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的孔门弟子形象分析

2019-02-20 09:13张瓅洋
中文信息 2019年1期
关键词:孔门颜回子贡

张瓅洋

摘 要:《论语》作为先秦儒家重要的典籍,主要记录了孔子与其门人的言行与对话,塑造了许多形象生动的孔门弟子。本文选取其中频繁出现的颜回、子路、子贡三人为代表,结合《论语》记述,多角度对其形象进行全面探讨。

关键词:《论语》 弟子

中图分类号:1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9)01-0-01

《论语》是一部以记录孔子和其弟子及再传弟子言行为主的先秦典籍。东汉班固的《汉书·艺文志》载:“《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在流传后世的《论语》二十篇里,记载了许多形象鲜明的弟子,《论语·先进》篇中,按他們擅长的领域,将孔门弟子分为四科:“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这四科中提到的人物,在众多孔门弟子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其中的颜回、子路、子贡三人,他们在《论语》各篇中经常出现,与孔子交流频繁。本文选取这三位作为孔门弟子的代表,结合《论语》记载,对其形象进行深入细致地分析。

一、颜回

颜回是孔门弟子中最为孔子所看重的弟子,《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载:“颜回者,鲁人也,字子渊。少孔子三十岁。”《论语》中将颜回放在了德行一科中,凸显了他高贵的品德。而这一点,在《论语》中也有多方面的体现。

首先,《论语》中的颜回拥有着好学不倦的品德。《论语·雍也篇》载:“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从孔子的这句评论中可以看出,颜回能够追随孔子的指导,好学不倦。对于孔子所提倡的仁德,能够身体力行,并长期坚持。与其他只是短暂想起践行仁德的学生相比,颜回做到了真正的好学。并能够将所学的东西落实到实践当中,随时改正自己的过错,做到“不迁怒,不贰过”。可以说,颜回应该是孔子心目中唯一拥有好学之德的弟子。因此,当颜回早逝后,感慨除了颜回外,“未闻有好学者也”。

其次,颜回还有着始终如一,持之以恒的品德。《孔子·雍也篇》载:“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从中可以看出,即便自身穷困潦倒,颜回依然不改变自己原有的快乐,他那种高贵的品质是深入灵魂的,不论外界的变化,他始终如一地坚守美好的德行,做到了真正的安贫乐道。在同一篇中,孔子谓“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孔子的这句称赞,让我们进一步看到了颜回身上那种始终如一,安仁守道,持之以恒的美好品德。

第三,对于孔子的教诲,颜回能够虚心学习,并深入地进行思考。《论语·为政篇》载:“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从表面上看,对于孔子的言传身教,颜渊仿佛只是一味地听从,全盘接受,唯唯诺诺。实际上,颜回在认真听取老师的教诲后,私下会进一步深入思考其中的道理,同时对其有所发挥。孔子的这句评价,不仅表现出颜回大智若愚的形象,还反映出了颜回严谨治学的精神。因此,孔子才会对其大家赞叹:“回也,不愚!”。

颜回有以上诸多的优秀品德,因而在孔门弟子中最受孔子重视,孔子认为他与自己最为接近,《论语·述而篇》载:“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孔子是如此地看重颜回,因此在颜回英年早逝的时候,发出了“噫!天丧予!天丧予!”的悲叹。

二、仲由

仲由,字子路,是《论语》诸弟子中,形象非常鲜明的一位人物。

《论语》中将他列入孔门四科中的政事科,根据《论语》及《史记》中的相关记载,他担任过季氏宰及蒲大夫等职位,也确实做出了不错的政绩。但是,《论语》中的子路,更多时候是以“性鄙,好勇力,志伉直”的形象出现的,是一位性格耿直,同时崇尚武力的弟子。

首先,仲由崇尚勇力,《史记》载其“冠雄雞,佩豭豚,陵暴孔子”,从他的着装和行为中能看出,他崇尚勇力,习惯用武力解决问题。《论语·公冶篇》中,孔子也责备他:“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但子路一直把好勇当成他的一项值得自豪的优点,因此当孔子夸赞颜回和他有同样的好品德时,子路发出了“子行三军,则谁与?”的反问。就因为他这么崇尚武力,孔子才批评他:“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与此同时,给他提出了“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这样的建议。

其次,性鄙而志伉直的子路,经常不深入思考,就对孔子的言行提出质疑与反驳。《论语·宪问篇》载:“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 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 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这段对话中,在子路询问怎样才算君子时,孔子因材施教,结合子路莽撞不拘小节的性格,劝他加强修养,恭敬有礼,进而安抚百姓。而子路并未体会孔子教导中的深意,不经深入思考就以为很容易办到,并不断发出“如斯而已乎“的疑问,因而遭到了孔子的训斥。《论语》中的这段话,将子路莽直而不深入思考的性格体现得淋漓尽致。

但也是因为他质朴率直的品性,使他在面对听闻的佳言佳行时,能够马上去践行,做到闻斯行诸。《论语·子罕篇》记载了一段孔子对子路的评价:“衣敝縕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对于老师的这一夸赞,子路显然很受用,“终身诵之”。《论语·公冶长篇》也载:“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可见,子路对于听闻的嘉德懿行,努力进行仿效和学习,因此,在努力学习、但还未能够真正践行的时候,唯恐听闻新的美德佳行。

子路虽然好勇力,性鄙,但他非常直率,而且听到美好的品德就会去实践,所以最终有所获,据《史记》记载,仲由临死前发出“君子死而冠不免”的呐喊,结缨而死。观其一生,在孔子的教导下,逐渐由野蛮莽撞的乡野小子,成长为耿直而知礼的君子。在人才济济的孔门众弟子中,子路都称得上是一位特立独行的人物。

三、子贡

在孔门弟子中,子贡的言语是非常出彩的。《史记》记载“子贡利口巧辞,孔子常黜其辩。” 因此,《论语》中毫无以外地将其归入言语科中。

子贡确实很有辩才。《论语·颜渊篇》载:“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从这段对话中可以看出,子贡的辩论能力非常强,他很善于利用生动贴切地比喻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在文学方面,子贡也很出色。《论语·学而篇》记载了一段他与老师孔子讨论贫富的对话:“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子贡能够很准确的理解《诗经》中的诗句,并能有所发挥,将其运用到自己的学业中,做到举一反三,“告诸往而知来者”,因此,得到了孔子很高的称赞。

子贡不仅在学业上、文学言语上都有非凡的成就,同时在外交方面也有着很高的成就。在鲁国有危难之时,挺身而出,游说诸侯,长袖善舞,凭借其优秀的口才说服齐国放弃侵伐鲁国。《史记》谓:“故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彊晋而霸越。”这句话,可以说是对其外交成就的最好总结。

总结

在孔门众弟子中,颜回、仲由、子贡的形象在《论语》中尤其突出:颜回,是个好学、刻苦的弟子,他始终如一,谦虚谨慎,是位不折不扣的学者;仲由,好勇力,性鄙,志伉直,但行事果断、直率,可以做到闻斯行诸,是和孔子的关系比较亲密的一位弟子;子贡,敏而好学,能言善辩,并利用其辩才,获得了很高的外交成就。《论语》中,孔子巧妙地利用诸位弟子的性格特点,因材施教,使得他们能够各展所长,成为各个领域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中华书局.2009.

[2](汉)司马迁撰,(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引,(唐)张守节正义. 史记 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 [M]. 北京:中华书局, 2014.08.

猜你喜欢
孔门颜回子贡
孔门七十二贤
子贡文化心理释义
孔门七十二贤
Being Humble Enough to Consult One’s Inferiors不耻下问
颜回之乐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伏生传《尚书》
颜回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