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浩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 江苏·泰州 225300)
十九大以来,高校思政教育已步入新时代,做好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所有高校的首要政治任务。“时度效”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对宣传思想工作做出的阐释,宣传思想工作“关键是要提高质量和水平,把握好时、度、效,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让群众爱听爱看、产生共鸣,充分发挥正面宣传鼓舞人、激励人的作用。”面对新形势,应当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将“时、度、效”运用于高校思政教育,以提高高校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中国传统哲学,习惯使用“以简概繁”的表达方式。简是指一个关键字。繁是指以关键词为内核,边界广阔且模糊的对应概念。这一概念需要借助自成体系的宇宙观进行解读。在使用条件特定的语境下,使用者可通过朴素的语义视角探究其中内涵。汉语强调意合,在解读关键字的过程中,应首先综合其可能含义,再依据表达环境与上、下文联系,提炼该字的准确内涵。时被广泛用于与时间相关的语句中,如,时间、时代、时机等。在与效能等概念结合使用时,通常会体现时机的含义。基于这一认知,“时度效”中的时可被理解为,准确把握工作的时机,并依据工作需求合理配置时间资源。
度的本意是计量,而计量是维护社会公正的必要条件。因此,在古典时期,通常由宗教权威或行政权威确定并执行计量标准。如,秦始皇统一度量衡等。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计量的文化内涵被泛化为公正、恰当、标准等语义。在我国的古典哲学中,“中庸”被视为最恰当、公正的处事原则,并逐渐成为“君子”的衡量标准。同时传统文化观念认为,“中庸”具有维护世间秩序的力量,即“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借助这一力量“君子”可维护实践秩序,即“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由此可见,度可被理解因恰当而产生的能量。
效是投入与产出之比。唯物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由物质构成,任何工作均需投入对应的物质,意识形态也借由物质决定。在此观念中,构建任何事物(合命题),均需以物质投入为前提(正命题)。与投入采用统一计量单位,可使事物结果(合命题)的价值得以呈现。将二者进行对比,可得到两种结论。一是投入产出比符合预期,则证明工作有效。反之则反是。简而言之,效可被理解为工作效率、工作效能的综合评价。而在评价过程中,需要以投入为参照系,对比产出结果的合理性。这一准则也是绩效考核的基本原则。只有在确定绩效考核原则与标准的情况下,效才具有统计学意义。
信息是知识的载体,而信息需要借助宣传渠道得以流通。由此可见,宣传工作是思想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互联网环境下,我国高校的舆论环境日趋复杂,信息来源更为多元。受此大环境影响,宣传工作的时、度、效均偏离预期。
时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时代脉搏把握不清。新时期的治国方针取得重大突破,民族自信、制度自信得到党中央的积极倡导。在此背景下,教育部门应依据“全国教育大会”给出的办学方针,制定新时期的思政教学目标。但在宣传工作中,部分高校并未深入贯彻有关精神,以至理论建设严重滞后。同时在宣传渠道的选择上,部分高校仍将平面宣传作为主要载体,以至先进技术无法得到有效利用。
度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宣传力度投入不足。当代社会存在诸多不良价值观,部分学生深受影响。在此背景下,思政宣传应增强力度,以便增加正面信息的输出密度,从而使学生的错误思想得到纠正。但我国高校的宣传投入严重不足,其中部分高校并未针对思政宣传编列预算,以至宣传工作无法有效开展。还有部分高校宣传人员的专业素养较低,其提供的理论知识无法满足学生需求。
效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大量知识无效输出。当前,我国部分高校的思政宣传工作流于形式。其中套话、官话问题极为严重。在网络环境下,学生的语言习惯已发生巨大改变,网络名词被广泛应用,直白的表达习惯获得多数认可。而拘泥于传统表达方式的思政宣传平台,难以吸引学生关注。同时,部分高校的思政宣传工作,将应对上级检查视为主要目标,责任感严重缺失。
思政课堂是开展思政教育的主要平台。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思政课堂的教学手段较为单一,教学氛围枯燥、沉闷。时、度、效均存在问题。
时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教学手段缺乏时代感。随着信息技术的高度普及,以多媒体为底层技术的新型教学方式得到快速发展。微课、慕课等远程教学模式,打破了时间、空间对教学工作的限制,多数教学资源的利用效率也得到提升。但部分教师片面强调思政教育的严肃性,以至以扩展思维为诉求的教学手段无法得到应用。
度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学生情感无法充分调度。传统的教学理念认为,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增加知识输出量,而维护课堂纪律是保证教学输出的前提条件。受到这一观念的影响,部分思政教师不愿在课堂中调动学生情感。但思政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利用教学知识引导学生的情感认同,并形成正确的意志抉择。由此可见,传统教育方式与思政教学理念相背离。
效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教学手段的有效性不足。传统的教学方式,会要求学生背诵相关定义,并借助考试强化学生记忆。但这样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加深学生理解,其知识结构也将被限定在现较小的范围内。受此影响,学生将在接触负面信息后,形成新的观念认识。
近年来,以“爱国教育”、“集体主义”为主题的校外活动得到广泛开展。但部分教育活动的有效性不足,学生的价值观并未因此得到升华。立足于时、度、效这三个维度,课外教育活动进行分析,可使其中问题准确呈现。
时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活动时间过短。受到活动成本、就业压力等问题的影响,我国多数高校的课外教育活动并不频繁,其中多数高校的课外活动仅保持一学期一次的频次。这样的时间设计,无法为学生带来深刻的思想感悟。同时单次课外活动的时间安排,通常不会超过一天。在短暂的教育活动中,学生的价值观无法得到根本改变。
度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教育力度不足。当代大学生,多数出生于独生子女家庭,克服困难的毅力与能力均存在不足。受限于学生的实际情况,高校所开展的教育活动,普遍存在强度不足的问题。例如,部分高校开展的劳动教育活动,仅会局限在校园内。其中学生的劳动强度并不会超过一场篮球赛。这样的活动设计,无法帮助学生感触到生产劳动的艰辛,教育价值必将受到影响。
效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活动内容肤浅。当前部分高校开展的课外教育活动,普遍存在形式单一,内容肤浅等问题。例如,在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过程中,学生仅能接触到简单的文字讲解,或观看革命遗迹与历史文物。以学生角度观察,博物馆中的展品,好似陈列在另一个世界,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缺乏紧密联系。同时多数教育活动的体验感严重不足,学生无法通过相关活动感受到革命时期的实际生活,教育目的因此受到影响。
思政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基于这一认知,思政教育应对接学生的日常生活。但在教学实践中,多数高校的思政教育较为孤立,与学生生活的连接不够紧密。以时、度、效视角分析,教学问题可被归类为三个方面。
时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教学时间与生活时间错位。传统的教育理念认为,大学生的自学能力较强,教师不应过多介入学生的课后生活,以便其自主设计学习规划。依据这样的教学理念,高校的思政教师极少参与到学生的课后生活,教学工作与日常生活严重脱离。同时,部分高校片面强调学术独立的重要性,并将思政教育视为独立学科,这样的教学定位也不利于学生在课后开展思政学习。
度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教学活动并未渗透至学生的日常生活。我国多数高校的思政教育力度严重不足,其对于学生的课余生活难以形成影响。例如,部分高校的思政教师数量不足10 人,而学生数量却超多万人。在师生比例严重失衡的情况下,教学工作无法渗入学生日常生活。同时,部分高校的党团员也未参与到思政教育工作中,以至各方无法形成合力,有限的教育资源更难以发挥影响。
效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对接生活的教学机制尚未被纳入到考核体系。当前,思政教育的考核机制并不科学,以文字考试为基础的绩效方式仍然得到广泛使用。而学生在课余时间的常规表现,并未纳入考核体系,教学工作无法得到有效引导。
新时期,思政教学理念获得新突破。同时在网络环境下,思政教育面临全新挑战。在理论建设层面,多数高校已严重落后,以时、度、效视角分析,其理论建设问题可被归类为三个方面。
时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理论建设脱离时代需求。思政教育需要弘扬社会正气,并将我国的发展方向与时代诉求作为教学内核。但在理论建设层面,多数高校并未跟进新时期的发展目标。例如,“两个一百年”是新时期的国家发展目标。但在高校的思政教学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并未得到充分体现,部分学生甚至无法描绘出小康社会的主要特征。这样的理论建设已无法满足新时期的发展需要。
度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理论建设无法应对时代变化。我国社会仍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不合理、不科学、不完美的问题普遍存在于社会之中。针对这部分问题,学校的思政教师通常会主动回避,以致学生无法探寻到正确的观察视角。同时部分网络媒体,会以错误视角解读社会问题,学生在接收到此类信息后,必然会对社会问题产生错误认识。这一问题,将使高校思政教育的有效性减弱,学生的价值观无法得到正确引导。
效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理论建设无法得到实际应用。当前我国部分高校思政教育的理论视角过于宏观,学生的日常生活难以对接理论教学。当代学生的娱乐生活极为丰富,个人生活需要得到直接引导,侧重于宏观理论的教育方式,将是思政教育的实效性进一步弱化。
针对思政宣传工作中所暴露出的问题,高校可依据“时度效”三维一体视角,构建更为高效的舆论宣传阵地,从而使思政理论得到有效输出。
首先,高校应准确把握时代脉搏,从而使平台建设更加贴近学生习惯。例如,高校利用现代传媒,建立网站、微博、微信一体化的宣传平台。其中,网站中的信息应以政策的权威解读为主。借助校园网站的权威性,宣传部门可在其中开设思政专栏。微博的信息传输能力较强,宣传部门可将思政视频上传至微博,学生在观看此类视频后,也可与宣传部门开展互动。同时宣传部门也应同步推出微信公众号。
其次,高校应增强宣传力度。导致宣传力度不足的主要原因,是高效的预算投入相对薄弱。在改进过程中,高校应为思政宣传部门编列独立运算,并配置场地、设备以及人力资源。同时为了有效控制成本,高校也可邀请具备先进思想的学生骨干,参与到思政宣传工作中。通过这样的方式,思政宣传的投入力度将保持在科学的水平,其既能满足日常工作,也可控制成本投入。
最后,高校应提升宣传实效。在提升宣传实效的工作中,宣传部门应增加,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宣传内容。例如,在微信公众号的设计中,宣传部门可开设以“婚恋观”、“工作观”为主题的公众号。通过定期发布宣传内容及文字互动,宣传部门可在日常工作中渗透正确的思政观念,从而使宣传工作的时效性加强。
针对教学手段单一,课堂氛围枯燥等问题。思政教师可以多媒体教学工具为底层支撑,应用更为新型的教学手段。其中时、度、效均可在这一教学模式中得到体现。
第一,教师应增强教学方式的时代感。在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已习惯于,借助信息工具获取知识的学习方式。这一方式的知识容量更加丰富,学生的主动性更强。针对这一时代特征,高校思政教师应将互联网作为主要教学工具,从而提升教学工作的知识输出。例如,教师可借助微课教学模式,将思政教学的知识点制作成教学短视频。借助网络工具,学生可在课前预习这部分知识。借助这一方式,教学时间可得到扩充,教学手段将得以扩展。
第二,教师应增强学生的情感调动,从而使教学张力得到提升。例如,教师在讲解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过程中,可将旧中国工厂内的劳动强度作为对比,并将二者制作成教学视频。在课堂中,学生可利用多媒体工具观看这一视频。视频可同步推出视觉、听觉信息,抽象的教学概念将得到具体展现。借助这一教学方式,学生的情感将得到全方位激励,所产生的感悟超过单纯的文字讲解。
第三,教师应增强教学方式的有效性。导致思政教学有效性不足的主要问题,是评估方式过于僵化。在改进过程中,教师可借助课堂辩论或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就某一知识点开展深入探讨。通过这样的设计,学生理解能力将得到提升,在面对负面信息时,其持守正确价值观的信念将得到加强。
多数高校开展的课外教育活动,存在形式僵化、内容肤浅等问题。借助“时度效”三维一体教学机制,高校可设计出整体性更强、效果更佳明显的活动模式。
首先,高校应增加教育活动的时间密度。例如,在开展劳动教育的过程中,高校可在每周的同一时间段设置劳动活动,并引导各院系的学生轮流参加。通过这样的方式,劳动教育将成为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也将逐渐养成正确的劳动观与生活习惯。同时,高校可在五一劳动节或秋收期间,组织大型的劳动活动。借助类似活动,学生的劳动意识可得到强化,组织性与纪律性也将逐提升。
其次,高校应着重提升课外活动的教育力度。例如,在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过程中,教师不应将教育工作停留在课外活动中,而是应将课外活动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在活动开展前,为学生设置“革命事迹启发”、“为何革命”等学习主题。以此为引导,学生参加活动的目的将更为明确。在活动结束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写出活动感受,如“革命精神之当代应用”等。借助类似的教学设计,课外活动的教育力度将得到加强。
最后,高校应与活动主办单位建立体验感更强的活动内容。例如,具备条件的地区可设立“红军宿舍”,在宿舍中,学生将遵循革命时期的生活方式,生活 1-2 天。通过这样的活动,活动的有效性将得到提升。
囿于传统教学观念,高校的思政教育并未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建立紧密联系。在改进的过程中,高校可借助“时度效”三维一体教育机制,优化传统教学方式,从而思政教学与学生生活紧密对接。
首先,高校应解决教学时间与生活时间错位的问题。例如,高校可借助思政宣传平台,为学生提供慕课教学。慕课教学是利用互联网发展出的新型教学模式。在该模式中,教师的教学讲解,将以视频形式得到长期保存,教育资源可得到节约利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老师的讲解将随时间而流逝,教学成本难以得到控制。利用网络时代的新型技术,教学时间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融合。
其次,高校可借助学生社团,增加思政教育资源,从而使师生配比失衡的问题得以弥补。学生社团是由学生发起、管理的校园组织,在日常运用中教师无需介入其中。针对这一特征,高校可组织具备先进思想的学生骨干,成立思政教育社团。该社团可在校园中举办与思政主题相关的艺术表演活动。例如,红色歌舞表演、长征主题绘画等。借助社团举办的活动,红色文化将融入校园生活,教育力度将得到提升,
再有,高校应进一步扩展思政考试范围,从而使思政教学的时效性得到加强。例如,高校可将学生的日常表现纳为思政考试项目,其中辅导员可承担评估责任。当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出现道德问题时,其思政成绩将受到影响。而当学生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并展现出良好精神面貌时,学生的思政成绩可得到提升。综合分析,类似的考试设计,将使实践生活与理论学习有效融合。
高校的思政理论建设普遍存在不足,因此应参考时、度、效等因素,完善理论建设。其中时应被具体为时代需求,度可被具体为理论深度,效可被具体为有效解决学生问题。
在寻找时代需求的过程中,高校应依据中央设定的长远目标探寻时代需求。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关键时期,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应被视为目标的达成途径。而加强民族文化自信,应被视为主要抓手。基于这一认知,我国高校的宏观思政理论,应将“格物”、“君子”等民族文化精髓,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作为教学重点。
在提升理论深度的过研究工作中,具备条件的高校我定期举办思政学术交流活动。通过类似活动,本地区的教育专家、理论学者将云集于校园。在开展学术交流的同时,先进的学术观念将在校园中引发关注。学生可参与到学术讨论等环节中,其理论能力将大幅提升。同时,借助此类活动,该校的学术能力将进一步增强,并逐渐成为本地区的学术中心,理论深度将得到提升。
在解决学生实际生活问题的理论研究中,高校应将学生纳入到研究活动中。例如,思政教师可在网络中寻找同期的热点话题,并将该话题提炼为思政问题。在理论研究工作中,教师可组织学生对这一问题开展讨论。以学生的视角探究此类问题,可使解决路径更为有效,问题的根源也可得到阐述。当理解学生视角与问题根源后,教师可与学生共同探寻问题的解决路径。依据这一将研究逻辑,问题的解决策略将更为贴近现实生活。理论建设的实效性将逐渐增强。
高校思政教育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当代高校永恒的研究课题。应不断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指导实践,以应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从高校思政教育视角出发,使“时度效”理论具体化,再将由此推导出的“时度效”三维一体教育机制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领域,以引导高校建立更为有效的思想政治宣传阵地,改变传统教学理念。同时借助该机制,提高高校课外活动的实效性,进一步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