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倩,王英全
(1.商洛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陕西商洛 726000;2.商洛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商洛 726000)
自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发生变化以来,“美好生活需要”即成为一个引人关注的关键词。它主要包括大众的共同需要和个体的个性化需要两方面。由于个体特殊的个性化需要差别极大,在归因处理上可能存在认知性、动机性和性别等多方面的归因偏差,在此对个性化需要不做深入讨论;而大众作为历史主体,只有把满足大众共同需要作为“美好生活”的价值诉求和实践归旨,处理好大众共同需要和个体特殊化需要的关系,真正将“美好生活需要”内化为实现个人价值升华的思想力量和内心动力,才能获得大众更多的认同和支持,凝心聚力去追求更高品质的“美好生活”,故此“美好生活需要”主要指大众的共同需要。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方面,当前大众需要的满足状态从旧的基本需要已经得到满足的稳定状态迈向新的“美好生活需要”尚未满足的未知状态。
在CNKI 等数据库以“美好”“需要”“美好生活”“美好生活向往”等与“美好生活需要”相关的关键词进行全文文献检索,分类梳理后发现,学界已从多学科、多视角介入对“美好生活需要”做出了研究。IUD 中国领导决策信息中心[1]、滕泰[2]、李锋[3]从美好生活需求指数、软价值系数和大数据分析等方面研究了衡量“美好生活需要”的指标体系;时伟[4]、罗建文[5]从当代中国发展的根本价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追求方面展开对“美好生活需要”的价值研究;武潇斐[6]、沈斐[7]、盛玉全[8]、廖小琴[9]等从美好生活的构成要素、内在规定及新时代内涵方面探讨了美好生活的科学内涵;林密[10]、欧阳康[11]、罗依平[12]等从协商决策模式等方面探索美好生活构建的现实性方案和中国道路及实现途径;李晓霞[13]、范慧[14]等从实现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制约因素和制度供给体系着眼,探讨美好生活的影响因素和制度建设。可见该命题虽具有强大的理论包容性,但实践指向的动力系统性研究仍显欠缺。本文在此借鉴“美好生活需要”的以往研究成果,尝试勾勒“美好生活需要”的价值内涵框架、分析“美好生活需要”的影响因素、探求“美好生活需要”的内外部动力,以期借此共同助推“美好生活需要”的层次升级。
需要是人类一切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尽管它不是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追求的直接动力,却是潜在动力。新时代“美好生活需要”研究在现实语境中为深化社会改革实践活动提供方法论指导,党和政府带领人民群众更好地肩负好中国责任、讲述好中国故事,既紧扣时代主题而又不回避现实问题。它蕴含着丰富的价值内涵:聚焦国家形象、定位路线政策、整合多元价值、激励主体参与进取意识。
改革开放后,中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与深度把自己和外部世界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国际社会中获得了平等对话的权力[15]。面向新时代、面向新问题,政府致力于给出“中国方案”、走出“中国道路”、发出“中国声音”,将人民在意的“美好生活”放大,将人民看中的“生活需要”做实,潜移默化塑造和聚焦中国形象。“美好生活需要”彰显“以人民中心”的价值理念,这有利于增强国家影响力和公信力,更是面向全世界聚焦中国国家形象的良好契机。
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要紧紧围绕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需要”,积极创造和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这样才能真正把握政府工作的制高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坚决拥护。面向新时代善于灵活运用新思维来深刻把握“美好生活需要”,从“政府提供什么,老百姓就参与什么”的“B2C”向“老百姓需要什么,政府就提供什么”的“C2B”模式转变,这是党和政府在实践向度上的制度定位、政策制定、路线选择,更是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全面布局与战略安排,还是把握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实践格局的关键[16]。
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社会结构分层加剧了利益和需求多元化趋势,个体的物质条件、经济收入、社会保障、社会参与等各个方面所处地位不同,使得“美好”本身成了一个个体差异性极大的价值判断。“美好生活需要”作为人民群众共同的价值追求,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新的社会“黏合剂”,具有价值整合的功能。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可以得到积极的调整,其社会价值行为也将更为明确,更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有益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17]。广大民众思想同心、目标同向,在工作中享受美好生活,在快乐中创造宝贵价值,逐步实现个人价值,不断提升共同理想和个人成长的发展效果。
新时代党和政府顺应民心所向、民众所需,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忍饥挨饿、缺衣少穿、生活困顿,这些几千年来困扰我国人民的生活基本需求的问题总体上一去不复返了。动力源自于人的需要,人民大众追求“美好生活”的动力来自于美好生活“需要”。随着社会进步和改革深化,民众需求产生了新的变化:一方面,民众普遍体现出信息丰富、思想活跃、兴趣多元,以及主体参与意识日益强烈等特点[18];另一方面,民众对于“美好生活需要”的需求层次不断提升,自我价值实现的主体进取意识日趋强烈。“美好生活需要”作为民众普遍拥有的积极向上的心理需求,激励社会成员用更高的发展预期和更强的进取意识约束自己,用更加实际的工作实践改善自己的工作条件与生活环境。
“美好生活需要”影响因素分析以调查研究为基础。一方面,运用多层级问卷重点调查国家、社会及大众总体状况等,了解“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外部影响因素;另一方面,将多层级调查采录结果与前期文献调研的理论归因结合,围绕公众个体的心理体验、情感态度、评价意见等方面开展半开放式访谈,最终逐步回归分析确定“美好生活需要”主要的内外部影响因素。
外部影响因素主要来自于外部发展需求、竞争压力及政策指向等[19]。从大众层面就满足“需要”的意见与建议进行多层级分类问卷调查,数据表明,“美好生活需要”的满足与社会的小康水平和国家的综合国力紧密相关。从全面小康的“五位一体”战略布局,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方面的发展,汇聚成大众全方位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到12 个方面的“强国建设”目标,即制造、科技、人才、质量、航天、网络、交通、海洋、贸易、文化、体育和教育的具体行业领域的全面发展,不断满足人民大众不断升级的“美好生活需要”。
内部影响因素主要来自于主体素质和认同度、价值观转变、载体创新和主体追求程度等。根据问卷调查结果与文献调研情况拟定访谈主题,围绕“美好生活需要”相关问题进行半开放式访谈,整理问卷数据和访谈资料发现,“美好生活需要”的满足既与大众自身相关状况联系紧密,如公民的目标认同、实践参与程度与其自身素质水平相关,也与社会成员的体悟程度和认知水平相关,还与大众之间的协作意愿和信息沟通程度等关系密切。这些内部因素唤起并驱动大众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追求。
“美好生活需要”的满足需要大众的共同参与。这是国家、社会、大众的连接、互动、同感的结果,也是内外影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从外部影响因素看,“美好生活需要”的满足与社会小康水平和国家综合国力紧密相关;从内部影响因素看,“美好生活需要”的满足与大众自身认识、素养、参与和协作程度等联系紧密。这都印证了“美好生活需要”的满足是国家和社会的倡导与努力的结果。国家为大众共同需要服务,社会全方位的发展变化为大众需要的满足创造了更广阔的可能世界。
“美好生活需要”的满足“是一个长期的艰难的历史过程”,“美好生活需要”满足的动力必定是复杂的,不会只是某一种力量在起作用。当前瞄准主要的内外影响因素探究“美好生活需要”动力状况,有助于推动大众一般的共同需求层次升级。只有清楚认识这些助推“美好生活需要”的动力及其相互关联,才能更好地实现美好生活不断升级。
外部动力,强调利用政策、制度等满足美好生活需要的外部条件和力量。“这样的发展主要依靠外部力量的投入,是一个‘自外而内’的过程”[20]。“美好生活需要”层次升级的外部动力主要包括国家权威的影响力、制度规范的强制力、宏观调控的调节力、文化熏陶的感染力、生态补偿的回转力这五方面。
首先,“国家权威能长期维护一种以满足全体人民基本需要的社会福利方式和稳定的社会环境。”[21]国家权威作用于国家内部各种分利的社会力量,运用好指挥权、资源调配权和用人权等硬权力,搭配好领导个人的软权力,应对好一些占有某种资源优势的利益集团的特殊要求,逐步实现“满足美好生活需要”的全国性普遍利益[22]。其次,宏观调控的调节力,“借助国家的力量和能力,让中央政府调控资源的分配,从而实现资源分配的公平合理性。”[22]积极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宏观调控机制,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合力促发展、惠民生,发挥好满足“美好生活需要”的资源优势和突破“美好生活需要”的限制因素,以最有效最经济的方式取得最优的发展成果。再次,就制度规范而言,“美好生活”真正需要指引方向、指导建设的制度规范,真正期盼直面矛盾、解决问题的制度规范,真正认可聚焦生活、服务群众的制度规范[23],以量化指标和硬性规定的制度规范给予强制约束和大力支持,以强力推动更平衡更充分的发展。第四,在文化熏陶感染方面,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从精神层面更好地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积极整合各种文化资源,调动各方力量,创新方式方法,以文化人、成风化俗,在社会文化活动参与中获益,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更广泛、更有效地感染和激励广大群众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4]。第五,在生态补偿方面,当前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民生改善之间远未实现协同联动、良性互动,市场化运作与政府行政主导出台的生态补偿政策法规相结合,激励受偿地区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以此缓解人类遭遇的生态窘境,以换回更多青山绿水,实现“美好生活需要”可持续发展。
内部动力通过“挖掘内部资源和潜力,实现‘自内而外’的发展”[25]。“美好生活需要”层次升级的内部动力主要包括目标认同的牵引力、创新突破的行动力、主动协作的向心力、美好体验的感悟力和正向沟通的缓冲力这五方面。
第一,在发展目标认同方面,发展目标指明了奋斗方向,它具有强大的牵引力;目标认同度越高,其牵引力就越强。在培育道德理念、厚植爱国情怀、坚定理想信念的过程中深化公民对国家需要和社会需要的认识,强化公民目标认同教育。第二,就创新突破动力而言,任何好的战略和规划不落实到行动上都化作“零”。我国迎来创新突破的“黄金时期”,在实践中抓重点、重创新,在行动上补短板、强弱项,努力创造条件满足人民群众更高层次的需要,突破老百姓生产生活的难点和重点,最终达到增进民生福祉的目标。第三,在主动协作方面,国家或社会的发展成果满足个体成长和发展需要的效应愈强,社会成员的协作意愿才会产生或增强,只有真正了解社会成员的思想、欲望和情感,深刻把握人的需求,心灵的发动机才能源源不断地释放出对组织的向心力,激起社会成员强烈的事业心、责任心和上进心,心甘情愿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宏观发展目标奉献自己的力量[13]。第四,就美好体验而言,要经历一番从不懂到懂、从不知到知、从不激动到激动、从不强烈到强烈、从不自觉到自觉、从不需要到需要的逐步升华和感悟。公民内在体验不美好,再美好的生活也不会觉得美好。全面提升公民内在感受力,有助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产生更深切更客观的感悟。拥有良好内在体验感的好公民成了美好生活达成的基础。第五,在正向沟通方面,在多元价值思想激荡中,不偏激、不片面,以正向沟通来缓冲负性敏感事件的冲击力,大力弘扬新时代主旋律,避免滋生新矛盾和淤积愤怨情绪,平稳妥帖地将群众认知朝着理性、平和、客观的方向引导,构筑大众心中真正美好的精神家园。
“人的需要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所产生和创造出来的作为主体人的需要,它反映了在实践活动中人们生存与发展所依赖的日益丰富的条件以及人们对这种条件的渴求,是以人为核心,以满足人的需要为目的,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综合进步过程”[26]。“美好生活需要”基于现实国情来聚焦新时代的新问题,在内外动力的相互协调、共同作用下按一定方式有机组合并成为统一整体,合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人人需要、人人向往,更高水平的“美好生活”,全民在内外合力相互协调共同作用下凝心聚力追求更高品质的“美好生活”。以国家和社会需要为核心的外部动力系统与以大众共同需要为核心的内部动力系统各成体系,外部动力作为必要条件,通过内部动力起到作用,而内部动力作为根本动力,也同样需要借助外部动力,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顺利进行。需要的满足离不开外部推动力,若没有外部动力,内部动力就孤立无援;需要具有无限性和广泛性,还具有长期性和持续性,若缺少内部动力,外部动力就如无源之水,难于长远满足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内部动力是马达,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外部动力推动作用则可加速改革与调整的速度。总之,“美好生活需要”的满足是内外动力相互关联、协同作用的结果。内外动力相辅相成,外部指向内部的政策引导与内部指向外部的主体价值追求相结合。
“美好生活需要”作为一个“源于主观性而又要客观表达的难以把握的理论命题”[27],当前有关研究处于从把握时代价值内涵“是什么”到探索优化中国道路“怎么做”的理论升级阶段,在“是什么”到“怎么做”之间还有一个“怎么样”的调研分析过程。“是什么”即对“美好生活需要”本身进行价值内涵的理论阐释和理论定位;“怎么样”是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影响因素的调研分析;“怎么做”则是优化价值功能探求“美好生活需要”的动力系统设计。深刻理解新时代“美好生活”的相关阐述,积极探索“美好生活需要”的价值内涵、影响因素和动力系统研究,为进一步开展“美好生活需要”与社会改革实践活动相结合的实践指向研究给予理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