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琼
摘 要:中国古诗词为中华文化浓墨重彩地添了一笔,现代人人心浮躁,追求过快的碎片化阅读,致在古诗词的学习上无法达到共鸣,我们需要用知识来武装自己,但现在教学形式单一,缺乏感染力,我们需釆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来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关键词:陶冶情操 感染力 氛围 鉴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9)01-0-01
中国古典诗歌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思想文化以及智慧的晶,为中华文化浓墨重彩地添了一笔。如李商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平实质朴,不加修饰,真切深刻;或“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含蓄深刻,思而得之;或如李白“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销愁愁更愁”的绚丽飘逸;或如李清照的“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婉约细腻;或如杜甫的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的沉郁悲愤。这些经典古诗词,可以让我们了解历史進程,陶冶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但在中国古典诗歌教学中却存在着以下这些现状。
一、年代久远,难以共鸣
现代人人心浮躁,吟咏诗词会被认为迂腐和装文艺之嫌,不如现在的碎片化阅读来得直接而且痛快,对历史的知感不强,有些古诗需要联系诗人的生平、时代背景才能理解诗人的情感。如李白的前期,大多展现的是少年时期爱好游侠,写下了不少关于游侠的诗,例如《侠客行》。在长安经历了三年的政治生涯,对他的创作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他的政治理想和黑暗现实形成尖锐的冲突,所以就有《行路难》巜蜀道难》等旷世奇作。如果不了解历史和作者经历,学生又该如何去解读诗歌的内涵?这就让教师在上课形成一个定势,先阐述历史事件,再进行诗意的理解。即使远用多媒体也无法达到相应的共鸣。
二、教学形式单一,缺乏感染力
学习本应该是一个认知世界了解世界过程,孩孑对一切未知的东西都充满了好奇,在这个知识爆炸增长的时代,我们要靠知识来武装自己己。但现在更多的填鸭式教学,让很多学生失去了信心丧失了兴趣。而且现在的教学形式单一,至今为止,一根粉笔成为了老师教学的工具,一块黑板成了老师展示的舞台,时代在进步,而这些历经数年仍未改变。单一的教学形式让学生觉得枯燥无味,且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果难以达到成效,很多时侯是事倍功半。即使现在运用了先进的多媒体设备,但大多数教育工作者容易被课件所限制,让学生整节课都在观看幻灯片。这样做难以形成一个浓厚的氛围,让课堂缺乏生命力和感染力。
三、环境氛围的限制,文学鉴赏能力不强
孔子曾经说过“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学,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草树鸟木之名。”任何能力的培养都需要能让其滋长的土壤,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弱,不能一味的归咎于老师给的方法不恰当。语文语感和欣赏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下可能一蹴而就。现今快餐阅读、碎片化阅读充斥着整个社会,人们宁愿花时间去刷一些无任何营养的段子也不喜欢抽时间出来静下心阅读。而且从整个社会来看,也形成了文化商业化的局面,看中的是短期的利益以及在文化投入上所获得的短期效益。学生文化的环境氛围受到限制,即使现在有一些书香进校园的活动,也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四、学生的感知理解能力较弱
读不懂古诗的原因有很多个,如古诗中用词用字很多为当代的生僻字,而且古诗里边会出现很多古音字。古诗文的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和现代文中存在差异。古诗文中常出现典故,古诗在表达上多运用意象,这些在理解上比现代文有难度。古诗词假若写作背景不明确,没有序言、注释,中学生是很难捕捉作者的写作意图的,在作者的情感倾向也难以掌握。且现在这个年龄段的中学生的文学功底是无法独立驾奴情感转变表述复杂的古诗词的。
针对以上中学生所表现出来诗歌教学出来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的对策来解决这一难题,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1.采用探究式、主动性教学,让学生成为问题的主导,让他们自己去寻找相应的知识来交流
探究式教学对提升子学生的兴趣以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探究式学习也同样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思维逻辑能力和创新能力。其有效性合理性和可行性是值得可圈可点的。通过分工,眀确学生各自的目标,让学生的思维在合作中擦撞出智慧的火花。主动性教学可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设立目标,让学生明白自己要准备些什么和要做些什么,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又可以锻练他们自主的能力。
2.利用现代的教学设备,教师教读或唱读和加入的种有趣的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
王国维先生对中国古典文学有这样一个总结,他说:“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这说明文学最高成就是唐诗宋词。诗词是文学和音乐的产物,例如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是以琵琶为主体的长诗,这就意味着古代的词就与现代的歌典相仿。学生对流行歌曲的兴趣已经超过了对书本知识的学习。原因即是流行歌典韵律好听,但诗词较之于流行歌曲它是有一定长处的,其朗朗上口是歌词所不能比的。将音乐融入语文教学中,课堂会更加的有趣。现在央视有一档节目巜经典永流传》中的一些曲目可以值得借鉴。
3.给学生推荐相应的阅读,并且与现代文阅读相结合
学生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需要了解作者,那么教师就可以给他们推荐相应的阅读,这样学生下仅能较易理解诗意也能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古诗教学和现代文阅读教学相结合,可以在其中找到一些共性,学生易于着手把握。
总之,诗词是文化与历史的一次碰撞,青少年对承担着对历史文化和文明的传承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通过古诗词让我们认识中国文化,从而让世界认识我们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