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璐
【摘要】二声部合唱教学是小学音乐的重要课型,旨在培养学生敏锐的和声立体感和默契的团队合作力。通過分析小学音乐二声部合唱存在的问题,总结二声部合唱教学方法,最后对教学实践进行思考与启发。
【关键词】小学音乐二声部合唱教学方法和声二声部合唱指的是一首乐曲由两个声部组成,两个声部根据各自的曲调同时演唱。二声部合唱最重要的就是声部之间的和谐与均衡。小学音乐课堂中的二声部合唱旨在丰富学生的音色,造就学生超强的声音塑造性与默契的团队合作力。
一、小学音乐二声部合唱存在的问题
二声部合唱教学一直是小学音乐课堂中最为重视的一种课型,在其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学生的演唱水平参差不齐,不同的学生的噪音条件、歌唱水平、合唱能力迥然不同。其次,学生缺乏听觉意识与集体意识,演唱一首合唱作品,最重要的就是声部间的和谐,这就需要仔细的聆听与团结的凝聚力。最后,教师欠缺有力的课堂指导,合唱的学习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练就的,它需要循序渐进的声乐训练,音乐教师要具备敏锐的听力、准确的节奏感,还要深入提炼音乐作品的内涵,进而提升对二声部作品的艺术处理能力。
二、小学音乐课堂二声部合唱教学方法
小学二声部歌曲的入门主要是通过模拟自然界的声响、朗读歌曲节奏型、歌曲轮唱过渡教学、精准演唱乐谱、乐器演奏辅助方式,激发学生学习二声部合唱的兴趣,帮助学生建立丰富的和声概念。
1.模拟声响
我们的生活充满了各种声响,风声、雨声、雷声、小狗汪汪、小猫喵喵、青蛙呱呱、小鸡叽叽,这些声音都可以成为我们进行教学的声音素材。学生模仿大自然声响和动物叫声,教师辅导学生同时发出不同的叫声,以此锻炼学生的和声听觉,培养学生的多声思维。
2.节奏朗读
教师引导学生模拟动物的叫声,掌握含有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节奏型。在教学过程中,请每个组分别模拟声响,学生快速掌握了节奏型。然后进行和声拓展体验,在学生熟练节奏型之后,请三个小组按照顺序先后进入,每一组学生负责朗读一个固定节奏型,每个声部在各自的节奏型中无限反复,并指导学生控制音量,注意不同声部的节奏叠置。
3.轮唱过渡
音乐教师选择一些短小歌曲和节奏练习创编二声部轮唱,提高学生二声部的听觉意识与合作能力。言简意赅地告诉学生轮唱就是一种你先唱我后唱的演唱规律,建立立体的二声部听觉意识。在此基础上教师要进一步向学生提出轮唱的演唱要求,两个声部之间的音量要均衡,演唱合作依靠的是声部的整齐与和谐。然后音乐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聆听节拍的韵律,每个声部进入时要强调节拍,而同时存在的另一个声部注意旋律清晰与独立。
4.精准唱谱
低年级学生依靠的是旋律线演唱,三年级是学生识谱、读谱的关键时期。教学中教师采用分层的教学方法,篇幅较小的歌曲,具备识谱能力的学生就可以直接唱谱,难度较大的歌曲,学生可以借助简单的音节进行哼唱,“wu”容易把喉咙打开,音色更为集中,而“la”发声的口型比较圆满,更容易保持高位置,演唱更为饱满。教师应丰富学生的读谱方式,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高学生识读歌谱的能力。
5.器乐辅助
在二声部合唱教学中,教师既要对学生进行单声部的指导,又要同时指导两个声部保持音准的和谐,这绝不是件容易的事。使用辅助乐器帮助演唱,教师可以录制两段伴奏,一段是完整的两声部旋律,一段是低声部旋律,先听低声部伴奏进行练习,再尝试聆听两声部伴奏进行演唱。在录音的辅助下,激发了学生自学的主动性,充分感受两个声部在音乐中的表现力。熟练之后,每个声部由学生轮流旋律,反复交替演唱。这种器乐辅助教学法,对提高学生二声部演唱能力具有明显的成效。
三、思考与启发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我们要正确认识课前“预设”与课堂“生成”的关系,本着开放的心态,设计灵活的版块式教案,在特定的教学环境下,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积极调整教学预设,巧秒引导学生练习,使教学过程富有灵动感,彰显教师的教学机智。
学生合唱基础能力的提高是演唱好二声部作品的基石,在每一节合唱课中,教师都要进行合适的和声训练,由一个和弦音开始,接着进行乐句练习,最后进行合唱训练,音准、音量、音色缺一不可。创设情景式的和声训练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听完整的音乐作品,听独立的声部旋律,听声部之间的彼此均衡,让学生充分体现“乐中学”“乐中做”的教学模式。