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 雯
(江苏旅游职业学院 江苏·扬州 225000)
打赢脱贫攻坚这场战役,2020年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诺言。当前我国脱贫攻坚已经全面进入取胜的重要时期,扶贫部门需要努力调动包含旅游产业在内的所有力量,共同攻克那些让广大农户深度贫穷的问题本源。强化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可带领贫困乡村脱贫致富。乡村旅游行业具备效益全面性、产业联系性等特征,运用乡村旅游产业中产业协同作用和强大的造血功能,可保障精准扶贫政策的有效落实。
乡村旅游是完整的产业链,能够为贫困农户带来许多商机,推动贫困乡村的经济建设。乡村旅游也能为贫困地区的住宿行业以及餐饮行业带来发展机遇,而餐饮行业的发展会极大程度的带动农产品和养殖业的进一步发展,为贫困乡村的经济建设增添新生机。乡村旅游也会为贫困农户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他们可在乡村旅游中担任导游,参加景区管理工作,也可自己手工制作相应的艺术品卖给游客。关键是,这些就业机会都在本地,贫困农户中青壮年都选择到外地打工,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而留在当地的一般都是老人、妇女及儿童,因此,乡村旅游为当地带来的这些就业机会可有效提高贫困农户的收入,解决他们日常生活问题。
大部分贫困乡村都位于交通不便的偏远地区,和社会之间接触机会较少,生活范围也比较狭窄,他们缺少见识,眼界一般较低。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能够为贫困农户提供更多和社会深入接触的机会,有利于贫困农户综合素养的提升。在乡村旅游精准扶贫项目的不断发展中,在政府部门的全面支持下,乡村环境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某些观赏类的设施被有效保护,交通道路也在不断修缮。随着游客的逐步增多,在管理方面会对乡村旅游接待工作人员实施系统化的礼仪培训,进一步促使贫困农户改掉过去的不良习惯,提高自身整体素养。
大多数人提及乡村旅游,首先想到的便是农家乐,认为农家乐只是一个远离城市喧嚣的饭店而已。游客们的这种想法正是乡村旅游精准扶贫过程中出现的误区之一,这种思想让贫困农户误以为乡村旅游需要花费较高的成本,参与程度不足。例如四川某一地区将乡村旅游建设成本定为六十万。这种高昂的成本,对原本贫困的乡村来说无法承受,因此,参加其乡村旅游项目投资的基本都是外地富商,这种情况造成了乡村旅游变成富人的娱乐项目,彻底违背了精准扶贫的初衷。实际上,许多贫困乡村都拥有丰富的可开发资源,但开发商一般只关注乡村广袤的土地,往往开发许多和乡村旅游无关的项目。比如私自征用农户的耕地,且一次性赔偿他们相应的费用,并没有为农户提供入股的机会,运用这些耕地,建设人工花海或是人造景区,进而谋取更多利益。这种做法虽然让贫困农户得到了相应的补偿,但却永远失去了土地,进而也失去了以往拥有的旅游资源,让他们的脱贫梦变得遥遥无期。
精准扶贫的大部分对象都位于偏远的乡村,他们和社会接触的不够频繁,思想理念比较落后,无法接受新思想、新理念,更不能顺应社会发展的全新趋势。对于在乡村运用旅游资源进行扶贫的举措认知的不到位,甚至部分扶贫对象单纯的认为国家提出的乡村旅游扶贫远不如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由于对乡村旅游精准扶贫了解得不够全面,看到游客到当地旅游,会偏激地认为他们在侵占当地人的土地,扰乱以往安静稳定的生活,因而对乡村旅游存在较大的抵触情绪。某些贫困农户响应政府号召,知晓乡村旅游对当地发展所带来的益处,愿意主动加入到乡村旅游精准扶贫项目建设中来,但由于他们眼界较低,缺乏丰富的经验,造成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单调,创新力不足。这些由当地农户实施的乡村旅游项目,通常是根据模仿其他区域或是直接照搬的方式,造成本地乡村旅游项目创新性不够,缺少特色,无法吸引广大游客,也浪费了大量的旅游资源。此外,由于乡村旅游能够为贫困地区带来许多好处,大部分农户在利益的趋势下,过于看重物质效益,进而出现漫天要价、服务水平低等不良现象。
乡村旅游精准扶贫主要是为了有效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而不只是为了体现贫困乡村旅游资源的能效。但在实践过程中,在定位上出现了严重的偏移,这些可以帮助贫困农户脱离贫困的乡村旅游资源全部落入了开发商的手中,他们大部分都是外地的富商或是当地条件优越的人员。开发商凭借资金上的优势,不断抢夺旅游资源,同时还将政府投资在精准扶贫中的资金单纯地理解成开发旅游景区的资金,进而运用政府资金为自己谋取更大的利益。许多开发商并不具有乡村旅游精准扶贫需要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他们仅仅是为了实现自身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并未开发出具备乡村特征的旅游产业以及结构多元的旅游形式。将乡村旅游完全建设为观光项目,无法吸引游客目光,更没有为广大游客带来良好的体验,因而回馈给乡村贫困农户身上的利益也就更少。
首先,基于“农耕文明”打造乡村旅游特色化产业。由于目前贫困乡村一般都是传统农耕文明被当代文明严重冲击的地区,这些乡村因地理位置偏远,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对其实施现代化建设的成本。可贫困乡村中那些落后的各种旅游硬件设施以及软件环境,对于长时间生活在繁华喧闹的大城市游客来说,却是能够有效满足他们内心对田园生活的期望。鉴于此,精准扶贫主要负责部门应结合文化特征与地理特征来构建切实可行的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对策方案,适当保留贫困乡村的传统农耕文明特色,在其基础上建设不同于现代化旅游景区的独特乡村旅游亮点,为城市游客创建一个理想的世外桃源。各个地区的乡村旅游产业建设和发展,要紧密结合当地特色的民族风情和生活习惯来设计乡村旅游产品、开发乡村旅游项目,让传统特色化的风土民俗和旅游项目充分结合在一起,让农耕文明当中蕴藏的自然淳朴风格重新展现给城市游客。
其次,利用民俗文化设计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对于目前乡村旅游产品设计模式同质化的问题,精准扶贫以及旅游部门应协同开发设计新型乡村旅游产品,拓展乡村旅游产业研发模式。乡村旅游运营者可将旅游景区周围的民间手工匠整合在一起,在乡村旅游路线中增设民俗文化遗产旅游项目。乡村旅游运营者需要确保民族节日庆祝活动的开展时间与游客旅游时间保持一致,利用节日庆祝活动为广大游客呈现乡村非物质民俗文化遗产。为了防止当地民俗文化娱乐活动在展现上及内容上过于单一,组织方可适当引入异质类外来民俗演出,但前提是要确保当地民俗文化在演出中的核心地位,充分汲取现代化的艺术元素,通过创新的形式来为乡村贫困地区民俗文化增添全新的生机与活力。
首先,从加强乡村旅游产业链条专业人才视角出发,全面革新乡村旅游精准扶贫人才培育模式。乡村旅游产业需要通过产业链形式来实施运行,而阻碍贫困乡村发展当地旅游产业链最主要的问题,就是缺少能够覆盖乡村旅游整个产业链的专业人才体制。针对这一情况,精准扶贫主要负责部门可和旅游企业及相关院校在教育扶贫与乡村旅游扶贫方面展开深度合作,根据设立全脱产培训班、运用三支一扶机制政策开展入村培训教育,以此来革新乡村旅游产业教育脱贫模式。在旅游教育脱贫上,脱贫负责部门应加强对重点贫困乡村干部、乡村旅游运营农户以及乡村工作团队进行主题培训。通过提高乡村旅游主要带头人自身综合素养,来全面实现贫困乡村旅游产业链条中 “以点带动面”模式的发展。乡村旅游产业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重点是为了有效帮助构建立卡农户革新经济观念,提高旅游产业各方面专业知识以及服务能力。
其次,开展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公益教育培训。为了保障乡村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旅游部门应积极鼓励并引导旅游企业踊跃参加旅游专家进农村的实践活动,构建旅游扶贫专家资源库,从专业角度为乡村贫困农户提供优质的公益培训。在具体培训当中,乡村旅游专家应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根据贫困乡村旅游资源的特点,来科学合理的构建培训计划,帮助贫困农户策划出特色显著、内容丰富的乡村旅游扶贫商品。利用乡村旅游扶贫公益教育培训,贫困乡村能够依托当地自然风光、传统住宅特征来打造一批与众不同的农家乐,其旅游产品的名称应体现出当地特色,比如森林乐园、田园人家等,而旅游业务则要大力发展果蔬采摘、户外垂钓、农耕劳作等互动性较强的特色旅游项目。
第一,健全乡村旅游产业效益回馈贫困乡村与贫困农户机制。乡村旅游发挥精准扶贫作用,并要充分体现在产业效益是否能够真正回馈给旅游地区贫困农户。因此,乡村旅游负责人应建立运营效益和农户利益之间的衔接制度,构成稳定、科学的利益划分机制。乡村旅游运营者应主动引导贫困乡村委员会将旅游景区土地资源作为当地资产入股以此来得到物质性收益,构成旅游景区对当地贫困乡村的长久利益回馈机制。同时,乡村旅游还要注重完善生态旅游收益回馈机制。运营者应引领乡村贫困农户积极参加乡村旅游项目的开发与建设,让他们了解乡村旅游产业的实际成果和提高己方利益间的内在关系,进而从根本上增强乡村贫困农户参加生态旅游建设的内在动力。
第二,建设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投资系统平台。其平台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以体制性的方式来构成乡村旅游收益回馈贫困农户的长期有效机制。系统平台构建应在切实发挥政府精准扶贫主导能效基础上,汇集社会各方面力量创建一个社会各方主动参加乡村旅游,形成共同扶贫攻克难题的联盟。从乡村旅游产业精准扶贫的基本规律来看,乡村旅游项目主要投资单位,其会在经济人自身利益的推动下有意识或是无意识的损害贫困农户的切实利益。系统平台的建设能够为弱势一方的贫困农户们提供有效的利益诉求表达平台,为他们和投资企业提供利益竞争的基础空间,进而有效保障贫困农户能够从乡村旅游项目经营中得到长效、稳定的效益反馈。另外,系统平台还能为贫困乡村提供优质的基础服务,与政府部门精准扶贫项目运行的规范性以及长久性相比,以乡村旅游产业为核心的系统平台能够在贫困乡村基础建设项目投资上运用更加灵活有效的对策,极大程度的缩减从发现贫困乡村实际需求到顺利投资项目的时间,真正提高了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整体效率。
精准扶贫是国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的准确识别贫困农户,针对各种贫困情况实施不同扶贫方式的一种政策体制。乡村旅游属于一种乡村野游的新兴形式,而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则是一种全新的扶贫方式,这两者的有机结合能够有效提高扶贫的实效性。因此,促进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可以真正实现脱贫,促进贫困地区的经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