苏轼也说:“古之论书者,兼论其生平,苟非其人,虽工不贵也。”[2]145这些论断都是用人格精神关照书法艺术的,是中国几千年来形成的约定俗成的审美标准,这也是今天高等院校书法教育所要继承和弘扬的品格,阐释了人品对书法创造的意义。
大学文化视域下的书法艺术要用“人品”塑“书品”,除了研究经典碑帖本身笔法、字法、章法、墨法等这些形而下的内容之外,还应从书家的人品、胸襟、情趣等书法作品的等级、品第、格调这些形而上的方面来研究。观其书法作品能“见其为人”,正如颜真卿为人“忠义大节”,其书法作品“古今之正”,王羲之为人“正直、风度高远”,其书法作品“韵胜遒婉”。书家的“性情”“襟度”“风格”在其书法作品中都能得到很好的体现。在当今文化市场化掀起的潮流下,部分高校过分强调实用主义和工具主义,盲目地追随市场经济和社会风气,学习的目标主要是参展、入展,以及解决加入中国书法协会问题。长此以往,一些高校的书法艺术与人文艺术渐离渐远。弗莱克斯纳曾言:“大学不是风向标,不能什么流行就迎合什么。大学应不时满足社会的需求,而不是它的欲望。”[3]高等院校书法艺术的传承不应该过分追求经济利益等实用主义,而忽略从书法艺术中挖掘真善美,造成学生价值取向的迷失和书法作品整体品质的下降。书法艺术在继承和弘扬的过程中还要有创新精神,笔墨当随时代,不断赋予其鲜活的内涵和不竭的动力。因此,书法的创新并非抛弃技法、信手胡来的创新,也不仅仅是停留在形而下的技法层面的创新,而是以思想和学识为根底、以技法为手段、以抒情写意为目的,从心所欲而不逾矩、法为我所用、自成一家的高层次的创新。这种创新精神有利于推动大学书法艺术的发展,有利于让更多的学生关注书法文化。
高校倡导学以致用,疾虚崇实,知行合一。大学文化视域下的书法艺术教育不可让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潜心科研与学术”,也不可使学生“一技傍身走天下,埋头苦干促生产”,而应在传承和创新书法艺术的同时关注社会、服务社会,以其特有的书法艺术辐射和影响社会。真正名垂千古的书法家既具有鲜明的创新精神又能深受大众的喜爱,如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故当今大学文化视域下的书法艺术作品应该具有社会价值。
书法艺术作品既是一种艺术产品,又是艺术消费品,而书法精英的作品具有极高的传播和收藏价值。收藏者和书画商在收藏书法家的作品时也会考虑其社会角色和社会影响力。高等院校书法教育者属于中国社会书法的精英阶层,应借助高校的舞台,通过书法作品将自己的学养才情表达出来,引领书法潮流和方向,还应该加强自身科研能力的提升,做到科教融合,引领社会。早在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上,国务院原副总理方毅强调指出:“高等学校是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军,高等学校应该既是教育中心,又是科研中心。”[4]吴培亨教授说:“科教融合育人是一种办学的思想和理念,要将科研纳入高等教育思想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中加以研究,对大学教师来说,教学和科研更是相互融通的,一个高水平的教师同时也是一个高水平的研究者,要推动科教融合、科教协同创新,必须营造一个有利于教师间充分交流的空间和环境”[5]。大学文化视域下的书法艺术离不开高校书法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发挥,教师科研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人才培养能力,所以高等院校的书法教师不应仅作“技艺的师傅”,而应该通过科研深入挖掘书法的文化内涵,培育出更多的书法精英人才,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书法作品,赢得更多社会收藏精英的青睐和认可,实现其社会价值。
同时,书法艺术作品还可向社会传递书法文化信息,激发大众的民族自豪感、爱国热情和文化自信,提升整个社会的审美意识和对书法的鉴赏能力。另外,书法文化在城市文化的建构中也起着引领和辐射的作用,书法文化元素纳入城市文化的建设之中,能提升城市文化的品位和内涵。总之,大学文化视域下的书法艺术需要高等院校在对书法艺术知识的追求中深层把握书法的文化内涵,传承书法文化,并紧跟时代脉搏不断创新,更好地服务社会。
大学文化视域下的书学理念应如北京大学王岳川教授所说:“回归经典、走进魏晋、守正创新、正大气象”。“回归经典”是培养大学生书法创新能力的基础。苏轼说:“吾书虽不甚佳,然书新意,不践古人,是一快也。”[2]145他充分认识到学习书法必须从传统中来,再回到传统中去挖掘宝藏,这才是书家制胜的法宝。黄宾虹先生也说:“余欲取古人之长,皆为己用,而自存面目之真不与人同”[6]。从古人的经典中学习法度为自己的法则,然后加之熟巧,申之学问,反复锤炼。只有如此,才能达到创新的目的,创作出无愧于这个时代的艺术精品。
学习书法不能一味地“随人脚踵”、死守成法,要在继承古人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所谓无法中见法。如同苏轼评吴道子的画:“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2]145书法的创新来源于个性,但是不等同于个性,个性需要溶解在继承中。如明代“台阁体”和清代“馆阁体”的出现就束缚了书法艺术的创新精神,很快被时代所淘汰。真正的“创新”必须经得起“历史鉴定”,形成于一个时代,代表一个时代。如清代著名书法家伊秉绶的隶书被称为“清代分隶之大成者”,堪称有清一代乃至当今隶书创新的最高峰。伊秉绶的隶书古穆、厚重、大气,以古人的思想改造当时书坛的流美思潮,开创隶书审美的新典型。当今书坛许多习书者心浮气躁、急功近利、基本功薄弱、鼓吹创新,导致出现丑陋、怪异、狂野的书风。离开继承的创新将会举步维艰,丢弃创新的继承则是作茧自缚。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一个时代的书风,中国传统书法艺术的创新是在对历史文化的积淀中表达当下人的精神或观念。由此,高等院校的书法艺术要在经典书法的精准临摹和研究的基础上守正创新。
高校书法艺术还要注重“正大气象”。“正大气象”的“正”取决于“人”,即受教育者的内在品质,如创新意识、研究兴趣、探究方法、思维和辨别能力等。高校学生应该具备家国情怀的健康积极人格及其对自然的敬畏和兴趣,心中充满阳光和对美的憧憬。高校教师应该触动学生的灵感,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想象力和求知欲,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使学生养成观察、思考、分析、探索的创新精神。正所谓:“善教者,师逸而功倍,不善教者,师勤而功半”,书法是一种抽象艺术,线条的变化、结字的组合、美的表现都需要学生去观察和探索。“锥划沙、折钗股、屋漏痕、印印泥”这些对书法用笔的比喻都是古代先哲们从自然和生活中观察和总结出来的。大学文化视域下的书法艺术工作者应具备大气象、大胸襟、大视野、大格局,在培育学生创新意识的同时要尊重学生独特的个性,给予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引导学生在打牢基础的同时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合乎自己个性的碑帖,鼓励学生勇于展现自己的个性。只有如此,才能使学生形成创造性的思维模式和观念。高等院校书法艺术人才具有创新意识和人文素养,书坛才能出现百花齐放的书风。
书法艺术的实质是“由技入道”的人文精神。中国传统艺术注重技术以外的文化精神。早在春秋时期,老子《道德经》开篇就提出了“道可道,非常道”的论断,指出“道”妙不可言,只有慢慢体会,才能悟“道”。庄子最早对“技”与“道”关系进行了哲学探讨并赋予“技”以审美意义。《庄子·天地篇 》云 :“上治人者事也,能有所艺者,技也。技兼于事,事兼于义,义兼于德,德兼于道,道兼于天。”[7]庄子指出,“道”是世界的本源,将“道”视为物我两忘的最高人生境界。儒家代表人物孔子也将“道”作为思想价值的最高认识,儒家的“道”,更多体现的是“人道”,“天道远,人道迩”是以人为出发点的。故而,“道”是中国文化的最高概括,也是中国传统思想的终极依据之一。“技”与“道”的关系一直是书法的一个重要命题。元初时期的文学家、理学家郝经有一系列关于书法的文章,他在《叙书》中云:“以道进技,书法之源也,其惟勉旃。”[8]“道”的修养可以提高书法“技”的水平,“由技入道”是书法学习的最高境界。
大学文化视域下的书法艺术更应该让学生“求道、学道、悟道、体道”。具体而言,一方面使学生在书法技法学习的过程中升华为对书写规律的把握;另一方面通过书写领略到优秀书家的不凡人格魅力和高深境界的人文素养,并进一步内化为自身的精神品质。当今,大学文化视域下的书法艺术更应该重视人文精神。这个“由技入道”的人文精神要求高校书法工作者思考如何将学生培养成具有人文精神的“文化的”或“社会的”有用之人。
临摹各种书体的碑帖是知“技法”的关键,高校教师应指导学生多临习“书品人品俱佳”的书法名家作品,通过深入的学习经典碑帖,使学生书法技艺得到提高,达到“功夫到,自造微入妙,穷神知化”的境界。书法学专业的学生还需要学习一些“字外功”,增加文化修养,如通过研读《中国古代书法史》《中国古代书论选读》《中国书法批评史》《艺术概论》《书法美学》《中华文化史》《中国古代哲学》《人格心理学》《古文字学概要》《中国通史》等,可以提升学生的文化深度和厚度。只有艺术创作者的修养得到了提高,书法作品的艺格才能得到提升。
“由技入道”是大学文化视域下书法艺术思想的重点,它能使大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得到双重升华。正如蔡元培先生所倡导的美育核心是“陶冶心灵、健全人格”,而不是让无感情的技术和毛笔掌握自己,成为写字匠。大学书法教育固然应该使学生在专业领域有着创造性,更应该培育学生的人文情怀,使其成为更完美、更成功的人。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根,中国书法承载着厚重的中国传统文化。汉字书法发展到今天,实用功能在消退,艺术性在不断被强化,因此将书法艺术引入到大学文化视域下进行研究具有重大意义。高校应在继承古人书法艺术的基础上进行独特的创新,促进书法艺术的不断发展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