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入党动机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基于江西省部分高校的问卷调查

2019-02-21 07:15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思政课入党动机

(上饶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 上饶 334001)

高校大学生入党动机是否端正,在高校党建工作中一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为掌握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入党动机的现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探讨部分大学生入党动机不端的应对措施,本课题组在江西部分高校展开了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共计24道题目,涉及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样本的基本情况、大学生的入党动机、大学生的政治信念、大学生党员的形象、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效果。本课题组以抽样调查的方式,在南昌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南昌航空大学、赣南师范大学、上饶师范学院等高校大学生中,发放问卷485份,收回有效问卷471份。样本的结构情况如下:在性别结构上,男生占46.7%,女生占53.3%;在年级分布上,大一的占24.6%,大二的占28.8%,大三的占31.4%,大四的占15.2%;在专业类别上,文史类占36.7%,理工类占39.2%,艺术类占14.9%,体育类占9.2%。通过统计分析调查所获得的数据,在高校大学生入党动机问题上,我们得出以下看法。

一、大学生入党动机的基本情况

大部分大学生追求进步,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有强烈的入党意愿。例如,在“你想加入中国共产党吗”问题上,有31.9%的人选择了“非常想入党”,46.2%的人选择了“想入党”,有14.3%的人选择了“不确定”,选择“不想入党”的大学生占7.6%。选择“非常想入党”和“想入党”的合计占比78.1%,这说明中国共产党对新时代青年大学生仍然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在“你是否已经递交了入党申请书”问题上,有74.3%的大学生选择了“是”,与想入党的大学生占比78.1%相比较少了3.8%,这表明在想入党的大学生中,有少数人没有将入党意愿转化为向党组织靠拢的行动。

多数大学生的入党动机是端正的,并且在入党问题上保持着独立性,受外界的影响比较小。在可多选的“你想入党的原因是什么”问题上,每个答案的占比由高到低的排序是:选择“信仰共产主义”的占52.8%,选择“对就业和以后的事业有帮助”的占49.3%,选择“受身边同学的影响”的占20.9%,选择“家人的要求”的占12.4%,选择“入党是很有面子的事”的占10.1%。这五种入党动机,就类型来说可以分别概括为信仰型、功利型、盲从型、被动型、虚荣型。信仰型的入党动机占比超过五成,表明多数大学生的入党动机是端正的。信仰型的入党动机和功利型的入党动机占比都很高,这表明大学生作为成年人在入党的问题上是比较理性的,即他们往往是根据自己的需求来对待入党问题,前一种动机是出于信仰的需求,后一种动机是出于事业发展的需求。“受身边同学的影响”“家人的要求”“入党是很有面子的事”,这三种入党动机在本质上都是由外部因素引发的,但其中占比最高的也只有20.9%,则表明有少数大学生在入党问题上没有保持独立性,比较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

绝大部分大学生具有正确的政治信念,在一些关键的理论问题上有着比较清醒的认识。习近平曾指出,党的纯洁性问题体现在思想上,就是要求党员“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作为指导思想,坚持把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奋斗作为理想信念”[1]。为了把握新时代大学生是否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我们在问卷中设计了“你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你认为中国应走什么样的道路”“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看法是什么”“你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信心吗”“你认为人类最终会走向什么样的社会”这五个问题。在“你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问题上,有83.1%的大学生选择“是科学的理论体系,应作为指导思想”;在“你认为中国应走什么样的道路”问题上,选择“应该坚定不移地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占77.5%;在“你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看法是什么”问题上,选择“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向共产主义的过度阶段”的占82.2%;在“你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信心吗”问题上,选择“充满信心”的占48.6%,选择“较有信心”的占34.1%,选择“充满信心”和“较有信心”的共占82.7%;在对“你认为人类最终会走向什么样的社会”问题的回答中,选择“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占63.4%。这些数据表明,大部分大学生在重要的理论问题上,与主流的意识形态保持了一致。

在大学生心目中,身边的大学生党员是非常优秀的,大学生党员的形象是正面的。为了了解大学生党员在身边同学心目中的形象怎么样,我们设计了三个问题:“你认为身边的大学生党员能够入党最主要的条件是什么”“你觉得身边的大学生党员能够为同学们服务吗”“你认为身边的大学生党员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方面做得怎么样”。在“你认为身边的大学生党员能够入党最主要的条件是什么”这个可多选的问题上,六个答案所占比例由高到低排序如下,选择“学习成绩优秀”的占75.2%,选择“道德高尚”的占42.6%,选择“信仰共产主义”的占40.3%,选择“和老师关系好”的占37.2%,选择“社团活动出色”的占36.4%,选择“和同学关系好”的占33.5%。由此可见,大学生党员在身边同学心目中是很优秀的,这种优秀首先非常鲜明地体现在学习成绩上,其次才体现在道德人品、社团活动、政治信仰等方面。在思想上追求进步的大学生一定要做好本职工作,努力学习,力争取得优秀的成绩,所以高校党组织在发展学生党员时,看重学习成绩这是理所当然的。另外有57.3%的人认为身边的大学生党员能够为同学服务,52.6%的人认为大学生党员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这表明多数大学生在生活中能够表现出党员的先进性,树立起正面的党员形象。

高校思政课在端正大学生的入党动机方面具有一定的效果。高校思政课的主要意义在于引导大学生确立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所以高校思政课也有助于大学生端正入党动机。为了了解大学生在思政课课堂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接受程度,我们设计了“你认为高校思政课在引导大学生确立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方面的效果怎么样”这一问题,结果是选择“效果很好”的占21.3%,选择“效果比较好”的占34.1%,选择“效果一般”的占36.8%,选择“没什么效果”的占7.8%。选择“效果很好”和“效果比较好”的合计55.4%,说明思政课在帮助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方面具有一定的效果。

二、大学生入党动机中存在的问题

少数大学生的入党动机是不端正的,其中入党动机功利化的问题尤其突出。部分大学生的入党动机不端正,主要有两种表现。第一种表现是,大学生群体中入党动机多样化。虽然信仰型入党动机占比最高,但在此之外,还存在着功利型、盲从型、被动型和虚荣型等不端正的入党动机。尤其是功利型的入党动机占比高达49.3%,这应该引起高校党建工作者的重视。第二种表现是,单个大学生的入党动机多重化。虽然有52.8%的人以“信仰共产主义”为自己的入党动机,但是在这部分人中,只有38.6%的人(占有效问卷的20.3%)将“信仰共产主义”选为自己的唯一动机,另外61.4%的人(占有效问卷的32.4%)则同时选了两种甚至两种以上的入党动机。这两种表现足以说明,在大学生当中入党动机不纯洁、不端正的问题非常严重。入党动机是否纯洁,是发展新党员过程中至关重要的问题。习近平曾强调:“发展新党员,必须认真分析入党动机,严格掌握标准和程序,确保质量,切忌‘带病入党’。”[1]在校大学生的精力主要是用于学习,不纯洁的入党动机的危害还不怎么明显,但是如果以后走上领导岗位,手上支配着大量的资源,在没有纯洁高尚的政治信仰作支撑的情况下,难以抵制物欲的诱惑,容易被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价值观所腐蚀。所以,在高校党建工作中一定要严把入口关,避免出现“带病入党”。

少数大学生在一些关键政治问题上出现了认识上的偏差。例如,在“你认为中国应走什么样的道路”的问题上,有17.1%的大学生选择了“只要国家富强,走什么道路都可以”。这种实用主义的看法,在本质上还是政治立场不够坚定。在“你认为人类最终会走向什么样的社会”的问题上,63.4%的大学生选择“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相比于前面提到82.7%的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建设有信心,说明有19.3%的大学生只对当前阶段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信心,但对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缺乏信心。63.4%的大学生认为人类最终会走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还意味着另外36.6%的人在这个问题上出现了认识偏差,出现认识偏差的比例在五个关于政治信念的问题中是最高的。问卷中的交叉数据还表明,相比于文史类和理工类的大学生,体育类大学生(以下简称体育生)和艺术类大学生(以下简称艺术生)在这些问题上出现认识偏差的比例要更高一些。例如在“你认为中国应走什么样的道路”问题上,有23.7%的艺术生和21.5%的体育生选择了“只要国家富强,走什么道路都可以”,而选择这一答案的总比例是17.1%。还有在“你认为人类最终会走向什么样的社会”问题上也是如此,有11.7%的艺术生和12.1%的体育生选择了“大同社会”,高于这一答案的总比例8.3%;有28.9%的艺术生和25.4%的体育生选择了“不知道”,高于这一答案的总比例23.5%。

在大学生党员中存在着重成绩不重信仰、为同学服务不够积极主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够突出等问题。在身边大学生党员能够入党的原因中,选择“信仰共产主义”的占40.3%,大大低于选择“学习成绩优秀”的比例75.2%,这容易让一些大学生形成一种消极的看法:在入党条件上,具有共产主义信仰不是最重要的,成绩优秀才是最重要的。大学生党员当然要重视学习,只是如果对理想信念的重视程度不够,又会导致为同学服务不够积极主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够突出的问题。大学生党员重视学习,说到底还是忙自己的事情,而《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中国共产党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2]24如果不重视理想信念,必然会导致生活中不能积极主动地为同学服务,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也难以发挥。问卷数据显示,29.4%的大学生认为大学生党员“很少积极主动地为同学服务”,43.2%的大学生认为大学生党员在发挥先锋模范方面“和普通同学区别不大”,这都是重成绩不重信仰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大学生对思政课里面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接受程度还不够高。在思政课引导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的效果上,选择“效果一般”和“没什么效果”的人共占36.6%,说明有三到四成的大学生认为思政课在这方面的效果不够突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就是思政课,大学生在思政课课堂上可以接受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如果大学生在学生时代都没有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以后再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可能性相对来说就更小了。为了了解大学生对思政课的兴趣度,我们设计了可多选的题目:“在以下四门主要的思政课中你感兴趣的有哪些?”结果,43.9%的大学生选择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40.3%的人选择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34.9%的人选择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36.4%的人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还有23.2%的人选择了“都不感兴趣”。问卷的交叉数据表明,艺术生和体育生选择“都不感兴趣”的比例,都高于23.2%的总比例:艺术生选择“都不感兴趣”的比例是34.3%,体育生选择“都不感兴趣”的比例是30.2%。超过三成的艺术生和体育生,对四门主要的思政课“都不感兴趣”,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接受程度自然也要低一些,这与前面提到的艺术生和体育生在理想信念上出现认识偏差的概率更高的现象是一致的。

三、针对部分大学生入党动机不端的应对措施

发展大学生党员,应当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问卷数据表明,大学生当中重成绩不重信仰的问题比较普遍。在发展大学生党员时强调要有优秀的学习成绩,这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如果只强调成绩而不强调信仰,则会出现组织上入党、思想上没有入党的问题。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毛泽东就以“又红又专”的提法肯定了政治信仰的重要性,他说:“政治和业务是对立统一的,政治是主要的,是第一位的,一定要反对不问政治的倾向;但是,专搞政治,不懂技术,不懂业务,也不行……我们各行各业的干部都要努力精通技术和业务,使自己成为内行,又红又专。所谓先专后红就是先白后红,是错误的。因为那种人实在想白下去,后红不过是一句空话。”[3]309虽然毛泽东讲话的时代背景、所针对的具体问题,我们可能不会再面对,但他强调“又红又专”、政治“是第一位的”,反对“不问政治”“先专后红”,在今天的党建工作仍然有着重要的意义。像前面提到的,党员大学生的先进性首先体现在学习成绩、道德人品方面,然后才体现在政治信仰方面,这正是毛泽东所批评的“不问政治”“先专后红”的错误认识。2014年,中央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规定:“坚持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4]因此,在新时代发展大学生党员的工作中,一定要贯彻落实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突出政治标准,严格程序要求,为保持党员队伍的纯洁性把好入口关,这样才能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大学生党员队伍。

加强理论学习,让大学生树立起坚定的正确的政治信念。习近平曾强调:“保持思想纯洁,最重要的是保持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1]在理想信念上,82.7%的大学生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信心,但其中又有大约两成的大学生对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缺乏信心。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自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以来,经济上保持高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自豪感明显增强,这些实实在在的看得见的成就,保证了八成以上的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建设有信心。而目前离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还比较遥远,大学生无法在现实生活中感同身受,导致他们在这一问题上要迷茫一些。因此,加强理论学习,一方面要学习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所形成的理论成果,学习党章党规和习近平系列讲话,以巩固大学生党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另一方面更要抓住缺乏共产主义信仰这一突出问题,围绕着树立共产主义信仰这一目的去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尤其要学习比较完整地阐述了共产主义基本原理的伟大著作《共产党宣言》。列宁曾高度评价此书:“这本书篇幅不多,价值却相当于多部巨著。”[5]932018年4月23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共产党宣言》是一个内容丰富的理论宝库,值得我们反复学习、深入研究,不断从中汲取思想营养。”[6]《共产党宣言》在内容上是理论宝库,在形式上其通行的中译本又是一本只有14 914个字的小册子,通读这本书并不难。高校党组织在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上,可以将《共产党宣言》列为必读书,要求入党积极分子反复认真阅读、摘抄经典语句,甚至可以用考试的形式强化学习效果。

加强党的宗旨教育,让大学生党员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生活中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身边同学心目中树立起光辉的党员形象。习近平在讲话中多次强调过“知行合一”的重要性,如他曾说:“知是基础,是前提;行是重点,是关键;必须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做到知行合一。”[7]39-40在党的宗旨教育方面,也可以从知和行两个方面着手。在知的方面,要让大学生党员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内化于心,做到真懂真知。能够被发展为党员的大学生,在其入党申请书、思想汇报、入党志愿书等材料中,往往都郑重承诺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但在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部分大学生为同学服务不积极、先锋模范作用弱化的现象,存在知行脱节的问题。其根源在于对这些价值观念的认知浮于表面,没有真正地将其内化于心。所以在大学生党建工作中要加强党的宗旨教育,要求大学生要反复学习党章,遵守党章中的行为规范,做一名合格党员。由于内化于心的问题难以考察,所以还需要在外在的行为上去监督。高校党组织可以定期对大学生党员展开考核评测,对于考核结果上排名靠后的大学生党员,要求其以党章为准绳去找差距、查不足。外在行为不合乎党规,根源在于内心的思想认知有偏差,这种考核评测最终目的是要敦促先进性不突出的大学生党员找出思想上的问题。定期的考核评测还会让大学生党员意识到,加入党组织不等于万事大吉,此后还需要保持警惕、小心谨慎,时刻不忘入党初心。从知和行两个方面加强党的宗旨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党员严格要求自己,从而在身边同学心目中树立言行一致、知行合一的良好形象。

切实提高思政课教学效果,让更多的青年大学生通过思政课确立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首先,思政课教师要认认真真上好思政课,通过增强思政课吸引力把大学生的注意力留在课堂上。习近平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8]要上好思政课就应该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其兴趣爱好、所思所想、烦恼困惑,然后将抽象的理论与他们所面临的现实问题联系起来,这样才能引起大学生的共鸣,才能够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趣味性。同时还要改变陈旧的教学方法,灵活采用专题式、启发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推进单方灌输的一言堂向双方参与的教学互动转变,提高大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思政课教师还要不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不仅要提高语言表达流畅度,还要提高语言表达的感染力,通过优美生动的语言来加强教学效果。其次,高校也可以通过制度设计,实实在在地提高思政课的地位,突出思政课的重要性。在当前就业压力很大的情况下,大学生都非常看重课程的实用性,同专业课以及同是公共必修课的大学英语课相比,大学生对思政课的重视程度明显偏低,不少大学生对待思政课的态度是及格就行。为了突出高校思政课的重要性,各高校党组织可以将发展学生党员的标准与思政课成绩挂钩。在广州商学院(原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的一份有关推荐入党积极分子的文件中有着此类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期末总评成绩达80分以上,思想政治素质好,追求进步,关心集体,有奉献精神。”[注]中共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委员会.关于举办增城学院党委党校第13023003期入党积极分子学习[EB/OL].(2013-09-15)[2018-07-16].http://dj.gzcc.cn/html/2013/zuixingonggao_0915/187.html.按:该文件的题目存在语法问题,根据文件的具体内容,文件题目或为《关于举办增城学院党委党校第13023003期入党积极分子学习班的通知》。各高校党组织可以借鉴这一做法,将思政课成绩必须达到80分列为发展党员的硬指标,这至少可以引导想入党的大学生(占比78.1%)更加重视思政课,从而有利于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有利于端正大学生的入党动机。

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已经进入到新时代。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肩负着民族复兴的重任,习近平也对新时代大学生寄予了厚望。2018年5月2日,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说道:“新时代青年要乘新时代春风,在祖国的万里长空放飞青春梦想,以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担当,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努力奋斗,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我们的奋斗中梦想成真!”[9]为了服务于社会主义事业,高校党组织在发展大学生党员的时候,应当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加强理论学习,加强党的宗旨教育,提高思政课的地位以充分发挥思政课的主渠道作用,这样可以多管齐下地引导大学生端正入党动机,以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更多的又专又红的高素质人才。

猜你喜欢
思政课入党动机
Zimbabwean students chase their dreams by learning Chinese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对动机调控策略及动机行为的影响研究
动机比能力重要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憨娃入党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三份特殊的《入党申请书》
动机不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