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小红,柴彦军,周 青,柯晓艾,韩 蕾,周俊林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放射影像中心,甘肃 兰州 730030)
炎性纤维性息肉(inflammatory fibroid polyps, IFP)又称“Vanek肿瘤”,1949年由Vanek首先报道,将其描述为“胃黏膜下伴有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的肉芽肿性病变”;1953年,Helwig等发现这种病变形态特殊,将其命名为IFP。第4版《WHO消化道肿瘤病理学和遗传学分类》中,将IFP归为消化道良性间叶源性肿瘤,可发生于整个胃肠道,以胃和小肠最常见,术前漏诊率及误诊率均较高。本研究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4例IFP的CT表现,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与术前诊断准确率,为临床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提供依据。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2018年6月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4例胃肠道IFP患者的CT和临床资料,男8例,女6例,年龄35~78岁,平均(58.6±7.4)岁;病程20天~6个月,临床表现以不同程度的腹痛、腹胀及腹部不适为主,其中1例伴呕血15天,1例伴吞咽困难20余天。
1.2 仪器与方法 采用GE Discovery CT 750 HD扫描仪。患者空腹,扫描前饮水1 600~2 000 ml以充盈胃肠道。嘱患者仰卧,扫描范围从肝脏上缘至盆腔底。扫描参数:平扫管电压120 kVp,采用自动管电流技术,管电流为100~600 mA,准直器宽度0.625 mm,机架转速0.6 s/rot,螺距0.983,重建层厚和层间距均为1.25 mm。增强扫描对比剂采用碘海醇(300 mgI/m1),流率3.5~4.0 ml/s,剂量1 ml/kg体质量,经肘前静脉以高压注射器团注,腹主动脉监测触发阈值为50 HU,于触发后8 s、30 s和120 s分别行动脉期、静脉期和延迟期扫描。
1.3 图像分析 由2名具有10年以上腹部CT诊断经验的医师以盲法阅片,有分歧时经协商达成一致,观察病灶大小、形态、边界、生长方式、密度、强化特点及伴发征象。将圆形或椭圆形ROI(面积10~20 mm2)手动放置于瘤体实性部分,测量其CT值,测量3个连续层面,取平均值。
14例IFP均为单发,发生于胃8例,小肠4例,升结肠和乙状结肠各1例,其中1例位于胃窦的IFP伴有贲门癌。病灶最大径4~14 cm,平均(3.07±0.18)cm;发生于胃部的病灶为(2.01±0.07)cm,肠道病灶为(4.12±0.68)cm。病灶呈圆形、卵圆形或息肉状13例,不规则形1例;边界清晰12例,边界模糊2例;14例均为向腔内生长。平扫病灶均呈略低密度,CT值为(18.42±3.65)HU;增强后病灶呈中度持续强化,随时间延长密度逐渐趋于均匀,动脉期、静脉期和延迟期CT值分别为(28.27±5.28)HU、(41.56±7.47)HU和(50.26±6.78)HU。10例肿瘤表面黏膜明显强化,6例伴溃疡形成。6例肠道IFP中,3例伴肠套叠,4例有肠梗阻征象,见图1。
图1 患者女,60岁,回肠中远段IFP伴肠套叠和肠梗阻 A.平扫CT图像示病灶呈类圆形,边界清晰,CT值为14 HU(箭); B.动脉期增强CT轴位图像示病灶呈中度强化,CT值为25 HU(白箭),肠套叠部位见套头及套鞘,套头部位肠黏膜明显强化(黑箭); C.静脉期增强CT轴位图像示病灶持续强化,CT值为36 HU,内部可见小片状低密度影(箭); D.延迟期增强CT轴位图像,病灶CT值为50 HU,密度较均匀(箭); E.动脉期增强CT冠状位图像示梗阻部位以上肠管明显扩张; F.病理图示瘤细胞均匀分布在疏松、水肿、富含炎性细胞的间质内(HE,×40)
IFP是胃肠道真正的良性间质性肿瘤,可发生于整个胃肠道,以胃和小肠最常见[1-2];本组中,发生于胃8例,小肠4例,结肠2例。IFP好发于中老年人,年轻人少见,本组平均年龄为(58.6±7.4)岁。IFP的临床表现与发病部位及病灶大小有关,多表现为腹痛及腹部不适,肠道IFP易导致肠套叠或肠梗阻,是成年人发生肠梗阻的主要原因之一[3]。本组6例肠道IFP中,3例发生肠套叠,4例发生肠梗阻,而胃IFP均未见梗阻征象。
IFP的发病率较低,CT表现缺乏特异性[4]。IFP一般为单发,也可与胃癌同时发生[5],本组14例均为单发,其中1例伴有贲门癌。组织病理学上,胃IFP的经典表现为瘤细胞呈梭形,围绕小血管及黏膜腺体形成洋葱皮样结构,部分区域呈交织状、束状排列;而肠道IFP瘤细胞呈短梭形、星形或上皮样间叶细胞形态,细胞密度较胃IFP低,缺乏洋葱皮样结构,瘤细胞均匀分布在疏松、水肿、富含炎性细胞的间质内。Han等[6]报道27例IFP,其中胃IFP体积通常较肠道IFP小,多表现为边界清晰、圆形或卵圆形向腔内生长的软组织肿块,肿瘤表面黏膜增强者占67%;肠道IFP中,73%发生肠套叠,46%伴肠梗阻。本组中,胃部IFP最大径为(2.01±0.07)cm,而肠道IFP为(4.12±0.68)cm,IFP病灶多呈圆形、卵圆形或息肉状例(13/14,92.86%),仅1例为不规则形;12例边界清晰,14例均为腔内生长;10例肿瘤表面黏膜明显强化,伴溃疡形成6例;6例肠道IFP中,3例有肠套叠,4例有肠梗阻征象;总体表现与既往研究[6]报道相符。
胃肠道IFP需要与胃肠道间质瘤和淋巴瘤相鉴别,后两者均为常见的胃肠道黏膜下肿瘤,CT表现与IFP相似。胃肠道间质瘤CT平扫多为软组织密度,密度相对较高;由于间质瘤来源于胃肠道固有的深层肌层,通常具有向腔外、壁内或混合性生长模式,因此纯粹的腔内生长模式较少见[7]。胃肠道间质瘤血供丰富,强化程度较IFP明显,坏死、囊变多见,而本组IFP均未见坏死、囊变。淋巴瘤与IFP鉴别并不困难,胃肠道淋巴瘤主要表现为明显的壁增厚而非腔内息肉样肿块,并且常伴有淋巴结增大。
此外,由于IFP平扫密度相对较低,类似液性密度,当肿瘤发生在肠道内,且伴有肠套叠或肠梗阻而导致肠腔内积液明显时,在套叠部位,病灶密度与肠腔内积液密度相差不大,CT易将其误认为套叠的肠管而漏诊,本组6例肠道IFP中,术前漏诊4例。因此,临床发现中老年患者有症状较明显的肠套叠与肠梗阻时,应警惕本病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