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隐喻化及纠偏治理机制研究*

2019-02-21 00:44秦小琪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舆情隐喻网民

■ 孙 江 秦小琪

一、网络舆情隐喻化相关问题研究

网络舆情隐喻化是舆情通过隐喻的方式在网络上传播和表达的过程。这一过程伴随“刺激—反应”和“叠加—聚焦—扩散”两种模式发生。它们在时间上继起,在空间上并存。网络舆情隐喻表达的是网民对政府管理以及其他社会公共事务所持的情绪、意愿、态度和意见,对行政人员或行政机构具有监督功能。正面的隐喻有塑造美化公权力的作用,负面的隐喻有损害降低公权力的作用。

(一)网络舆情及舆情隐喻化的原因

“舆情”一词在我国古代社会主要包括老百姓的意见态度、情绪及疾苦三种含义①。现代社会将“舆情”定义为:“民众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和社会空间内,对政府管理以及其他社会公共事务所持有的多种情绪、意愿、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网络舆情”则是“民众在网络空间内,对政府管理以及其他社会公共事务所持有的多种情绪、意愿、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②。因此可以看出,网络舆情的主体是网民,对象是政府管理及其他公共事务,输出的是网民的情感和态度。

网络舆情隐喻是网络政治隐喻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舆情隐喻以图片、漫画、表情包、历史小故事、音频、视频等为载体,以间接隐蔽形式传播网络舆情,表达网民对政府管理以及其他社会公共事务所持的情绪、意愿、态度和意见。网络舆情隐喻化是网民对我国社会发展存在着严重的空间发展不平衡、不正义现象通过隐喻形式进行表达的结果,“其主要体现在家庭关系、政治关系、经济关系、社会关系、文化关系等深层结构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平衡性和不正义性”③。“网络舆情事件所隐喻的正是我们国家在空间正义方面偏重了差异性公正而忽视普惠性公正所导致的发展失衡和社会情绪震荡”④。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地区发展不平衡,代际发展不平衡,社会资本、文化资本发展不平衡导致阶层分化不平衡和不正义。社会心理、公众情绪和空间发展不平衡不正义使舆情隐喻产生并升级到道德审判和舆论审判阶段。

(二)网络舆情隐喻范围和对象

网络舆情是网民对社会公共热点问题和与自身利益相关的公共事务表达和传播的情绪、态度、意见的总和,因此网络舆情体现的主要是民对官的执掌公共权力、处理公共事务的看法、意见和态度。舆情隐喻体现在对行政人员或行政机构的隐喻,他们的行动力、影响力、感召力成为网民隐喻的对象。

舆情生态环境是网络舆情隐喻形成的外在空间,同时网络舆情隐喻也反映出当时社会的网络环境和现实环境。现实的舆情生态环境和政治治理的双向恶化趋势使网络舆情隐喻频出,形成对政府部门的舆情隐喻。这些隐喻的范围和对象主要表现在政府部门官僚体制、政府部门话语体系和政府官员行为举止三个方面。

一是对政府部门官僚体制的舆情隐喻。传统官僚体制具有办事效率低、一言堂、发展理念滞后、不作为、乱作为的弊端。网民隐喻对象往往是“体制内”公家人,他们把民众当成“体制外”的人,以俯视的态度对待民众,更以高高在上的心态无视民众的利益诉求。通过网络舆情的隐喻,让他们出现在公众面前,把他们推卸责任、封锁消息、遮掩真相等恶劣行为在公众的关注下曝光。

二是对政府部门话语体系的舆情隐喻。话语就是某种特定的现实生活中的语言活动,它既是一种表述方式,也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不同的行业或社会生活领域有不同的话语⑤。 话语隐喻主要包括对政府部门“失语”和其不正当言论的隐喻。失语主要体现在为突发性事件和公共舆论面前政府集体失语、负责官员不表态,即便表态也是套话、谎话,说了等于没说,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不恰当言论主要体现在政府在处理事件时没有从百姓角度出发、危害到群众利益的言论。如“至于你信不信,我反正信了”“你是准备替党说话,还是准备替老百姓说话”这些话语都是不当的言论。又如浙江省乐清市公安局在一则声明中称“乐清警方速破一起强奸杀人案”。其中,“速破”一词虽是正常陈述案件破获迅速,但在网友看来,在警方对案件的回应中,过于强调速度,是对死者的“不尊重”。对这些不当话语体系形成的舆情隐喻会导致政府公信力下降和公共权威流失,损害党和国家形象。

三是对政府官员行为举止的舆情隐喻。基于“经济人”假设原理,在现实利益面前,一些官员会以损害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为代价,寻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网络上的“手表哥”“香烟哥”“有嘴无脸”“打伞门”“证明你是你爸的儿子”等政治图片和给强制拆迁搭配“鬼子”进村的音乐都是网民对官员言谈举止的隐喻。通过这些隐喻揭露官员懒政赖政、违法乱纪、贪污腐败等行为,从而达到讽刺污化社会现实、宣泄网民内心愤怒的目的。

(三)网络舆情隐喻分类

从舆情的性质来说,可以将舆情分为积极舆情和消极舆情;从舆情的地位来说,可以将舆情分为主流舆情和非主流舆情。隐喻可以有正向隐喻功能和负向隐喻功能,因此网络舆情与隐喻化可以组合形成不同形式的网络舆情隐喻。从积极舆情与消极舆情来说,可以形成积极舆情的正向隐喻、积极舆情的负向隐喻、消极舆情的正向隐喻、消极舆情的负向隐喻;从主流舆情与非主流舆情来说,可以形成主流舆情的正向隐喻、主流舆情的负向隐喻、非主流舆情的正向隐喻和非主流舆情的负向隐喻;从舆情的分类来说,又可以形成积极主流舆情、积极非主流舆情、消极主流舆情和消极非主流舆情。这样在与隐喻功能形成搭配时就可以形成积极主流舆情的正向隐喻、积极非主流舆情的负向隐喻;积极非主流舆情的正向隐喻和积极非主流舆情的负向隐喻;消极主流舆情的正向隐喻、消极主流舆情的负向隐喻;消极非主流舆情的正向隐喻和消极非主流舆情的负向隐喻。一般来说,对主流舆情的隐喻占大多数,对于非主流舆情则几乎没有或少有隐喻,但是当非主流舆情上升为主流舆情时便会形成与之相对应的舆情隐喻。因此隐喻是随舆情的变化而不断发生变化的。

(四)网络舆情隐喻化过程

网络舆情隐喻化是“刺激—反应”应激模式和“叠加—聚焦—扩散”模式相统一的过程。“刺激—反应”模式这一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信息传播舆情形成期,第二个阶段是主体反应舆情隐喻期,第三个阶段是舆情隐喻演化形成期。这个过程体现出“刺激—反应”应激模式典型特征。整个动态传播过程都围绕网络展开和进行,其中网络媒体、意见领袖、政府部门都扮演着重要角色,传统媒体的加入进一步推进了网络舆情隐喻化进程。

信息传播舆情形成期。舆情包括现实生活的舆情和网络舆情,由网络产生的议题直接转化为网络舆情。现实生活的舆情被放在网上进行讨论后也迅速转化为网络舆情。信息通过网络的传播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信息含量越高,信息内容越丰富,在累积叠加过程中还会挖出其他附带信息。网民在接受信息时会呈现出不同的态度,理性的网民会认真思考甄别后有选择地吸取信息,非理性的网民会全盘接受或者为夸大声势而“升级”信息。经过两类不同网民的传播,信息会进入新一轮的传播,舆情进而扩大。政府部门在信息传播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如果政府部门对舆情及时公开,调查程序透明,办事效率高,舆情就会向积极方面发展,使危机舆情好转;如果政府部门隐藏事实真相,缺乏透明管理机制,解决问题效率低,舆情有可能向负面发展转化为危机舆情。

主体反应舆情隐喻期。这一过程是网民对舆情传播做出的应激反应。网民在接受和传播舆情时将舆情以图片、表情包、笑话、漫画、历史小故事等形式隐喻化。舆情在传播过程中网民对其进行隐喻化就说明舆情的性质已经发生变化。其原因在于一是舆情得不到政府部门的很好解决,网民将其隐喻化形成对政府部门的讽刺和反击;二是网民为不直接与政府部门发生冲突,将舆情隐喻化,转换形式后舆情扩散进入二次传播。舆情隐喻化形成的时期是舆论发酵最厉害的时期,也是最容易激化矛盾的时期。这时网民心理极其复杂,容易形成与政府的对抗状态,从而引发群体性事件。网络事件波及到现实社会,造成社会动乱。

舆情隐喻化形成期。网络舆情隐喻化的过程是网络显性舆情向网络隐性舆情转化的过程。网络舆情隐喻化使网络舆情由显相转为隐相,由宏观转向微观,由平面转化为立体,由单一转向为多元。舆情隐喻化形成不仅是舆情表达方式的变化,更反映出社会不平衡、不充分发展和社会的公平正义没有得到彰显的现状。网络舆情隐喻处理不好会引发次生舆论,掀起新的舆论浪潮,带来新的舆论危机。

从另一个维度看,网络舆情隐喻也与舆情本身的“叠加—聚焦—扩散”的传播过程相一致。因此网络舆情隐喻从传播的维度看也可以看作是叠加、聚焦、扩散的隐喻化过程,即报道的叠加、社会的聚焦和舆情的扩散。网络舆情隐喻化的叠加效应主要发生在网络舆情热点事件的传播早期,传播信息积少成多为隐喻形成准备素材;聚焦效应发生在网络舆情热点事件的中前期传播阶段,将受众注意力转移到隐喻的范围和群体上;扩散效应主要发生于网络舆情热点事件的中后期传播阶段,强调舆情隐喻化后对事件和社会造成的影响。

网络舆情隐喻化从主客体维度看是应激过程,从传播的维度也可以看作是舆情叠加、聚焦、扩散的隐喻化过程。这两个过程在时间上继起,在空间上并存,两者相互交织重叠,又互相作用,使网络舆情隐喻化从量变到质变,形成协同作用的体系。网络舆情隐喻化形成的复合模式使舆情既有纵向的拉伸也有横向的延展,具有广度性和延续性的隐喻更形象、更逼真、更能折射社会现实。

(五)网络舆情隐喻功能

网络舆情隐喻既有正向功能,也有负向功能。网络舆情隐喻在以正当的形式表达时具有积极作用,即有体制性纠错、价值性纠错、政策性纠错功能,具有政治输入与政治输出反馈、结构性反馈、应对性反馈和差序性反馈功能,具有舆论平衡、价值导向、意识形态导向、认知导向、规范导向功能。但网络舆情隐喻以不当的形式表达时则有消极作用,影响社会主要矛盾化解、导致公信力降低,使公共权力利益整合能力、资源整合能力、运转能力下降,此外还会强化“道德愤怒”和“政治正确”。因此网络舆情隐喻化要有限度,要在不危害社会正常秩序的前提下展开。

二、网络舆情隐喻化特性

网络舆情隐喻的产生和传播受多方因素影响,在传播过程中容易发生流变,形成群体极化现象并呈现出片面性。网络舆情隐喻随着网络舆情热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在网络舆情不同阶段,网络舆情隐喻也呈现出不同特点。

(一)网络舆情隐喻流变性

1.网络舆情隐喻化转向网络舆论公开化

与网络舆情相比,网络舆论具有主体广泛性、观点一致性和意见公开性的特点。网络舆情隐喻化后更容易吸引公众眼球,成为关注度高、主体广泛和意见公开的网络舆论。一旦由舆情转化为舆论,事件透明度就会迅速提高,公开性更强,也会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和执行力。网络舆情隐喻将私人生活公共化是其典型特征。比如某领导干部进行提拔时,网络舆情便会挖出其打伞门、香烟门等事件,在舆论关联的作用下将其亲属都卷入提拔风波,并借助舆情隐喻将其言谈举止曝光在公众视野之下,将其推向风口浪尖,由私人提拔的舆情转化为众人关注的舆论。

2.网络舆情隐喻化转向网络舆情谣言化

网络舆情传播过程中容易产生谣言,谣言会推动网络舆情快速传播。网络舆情隐喻的过程由于对舆情进行加工和改编含有夸张成分,在传播过程中一些网民将其无限放大,容易使舆情失真,进而形成网络谣言。尤其是对负面舆情的隐喻,会使舆情发酵,为舆情谣言的产生提供温床。网络的虚拟性加之“把关人”的缺失,使网民的行为和话语不受约束,给网民提供了极端化自我变现的空间,使别有用心的网民采用图片、表情包、历史小故事、音频、视频等隐喻的形式,借助网络谣言发布反社会、反权威、反政权的信息。谣言的产生让政府部门如何化解舆情陷入困境,舆情谣言解决不好极易引火烧身,陷入塔西佗陷阱,使网民不再信任政府,政府合法公信力流失。

3.网络舆情隐喻化转向网络舆论热点化

网络舆情井喷式爆发后极易形成网络热点事件,网络热点事件是舆情隐喻化的对象,也是隐喻化的导火索。频出的热点也延长了舆论周期,为网络舆情隐喻化提供了时间长度和范围广度。网络舆情隐喻事件通常与公共事件中的热点突发性事件、群体性事件、维权性事件、个体性事件相连,突发性事件的不可预测性、群体性事件的群体无意识性、维权性事件的积发性和个体性事件的代表性将舆情转化为大范围舆论。网络舆情隐喻也是以公共性事件的这些特点为中心展开的。

4.网络舆情隐喻化转向网络舆情后真相化

后真相时代,网络舆情的真假不再重要,人们更关注和需要发泄的是话题后面隐藏着的对缺乏公平正义的社会现实的愤恨和批判。后真相时代为网络舆情隐喻的产生提供了时代契机,也起到发酵网络舆情,使其以隐喻化方式表达出来推波助澜的作用。网络舆情在后真相化后会影响到司法独立性,当以道德和价值观念为主的实质性正义占领制高点的时候,程序性正义就会受到损害。舆情隐喻后真相化后容易形成两个极端:一方面,后真相的舆情隐喻容易形成政治肥大症,网民把所有问题最终都归结为政治问题,当作政治问题解决和对待;另一方面,后真相的舆情隐喻容易使网民产生政治冷漠,对政治表现出漠不关心的态度。当个人情感信念占据主导地位,网民在厌倦生活和对社会失去信心时,就不想再参与政治活动,不再关心政治事件,逐渐形成个人原子化的局面。

5.网络舆情隐喻转化转向网络政治焦虑化

网络政治焦虑是伴随舆论而产生的恐慌、质疑和不安的情绪。舆情隐喻既是政治焦虑产生的原因也是政治焦虑的结果,二者互为因果。政治焦虑使得网民寻找突破口发泄自己内心的恐慌不安和愤怒,这时隐喻便成为很好的发泄方式。相反,一些政府部门和网民也由于隐喻得不到妥善解决而陷入政治焦虑,进而产生新的政治隐喻,形成循环。尤其是经历同样灾难事件的人们具有相同情绪,在聚集后“易产生恐惧、焦虑、无助、不确定等情绪,希望与自己熟悉或与自己有相似性(对事件有相似理解)的人在一起”⑥。 这种情绪让政治焦虑越发严重,导致隐喻越来越多,引发新的政治焦虑。

值得指出的是在网络舆情隐喻流变的动态过程中,意见领袖扮演重要角色,他们既能引导舆论方向,又能策划舆情;既是舆情隐喻的幕后推手,也是舆情隐喻危机的化解者;既是舆情后真相的传播者,又是舆情政治焦虑的消解者。在舆情谣言、舆情热点事件、舆情公共事件中意见领袖占据重要地位。

(二)网络舆情隐喻化群体极化性

詹姆斯·斯托纳在1961年研究群体决策问题时提出:“在群体决策情境中,个体的意见因为群体间的相互影响而产生群体一致性的结果,并且这些结果比个体意见或决定更极端。”⑦在网络空间,具有相同价值观的网民极易形成群体,在他们发挥群思、群想、群智作用,将舆情改编成具有鲜明特色的隐喻。这些网络舆情隐喻会引起网民的共鸣,使他们自发建立微信群、形成论坛好友和互相关注微博,成为对方粉丝。他们聚集到一起后会继续将内容极为丰富的隐喻图片、表情包、段子、视频、音频等发布到共有群里。随着有共同价值取向新人的加入,群体不断壮大,群体极化的趋向也就越发明显和严重。

舆情隐喻化群体极化性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网络群体成员拥有很强的群体认同感,群体的共识就是自己的意识,他们不加任何逻辑思考就接纳吸收并传播舆情隐喻,主体性丧失,陷入被动性接纳境地,从这个意义上看舆情隐喻群体极化具有一致性;另一方面,网络群体成员在坚持群体共识的同时,也坚持自身与其他网民的差异,具有主观化判断与个性化标签化处理特征。他们有选择地吸收接纳隐喻舆情,经过筛选的舆情隐喻会以崭新形式呈现出来,从这个意义上看,舆情隐喻具有趋同下的创新性。网络群体成员间紧密联系形成的一致性舆情隐喻和网络群体成员存在差异性的创新性舆情隐喻,在自组织、同步和涌现等动力机制的作用下,都会将舆情隐喻不断演化并催生出新的舆情隐喻,使舆情隐喻传播群体极化现象更加显著。

网络群体极化后容易形成无意识状态,形成乌合之众。群体极化会使群体成员开始即有某种偏向,在群体磋商之后群体决策朝偏向的方向继续移动,从而背离最佳决策。⑧群体情绪具有冲动性、易变性和急躁性,群体性格具有偏执性、专横性和保守特性,群体行为具有夸张性、单纯性和轻信性。群体极化在网络上则体现为网民低劣的道德观念,网民行为的非理性和无知性,网民传播舆论的泡沫化和扩散化。这种因群体化而形成的负面舆情隐喻会使决策偏离正确轨道,使因舆情隐喻形成的公共舆论容易失去控制,从而引发大规模的负面情绪弥散网络空间。

群体极化后的道德也会隐蔽起来,使舆情隐喻带有非理性、无知性和低劣性。群体极化情境下的网络舆情普遍存在编造假信息、选择性发布以及协同过滤等问题,呈现出“破碎化传播”“片面化呈现”特征⑨。在勒庞看来,如果“道德是持久地尊重一定的社会习俗,不断抑制私心的冲动,那么显然可以说,由于群体太好冲动、太多变,它当然不可能是道德的”⑩,虽说“群体总是无意识的,但也许就在这种无意识中间,隐藏着它力量强大的秘密”。当这些强大的力量以正面舆情传播出去的时候具有监督公权力、防止公权力滥用的作用;当这些力量以负面舆情传播出去的时候具有“影响社会主要矛盾的化解、合法性资源流失、体制整合能力下降、强化‘道德愤怒’、强化‘政治正确’”的作用。

(三)网络舆情隐喻化片面性

网络舆情隐喻受舆情本身特性影响明显。舆情的零散不足、过滥放大、偏执片面、变异失真、偏离衍生会导致舆情隐喻的片面化、歪曲化和极端化。从舆情信息发布者来看,存在断裂性、选择性发布信息的现象。在自媒体时代,网民不仅仅是被动接受传统媒体发布的信息,而是自己获得信息来源并发布信息,由信息的接受者转化为信息的传播者。网民为获得网上点击率,受到关注,利用获得信息的优势选取符合自己身份的认知和判断发布信息,使信息缺乏完整性和公正性。更有些网民编造事件,发布虚假信息扰乱网络空间秩序。片面舆情形成的网络隐喻也必然具有片面性和失真性,有些隐喻甚至是网民为达到吸引眼球的效果而刻意制造和篡改后发布的。

从信息传播角度来看,媒体的“协同过滤”形成小圈子文化。“当筛选的力量没有限制时候人们能够进一步精确地决定,什么是他们想要的,什么是他们不想要的。他们设立了一个能让他们自己选择的传播世界。”具有相同兴趣爱好和价值倾向的网民汇聚到一起,他们接受的信息局限于自己的圈子,片面化的信息导致这些小圈子内产生和传播的隐喻具有小圈子的特色和狭隘性。典型的就是具有相同价值观的人形成的微信群里产生和传播的隐喻图片、历史小故事、表情包、音频、视频等。其他的微信群如果对同一问题有相似的观点和讨论,这一微信群成员也会将此隐喻传到其他微信群,进而如此反复,进行无数次传播。“协同过滤”虽然为志同道合者提供了便利条件,但是经过“协同过滤”的群体却“窄化”了自己的信息输入口,进而导致“局部民意”和“狭隘民意”。AI人工智能为网民推送量身定做的信息和社交链接更是加快了“协同过滤”的步伐。

从信息接收者来看,网民丧失主体性,被动接纳现象严重。对于“手足无措”的网民而言,网络上丰富的信息可能使网民为信息所牵制、支配和奴役,主体性逐渐丧失。当不同话题、不同观点的海量信息扑面而来的时候,网民“手足无措”,淹没在信息堆里。一方面,他们由于缺乏自我选择意识丧失了选择的能力和机会;另一方面,他们受“群体压力”影响而盲目从众。普遍化、大众化的结果就是网络上呈现出一种声音的局面,多元化消失、沉默螺旋现象显现。作为集体无意识、缺乏理性、盲目冲动的网民,就会形成非理性的舆情隐喻。此种状态下的网络舆情隐喻也就呈现出一边倒的趋势,将矛头指向一面而走向极端。

三、网络舆情隐喻纠偏治理

政府是网络舆情隐喻产生、处理和解决的重要因素,对负向功能纠偏治理是政府在治理网络舆情隐喻化的应有之义。转变执政理念、加强制度建设、搭建网络平台、提升政府应对舆情执政能力、引导网民理性参与是对网络舆情隐喻进行纠偏治理的重要机制。

1.转变执政理念

网络舆情隐喻是网络舆情的衍生物。随着互联网和自媒体的不断发展,网络舆情隐喻以更新颖、更多变、更丰富的形式出现。前期的网民诉求不畅通就容易形成中期的热点事件和后期的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隐喻也随舆情转化而出现并发生流变。传统自上而下监管网络舆情的执政理念已经不能应对舆情隐喻的复杂性,因此转变传统执政理念是对网络舆情隐喻进行纠偏治理的首要任务。

一方面,政府部门要强化舆情隐喻治理意识。一些政府部门尚未意识到舆情隐喻的重要性和负面舆情隐喻的破坏性,认为舆情隐喻治理可有可无。针对这种情况,从中央到地方都要把网络舆情隐喻纳入网络舆情治理的重要内容,总结治理网络舆情隐喻经验,互相交流学习。地方政府结合本地舆情实际情况采取措施加强网络舆情治理,维护网络空间安全,防止网络事件造成现实社会的动乱。另一方面,政府部门客观理性地看待网络舆情隐喻。网络舆情是民众反映社情民意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检验和改进政府实际工作的重要标尺。在对网络舆情的处置上,政府要做到不隐藏、不封锁、不堵截舆情,将网络舆情公开化透明化,改变管控的心理和做法。对于负面舆情隐喻,要查找自身问题,用民众认同的做法妥善处理,加强舆情研判,疏导舆情流向,将负面舆情转化为正面舆情。对于正面舆情隐喻,要继续发挥正确做法,将舆情治理经验总结推广,同时主动设置议题,重视和发挥“意见领袖”作用,引导舆情的发展方向。

2.加强制度建设

制度建设是政府处理网络舆情隐喻的关键所在,建立公开透明的监督机制、健全舆情处置机制、构建信息反馈机制可以正确引导网络舆情,有效治理网络舆情隐喻。

一要建立公开透明的监督制度。201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的《关于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对于重大突发事件和群众关注热点问题要给予及时公开,做到政府信息公开、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以公开促进政务服务水平的提高,创造条件保障人民群众更好地了解和监督政府工作。公开是化解网民疑虑、消除舆情隐喻、调节舆论空间的最好办法,尤其是对因舆情隐喻而引发的舆情危机,采取公开办法既是政府接受民众监督的体现,也是对公众负责。迈克尔·里杰斯特说:“若一个组织不能就其发生的危机与公众进行合适的沟通,不能告诉社会它面对灾难局面正在采取什么补救措施,不能很好地表现它对所发生事故的态度,这必定将给组织的信誉带来致命的损害,甚至有可能导致组织的消亡。”为减少网络舆情隐喻,政府既要权威客观地公开舆情,也要透明公开政府自身处理舆情的全过程。一方面,政府要客观公开舆情产生的背景及舆情发展的全过程,让网民在第一时间获得舆情真相。网络舆情隐喻化是在舆情转化为热点舆论过程中产生的,一般在24小时内转发、跟帖、讨论就达到高潮。在这过程中政府要善于利用新媒体占领舆论话语主动权,占领主流阵地,第一时间发布以事实为依据的权威信息,堵塞谣言、小道消息的传播渠道,避免让别有用心之人趁虚而入,让不明真相的人情绪激动将隐喻扩大化。另一方面,政府要全方位、多角度地公开自身处理舆情的过程。在舆情隐喻处理过程中充分尊重和保障网民权利,避免“公开的群众不关心,群众关心的不公开”现象。对舆情处理进行多角度、多层面、多主体公开,实行跟踪报道,让信息链完整流畅,不给网民留臆想的空间和制造谣言的机会。及时将处理舆情隐喻重要步骤和方法公布到网上让网民随时关注,同时开辟评论平台与网民进行互动,搜集网民意见、查询反馈效果,对网民积极意见给予采纳。

二要健全舆情处置机制。加强舆情监测、研判、预警,注重舆情正确引导是处理舆情、化解舆情危机的重要方法。政府对网络舆情隐喻的应对处置能力既是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体现,也是执政艺术的表现。舆情发生前对网络舆情进行跟踪监测,将可能出现舆情隐喻的事件作为重点关注对象,判断其走向并做出预警。为更好地监测,可以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网络舆情机构,如舆情信息局、网络舆情监测分析中心,官方媒体可以与高校和各科研院所联合建立大学舆论研究所、情报信息中心等加强网络舆情监测、研判和预警。处理舆情过程中要注重对舆情进行正确引导,对于不同的舆情要分别对待。对于积极宣扬主旋律,有利于国家经济发展建设、有利于党和政府工作的舆情隐喻要坚持宣传和传播;对于无关大局,一时还难以把握的舆情隐喻可以先搁置在一边,静观其变;对于网民抒发内心愤怒、抱怨、疑虑的舆情隐喻政府要给予积极关注,多做解释;对于丑化党和政府形象的负面舆情隐喻要及时找到舆情隐喻的发布者,将舆情隐喻控制住,集中力量解决背后隐含的社会矛盾;对于敌外势力在网络上散播谣言,借助网民之手破坏我国网络空间安全的舆情隐喻则应及时打压,揭露其真面目,确保网络空间的安全。

三要构建信息反馈机制。建立信息反馈机制不仅可以跟踪舆情隐喻动态,也可以为解决新舆情隐喻提供方案。做好信息反馈机制,首先要加强各部门间协作交流,确保信息反馈完整性。舆情隐喻治理需要各政府部门做到权责明确、互相配合,但是也要有明确界分,避免出现一个区域多头重复管理,另一区域无人管理,造成失控局面,导致信息缺失。其次,要建立联网机制确保信息畅通。将舆情处理动态实时更新到网上,让各部门看到舆情的进展程度,便于其他部门做好配合工作或下一步交接工作,保证信息畅通无阻。最后,信息反馈要注重舆情隐喻发生高潮期后的监测和反馈。对于舆情隐喻的治理要做到有头有尾,不能只注重舆情隐喻发生高潮期,舆情隐喻高潮期过后也要进行监测和反馈,预防新的舆情隐喻出现。政府部门要对网站进行实时监督,及时更新,刷新页面,注意查看网民浏览记录和留言跟帖情况;对信息进行反馈总结,发现舆情隐喻问题及时调整;建立绩效考评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对舆情隐喻处理的过程和效果进行考核、反馈;总结经验探索规律,形成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解决舆情隐喻方案。

3.构建网络平台

网络舆情隐喻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政府与网民地位不对等,网民寻找突破口而形成政治隐喻。依法规范网络平台、构建政府网民互动平台、设置网络舆情专题平台是实现信息对称、地位平等、减少负面舆情隐喻的主要途径。

一是依法规范网络平台。网络平台依法运营是减少负面网络舆情隐喻的重要保障。只有政府部门依法保障网络平台安全健康运行,网民依法在网络空间行使权利,才能确保网络舆情隐喻以合法正当的形式传播。中共中央国务院2015年出台的《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 2015-2020年)》,将健全网络舆情监测、收集、研判、处置机制作为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目标,并将“政府”作为网络安全保障的第一责任人,这就要求政府发挥在网络舆情中的调控作用。此外,我国各级政府可以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制定有关治理网络舆论的规则。比如,国务院制定的《电信条例》,公安部制定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网信办公布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都是网络舆情隐喻要遵循的重要法律规范和准则。

二是构建政府网民互动平台。在互联网时代,网民权利意识不断高涨,政府部门要摒弃以前由上到下关门决策、执行的作风方式,对于与民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政策和重大项目应积极酝酿,与民众紧密沟通,尊重民意,获得民众的支持,形成网上网下互动格局。面对因舆情隐喻而产生的谣言,政府要敢于直面网民,哪怕被质疑也要在第一时间耐心回应,掌握舆情制高点,妥善回应网民关切所在,降低舆情热度,化解舆情危机。对于个别网民扭曲事实,将舆情隐喻肆意扩大化并激起网民愤怒情绪的现象,政府要尊重舆论传播规律,及时有效回应和处置,将舆情控制在可控范围内,不引发到现实社会,与网民实现良性互动,将舆情隐喻化事件逐渐平息。政府要营造民众积极参与政务氛围,提供信息交流平台,让民众能够与政府部门进行面对面沟通和交流;建立具有长久性、实效性和及时性的官民互动机制,化解因民意没有得到妥善解决而存于网民内心的愤怒,使其在平台上找到情感突破口以正当形式发泄出来,进而减少对政府部门的负面舆情隐喻。

三是设置网络舆情专题平台。网络舆情隐喻化是政府处理事件不公或者不当而造成的后果,长时间让网民对政府失去信心后,政府就会因失去公信力而陷入“塔西佗陷阱”。要解决这一问题,在舆情发生第一时间内,政府要多角度设置网络舆情专题平台,及时公布信息、更新事件最新状态,方便网民了解和查找信息;可以“设置事件的过程回放、事件的后果与反响、网民的言论与看法、专家的分析与评价等多个专题模块。在具有多模块信息的专题性平台上,网民可以快速获取某个事件的各方面信息,而丰富的信息会减少网民以及一些网站的协同过滤问题,也会减少网民因点击单面信息而形成片面化判断的几率”;本着以网民为主体的原则,让网民全程监督,不遮掩、不回避事实真相,以诚恳的态度与网民沟通,平缓网民情绪,对网民给予积极引导,使其能正确看待社会现象。舆情信息在平台上公开透明化后网络舆情隐喻自然会消减。

4.提升政府应对舆情执政能力

政府应对舆情执政能力是国家治理能力的体现,也是执政水平的彰显。处理网络舆情既要体现公平与正义,又要确保自由与秩序。依法执政、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借助科学技术是提升应对网络舆情能力的重要方面。

一要依法行政。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治理网络舆情隐喻离不开法律的保障。网络舆情隐喻要在宪法法律的范围内表达,不能逾越法律边界。网络舆情隐喻无论大小,只有用法治约束公权力,建立一套法制化的处置模式,才能满足不同群体对公正的期盼,避免处理的随意性和无序性,使公民权益免受侵害。治理网络舆情隐喻要依法强化平台义务,完善网络平台自律条款。网络舆情隐喻在网络平台转发传播,因此网络平台要严格按照法规合理进行平台设置。由于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对于网络犯罪难以监控和管制,政府部门可以建立网民自律和平台协议的制度,让网民自觉遵守网络空间准则。一些地方政府在应对网络舆情的过程中容易受到非法利益组织和利益个人的影响,这就需要法律发挥震慑作用,督促政府人员积极作为,体现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依法行政既要确保舆情隐喻达到监督规范公权力的目的,又让网民能够直接表达自己的合理合法诉求,使网络舆情隐喻以积极、健康、奋进的方式表达出来。

二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政府部门要增强网络技术执政能力,就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要积极引进网络技术专业人员,确保网络舆情操作人员的质量和数量,为舆情管理队伍注入新鲜血液;要提高网络舆情人才干部素养,面对网络舆情既不能熟视无睹,也不能恐慌畏惧,提高网络舆情的政治敏感度,提高网络舆情的分析研判及预警的能力和水平,提高解决网络突发性事件能力和化解矛盾纠纷能力;要积极实行问责制度,对网络舆情监管失职、隐藏真相、封锁舆情等不履职、乱履职行为坚决问责到人,严格按照公务员法给予相应惩罚;要对网络舆情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树立“为民服务”理念、履行公务人员义务,使其充分意识到自己的公务执法形象代表政府行为,与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学会运用网络话语,提高网络沟通、表达能力,发挥好“网络把关人”的作用。

三要借助科学技术。随着舆情隐喻的增多和传播范围的扩大,出现政府难以控制和顾及全面的现象,这就需要借助先进科技设备对网络舆情隐喻进行全覆盖,及时准确地对舆情进行监控,统一掌握舆情状况。政府部门要积极开发敏感词过滤技术,对出现舆情危机倾向的舆情进行24小时跟踪并查找舆情源头,将舆情转危为机,解决政府治理网络舆情隐喻化滞后性问题。治理网络舆情隐喻负向功能,可以利用大数据、AI人工智能、云计算和小世界模型等技术监控舆情发展态势和走向,采取预警措施,将舆情隐喻负面影响遏制在萌芽状态,维护网络和社会空间的秩序。此外,还要充分利用网络舆情分析软件、各级政府开设的类似人民网“舆情检测室”专栏观察分析舆情热点事件。

5.引导网民理性参与

引导网民理性参与是对网络舆情隐喻进行治理的关键所在。只有引导网民树立正确的自由观,加强网民的素质教育和道德教育,给予网民充分舆情评判空间,让法律成为网民内化的信仰、自觉约束行为,才能真正实现网民理性参与,确保舆情隐喻朝积极的方向发展。

一要引导网民树立正确的自由观。网络空间也有其法律边界,公民在行使言论自由权利的时候,要以法律法规和伦理道德为底线,不能越界。规范网民行为,理性参与政治。许多网民在网上发表的非理性言论甚至是谩骂诋毁性语言已经破坏了网络空间秩序,甚至触犯了法律。恐吓、谩骂、讥讽、嘲弄、恶搞的隐喻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会浊化网络空间,激化社会矛盾。

二要加强网民的素质教育和道德教育。政府要注重网民个人素质和修养提高,强化网民法治观念,树立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意识,不盲目从众,不跟风跟帖,做文明网民。引导网民以理性、平和、客观、公正的立场看待和传播舆情,依法合理表达诉求,积极宣扬正面主流舆论,依法有序对政府部门进行监督。网民要遵守网络法规和道德底线,不以匿名形式制造网络谣言、谎言、恶意诋毁来抨击政府部门,造成不良的网络舆论压力。

三要给予网民充分的舆情评判空间。发挥网民主观能动性,让网民善于表达,甚至敢于表达与政府针锋相对的意见,使评判意见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这些意见的表达使网民内心的愤怒和焦虑得到舒缓。网民在基于多元化评论和分析来看待事件后会消除自己的极端情绪,以中性的态度对待事件。保障网民言论自由、畅通民意反映渠道、多元化评判网络舆情会形成和谐舆论氛围,使网络舆情隐喻逐渐减少。

网络舆情隐喻大都带有利益诉求和价值观念。对舆情隐喻化进行纠偏治理归根到底需要解决的是网民的利益诉求和价值观念问题。舆情隐喻产生的机制不同,政府部门对网络舆情隐喻纠偏治理解决的方式就不尽相同,不能搞一刀切,要紧密结合舆情隐喻发展过程和舆情隐喻本身的特性。在探索舆情隐喻治理机制的同时,政府也应从根本上改变形象、做法,用法律约束自身行为,提高领导者的网络管理能力,展现政府的公信力。网络舆情隐喻化纠偏治理处理得好可以丰富社会管理创新内容,提升社会管理水平,扩展网民参与讨论和管理国家事务的途径,真正实现政府部门“问需于民、问政于民、问计于民”,加快我国民主化进程。

注释:

① 冯希莹、王来华:《舆情概念辨析》,《社会工作(学术版)》,2011年第5期。

② 李超民、何宛怿:《网络舆情与网络舆论的内涵阐释、演化机理及应对方法》,《晋阳学刊》,2018年第2期。

③④ 杨嵘均:《论“上海女逃离江西农村”网络舆情的政治隐喻——以空间发展的正义性为考察视角》,《江苏社会科学》,2018年第3期。

⑤ 周跃敏:《改变话语体系》,《新闻战线》,2009年第9期。

⑥ 佘廉、叶金珠:《网络突发事件蔓延及其危险性评估》,《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2011年第2期。

⑦ Stoner JAFA.ComparisonofIndividualandGroupDecisionsInvolvingRisk.Cambridge:Massachusetts Institutte of Technology.1961.p.9.

⑧ Isenberg D.GroupPolarization:ACriticalReviewandMeta-Analysis.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no.50,1986.p.6.

猜你喜欢
舆情隐喻网民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活的隐喻》
网民低龄化 “小网虫”的明天谁来守护
有关公路,网民有话说
消费舆情
舆情
舆情
舆情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德里达论隐喻与摹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