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1月2日,病毒学家、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原校长顾方舟溘然长逝,这位被网友称为“糖丸爷爷”的中国脊髓灰质炎疫苗之父,为实现我国全面消灭脊髓灰质炎并长期维持无脊灰状态而奉献一生,护佑了几代中国人的健康成长。
一
1926年6月16日,顾方舟出生在浙江宁波。他早年丧父,母亲为了养活一群孩子,到杭州学习现代助产技术,后来又拖家带口移居天津,挂牌营业成为助产士。母亲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后也能学医,她总对孩子们讲,医生是人家来求你治病,你不用去求人家。顾方舟对母亲的这句话印象特别深,考大学时,他遵从母愿,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
北京大学医学院是六年制,顾方舟1944年入学,当时日本人还没投降,等1950年毕业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成立了。在学校里,顾方舟接触了许多海内外知名的学者教授,其中对他影响最深的是严镜清先生。严先生毕业于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与顾方舟同是宁波老乡,他很喜欢顾方舟,顾方舟也特别喜欢他教的公共卫生学这门课程。公共卫生范围很广,包括妇幼卫生、营养卫生、工厂学校卫生以及卫生防疫等等,严镜清讲课时特别有激情,受严先生的影响,顾方舟毕业后选择了公共卫生领域的流行病学和微生物学研究,而没有像母亲希望的那样去当一名医生。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顾方舟知道,当医生固然能救很多人,但公共卫生却可以让更多的百姓受益。
大学毕业后,顾方舟被分配到大连卫生研究所工作,这个所主要负责研究预防传染病的各种疫苗。在研究所,顾方舟跟着一个苏联专家学习,这个专家不懂中文,他便自学俄文,并借助《俄英大词典》等工具书,尝试把一些有价值的专业书籍翻译成中文。
不久,教育部在全国范围内选派了375名科研人员到苏联留学,各行各业都有,医学方面选了30名,顾方舟便是其中之一。在苏联,顾方舟被分配到苏联医学科学院病毒研究所脑炎研究室,师从著名病毒专家丘马可夫教授,经过4年的学习,他获得了副博士学位。1955年,学成回国后,顾方舟到卫生部流行病研究所工作。
二
1955年,脊髓灰质炎肆虐江苏南通,1680人突然瘫痪,并有466人因此死亡,其中多为儿童。不久,青岛、上海、济宁、南宁等多个城市亦暴发疫情,一时间,全国百姓一片恐慌。
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生病的对象主要是7岁以下的孩子,一旦得病就无法治愈。由于病症是隐性传染,开始的症状和感冒无异,一旦暴发可能一夜之间,孩子的腿脚手臂无法动弹,如果炎症发作在延脑,孩子就可能有生命危险。
面对这一难题,1957年,中国政府邀请苏联专家索柯洛夫来中国举办脊灰病毒培训班。因为顾方舟在苏联留学期间与其相识,索柯洛夫便指名要顾方舟协助其办班,并辅助开展研究工作。就这样,顾方舟进入了脊灰研究这一领域。
通过与苏联专家的合作,顾方舟对脊灰研究逐渐深入,随后到中国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担任脊髓灰质炎研究室主任一职。他不负众望,很快就带领团队成功分离出脊髓灰质炎病毒,实现了研究工作的开门红。
然而,这仅仅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曾经一位母亲找到顾方舟,求他医治患病的儿子,顾方舟无能为力,只能如实告知目前尚无治愈的办法。这个母亲听罢,瘫坐在长椅上,久久未能动弹。多年以后,顾方舟仍无法忘记这位母亲绝望的表情,他下决心一定要把疫苗研制出来。
1959年,医学科学院派他去苏联考察脊髓灰质炎疫苗情况。当时世界上有死疫苗和活疫苗两种疫苗,死疫苗能够产生抗体保护个人,但不能阻止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扩散,并且费用昂贵;而活疫苗能够引起身体变化,不但能产生抗体,而且还能阻断病毒的传播。经过调查研究,顾方舟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使用活疫苗的建议,卫生部采纳了这个方案。后来中国政府采取了使用活疫苗的技术路线,这是中国消灭脊髓灰质炎的一个重要决断,也是顾方舟一生最重要的一个贡献。
顾方舟从当年留学苏联的导师丘马可夫那里拿到了脊髓灰质炎活疫苗样本,卫生部成立了一个组织协调组,顾方舟担任组长,开始实验性生产脊髓灰质炎疫苗。
《顾方舟传》记录,在疫苗研制的Ⅰ期临床试验阶段,为了检验疫苗对人体是否有副作用,顾方舟曾冒着瘫痪的危险,喝下了一小瓶疫苗溶液。凶吉未卜的一周过去后,顾方舟的生命体征平稳,没有出现任何异常。然而,他的眉头锁得更紧了,另一个问题萦绕在他心头——成人本身大多就对脊灰病毒有免疫力,必须证明疫苗对小孩也安全才行。
顾方舟毅然作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瞒着妻子,给刚满月的儿子喂下了疫苗。
这也是一个艰难的决定。如果疫苗安全性存在问题,儿子面临的可能是致残的巨大风险。然而为了全中国千千万万的孩子,他义无反顾。
在顾方舟的感召下,实验室一些研究人员作出了同样令人震惊的决定:让自己的孩子参加了这次试验。经历了漫长而煎熬的一个月,孩子们生命体征正常,第Ⅰ期临床试验顺利通过。
顾方舟回忆此事时曾表示:“我们干这行的,自己生产的东西自己不相信,那人家怎么能相信?”最终,他们成为中国第一批试用脊髓灰质炎疫苗的人群。
三
1960年12月,首批500万份的疫苗生产成功,在全国11个城市推广开来,防疫率高达93%。1963年1月17日,《人民日报》刊发了这样一则消息——《小儿麻痹症有预防方法了》。
尽管如此,顾方舟还是清醒地看到了种种不便。疫苗是液体的,还需要冷藏,只有大城市的防疫站才可能有冰箱,中小城市、偏远地区、农村如何解决运输、保存问题呢?同时小朋友对疫苗多有抵触,不怎么配合,常导致浪费和服用效果低下等问题,那又该怎么办呢?顾方舟冥思苦想,一天,他来了灵感,既然小孩子都喜欢糖果,那是不是可以把疫苗做成糖丸,这样不仅方便运输,还能够延长保存期,对小孩子也更有吸引力,能够确保使用效果。
经过反复探索实验,陪伴了几代中国人的糖丸疫苗诞生了:把疫苗做成糖丸,不仅孩子们喜欢吃,而且糖丸剂型比液体的保存期更长,保存的难题也迎刃而解,糖丸疫苗随后逐渐走到了祖国的每个角落。
据顾方舟回忆,有一次周恩来总理专门到研究所了解情况。顾方舟一边走一边介绍说:“我们要大批生产,让全国7岁以下的孩子都能吃到这个糖丸疫苗,这个病最终一定会消灭。”周总理开玩笑说:“那这样你们以后不就没事干了?”顾方舟急忙回答:“那倒不会,以后还会研究其他病。”周总理点点头:“对,要有这个志气。”
1978年,我国开始实行计划免疫。2000年,我国如期实现了无脊髓灰质炎的目标。当年,“中国消灭脊髓灰质炎证实报告签字仪式”在卫生部举行,已经74岁的顾方舟作为代表,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从1957年到2000年,从无疫苗可用到消灭脊髓灰质炎,顾方舟一路艰辛跋涉。在与脊髓灰质炎这场旷日持久的斗争中,顾方舟取得了完胜,亿万儿童在糖丸的护卫下健康成长。他完成了对周总理的承诺,并由此成为公认的“中国脊髓灰质炎疫苗之父”,当然,更多人喜欢亲切地称呼他为“糖丸爷爷”。
顾方舟没有像周总理“担心”的那样“失业”,在乙型肝炎疫苗纳入计划免疫、抗癌有效成分研究、兴奋剂检测方法研究等方面,他同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019年1月2日, 顾方舟因病逝世,享年92岁。曾经有人说,顾方舟是比院士还“院士”的科学家,而他却谦逊地说:“我一生只做了一件事,就是做了一颗小小的糖丸。”他把毕生的精力,投入到消灭脊髓灰质炎这一可怕的儿童急性病毒传染病的战斗中,是中国组织培养口服活疫苗的开拓者之一,为中国消灭脊灰的伟大工程作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