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宗旺
(河北师范大学 研究生院,河北 石家庄 050024)
京津冀地区地处环渤海核心地带,20世纪80年代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四大”试点地区之一,跨区域合作发展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打下基础。2013年,习近平在主持研究河北发展问题时强调要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随后,京津冀协同发展被确定为国家战略。[1]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进一步深入,高等教育对京津冀区域经济社会的科技、人才和智力支撑作用将更加突显。[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高等教育是培养人才的主要阵地,特别是培养高素质、高水平人才的研究生教育。京津冀三地在人才培养的协同发展上具备了天时、地利与人和的优势。2017年,京津冀三地教育主管部门召开了教育协同发展工作推进会,探讨了推动区域教育领域协同发展的途径与方法,并在教育领域的协同发展方向上达成共识。
随着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的不断深入,三地的高等教育资源结构不断优化,区域间高等教育的联系越发紧密。近几年来,京津冀高等教育协同发展的重要作用与意义逐渐凸显出来,一是有利于突出各区域的优势与特色,形成错位互补的教育发展模式,综合利用与共享教育资源;二是有利于扩大教育研究与产业转化的平台,将教育服务的创新创业提升到更高水平;三是有利于实现协同合作和优势互补,探索出跨行政区域共享教育资源、协同发展的新途径。[3]但如何利用协同发展的契机,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需要我们从理论和实践层面进行多重思考和尝试。
近年来,京津冀的各级政府、教育部门和高校积极响应与配合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部署,进行多渠道、多形式、多层面的协同合作与交流,取得了良好的收效。从实施效果看,京津冀协同发展确实推动和促进了高等教育特别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升,而且还有着显著的发展空间。
自2014年京津冀协同发展提升至重大国家发展战略以来,区域高等教育协同发展中研究生培养问题也成为京津冀乃至全国高等教育研究关注的热点。
首先,协同理论在京津冀发展中的指导意义。在协同理论指导下,京津冀三地高等教育可以看作一个总系统,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的高等教育属于构成总系统的各个子系统,这些看似相互独立的子系统在政府的引导或参与下,在各要素或子系统的影响下,以大学、企业和科研机构为桥梁和纽带,以共同展开研究为形式,既各司其职又相互配合,由各司其职的个体变为共享信息资源、优势互补的有序共同体,并在外力机构的支持下使得三地高等教育的总系统在发展的过程中达到“1+1>2”的效果,产生整体竞争优势,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协同理论无疑在京津冀发展中有着巨大的指导价值。
其次,高等教育协同发展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核心地位。明确了人才培养的核心任务后,研究重点是如何开展高等教育的协同发展,从而达到资源有效整合与共享。马蔚姝等在研究中分析了当前区域内高等教育资源现状,剖析了高等教育资源整合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了推动京津冀区域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有序生成和合理流动、提高资源使用率、提升区域竞争力的目标,并探讨了区域高等教育资源整合的路径选择。[4]她的研究成果为京津冀高等教育协同发展研究提供了一些思路。
再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主要障碍。京津冀的协同发展是跨区域、全方位的,由于历史发展中定位不同,导致目前三省市的高教资源不均衡、行政壁垒严重等众多问题凸显出来。[5]高兵以缩小京津冀区域教育发展差距为根本目的,探讨了京津冀区域发展的历史演进以及教育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其中实证篇横向比较了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区域发展的影响因素和现实差距,梳理了北京市、天津市以及河北省各级各类教育发展现状和需求,战略篇以区域发展模式和空间布局为主题,指明了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的着力点,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6]其研究对于进一步思考协同发展相关问题有着极大的借鉴价值。
最后,协同发展的顶层设计与统筹规划。在这方面,如果能够建立京津冀三地政府间的统筹协调机制、发挥京津冀区域间政府主导作用,将会极大推动京津冀三地高校间的交流与合作,扩大高等教育发展空间,统一规划与科学布局,最终优化京津冀地区高等教育资源配置。[7]齐子翔从区域发展机制的顶层设计层面出发,建议建立专门联合委员会制度,协调各行政区域的利益让渡,共享资源,协同发展。[8]142-150这无疑是较合理的思路。
国家与京津冀三省市相关行政部门不断出台政策,为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制度保障与发展基础。2015年《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审议通过,明确指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2016年《“十三五”时期京津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印发实施,明确了京津冀地区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
2015年10月,北京和河北两地教育部门签署了《京冀两地教育协同发展对话与协作机制框架协议》,确立了协同发展联席会议制度,要求定期会商顶层设计,协调解决教育协同发展面临的热点、难点问题。这一协议建立了双方教育协同发展的对话机制与协作机制,为两地的教育协同发展开启了新篇章。2016年5月,河北省教育厅组织教育考察团赴北京考察,并召开京冀教育协同发展座谈会。为推动两地教育更深入合作,京冀教育部门签署了《北京市“数字学校”教育资源共享协议》《中小学校长教师培训项目合作协议》《京冀职业教育协同发展框架协议》和《教育督导协作机制框架协议》4个教育合作协议,在多个领域加强合作。2017年8月,北京、天津、河北三地共同签署了《推进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备忘录》,落实京津冀高等教育同城化试点、实施京津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协作项目和建立统筹协调机制等10项内容。
近年来,三省市政府部门不断通力协作,积极搭建协同发展平台,取得了颇多成功经验。一是完善了工作体系,在省级建立了完整的纵向工作机制和有效的抓落实机制,同时建立了与京津教育部门的横向联络机制。二是签署了一系列多方或双方的合作协议,搭建发展平台。在省级层面,确立了京津冀三地职业教育协同发展联席会议制度,签署了《语言文字事业协同发展战略协议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协作方案》和《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协同发展框架协议》;在河北省的市级层面,石家庄等市分别与北京市、天津市的相关区(县)政府或教育部门签订了10多项合作协议。诸如此类的举措,搭建了协同发展的有效平台。
同时,三地教育机构还组成不同的教育联盟,启动各项工程与活动,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京津冀17所高校组建了工程类、医学类和师范类等7个高校协同创新联盟。北京大学与河北大学合作了“百名博士河北行”“燕园名师进河大”和“京津冀协同发展大讲堂”等系列活动,得到了教育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燕山大学加入了“北京高科大学联盟”,这是由北京11所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共同发起的高校联盟。河北省的协同创新中心吸纳了多所京津地区高校和科研单位加入,在河北省高校认定的35个协同创新中心当中,已经吸纳京津两地的高校22所、科研院所39个。另外,基于高校联合创新发展的京津冀智库建设是推动三地教育资源共享的一种有效途径,自2015年以来多个智库已在河北省挂牌成立。2016年6月,北京大学、南开大学、河北大学共同组建的“京津冀信息服务协同创新中心”成立,目前该中心已经进入到实质性建设阶段,已经启动了研究生交换培养、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等多个合作项目。
各级各类研究生联合培养与交流项目,也是协同发展过程中值得大力推广的途径。比如,人才培养交流会议上的沟通与协作。这种方式已经有过先例。2017年8月,为全面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加强京津冀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协作,更好地完成“双一流”建设任务及新增学位授权审核工作,天津市学位办主持召开京津冀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研讨会,特邀江苏省学位办参会并介绍长三角地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协作经验,京津冀三省市学位办签订了京津冀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合作框架协议,就京津冀建立互相支持、取长补短的融合机制,协同培养研究生等工作达成了共识。再如,京津冀三省市的研究生层次的学术交流和技能大赛。2018年11月在天津举办的首届京津冀教育硕士实践创新能力大赛,就涵盖了教育硕士所有学科专业,组织了京津冀三省市的高校研究生参加比赛。这些联合培养交流的成功案例,值得总结和推广。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研究生的协同培养也在逐步开展起来。但是,京津冀三地的高等教育水平差距较大,前期的各自发展规划和路径有很大差异。因此,教育部等部门在《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中指出,当前三地的研究生培养在双导师制、学科体系设置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方面仍有很大的不足。
其一,京津冀高等教育协同发展的顶层设计不够完善。京津冀地区高等教育资源丰富,协同发展起步较早,但合作方式单一、合作层次较浅,多数联盟没有深入到共建重点学科、共建重点实验室、高层次人才培养与共用的层次。要实现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的根本目标,需根据三地的战略定位调整高等教育乃至整体教育的结构布局,规划发展路径。目前,相当数量的交流与合作是个别学校的自发行为,缺乏持续性和规划性。在协同发展中,各方的特点、优势、需求可能存在重叠和冲突,京津冀三地的各级部门处于平行合作层面,缺乏明晰的管理部门、管理体制和权责分配。由于缺乏顶层设计,京津冀三地缺乏科学合理的利益共享运作机制,导致三地高等院校间的研究生教育协同共建徒具外形而没有内核,教育行政地域分割现象仍十分严重。没有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必然继续加剧三地间研究生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平衡,并由此产生恶性循环。
其二,教育资源不均衡,缺乏高效的共享机制。高等教育资源主要集中于京津及河北的省会及中心城市。资源布局的非均衡性现象比较突出,主要体现在学科授权点、高水平师资、高等院校教育经费以及平台等几个方面。北京、天津的经济发展明显强于河北地区,导致人才的“虹吸效应”明显。河北的人才和教育资源被吸引到了京津高校,造成了研究生高水平教育资源的严重失衡。从早期的“985”和“211”工程,到近几年的“双一流”高校建设规划,都逐渐加大了河北与京津高校的教育资源的差距。这种教育资源的差异也体现在了高校研究生培养的投入力度,造成了明显的“马太效应”。由于缺乏高效的共享机制,导致了三地研究生教育资源并不能合理重组,比如电子文献和网络资源数据库存在严重的重复购买和重复建设问题。在研究生学科建设方面,京津冀三地各自发展,都在追求自己的“大而全”,缺乏区域发展特色,没有实现协同发展、优势互补。在这种办学思想的影响下,三地高等院校的研究生教育资源和区域经济发展相匹配的研究生分类培养、特色型发展难以有效实施。[9]
其三,京津冀干部教师队伍交流缺乏制度化和规范化。目前,京津冀教育系统干部教师队伍交流的制度和机制尚不够健全,多数交流只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尽快完善,不同类型学校、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也不平衡。有些单位和个人对干部教师交流的意义和重要性认识不到位,部分接收单位没有给交流干部真正分工,有些交流干部没有充分发挥推进双方交流合作的作用,使得交流工作浮于表面、流于形式。
为实现三省市区域教育的优势互补、共赢发展,在发挥各自比较优势的和特色的基础上实现协同发展,要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坚持深化改革,建立长效机制,优化载体建设,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布局和最优配置。
首先,做好顶层设计,加强政府主导。顶层设计是协同发展的关键和基础。在顶层设计中,政府的主导作用需要突出出来,京津冀三地的协同首先是三地政府的协作,这就要打破原来的行政区域的壁垒,统筹三地共有资源,根据不同的经济发展定位和未来城市功能规划进行合理科学的分配。要实现资源均衡,必然需要建立一个能够协调三地政府工作的管理机构。有了管理机构,就需要建立专家智库,从宏观上进行科学的、合理的规划布局,在研究生培养的特色方面下功夫。另外,三地政府还应该进行职能部门的交流和挂职制度,这样有利于三地政府相互沟通和协调,便于进行研究生教育培养的协同活动的开展。
其次,创新协同模式,多渠道开展协同培养。京津冀三地高校是研究生培养和协同创新的主体。京津冀的协同发展可以借鉴“长三角”和“珠三角”发展的经验,也要根据自身特点有所创新。在培养和教育质量的提升方面,三地高校应该创新协同模式,从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实践基地建设、科研与产业化的交流合作等多渠道进行协同。第一,可以通过开展研究生课程的在线网络共享课来共享高水平师资,通过合作平台共享科研成果等。第二,网络数据库和课程案例库等网络信息的共享建设也需要大力推动。第三,建立京津冀高校联盟,鼓励三省市高校对接交流,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推动三省市高校课程相互开放、学分互认。第四,建立三省市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库,共享高校先进设备资源。第五,鼓励三地高校教师的流动,共享高校师资,建立三地互认的研究生培养工作评价机制,鼓励三地教师互换兼职行为。
再次,加强科研与产业化的合作,共享创新创业成果。研究生培养中创新是核心要求。在三地高校的协同培养中,应该特别鼓励创新创业的合作。三地高校应该多举办学术交流和科研共享,形成长效机制。同时,建立合理可行的共享规范,保障研究成果的版权与专利,促进共享与合作的有序开展。三地建立大型仪器共享平台,形成优势互补的合力,共同将研究生培养成具有独立科研与创新能力的高水平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